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上丹寨”不止如梦景致惊艳世人,这里还流传着古老的蚩尤节祭祀仪式,它以祖先蚩尤崇拜为核心,兼具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在全国独一无二。
丹寨麻鸟村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电影《云上太阳》中,受到村民帮助的法国女主人公波琳说:“锦鸡就是你们的上帝。”
石桥村被誉为“中国国纸之乡”,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散发出自然的原始芳香。
眼前美如幻梦的明丽景致,让人很难联想到苗族苦难的迁移史,然而,史诗般的苗族古歌和苗族贾理(即哲理、真理)就穿行、回荡在大山与村寨之间。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苗族作家南往耶也写道:“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跋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迁徙到云贵高原以及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他们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把梯田依山而建,他们始终虔诚地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丹寨这支被称为“嘎闹”的苗族,世世代代和大山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山是祖先的身体,田是祖先的脊背,泥是祖先的血肉,水是祖先的汗和泪。这支苗族还是蚩尤的后裔。蚩尤,中国上古神话中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与炎、黄二帝并称“中华三大始祖”,他骁勇善战,被奉为兵主战神,也是现在各地苗族认同的祖先。数千年前,蚩尤在黄河战败,被迫率领族群离开故土,其中大部分族群定居在贵州的深山里,所以贵州各地的苗族文化,其实都是蚩尤后裔的文化。
《丹寨与蚩尤》一书中记载: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有苗、汉、水、布依族等18个少数民族,蚩尤也是这18个少数民族公认的祖先。因此,如果加上丹寨其他少数民族在内,丹寨可谓垄断了蚩尤后裔的文化,而丹寨神圣庄严的蚩尤节,就是蕴藏着蚩尤后裔千年文化的密码。
蚩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是苗族子孙追寻祖先记忆、回溯生命历程的仪式。它以祖先蚩尤崇拜为核心,兼具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曾引起学术界轰动。蚩尤节祭祀时,祭师和苗族同胞身着传统盛装,按照古老的仪式虔诚而认真地祭祀先祖,以此缅怀苗族祖先蚩尤,祈禱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邂逅国家级非遗锦鸡舞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
在云雾中的村寨里漫步,整个人好像行走于云端。屋子里,一位70多岁的阿婆身着盛装,正在整理身上的银饰,旁边摆放着她精心编织的花带和刺绣花鞋。虽然阿婆脸上满是皱纹,但脸上的神情恬淡而满足,与眼前的美景无比契合,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田园画卷。
她满面笑容地拉着我进屋,我傻傻地看着漂亮的阿婆,不住地由衷赞美。她告诉我,麻鸟村既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出了名的“芦笙村”。每到农闲季节或者民族节日,妇女都会穿上手工编制的节日盛装,自发跳月堂,跳锦鸡舞,今天大家就要去跳锦鸡舞。
锦鸡舞源于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最初,寨子里的祖先居住在东方的大平原上,后来被几经驱赶,他们只得沿江而上来到贵州,定居在这美丽却偏远的山中。当时,他们只带了3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由于没有田地播撒谷粒,他们便一边开田,一边打猎,以采摘野果、捕鱼捞虾充饥度日。
一天,族人们合力捉到一只锦鸡,像往常一样,他们宰杀锦鸡后将其内脏随手丢弃,让人没想到的是——锦鸡胃里未消化的谷物掉落出来,生根发芽,竟然长出了谷粒。第二年,人们就用这些谷粒做种,秋季收获了满仓粮食,部落从此安居乐业,繁衍至今。丹寨人相信,这只救命的锦鸡正是祖先的化身,为了感恩祖先,后世的丹寨人就把自己装扮成锦鸡的模样,跳锦鸡舞来追念祖先。
阿婆收拾妥当,带我进到村寨中,此时寨里已经聚集了百八十人。放眼望去,从四五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阿婆,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如同美丽的锦鸡。随着男人们吹奏芦笙于前领舞,女人们排成一字长队紧跟于后,和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舞步时而缓缓前移,时而旋转,或前或后。她们头上的锦鸡银饰也或左或右地移动,似乎跃跃欲飞。 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五彩羽毛银浪翻飞,恰似锦鸡亮翅,翩翩漫舞,原来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正当我看得如醉如痴之际,热情的阿婆把我拉到队伍中,让我也加入了这场别样而盛大的苗族狂欢……
中国国纸之乡最古老的深山造纸工艺
《云上太阳》这部电影的另外一条辅线,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电影中古法造纸的外景地,就取自丹寨石桥村。石桥村深藏在苗岭山脉雷公山腹地,在公路没有修通的年代,绵绵群山几乎把它隔绝在世界之外。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前行,转入一个大山谷后,清澈的南皋河水豁然出现在眼前。最为奇特的是,经过数千年的地壳变迁,河流之上形成了一座天然石桥,石桥村因此得名,这座村落还有另一个称谓——“中国国纸之乡”。
在石桥右边,一座高百米的悬崖峭壁拔地而起,我们要拜访的手工纸作坊,就依偎在悬崖的怀抱里。这座悬崖被当地村民称为“大岩脚”,纸坊的主人就是石桥古法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潘玉华,大家都叫他潘老三。
彼时,一位三四岁的小姑娘正蹲在村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篮小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铺在摊开的竹帘上,然后浇上一勺纸浆,这纸浆是以山泉水混合草木纤维做成的。以山上野花、田间杂草做墨,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好比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在自然的美术馆中展出。
如同村边小河里安然流淌的河水,时间在这里也是静悄悄的,走在石桥纸街的青石板路上,恍然觉得时光似乎从未走进过这里,这里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生活节奏,舒缓而怡然。
丹寨麻鸟村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电影《云上太阳》中,受到村民帮助的法国女主人公波琳说:“锦鸡就是你们的上帝。”
石桥村被誉为“中国国纸之乡”,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散发出自然的原始芳香。
眼前美如幻梦的明丽景致,让人很难联想到苗族苦难的迁移史,然而,史诗般的苗族古歌和苗族贾理(即哲理、真理)就穿行、回荡在大山与村寨之间。澳大利亚著名的史学家格迪斯在《山地民族》一书中说:“世界上有两个灾难深重而又顽强不屈的民族,他们是中国的苗族和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族。”苗族作家南往耶也写道:“苗族是一个不断被驱赶甚至被消灭的民族,但他们一直没有对生命和祖先的放弃,自五千年前开始,跋山涉水,经历千难万苦,从中原迁徙到云贵高原以及世界各地,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寻找故乡,用血泪养育古歌和神话。他们没有怨恨,把悬崖峭壁当做家园,把梯田依山而建,他们始终虔诚地信仰万物,崇拜自然,祀奉祖先……”
丹寨这支被称为“嘎闹”的苗族,世世代代和大山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山是祖先的身体,田是祖先的脊背,泥是祖先的血肉,水是祖先的汗和泪。这支苗族还是蚩尤的后裔。蚩尤,中国上古神话中九黎氏族部落的首领,与炎、黄二帝并称“中华三大始祖”,他骁勇善战,被奉为兵主战神,也是现在各地苗族认同的祖先。数千年前,蚩尤在黄河战败,被迫率领族群离开故土,其中大部分族群定居在贵州的深山里,所以贵州各地的苗族文化,其实都是蚩尤后裔的文化。
《丹寨与蚩尤》一书中记载:丹寨县是以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山区,有苗、汉、水、布依族等18个少数民族,蚩尤也是这18个少数民族公认的祖先。因此,如果加上丹寨其他少数民族在内,丹寨可谓垄断了蚩尤后裔的文化,而丹寨神圣庄严的蚩尤节,就是蕴藏着蚩尤后裔千年文化的密码。
蚩尤节是苗族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它是苗族子孙追寻祖先记忆、回溯生命历程的仪式。它以祖先蚩尤崇拜为核心,兼具自然崇拜和生殖崇拜,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文化,曾引起学术界轰动。蚩尤节祭祀时,祭师和苗族同胞身着传统盛装,按照古老的仪式虔诚而认真地祭祀先祖,以此缅怀苗族祖先蚩尤,祈禱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邂逅国家级非遗锦鸡舞中国最后的鸟图腾部落
在云雾中的村寨里漫步,整个人好像行走于云端。屋子里,一位70多岁的阿婆身着盛装,正在整理身上的银饰,旁边摆放着她精心编织的花带和刺绣花鞋。虽然阿婆脸上满是皱纹,但脸上的神情恬淡而满足,与眼前的美景无比契合,组成了一幅天人合一的田园画卷。
她满面笑容地拉着我进屋,我傻傻地看着漂亮的阿婆,不住地由衷赞美。她告诉我,麻鸟村既是锦鸡舞的发源地,也是出了名的“芦笙村”。每到农闲季节或者民族节日,妇女都会穿上手工编制的节日盛装,自发跳月堂,跳锦鸡舞,今天大家就要去跳锦鸡舞。
锦鸡舞源于一个美丽的古老传说,最初,寨子里的祖先居住在东方的大平原上,后来被几经驱赶,他们只得沿江而上来到贵州,定居在这美丽却偏远的山中。当时,他们只带了3样东西:水牛、谷种和芦笙。由于没有田地播撒谷粒,他们便一边开田,一边打猎,以采摘野果、捕鱼捞虾充饥度日。
一天,族人们合力捉到一只锦鸡,像往常一样,他们宰杀锦鸡后将其内脏随手丢弃,让人没想到的是——锦鸡胃里未消化的谷物掉落出来,生根发芽,竟然长出了谷粒。第二年,人们就用这些谷粒做种,秋季收获了满仓粮食,部落从此安居乐业,繁衍至今。丹寨人相信,这只救命的锦鸡正是祖先的化身,为了感恩祖先,后世的丹寨人就把自己装扮成锦鸡的模样,跳锦鸡舞来追念祖先。
阿婆收拾妥当,带我进到村寨中,此时寨里已经聚集了百八十人。放眼望去,从四五岁的小女孩,到七八十岁的阿婆,个个绾发高耸,头上插戴锦鸡银饰,穿绣花超短百褶裙,戴全套银项圈手镯,脚穿翘尖绣花鞋,打扮得如同美丽的锦鸡。随着男人们吹奏芦笙于前领舞,女人们排成一字长队紧跟于后,和着芦笙曲调的快慢节拍,舞步时而缓缓前移,时而旋转,或前或后。她们头上的锦鸡银饰也或左或右地移动,似乎跃跃欲飞。 银角冠一点一摇,腿边花带一飘一闪,百褶裙脚边的五彩羽毛银浪翻飞,恰似锦鸡亮翅,翩翩漫舞,原来这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锦鸡舞!正当我看得如醉如痴之际,热情的阿婆把我拉到队伍中,让我也加入了这场别样而盛大的苗族狂欢……
中国国纸之乡最古老的深山造纸工艺
《云上太阳》这部电影的另外一条辅线,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古法造纸,电影中古法造纸的外景地,就取自丹寨石桥村。石桥村深藏在苗岭山脉雷公山腹地,在公路没有修通的年代,绵绵群山几乎把它隔绝在世界之外。车辆沿着蜿蜒曲折的公路前行,转入一个大山谷后,清澈的南皋河水豁然出现在眼前。最为奇特的是,经过数千年的地壳变迁,河流之上形成了一座天然石桥,石桥村因此得名,这座村落还有另一个称谓——“中国国纸之乡”。
在石桥右边,一座高百米的悬崖峭壁拔地而起,我们要拜访的手工纸作坊,就依偎在悬崖的怀抱里。这座悬崖被当地村民称为“大岩脚”,纸坊的主人就是石桥古法造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人潘玉华,大家都叫他潘老三。
彼时,一位三四岁的小姑娘正蹲在村口,小心翼翼地拿着一篮小花,将花瓣一瓣一瓣地铺在摊开的竹帘上,然后浇上一勺纸浆,这纸浆是以山泉水混合草木纤维做成的。以山上野花、田间杂草做墨,纸张经过搅、抄、沾、晒,再吸一点山中的清风,一张张花草纸就出炉了,之后摊开来在悬崖下晾晒,好比一幅幅精美的工笔画在自然的美术馆中展出。
如同村边小河里安然流淌的河水,时间在这里也是静悄悄的,走在石桥纸街的青石板路上,恍然觉得时光似乎从未走进过这里,这里仍然保持着几百年前的生活节奏,舒缓而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