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和谐家庭建设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家庭的和谐才有全社会的和谐。本文首先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以及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然后论述了和谐家庭建设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家庭;作用;建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类型。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从整个国家的全局考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以及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的体系,是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础部分。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理论体系,后来又吸纳了列宁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视马克思理论就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鲜明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涵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在中国,不但要在大政方针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且要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用。
(二)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重视和谐家庭的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的和谐,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家庭和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和整个自然之间的一种良好有序的一种生活状态。家庭和谐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文明、思想道德进步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现代家庭观念的体现。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是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共同的遵守社会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延伸的内容是家庭成员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每个家庭成员争做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尊老爱幼、同辈份的相互支持与鼓励,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都要发扬节俭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节约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职业操守、诚实信用,遵守社会公德;家庭成员要积极地学习,建立学习型家庭,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营造一个良好幸福的家庭环境。在和谐家庭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主旋律”即坚持爱党、爱国思想要求,主动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家庭和谐的重要意义
家庭的和谐才能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温暖人的心灵,在社会的交往过程中这种良好的家庭气氛具有传播和带动作用,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良性交往。“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的和睦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节奏比较快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诚信危机的情形都比较严重,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个人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能够促进人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坚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构建和谐家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的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度。
三、更好地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建议
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关键是要坚持主旋律,即当代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建设和谐家庭必须要和爱国和爱党结合起来,在建设和谐家庭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和谐家庭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保证和谐家庭建设的方向、提高和谐家庭建设的步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紧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保障和谐家庭建设的方向。调动全社会一起积极因素进行和谐家庭建设,立法机关加快制定老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进程,司法机关依法适用法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共同的保证和谐家庭的构建。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谐家庭观的树立
和谐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产生,西方的思想文化中也涉及和谐的观点。我国传统的家庭观比较重视家庭的和睦,强调家庭间的和睦,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较强烈。在家庭的内部存在着等级的差别,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浓厚,传统的家庭观念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坚持个人的独立于解放,坚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个人也有约束,主张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统一的,必须树立起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为我国和谐家庭的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完善我国家庭建设的理论,促使和谐家庭建设进程的加快。
和谐家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等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根本的指导思想,在中国一切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在和谐家庭这一系统的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积极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雄.刘程.当前和谐家庭建设若干理论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8.(9).
[2]吴沁芳.人格和谐:现代家庭和谐的重要构成维度[J].学术论坛,200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和谐家庭;作用;建议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化的社会类型。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从整个国家的全局考虑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社会和谐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的召开,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目标。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以及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一项综合性的体系,是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般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具体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础部分。三个部分是一个有机协调的整体,共同构成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造的理论体系,后来又吸纳了列宁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后,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的实际经验,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包容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重视马克思理论就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鲜明的方向。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内涵的时代特征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运用。在中国,不但要在大政方针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且要在普通人的生活中注重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运用。
(二)和谐家庭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
在社会主义社会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必然要重视和谐家庭的建设,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的和谐,才会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和谐家庭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家庭和其他社会主体之间、家庭以及家庭成员和整个自然之间的一种良好有序的一种生活状态。家庭和谐是现代社会民主与文明、思想道德进步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现代家庭观念的体现。和谐家庭的基本内涵是家庭成员遵纪守法、共同的遵守社会公共道德,遵纪守法延伸的内容是家庭成员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每个家庭成员争做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公民;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友好地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形成尊老爱幼、同辈份的相互支持与鼓励,邻居之间互相帮助;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全体家庭成员之间都要发扬节俭的精神,反对铺张浪费、节约能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幸福生活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家庭成员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坚持职业操守、诚实信用,遵守社会公德;家庭成员要积极地学习,建立学习型家庭,用先进的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学习思想政治知识,营造一个良好幸福的家庭环境。在和谐家庭的建设过程中要坚持“主旋律”即坚持爱党、爱国思想要求,主动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
二、家庭和谐的重要意义
家庭的和谐才能促进和带动整个社会的和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温暖人的心灵,在社会的交往过程中这种良好的家庭气氛具有传播和带动作用,能够促进人和人之间的良性交往。“家和万事兴”只有家庭的和睦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安宁,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幸福。现代社会是一个节奏比较快的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竞争压力比较大,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诚信危机的情形都比较严重,家庭是一个避风的港湾,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个人带来安全感和幸福感,从而能够促进人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坚持与人为善、和睦相处,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构建和谐家庭能够从根本上提升人的幸福指数,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进度。
三、更好地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建议
推进和谐家庭建设的关键是要坚持主旋律,即当代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我国建设和谐家庭必须要和爱国和爱党结合起来,在建设和谐家庭的过程中必须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作用。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和谐家庭的建设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有利于保证和谐家庭建设的方向、提高和谐家庭建设的步伐。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我国从事一切活动都必须紧紧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才能保障和谐家庭建设的方向。调动全社会一起积极因素进行和谐家庭建设,立法机关加快制定老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的进程,司法机关依法适用法律,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共同的保证和谐家庭的构建。
(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和谐家庭观的树立
和谐的思想,在我国古代就已经产生,西方的思想文化中也涉及和谐的观点。我国传统的家庭观比较重视家庭的和睦,强调家庭间的和睦,男尊女卑的思想比较强烈。在家庭的内部存在着等级的差别,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浓厚,传统的家庭观念建立在整体的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的家庭观坚持个人的独立于解放,坚持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个人可以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同时马克思主义对个人也有约束,主张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是统一的,必须树立起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为我国和谐家庭的建设注入新的内容,完善我国家庭建设的理论,促使和谐家庭建设进程的加快。
和谐家庭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和谐。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谐等具体内容。马克思主义是我国根本的指导思想,在中国一切工作的进行都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因此,在和谐家庭这一系统的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一定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积极地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在和谐家庭建设中的作用。(作者单位:辽宁工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杨雄.刘程.当前和谐家庭建设若干理论与实现路径[J].南京社会科学,2008.(9).
[2]吴沁芳.人格和谐:现代家庭和谐的重要构成维度[J].学术论坛,2007,(9).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