关于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流失问题的思考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kkil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尽管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是仍有很多农村薄弱学校的骨干教师纷纷离开农村学校,流入城市或经济较发达乡镇优质学校。农村学校大量骨干教师的流失已然成为制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
  一、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流失原因分析
  学校作为一个组织 ,教师是学校办学的主体力量,因此,如何挖掘教师的潜能、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教师队伍是学校管理中的重点工作。研究双因素理论对农村薄弱学校控制骨干教师流失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双因素理论的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包含的因素指标来分析农村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保健因素包括工资待遇水平,教师聘任制和学校管理等方面;激励因素包括教师职称评定、教师职业压力和教师个人发展等方面。
  (一)工资待遇水平偏低
  近年来,虽然党和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更加重视,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有着明显的提高,但教师的收入整体水平依旧偏低。因此教师作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必定产生心理不平衡和失落感,就会积极寻求其他途径。
  (二)教师聘任制的实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质的逐步完善,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为教师流动提供了很好的契机。80年代初,教师聘任制在全国实施,教师人才的流动开始一定的自由化。教师聘任制,给予了学校和教师双向的选择权,由于存在着地区差别与校际差别,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会选择去优质学校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造成了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一定比例的流失。
  (三)学校管理的失衡
  学校管理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调查,部分农村薄弱学校领导缺乏科学的管理意识,忽视对学校的内部管理,不同程度的存在“重关系,轻人才;重使用,请培养;重奉献,轻待遇”等陈旧观念,没有给教师创造宽松的环境和施展才华的空间。在学校的利益分配上,奖惩不不分明,对骨干教师不能委以重任,严重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也是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
  (四)激励因素的欠缺
  1.1.教师职称评定的偏向
  。尽管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有关政策时,多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具体执行起来却未必如此。虽然十八大以来出台了农村教师职称评定相关政策,但目前大部分学校的教师职称评定仍处于不公平的竞争状态。
  2.2.教师职业的压力
  。与城区学校相比,农村薄弱学校教师承受着更大的职业压力。在大多数农村寄宿学校,教师职业工作时间长、工作压力大,付出与回报不相匹配,自我效能感较低,对于年轻人的吸引力仍然偏低。调查发现,农村学校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普遍较低,尤其对于年轻教师,一些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较为艰苦的农村中小学,实际上成了优秀教师的实习和培养基地,不少新进的教师经过少则两三年、多则三五年的“实习”和“培养”,一旦崭露头角,要么跳槽转行,要么就被条件好的学校“挖”走,而流失学校的教师却得不到及时补充。
  (五)(五)教师合理交流机制缺失,教师个人发展空间的寻求
  骨干教师一般都是有着较强的事业心,渴望拥有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已有的教师交流机制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有些城市学校或者优质学校担心教师交流会影响其教学质量,不愿意让自己学校的优秀教师参与交流;二是有些学校教师数量紧张,结构性矛盾突出,派出教师交流就会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三是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地区的农村学校,设施落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给参与交流的教师带来生活不便,影响着其参与积极性。
  四、控制薄弱学校骨干教师流失的对策与建议
  自发、无序的教师流动会导致优质教师资源过于集中,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当对教师流动的趋势、方式予以调控,建立起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一)(一)建立特殊津贴制度,切实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资金投入,设置专项资金,着力改善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如兴建教工宿舍或周转房,完善水、电、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同时,大力改善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条件,努力缩小农村与城市中小学在办学条件方面的差距。此外,国家或者省级政府应当设置专项资金,建立农村、边远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特殊津贴制度。可以依据学校所在地的偏远程度、地理环境和条件恶劣程度,设定不同的系数权重,设立不同的津贴标准。同时将教师分不同级别,根据教师职称和能力的不同,分层次给予不同的津贴。在稳定教师队伍的同时,还可以激励和吸引其他地区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从教,为改造薄弱学校奠定基础。
  (二)(二)改革教师编制管理制度,“总量控制”兼顾“机动灵活”
  进一步明确编制、人事、教育、财政部门的行政职能和事权。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和编制总量应根据教育发展、生源变化和学校布局调整等情况定期进行调整,以满足学校发展、小班化教学、寄宿制等不同的教育教学需求。对人口居住分散的农村偏远地区、山区必须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在核定教职工编制时应给予倾斜。为了保证教师交流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拿出一定比例的编制,作为教师流动的机动编制。
  (三)(三)改革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变“单位人”为“系统人”
  改变教师和学校的传统隶属关系,变教师人事从单位所有为区域共享。改变原有的教师管理和聘用机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统筹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区域内教师资源的合理、科学、有序流动;学校根据教育、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设置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类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聘任期限,实行公开招聘、公平竞争和择优录取,从而将教育行政部门管“身份”、促“均衡”和学校“管人”、“用人”很好地结合起来,这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统筹配置,也有利于激活学校的教师管理体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五)(四)建立教师流动机制,促进区域内教师合理流动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教师聘任制的宏观指导,建立有序的教师流动机制。薄弱学校骨干教师在工作一定期限后,让他们流向条件较好的学校,使教师有自己的工作目标,在工作期间就会安心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会在短时间内流失;即使流失,教师的流动机制也能够缓解薄弱学校师资的相对流失,创造了学校师资和教学朔评的相对平衡。最后,教师的流动机制不仅能使骨干教师从薄弱学校流向一般或薄弱学校,也能从优质学校流向一般与薄弱学校,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化、公平化的发展。
  (五六)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农村薄弱学校应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引导教师科学制定专业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短期计划,让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要把骨干教师的发展与学校发展的前景结合起来,持续的增强他们专业发展上的方向感,让更多骨干教师做好自己的職业规划,并为教师的个人发展和提升提供机会和平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科技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生产中,这些科学技术走进教育教学领域也势在必行,本文就移动终端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什么样的困扰以及给学生老师带来什么利益进行分析,旨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方式去接受高新技术。  【关键词】移动终端 信息技术 利弊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
期刊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这是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给我们留下的至理名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呢?  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教育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
期刊
摘要:开心是每个人都追求的心里状态,作为教师能把不开心的课堂状况很快调节成快乐的氛围,可以使教学效果成倍的增加,这对教师课堂控制调节能力是一个大考验,我这回的考验,合格了。  关键词: 好情景 骚乱 骚扰源撤离 表扬 乐呵呵 更难的练习 忘记 开心果 爱生之心 愉快教学 情感共鸣  今天第二节我上四班的地理课,窗外哗啦啦的雨声映衬着我上课的内容《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样的天气环境应该是学习这节内容
期刊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干内容,是学生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化学实验的基础与素材。高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占了三分之一,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实际上是对元素化合物在“性”和“量”上的研究,有机化学实际上是对碳元素的化合物的系统研究。这部分内容虽然知识本身的难度不大,看似简单易学,但知识比较零碎、分散,难于记忆,要掌握好并非易事。而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又不得法,只是停留在知识
期刊
在高考试卷中,选考类文本阅读是学生的重要得分点。虽然阅读难度不大,但学生仍感到比较吃力,原因是学生对文本进行割裂式阅读、片段化阅读,缺乏结构意识、整体意识。所以在复习选考类文本阅读时,让学生培养起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意识很有必要,对理解句子含义,确定句、段的作用,把握人物性格和形象,把握主旨和情感都有重要作用。下面将结合高考题,谈谈分析结构、把握思路对解答选考类文本阅读题的作用。:  一、
期刊
摘要:创设情境, 体验探究学习的开放性。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开始, 它能促使学生作进一步深入细致的观察、思考和探索, 从而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创设适合学生自主探索的情境, 给予学生自主发现、提问的机会, 是叩开探究学习之门的前提。沟通交流, 追求探究学习的研究性。未来的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 探究学习需要博采众长, 集思广益, 课堂上合作的对象可以是同学, 也可以是教师。沟通交流, 使得学生有
期刊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帮扶效果,许多学校依据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共同体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着眼于受帮扶学校实际需要和本校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以课堂教学模式共同体的建立为切入点,推进校际帮扶工作。  但是,目前校际课堂教学模式共同体的研究还处于探索的初始阶段,相关的研究还不够成熟、深刻,推进的效果还不够顺畅、高效,其最基本的特征——“命运共同体”体现得不
期刊
一次学生在小练笔中写道:“刚接触作文时,我的心情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讨厌。我讨厌那像铁索似的作文题,死死地扣住了我想一展身手的心;我讨厌那千篇一律的作文内容,像党的政策一百年不变。”的确,我们的作文教学,往往为作文而作文,为分数而作文,结果把作文当作编造谎言的园地,当作涂抹文字的游戏,当作折磨心灵的苦差事,学生一听作文就头疼,一写作文就绞尽脑汁。  其实,作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不应该是痛苦的事,而
期刊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开展构建高效课堂、优化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活动,力争用一年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366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3661”教学模式即“三环六步六度一反思”教学模式,其目标是“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三环”---就是在‘导学法’提倡的“低起点、小跨度、大容量”原
期刊
设计理念:现在,全社会都在大力倡导环保生活,人们想方设法把生活中的很多废旧物品进行循环再利用。作为美术老师,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宝藏”,变废为宝,通过孩子们灵巧的小手,重新赋予废旧物品全新的生命,使它们绽放耀眼的光芒!  学习方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学生动手能力水平的高低,进行强弱搭配分组,组内学生互相取长补短,合力完成设计制作。  教学要点:根据废旧材料的特性,进行创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