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91-02
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当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更好的生活成为更为重要的话题。伴随着生活华丽转身,现在医学模式也在悄然转变,由曾经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过度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同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为了捍卫人们的健康,减少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农村居民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在充分肯定了“上工治未病”的重要性的同时,拥有独特内涵与外延的中医“治未病”也被置于新的高位置。本文旨通过对基层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现状分析,初探基层中医院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并给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1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指出:人类以维护身心健康,延长寿命为其追求的最终目的,这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医圣张仲景积极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客气邪风虽然是致病因素,但能否引起疾病,仍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提出炼养预防;并首篇首条提出了“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既病防变防治措施。
后又经过历代医者的不断的总结,如此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具备了“治未病”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态平衡等方面求得平衡与发展,并具有预防疾病、早期治疗、防止传变、防止复发的基本功能。
总之,“治未病”是将医学研究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也是倡导全新的以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和注重自我保健养生的理念。
2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现状及分析
2.1 基层中医院的机遇。中医治未病顺应时代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依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坚实内涵,中医“治未病”理论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学界的认同和群众的欢迎。诸多基层中医医院纷纷构建“治未病”中心,短瞬间中医治未病不再是一种时髦的语言文字,也不是某个简单的临床过程,而是成为基层中医院一个发展的突破口乃至赋有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治未病的思维虽然很少形成专门体系,但是已经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基层作为慢性病的重灾区,同时也为“治未病”的实践提供了长远的空间。基层中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以贯彻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满足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满足服务社区、预防疾病的需要,把医院的服务对象从已病人群扩展到未病人群,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预防、健康为中心,使中医院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分的发挥。
2.2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基本方式
2.2.1 组建中医“治未病”中心,设置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业务科室,通过加强与各临床业务科室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医院内构建一个分工明确、组织完善、有机和谐的临床中医防治体系,整和医院针灸、推拿、膏方等特色优势。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技术的辅导交流,将业务工作对外辐射到社区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逐步形成一个群众性中医养生预防网络,实施“预防为主”的战略,实现增强人民体质、预防疾病的目标。
2.2.2 开展特色治疗。一是完善传统疗法。结合医院特色优势,成立传统疗法中心,制定出专科疾病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方案,采用体针、腹针、平衡针、艾灸、雷火灸、天灸、平衡火罐、中药熏蒸、砭石热敷、音乐疗法等技术,达到增强体质和防病抗衰的目的。二是开展“冬病夏治”。在“三伏”天采用穴位敷贴、内服中药、中药浸泡、针法、灸法等治疗疾病,冬季可以减少或预防感冒、咳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关节炎、冻疮、肾病的发作等。三是药物养生。可设置专门药房,提供具备传统保健养生功效的专用药材,为不同体质的患者配制滋补类中药。此外,还可提供药膳处方,供患者选用。
2.2.3 加大健康宣传,完善协调管理。宣传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文化,宣传中医的科学性,让人们从心理上相信中医,认可中医;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的优势和重要性,达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的;要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治疗知识,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3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3.1 严重的专业人才的匮乏
“治未病”的实践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既有中医学理论与技能,又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与经验的专业人员。“治未病”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将成为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瓶颈”。
因此,中医医院应当充分利用具有的各种人才优势,在实践中精心选拔具有深厚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作为师资力量,“读经典,做临床”应该成为中医工作者自觉的行为,应该重视培养“铁杆中医”、“现代中医”;对于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的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传承人也应重视。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套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3.2 临床中治未病的局限化
除养生保健宣传外,要把“治未病”实践中有很多工作可做,治未病工作可以贯穿临床的始终。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先安未病之脏,防治临床并发症。病后止遗,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临床后遗症。如脑血管患者从发病到康复,从急性期到恢复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功能锻炼等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法,形成了药物治疗、肢体康复、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为内容的卒中单元,倡导中医“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新愈防复”,特别是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抓住病人康复的最佳时期,大大降低了患者致残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瘥后防复,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冬令膏方进补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效地减少了哮喘、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率。减少副作用,中医药作为绿色疗法,在不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从调节阴阳、疏通气机的角度发挥特有的作用,如对肿瘤病人放化疗带来的并发症可以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得到缓解等。康复医学科腰腿痛病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治愈的病人在病人出院时,教会病人进行康复体操锻炼,并进行随访,减少了病人的复发率。儿科门诊过程中对经常感冒发烧、腹泻的病儿进行治療后,常嘱咐患儿家长再服中药调理脾肺,减少复发。以上这些工作在基层中医院还开展得不足。 因此,要健全运行机制,积极拓展中医医院开展“治未病”实践的途径,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要组建专门的管理体制,协调“治未病中心”的全面建设,由院长、分管院长挂帅,组织治未病中心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等,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管理)小组与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治未病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同时,根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合作机构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3.3 网络平台搭建的迟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达国家40年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健康管理需要以健康信息为基础。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以体质辨识、中医健康干预为核心的个性化健康信息库建设,是实现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等全方位、个性化“治未病”服务的重要保证与关键环节,是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基础。然而,因为经济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实践网络平台的搭建过于迟缓。而此又直接导致开展中医特色、个性化、全程系统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服务流程的不完善。
为此,当加大相关的经济投入,尤其是政府的积极财政投入以完备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各项基础平台的搭建,促进基层中医“治未病”实践的积极发展,刻不容缓。
3.4 相关法规保障的缺少
现在尚缺乏有关中医“治未病”的法律法规,从某些方面制约了“治未病”的开展。,这将给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一点的重要性不必多加赘述,对任何一项工作而言,法规保障其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解决“治未病”相关服务项目的价格政策等现实问题。建议开展“治未病”工作的内部组织管理问题,包括服务平台的基本要求、具体内涵和建设措施、组织领导机构的设立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
4 结语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的实践与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将中医治未病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各地的中医文化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中医药的深厚内涵,结合本地情况在优势病种上做文章,在参与治疗中发挥特色,通过中医文化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攻势,形成中医药在全社会的良好影响。
作为中医人我们当所幸运看到,在国家日益对中医药重视和投入大幅度加大的背景下,各地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引下认真开展了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研究、探索、实践。县级中医院作为基層中医院中的核心力量,同时占据着中医“治未病”的实践最前沿的阵地,应当担负起如何建立中医治未病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基层中医院的龙头作用等问题探讨的重任。在大力宣传中医药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宣传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为着眼点,以中医干预健康风险因素技术手段为高起点,培养专家团队,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帮助实施健康管理项目,有效地全方位干预健康危险因素,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随着社会的进步,今当物质文化越来越丰富,更好的生活成为更为重要的话题。伴随着生活华丽转身,现在医学模式也在悄然转变,由曾经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过度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同时,随着人类疾病谱的改变,新发流行性、传染性疾病不断出现,化学药品的毒副反应、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为了捍卫人们的健康,减少慢性病给居民家庭和个人尤其农村居民带来的沉重经济负担,在充分肯定了“上工治未病”的重要性的同时,拥有独特内涵与外延的中医“治未病”也被置于新的高位置。本文旨通过对基层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现状分析,初探基层中医院对中医“治未病”服务的实践和存在问题,并给出一定的意见和建议。
1 中医“治未病”的内涵
中医“治未病”,始见于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内经》首次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 《素问·上古天真论》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明确指出:人类以维护身心健康,延长寿命为其追求的最终目的,这是“治未病”思想的萌芽。医圣张仲景积极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强调客气邪风虽然是致病因素,但能否引起疾病,仍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提出炼养预防;并首篇首条提出了“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既病防变防治措施。
后又经过历代医者的不断的总结,如此历经长期的实践,中医药逐步形成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的理论体系,并形成独具特色、丰富多样的技术方法。具备了“治未病”在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动态平衡等方面求得平衡与发展,并具有预防疾病、早期治疗、防止传变、防止复发的基本功能。
总之,“治未病”是将医学研究是从以疾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的重大转变,也是倡导全新的以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和注重自我保健养生的理念。
2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现状及分析
2.1 基层中医院的机遇。中医治未病顺应时代需要,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依托“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坚实内涵,中医“治未病”理论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得到学界的认同和群众的欢迎。诸多基层中医医院纷纷构建“治未病”中心,短瞬间中医治未病不再是一种时髦的语言文字,也不是某个简单的临床过程,而是成为基层中医院一个发展的突破口乃至赋有里程碑式的转折点。在过去的临床实践中,治未病的思维虽然很少形成专门体系,但是已经表现出各种不同的形式。基层作为慢性病的重灾区,同时也为“治未病”的实践提供了长远的空间。基层中医院建立“治未病中心”以贯彻国家“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满足初级卫生保健的需要,满足服务社区、预防疾病的需要,把医院的服务对象从已病人群扩展到未病人群,从以病人为中心转到以预防、健康为中心,使中医院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充分的发挥。
2.2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基本方式
2.2.1 组建中医“治未病”中心,设置中心作为医院的一个业务科室,通过加强与各临床业务科室的沟通与联系,在中医院内构建一个分工明确、组织完善、有机和谐的临床中医防治体系,整和医院针灸、推拿、膏方等特色优势。通过中医养生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技术的辅导交流,将业务工作对外辐射到社区和初级卫生保健体系,逐步形成一个群众性中医养生预防网络,实施“预防为主”的战略,实现增强人民体质、预防疾病的目标。
2.2.2 开展特色治疗。一是完善传统疗法。结合医院特色优势,成立传统疗法中心,制定出专科疾病的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方案,采用体针、腹针、平衡针、艾灸、雷火灸、天灸、平衡火罐、中药熏蒸、砭石热敷、音乐疗法等技术,达到增强体质和防病抗衰的目的。二是开展“冬病夏治”。在“三伏”天采用穴位敷贴、内服中药、中药浸泡、针法、灸法等治疗疾病,冬季可以减少或预防感冒、咳喘、过敏性鼻炎、风湿病、关节炎、冻疮、肾病的发作等。三是药物养生。可设置专门药房,提供具备传统保健养生功效的专用药材,为不同体质的患者配制滋补类中药。此外,还可提供药膳处方,供患者选用。
2.2.3 加大健康宣传,完善协调管理。宣传中医基本知识和中医文化,宣传中医的科学性,让人们从心理上相信中医,认可中医;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的优势和重要性,达到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目的;要宣传疾病的预防知识和治疗知识,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
3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3.1 严重的专业人才的匮乏
“治未病”的实践的开展,需要一大批既有中医学理论与技能,又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念与经验的专业人员。“治未病”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将成为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瓶颈”。
因此,中医医院应当充分利用具有的各种人才优势,在实践中精心选拔具有深厚中医理论造诣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作为师资力量,“读经典,做临床”应该成为中医工作者自觉的行为,应该重视培养“铁杆中医”、“现代中医”;对于在当地已经小有名气的传统中医特色疗法传承人也应重视。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探索总结出一套理论结合实际的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培训工作。
3.2 临床中治未病的局限化
除养生保健宣传外,要把“治未病”实践中有很多工作可做,治未病工作可以贯穿临床的始终。如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见肝之病,当先实脾”,先安未病之脏,防治临床并发症。病后止遗,通过各种手段减少临床后遗症。如脑血管患者从发病到康复,从急性期到恢复期,采用中药内服、外用,针灸、功能锻炼等非药物综合治疗方法,形成了药物治疗、肢体康复、物理治疗、心理疏导等为内容的卒中单元,倡导中医“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新愈防复”,特别是康复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步进行,抓住病人康复的最佳时期,大大降低了患者致残率,有效提高了患者的康复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瘥后防复,采用冬病夏治、穴位敷贴,冬令膏方进补等方法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有效地减少了哮喘、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率。减少副作用,中医药作为绿色疗法,在不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能够从调节阴阳、疏通气机的角度发挥特有的作用,如对肿瘤病人放化疗带来的并发症可以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得到缓解等。康复医学科腰腿痛病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治愈的病人在病人出院时,教会病人进行康复体操锻炼,并进行随访,减少了病人的复发率。儿科门诊过程中对经常感冒发烧、腹泻的病儿进行治療后,常嘱咐患儿家长再服中药调理脾肺,减少复发。以上这些工作在基层中医院还开展得不足。 因此,要健全运行机制,积极拓展中医医院开展“治未病”实践的途径,医院领导应高度重视,要组建专门的管理体制,协调“治未病中心”的全面建设,由院长、分管院长挂帅,组织治未病中心主任、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等,成立治未病工作领导(管理)小组与工作小组,统筹协调“治未病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制定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同时,根据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原则,建立相应的运行机制,与合作机构之间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3.3 网络平台搭建的迟缓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发达国家40年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健康管理需要以健康信息为基础。中医辨证理论指导下的,以体质辨识、中医健康干预为核心的个性化健康信息库建设,是实现针对服务对象进行健康评估、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等全方位、个性化“治未病”服务的重要保证与关键环节,是构建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的基础。然而,因为经济或者其他因素影响,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实践网络平台的搭建过于迟缓。而此又直接导致开展中医特色、个性化、全程系统的预防保健服务的重要内容和服务流程的不完善。
为此,当加大相关的经济投入,尤其是政府的积极财政投入以完备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实践各项基础平台的搭建,促进基层中医“治未病”实践的积极发展,刻不容缓。
3.4 相关法规保障的缺少
现在尚缺乏有关中医“治未病”的法律法规,从某些方面制约了“治未病”的开展。,这将给中医院开展“治未病”带来更大的挑战。这一点的重要性不必多加赘述,对任何一项工作而言,法规保障其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对解决“治未病”相关服务项目的价格政策等现实问题。建议开展“治未病”工作的内部组织管理问题,包括服务平台的基本要求、具体内涵和建设措施、组织领导机构的设立以及相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相关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等。
4 结语
基层中医院中医“治未病”的实践与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应该将中医治未病与保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各地的中医文化创建等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中医药的深厚内涵,结合本地情况在优势病种上做文章,在参与治疗中发挥特色,通过中医文化创建等活动大力开展宣传攻势,形成中医药在全社会的良好影响。
作为中医人我们当所幸运看到,在国家日益对中医药重视和投入大幅度加大的背景下,各地都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指引下认真开展了对中医治未病工作的研究、探索、实践。县级中医院作为基層中医院中的核心力量,同时占据着中医“治未病”的实践最前沿的阵地,应当担负起如何建立中医治未病的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基层中医院的龙头作用等问题探讨的重任。在大力宣传中医药传统养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宣传普及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为着眼点,以中医干预健康风险因素技术手段为高起点,培养专家团队,加强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帮助实施健康管理项目,有效地全方位干预健康危险因素,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优势,来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