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性,结合中毒事故案例,剖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分别从教育培训、职业健康管理、设备管理和应急预案方面提出了防范措施
关键词: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防范措施
一、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一)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氮氧化物、光气等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二)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它们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危害。
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
是指可能存在或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和芳香烃类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有缺氧危险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和地下管道等受限空间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污水泵站、污水管道、污水池、垃圾堆
放场、垃圾处理场、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电信井、窨井、地窖、化粪池、沼气池、发酵池、炼油池、腌制池、酒糟池、纸浆池、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管道焊接作业场所等。
三、典型中毒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一)2004年7月27日12时50分,某公司在接卸液氯槽车过程中,槽车出口至汽化器之间的金属软管突然断裂,造成液氯泄漏约3min,约200kg液氯外溢,致使4人轻微中毒,4人有刺激性反应。
事故主要原因:操作失误,槽车出口至液氯汽化器之间的阀门没有打开,造成系统憋压;槽车驾驶员逃离现场, 未及时关闭槽车阀门,导致泄漏量增加, 事故后果扩大。
(二)2004年11月29日0时10分,某公司一名仪表工,在处理直柴加氢装置脱硫化氢汽提塔回流罐液位浮筒故障时,含有硫化氢的烟雾从排凝阀排出,造成中毒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违章作业,未佩戴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具;未按规定办理作业票,没有明确监护人。
还有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中毒事故,后果极为严重,教训极其深刻,如2003年12月23日发生在重庆开县的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2000多人中毒、数万人撤离家园的灾难。2004年4月15日发生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被疏散。
通过对以上典型事故和历年来石化企业发生的中毒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
2.规章制度不完善, 管理不严,违章作业,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没有安排监护人。
3.工艺、设备上存在隐患, 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HSE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有毒有害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理化特性,树立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2.有针对性的加大基层员工HSE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培训职工识别本岗位、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熟悉有毒有害气体的特性及危害知识, 掌握预防中毒措施和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熟练正确使用各类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确保在事故状态下能自救和救护他人。
3.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作业,必须有可靠地监护;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才能进入现场。
(二)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堵塞管理漏洞
1.建立、健全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档案,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项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2.掌握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分布位置和周围环境情建立台账,进行重点防范,作业场所设置与其相应的防护设施,完善各种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并悬挂在醒目位置, 提醒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增强防范意识。
3.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岗位和现场,按规定配备适用的防护用具、设施和应急藥品,如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空气呼吸器、洗眼器以及风向标等,并做好检查、维护和管理,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在易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点, 固定式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报警仪器;发现漏点,及时防范。
5.加强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和告知工作,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要认真分析原因, 及时采取对策。
(三)加强设备管理
对于高温、高压、易腐蚀、易泄漏的设备、管线及阀门, 要加强监测和维护,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
(四)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1.结合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情况,制定出硫化氢、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职责、应急程序及注意事项,组织定期演练。根据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对预案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贴近实际, 更具有可操作性。
2.对制定好的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要组织好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使之掌握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操作程序,清楚自己的职责,训练有素,才能在应急救援中协调一致,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范Q/SH10202062-2010.
关键词: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防范措施
一、常见有毒有害气体及其危害
(一)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 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这些气体多具有腐蚀性,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可造成急性中毒。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毒作用的共同特点,是对眼、呼吸道粘膜及皮肤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刺激性。一般以局部损害为主,但也可引起全身反应。氮氧化物、光气等对肺组织产生较强的刺激和腐蚀作用,严重时出现肺水肿。
(二)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 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氰化氢、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它们进入人体后,使血液的运氧能力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而引起危害。
二、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
是指可能存在或产生硫化氢、一氧化碳、甲烷和芳香烃类等有毒有害气体及有缺氧危险的封闭、半封闭设备、设施和地下管道等受限空间或通风不良的场所。如:污水泵站、污水管道、污水池、垃圾堆
放场、垃圾处理场、排水管道、集水井、电缆井、电信井、窨井、地窖、化粪池、沼气池、发酵池、炼油池、腌制池、酒糟池、纸浆池、船舱、地下隐蔽工程、密闭容器、管道焊接作业场所等。
三、典型中毒事故案例及原因分析
(一)2004年7月27日12时50分,某公司在接卸液氯槽车过程中,槽车出口至汽化器之间的金属软管突然断裂,造成液氯泄漏约3min,约200kg液氯外溢,致使4人轻微中毒,4人有刺激性反应。
事故主要原因:操作失误,槽车出口至液氯汽化器之间的阀门没有打开,造成系统憋压;槽车驾驶员逃离现场, 未及时关闭槽车阀门,导致泄漏量增加, 事故后果扩大。
(二)2004年11月29日0时10分,某公司一名仪表工,在处理直柴加氢装置脱硫化氢汽提塔回流罐液位浮筒故障时,含有硫化氢的烟雾从排凝阀排出,造成中毒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安全防护意识淡薄,违章作业,未佩戴隔离式呼吸防护用具;未按规定办理作业票,没有明确监护人。
还有发生的一些重、特大中毒事故,后果极为严重,教训极其深刻,如2003年12月23日发生在重庆开县的特大井喷事故,造成243人死亡、2000多人中毒、数万人撤离家园的灾难。2004年4月15日发生在重庆天原化工总厂的氯气泄漏和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3人受伤、15万名群众被疏散。
通过对以上典型事故和历年来石化企业发生的中毒事故案例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造成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防护意识,对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认识不足,采取措施不力。
2.规章制度不完善, 管理不严,违章作业,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没有安排监护人。
3.工艺、设备上存在隐患, 造成有毒有害气体泄漏。
四、防范措施
(一)加强HSE教育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1.有毒有害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三级教育培训,熟悉本岗位有毒有害物质理化特性,树立安全意识,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2.有针对性的加大基层员工HSE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培训职工识别本岗位、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有毒有害因素及应采取的防护措施,熟悉有毒有害气体的特性及危害知识, 掌握预防中毒措施和急救方法(如人工呼吸),熟练正确使用各类防护器具(如空气呼吸器),确保在事故状态下能自救和救护他人。
3.在有毒有害气体环境作业,必须有可靠地监护;一旦发生事故,施救人员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具才能进入现场。
(二)加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 堵塞管理漏洞
1.建立、健全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安全管理档案,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各项有毒有害气体防护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落实。
2.掌握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的分布位置和周围环境情建立台账,进行重点防范,作业场所设置与其相应的防护设施,完善各种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并悬挂在醒目位置, 提醒进入现场作业人员,增强防范意识。
3.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岗位和现场,按规定配备适用的防护用具、设施和应急藥品,如过滤式防毒面具、防毒口罩、空气呼吸器、洗眼器以及风向标等,并做好检查、维护和管理,确保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4.在易泄漏有毒有害气体的危险点, 固定式和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和报警仪器;发现漏点,及时防范。
5.加强对作业现场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和告知工作,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时,要认真分析原因, 及时采取对策。
(三)加强设备管理
对于高温、高压、易腐蚀、易泄漏的设备、管线及阀门, 要加强监测和维护,杜绝意外事故,防止跑、冒、滴、漏,
(四)建立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1.结合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价情况,制定出硫化氢、氯气等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方职责、应急程序及注意事项,组织定期演练。根据演练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和不足对预案进行及时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加贴近实际, 更具有可操作性。
2.对制定好的中毒事故应急预案, 要组织好相关人员的学习培训,使之掌握应急预案的基本内容、操作程序,清楚自己的职责,训练有素,才能在应急救援中协调一致,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有毒有害气体危险场所安全管理规范Q/SH1020206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