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特征入手,通过对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提升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反担保措施、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等措施,旨在不断提升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献力。
【关键词】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成为影响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成为现今较热的话题,如何对其进行应用,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特征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特征主要是由于其业务的特性,因此存在着特殊性、相对可控性、不对称性、追偿性等四个显著的特征。首先,由于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风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在开展不同项目的时候,其风险特征、种类千差万别,很难从中寻找规律。尤其是针对担保率、期限等的变化,导致反担保措施的差异性,造就了风险的特殊性。其次,风险与收益保持统一增长频率,因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企业难以获得与实际风险相当收益,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风险特征的不对称性。再次,由于担保具有主权债,具有依附性,追偿要在获得代偿之后进行,这就导致其被动性与滞后性。最后,担保公司在担保过程中通过密切受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信息、财务信息等,能够有效的保障风险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也就是风险特征的相对可控性。
三、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上都表现出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或者片面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只要将财务控制做好就可以了。管理层思想的轻视,导致整个公司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不仅會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差,还会在执行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严重制约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缺乏考核指就会使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力度不强,没有形成约束性。就追偿方案来看,在内部控制中主要对如下方面进行规定:①为被担保人向银行等主债权人担保及代偿情况;②与被担保人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的主要约定事项及抵押、质押、保证反担保情况;③反担保债权情况;④被担保人及反担保人生产经营、资产及债权情况;⑤抵(质)押物状况及其变现能力;⑥追偿的责任人、时间、方式及其预期效果。工作人员必须对上述内容严格执行,但由于缺少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执行力度都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导致一部分工作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引发纠纷等。
(2)缺乏反担保制度。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于反担保评估公司的评估机制没有要求,主要具有相应资质即可,就导致在实际的评估中,实际价值与评估价值相差较大,导致反担保措施的错位。由于反担保的主体、资产类型、资产抵押等标准没有形成规定,就导致在实际办理中缺乏相应的手段与监督环节。
3.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较差
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设置“双管理”的管理制度,就是将内部控制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管理经理带队。在管理中,实行工作相互补充的机制,但是就实际的工作而言,管理经理往往碍于人情不愿意对对方的工作进行监督,经常是各干各的活,这就使这种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导致制衡的效用难以发挥。除此之外,跟踪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差,尽管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都设置了保后跟踪监管制度,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传统“重保前、轻保后”工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规定执行。
4.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控制与监督部门的设置不合理。各个管理形式,如股东大会等安排人员参与其中,导致执行与监管的混合管理,但是该管理人员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的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在实际管理中随意插手风险控制,不仅影响管理水平,甚至还会造成风险控制的漏洞,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造成威胁。
(2)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都是由几名财务人兼职承担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就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很难发现在公司内部控制的重大问题。
四、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解决思路与对策
1.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
(1)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将经营权从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中分离出来,一方面建立权利的监督制度,对各个管理组织进行权责的明确,保障相互制衡;另一方面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制度,选择熟悉并善于经营的人才担任管理职位。与此同时,建立业绩绩效制度,将业绩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2)培养全公司内部控制意识。通过管理层重视管理,将内部控制的管理落实到整个公司经营之中。上述对公司管理结构的优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部控制工作扫清障碍。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员工的专业培训,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将各个部门内部控制的工作指标落实下去。
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关键点在于坚持制衡的原则。在原有的双管理的制度上,一是保障决策与执行的分离。如果A责任人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B就要担任重要负责人的任务,起到负责监督作用,保障整个项目能够在双方的制约监督中进行。在项目完成后,双方要针对项目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并总结项目执行中的各种环节工作明细。二是还要保障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问责制度,促使相关责任人能够把依照内部控制的指标执行项目,实现标准化的管理与监管。一旦出现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行为,就要对其第一负责人进行追责,并根据已进行的项目进程,进行针对性的核算、设计,保障后续工作能够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进行。在追责制度中,可以先将部门的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延后发放,等到项目担保责任落实后再发放。三是制定内部控制的评价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监管制度的确立,建立评价制度,能够保障证内部控制系统制度的完整。评价制度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完善,具体分析项目执行中内部控制执行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进一步提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由内部审计部门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进行评价。
3.强化反担保措施
由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对评估机构的资质、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技术能力、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在几家评估机构中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一家,在选择中要保障公平、公正性。公司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经验,就反担保的保证条件、资产抵押、证明等设置一个详细的标准,保障风险控制有依据可循。在办理反担保手续的时候,必须隔离担保业务的业务人员,由与业务不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从而规避一些法律风险。
4.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实现审保、受理、信资评估、审核、合同管理、项目跟踪、项目结束归档的全方位管理。将信息化系统设置预警功能,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高风险的环节,进行风险提示。例如,单笔贷款超高、项目信息不完善等,能够实现担保管理的系统化与信息化。工作人员能够依靠这样的信息化系统减少对环节的把控,只要重点对预警问题进行处理即可,监管人员能够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全方位的对项目进行管理。
五、结论
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在增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能力、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提升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反担保措施、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等措施的提出,不断的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融资担保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45-46.
[2]夏鑫.分析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联系[J].投资与创业,2017(6):74-75.
[3]丁淑红.新时期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J].纳税,2017(33):64-64.
【关键词】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
一、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成为影响融资性担保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成为现今较热的话题,如何对其进行应用,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特征
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风险特征主要是由于其业务的特性,因此存在着特殊性、相对可控性、不对称性、追偿性等四个显著的特征。首先,由于融资担保行业是一个风险系数较高的行业,在开展不同项目的时候,其风险特征、种类千差万别,很难从中寻找规律。尤其是针对担保率、期限等的变化,导致反担保措施的差异性,造就了风险的特殊性。其次,风险与收益保持统一增长频率,因此,为了在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在选择合作对象的时候,都以中小企业为主。但是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企业难以获得与实际风险相当收益,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风险特征的不对称性。再次,由于担保具有主权债,具有依附性,追偿要在获得代偿之后进行,这就导致其被动性与滞后性。最后,担保公司在担保过程中通过密切受保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信息、财务信息等,能够有效的保障风险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这也就是风险特征的相对可控性。
三、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上都表现出严重不足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作用没有准确的认识,不重视内部控制的建设,或者片面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财务部门的工作,只要将财务控制做好就可以了。管理层思想的轻视,导致整个公司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淡薄,不仅會导致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差,还会在执行中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严重制约了公司内部控制的发展。
2.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建立相应的考核制度。缺乏考核指就会使内部控制制度在执行中力度不强,没有形成约束性。就追偿方案来看,在内部控制中主要对如下方面进行规定:①为被担保人向银行等主债权人担保及代偿情况;②与被担保人签订的《委托担保合同》的主要约定事项及抵押、质押、保证反担保情况;③反担保债权情况;④被担保人及反担保人生产经营、资产及债权情况;⑤抵(质)押物状况及其变现能力;⑥追偿的责任人、时间、方式及其预期效果。工作人员必须对上述内容严格执行,但由于缺少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执行情况、执行力度都不能够及时有效的掌握,导致一部分工作存在权责不明的问题,引发纠纷等。
(2)缺乏反担保制度。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对于反担保评估公司的评估机制没有要求,主要具有相应资质即可,就导致在实际的评估中,实际价值与评估价值相差较大,导致反担保措施的错位。由于反担保的主体、资产类型、资产抵押等标准没有形成规定,就导致在实际办理中缺乏相应的手段与监督环节。
3.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较差
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内部控制管理中设置“双管理”的管理制度,就是将内部控制管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由两个管理经理带队。在管理中,实行工作相互补充的机制,但是就实际的工作而言,管理经理往往碍于人情不愿意对对方的工作进行监督,经常是各干各的活,这就使这种管理模式流于形式。由于缺乏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机制,导致制衡的效用难以发挥。除此之外,跟踪制度的执行力度较差,尽管大多数的融资性担保公司都设置了保后跟踪监管制度,但是由于在实际工作中传统“重保前、轻保后”工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工作人员不能够按照规定执行。
4.内部控制组织机构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风险控制与监督部门的设置不合理。各个管理形式,如股东大会等安排人员参与其中,导致执行与监管的混合管理,但是该管理人员对融资性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的专业知识缺乏一定的认识,在实际管理中随意插手风险控制,不仅影响管理水平,甚至还会造成风险控制的漏洞,对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发展造成威胁。
(2)没有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导致内部审计力度不够。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都是由几名财务人兼职承担内部控制的审计工作,就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够,很难发现在公司内部控制的重大问题。
四、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解决思路与对策
1.提升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
(1)完善公司的管理结构,将经营权从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中分离出来,一方面建立权利的监督制度,对各个管理组织进行权责的明确,保障相互制衡;另一方面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制度,选择熟悉并善于经营的人才担任管理职位。与此同时,建立业绩绩效制度,将业绩与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内部控制的执行力度。
(2)培养全公司内部控制意识。通过管理层重视管理,将内部控制的管理落实到整个公司经营之中。上述对公司管理结构的优化,就是在一定程度上为内部控制工作扫清障碍。除此之外,还要通过员工的专业培训,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从而将各个部门内部控制的工作指标落实下去。
2.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关键点在于坚持制衡的原则。在原有的双管理的制度上,一是保障决策与执行的分离。如果A责任人是整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人,B就要担任重要负责人的任务,起到负责监督作用,保障整个项目能够在双方的制约监督中进行。在项目完成后,双方要针对项目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建议,并总结项目执行中的各种环节工作明细。二是还要保障执行权与监督权的分离。通过建立健全的考核问责制度,促使相关责任人能够把依照内部控制的指标执行项目,实现标准化的管理与监管。一旦出现违反内部控制制度的工作行为,就要对其第一负责人进行追责,并根据已进行的项目进程,进行针对性的核算、设计,保障后续工作能够在内部控制的范围内进行。在追责制度中,可以先将部门的一定比例的绩效工资延后发放,等到项目担保责任落实后再发放。三是制定内部控制的评价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监管制度的确立,建立评价制度,能够保障证内部控制系统制度的完整。评价制度主要是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效果进行完善,具体分析项目执行中内部控制执行出现的问题,通过分析进一步提升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由内部审计部门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进行评价。
3.强化反担保措施
由公司的风险管理部门对评估机构的资质、内部经营管理状况、技术能力、信誉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在几家评估机构中选择最具有实力的一家,在选择中要保障公平、公正性。公司要根据自身的业务经验,就反担保的保证条件、资产抵押、证明等设置一个详细的标准,保障风险控制有依据可循。在办理反担保手续的时候,必须隔离担保业务的业务人员,由与业务不相关的管理部门人员办理相关手续,从而规避一些法律风险。
4.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
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实现审保、受理、信资评估、审核、合同管理、项目跟踪、项目结束归档的全方位管理。将信息化系统设置预警功能,对于项目中出现的高风险的环节,进行风险提示。例如,单笔贷款超高、项目信息不完善等,能够实现担保管理的系统化与信息化。工作人员能够依靠这样的信息化系统减少对环节的把控,只要重点对预警问题进行处理即可,监管人员能够根据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全方位的对项目进行管理。
五、结论
新时期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分析在增强融资性担保公司内部控制能力、提升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避风险的能力上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提升全公司的内部控制意识、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反担保措施、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担保业务的管理等措施的提出,不断的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绍宇.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融资担保企业内控体系构建研究[J].经贸实践,2017(23):45-46.
[2]夏鑫.分析新时期国企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的联系[J].投资与创业,2017(6):74-75.
[3]丁淑红.新时期强化企业会计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工作的措施[J].纳税,2017(33):6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