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源地区小型水库工程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如何加强小型水库的防汛工作。
[关键词]小型水库 ;工程现状 ; 防汛措施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余脉过渡带、东辽河上游和松花江主要支流辉发河上游,低山丘陵地貌。辖龙山、西安两区,东辽、东丰两县。全地区现有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34座, 小(二)型水库108座,塘坝174座,中型拦河库3座,构成防洪体系的基本框架,担负全地区的防洪任务。由于中型水库在建设和管理上比较规范,工程的防洪标准较高,同时制定了科学的洪水调度方案,抵御洪水的能力较强。但是小型水库及塘坝,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普遍存在着标准低、质量差的缺陷,工程先天不足,加之多年老化失修,抗洪能力普遍较差,汛期极易出现险情。
如何解决小型水库的防洪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洪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是各级防汛机构和各级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小型水库的防洪现状
(一)流域基本概况
辽源市属低山丘陵区,地表坡降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62毫米左右,但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性明显,全年降水72%集中在汛期(6~9月份),而且多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境内的寒葱顶子等山地构成东辽河与松花江的分水岭。受地形影响,经常有局部暴雨发生,洪水汇流时间短,峰值高,陡涨陡落,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316座水库、塘坝遍布两县、两区。各小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且无水文观测设施,缺乏雨量和流量等水文资料,因此小型水库及塘坝的防汛成为本地区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差,防洪标准低
我市的小型水库,受当时财力、技术等条件限制,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导致工程先天不足,普遍存在着坝身单薄,坝高达不到设计标准,部分水库无溢洪道或输水洞泄量达不到设计标准,经过几十年运行,大部分水库老化失修,护坡塌陷脱落,坝体渗水等许多严重问题。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进行正常维护
我市小型水库数量多,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严重,存在许多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维修、加固。但我市经济状况一般,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因此水库隐患逐年增加,防洪效益逐年降低。
3、管理落后,设施不配套
目前,全地区316座小型水库、塘坝中,除6座重点小(一)型水库外,大部分为乡镇和村、组管理,管理人员为承包渔业的承包户,缺乏对工程管理的基本常识。而有些水库下游既有村庄、农田、学校,又有铁路、公路,一旦出现险情,既不能迅速上报防汛指挥机构组织抢险,也不能及时通知下游組织人员撤离,严重延误抢险时间,给抗洪救灾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小型水库防洪措施及对策
针对小型水库目前存在的现状,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洪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大工程建设的力度,即工程措施;另一方面加大非工程措施的落实,使工程手段与非工程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使防汛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工程措施
抓紧制定除险加固计划,制定分年治理计划,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加固;加大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国家、集体、个人联合办水利的机制,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解决资金来源。我市属丘陵地区,土地贫瘠,植被覆盖率较低,再加上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暴雨,雨水夹着泥砂而下。因此在对工程本身除险加固的同时,必须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坚持山、水、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减少水土的流失,维持生态平衡,起到削洪蓄洪、缓洪,减轻洪涝灾害的作用。
(二)非工程措施
1、建立雨情、水情人工或自动测报系统,搞好洪水预报。根据掌握的雨情、水情和气象预报,预测发生洪水规模和可能性,为防洪抢险提供可靠的依据。
2、给小型水库架设照明线路,安装程控电话,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同时水库和下游村镇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报警系统,便于出现险情时及时组织下游群众安全转移,抢险物料能够迅速上坝,为抢险救灾争取时间。备足防迅物料,组织好抢险队伍。
3、在科学预报洪水的基础上,兼顾防洪和兴利,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制定周密的防讯计划和抢险方案出现险情时,可以按照预定方案,迅速组织下游人员及主要财产转移,组织队任实施抢险,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
4、加强管理,搞好维护,部分病险水库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是人为不及坏造成的。因此,必须宣传贯彻好水利法规,按法律管理好工程,把工程管理落实到县(区)、乡(镇)、村,落实到责任人,使工程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遇到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使小型水库的管理和防汛工作,走上规范合理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小型水库 ;工程现状 ; 防汛措施
辽源市位于吉林省中南部,地处松辽平原与长白山余脉过渡带、东辽河上游和松花江主要支流辉发河上游,低山丘陵地貌。辖龙山、西安两区,东辽、东丰两县。全地区现有中型水库8座,小(一)型水库34座, 小(二)型水库108座,塘坝174座,中型拦河库3座,构成防洪体系的基本框架,担负全地区的防洪任务。由于中型水库在建设和管理上比较规范,工程的防洪标准较高,同时制定了科学的洪水调度方案,抵御洪水的能力较强。但是小型水库及塘坝,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受当时资金、技术等方面因素制约,普遍存在着标准低、质量差的缺陷,工程先天不足,加之多年老化失修,抗洪能力普遍较差,汛期极易出现险情。
如何解决小型水库的防洪问题,采取有效的防洪减灾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是各级防汛机构和各级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
一、小型水库的防洪现状
(一)流域基本概况
辽源市属低山丘陵区,地表坡降陡,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62毫米左右,但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性明显,全年降水72%集中在汛期(6~9月份),而且多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境内的寒葱顶子等山地构成东辽河与松花江的分水岭。受地形影响,经常有局部暴雨发生,洪水汇流时间短,峰值高,陡涨陡落,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316座水库、塘坝遍布两县、两区。各小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复杂,且无水文观测设施,缺乏雨量和流量等水文资料,因此小型水库及塘坝的防汛成为本地区防汛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二)小型水库存在的问题
1、工程质量差,防洪标准低
我市的小型水库,受当时财力、技术等条件限制,设计标准低,施工质量差,导致工程先天不足,普遍存在着坝身单薄,坝高达不到设计标准,部分水库无溢洪道或输水洞泄量达不到设计标准,经过几十年运行,大部分水库老化失修,护坡塌陷脱落,坝体渗水等许多严重问题。
2、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难以进行正常维护
我市小型水库数量多,运行时间长,工程老化严重,存在许多隐患,需要投入大量经费进行维修、加固。但我市经济状况一般,很难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维修,因此水库隐患逐年增加,防洪效益逐年降低。
3、管理落后,设施不配套
目前,全地区316座小型水库、塘坝中,除6座重点小(一)型水库外,大部分为乡镇和村、组管理,管理人员为承包渔业的承包户,缺乏对工程管理的基本常识。而有些水库下游既有村庄、农田、学校,又有铁路、公路,一旦出现险情,既不能迅速上报防汛指挥机构组织抢险,也不能及时通知下游組织人员撤离,严重延误抢险时间,给抗洪救灾带来极大的困难。
二、小型水库防洪措施及对策
针对小型水库目前存在的现状,为最大限度的降低洪灾损失,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一方面要加大工程建设的力度,即工程措施;另一方面加大非工程措施的落实,使工程手段与非工程手段紧密结合起来,使防汛工作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一)工程措施
抓紧制定除险加固计划,制定分年治理计划,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进行加固;加大资金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引进国家、集体、个人联合办水利的机制,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解决资金来源。我市属丘陵地区,土地贫瘠,植被覆盖率较低,再加上人为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暴雨,雨水夹着泥砂而下。因此在对工程本身除险加固的同时,必须加大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坚持山、水、田、路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合理开发,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减少水土的流失,维持生态平衡,起到削洪蓄洪、缓洪,减轻洪涝灾害的作用。
(二)非工程措施
1、建立雨情、水情人工或自动测报系统,搞好洪水预报。根据掌握的雨情、水情和气象预报,预测发生洪水规模和可能性,为防洪抢险提供可靠的依据。
2、给小型水库架设照明线路,安装程控电话,安排专人管理。定期培训管理人员,提高其业务素质,同时水库和下游村镇之间必须建立完善的报警系统,便于出现险情时及时组织下游群众安全转移,抢险物料能够迅速上坝,为抢险救灾争取时间。备足防迅物料,组织好抢险队伍。
3、在科学预报洪水的基础上,兼顾防洪和兴利,制定科学的调度方案。制定周密的防讯计划和抢险方案出现险情时,可以按照预定方案,迅速组织下游人员及主要财产转移,组织队任实施抢险,力争使损失降到最低。
4、加强管理,搞好维护,部分病险水库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是人为不及坏造成的。因此,必须宣传贯彻好水利法规,按法律管理好工程,把工程管理落实到县(区)、乡(镇)、村,落实到责任人,使工程处于正常安全运行状态,遇到情况及时上报,及时处理,使小型水库的管理和防汛工作,走上规范合理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