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扩散与断层的粘滑

来源 :中国地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将压力水注入花岗岩样品的切割裂纹,则一次注水可触发一系列的粘滑事件,每次粘滑都产生了明显的应力降和位移,並伴有巨大的声音。为了解释这种实验现象,本文提出了新的概念和模式,从而将在均匀情况下的摩擦准则扩展应用於非均匀状态。 弱化断层非稳定性的不均匀模式假定压力水随时间沿断层面扩散,根据临界水压将断层面划分成“滑移区”和“闭锁区”。随着水随时间的扩散,“滑移区”不断扩大,该区的剪应力连续下降並向“闭锁区”转移,以保持整个断层面的宏观平衡,这个过程将持续进行到粘滑突然发生时为止。 将实验
其他文献
一、我国的地震历史资料 我国历史悠久,地震活动频繁。墨子记有:“三苗欲灭时,地震泉涌”。禹征三苗,当在帝舜35年,约在公元前23世纪。当时我国尚无文字记载,故老相传未必可靠,但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条地震记载。殷代(公元前13—11世纪)设史官以后,不仅记载政治事件,对天文、气象、地震等自然现象都有记述。宋、元以来,盛行地方志书,地震资料的数量大为增加,内容更为详细、具体。
期刊
西藏察隅、当雄大地震考察是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定的合作项目。该项工作主要由西藏科委和国家地震局领导,四川省地震局承担技术援助。项目所需经费由西藏科委和国家地震局提供。
期刊
研究由玄武岩岩浆携带到地表的幔源橄榄岩包体可以获得上地幔的许多信息。本文根据对采自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某些幔源橄榄岩包体样品的研究结果,对这两个样品产地地区上地幔的某些物理状态特征,如温度、压力、流动应力、流动速率及等效粘滞度等作了初步比较。资料表明,分属东北与华北两区样品产地的上地幔自新生代(上新世—更新世)以来显示出裂谷的性质,但是,两区上地幔的古地温和其它一些物理状态参数存在一定的差别。
期刊
由于空间技术、大地测量及地球物理学的进展,某些基本天文常数和地球物理参数均有修正或改变。本文根据这些数据给出了新的引潮常数与相应的各种潮汐计算公式;同时给出了属于J 2000.0系统的一些天文元素公式,以便统一潮汐计算工作。
期刊
南亚新构造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2月18—21日在印度台拉登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美、日、法、西德、芬兰、阿尔及尔及尼伯尔等国和印度共240名科学家。国家地震局丁国瑜、赖钖安同志应邀参加了会议。
期刊
建立地方性均匀震级系统是统一我国近震震级的可能途径之一。本文对建立华北南部地方性均匀震级系统进行了尝试,论述了该区近震最大震相的平均衰减形态,估算了均匀震级的量规函数,初步考察了其应用效果。
期刊
天山在中更新世以来有过活动的,规模较大的断裂计有17条,依断裂延伸方向可分为近东西向、北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本文对其中的8条断裂分别作了论述。这些活动断裂控制了6级以上地震的分布、活动周期和迁移规律。同时认为天山活动断裂的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向北的推挤。天山块体仰冲隆升引起的压性破裂而导致的地震,多为倾滑型地震,其震害以面状分布为特点。
期刊
近场地震记录是获取震源过程信息和预测强地面运动的重要资料来源,综合地震图是解释地震图的有效工具。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场综合地震图的计算方法,以及用近场地震记录研究震源过程,预测强地面运动的主要途径和一些研究结果。
期刊
震惊中外的唐山大地震距今已经十年了,这次地震夺去了数十万同胞的生命。为了记取这次极其严重的血的教训,十年来我国地震工作者对唐山地震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反复的总结、研究和探索。很多关心地震工作的同志也不断地提出各种询问,对我国地震预极的科学水平,地震部门在唐山大地震前后所做的工作表示了极大的关切。值此唐山大地震十周年之际,
期刊
本文比较了典型的CT技术和用地震体波的成像技术的应用环境;概括了地震CT技术用于地球探查时的几种模式,并简单地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图像重构方法,如付立叶法、褶积法、代数重构法、射线追踪和波动方程反演法等。在此基础上对近期内地学上应用地震 CT技术可能取得的进展作了估计,并认为考虑复杂地球模型的非几何光学重构方法的研究是提高成像分辨率的关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