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齐放好过一枝独秀

来源 :新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wffhvkn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其中有一条是这样的:学生是完整的人。教育活动的目标应该是围绕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帮助学生全面发展,给予学生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而制定的。教育目的所要培养的人应该是人格健全的人。站在个体的角度,那我便要说:百花齐放好过一枝独秀。这里的“一枝独秀”是指一位学生只在某一方面表现得非常出色,“百花齐放”则是指一位学生内外兼修。那如何才能让一位学生身上一些特质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呢?
  首先就是要修炼内在的精神意志品质。包括心理承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坚持力,自制力等。如何才能拥有这些能力品质?
  第一靠明理。学生明理的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修炼养成。初成一年级学生,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渐渐适应了自己新的角色,并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些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深入骨髓的,学生甚至自己都没有发现,不知不觉,自己都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一年级小学生了。随着年级的增高,年龄的成长,在思想品德课上,教师通过道德案例和学生们分享并探讨一个个小故事,学生在于同学和老师的思想碰撞中不断生成自己的道德判断,积淀自己的道德原则,形成自己的道德底线。也许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很直观的判断某个人的行为是对是错,但是他们通过自己的思考渐渐学着明白事理。在语文课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和对文章的深入探索,助长着学生思维的深度,帮助学生增长知识见识,帮助学生拓展思维空间,随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思维的自主生成,有时候师的确会变得不如弟子。而此时学生正在懂得如何能够自主分辨道理,也许此时的他们正像是刚刚用脚踢开蛋壳的小鸡,虽然依旧浅薄,但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一种突破,在他们的领域中,是一种深刻。明理就会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有自己的判断而不至于随波逐流。
  第二靠熏陶。学校的文化建设、班级特色的文化建设都能够帮助学生提升内在修养。对一个人来说,全面涉猎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对于学生来说,全面发展却是有可能的。全面发展如何能够做到“百花齐放”?文化的熏陶便是提升修养的利器。实践活动便是文化的直接提现,它能够将最直接的成果展现在别人的面前,用事实说话。有人说过:“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实践活动中去会让一个学生对自己变得清醒和了解,对世界变得清晰和理解。校园活动正式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修炼内在精神意志品质所需要的。在活动中,可以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就像是踏入了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中可以有形形色色的人,找到一位或者一些聊得来的伙伴确实不容易,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却可以慢慢找,而不仅仅只局限在班级这一个大家庭中。在活动中的交往往往也伴随着兴趣,所以这里说实践活动中的交往是容易的交往,也更能找到自己的小伙伴。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活动中,在实践行为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会得到不断地提高。也许某一次的活动会让一个内向的小孩因为发现了与自己类似的人而变得乐于与他人沟通,内心中的想法能够因为找到这样一个人而得到释放。熏陶就会让学生学会试着改变改变自己,学会自己发现自己的另一面,从而开始走进自己,悦纳自己。
  第三靠沉淀。每一次的被评价都能够让自己沉淀。比如回家的作业,课堂上的小练习,单元的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再比如违反了学校的规章制度所犯的错误。从这些当中,学生能够通过被别人评价而产生对自己行为的反思,知道自己的优点与不足,知道自己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当然,还可以通过同班同学的评价,自己要好的伙伴之间的评价,或者自己给自己的评价来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渐渐地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沉淀能够使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丰满,这便能够称得上成长。
  其次,要修炼外在的综合素质。有人会问:外在的东西还需要修炼吗?我的回答是:当然。而且需要大修特修。书上有这样一道题目,问“什么是人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选项A是态度,B是修养,C是文化,D是能力。这道题的选项难道真的只有一个吗?答案当然不见得。
  第一是态度。态度是可以看得到的,是外显的。学校交给学生的应该是“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而不应该是“获得荣誉最光荣”,不是说荣誉不重要,而是重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所持有的态度。比如,学校中要在两位优秀的学生中选择一位学生参加市里的比赛,两位学生实力不相上下,很难抉择,于是带队老师便决定先在校里举办一场比赛,学生老师进行民主投票,票数多者获得市里参赛的资格。我们说比赛有第一就必然有第二,我为什么不用“赢”和“输”这两个字来代替“一”和“二”呢?因为这两位学生都有他们自己的态度,不能用简单的字就为他们定义“输”和“赢”。态度表现在他们比赛前的准备上,表现在他们比赛中的认真对决上,这是尊重对手的表现,态度表现在他们比赛后的相互握手拥抱上。他们享受着参赛的过程,过程快乐啊!这就是态度,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
  第二是修养。在修炼精神意志品质中我也提到“修养”与“熏陶”之间的关系。修养便是可以直接呈现出来的,是别人能够直接体会到的,并且它是看得到的。学生的修养能夠看出他所接受的教育。比如简单的问候:“老师您好。”全校的学生都这样问好,并且一直都是这样做的,我想这是教育的功劳和学校校风建设的功劳。这是一种“德”,表现出来的修养就是尊重。再比如学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以及学生宣誓和教师宣誓,宣誓已经逐渐变成了校园的传统,融入到了学生以及了老师的骨髓中去了。这是一种“德”,表现出来的修养是礼仪。再比如同学之间的帮助合作。校园没有欺凌现象,只看得到校园角落的干净整洁,校园学生的自由玩耍,友好和睦相处,偶尔小打小闹当作了儿童间的嬉戏,自己能够处理好与同伴之间的感情。魏书生老师在他的教育漫谈中有提到过班级假设,说:“班级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多么和谐的场面,这和修养有莫大的关系。这是一种“德”,表现出来的修养是相互合作,互帮互助。
  第三是文化。学校的文化建设中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前两者是会因为时间而变得可见,是在时间地流逝中积累和创造的,但后者则非常直观。学校的物质文化主要就是校园的环境建设,环境是可以塑造并影响人的。学生能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想法,也会产生新的见地,从而把自己的想法和见地输出,变成创造力,最后通过各种形式呈现出来。
  第四是能力。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当然也包括能力。教师综合素质的变现就是专业能力,那学生呢?我想应该是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学习能力是在教师的教育教学中培养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根本是需要“授学生以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琢磨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琢磨的过程中不断创造和突破。这就是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体现。不过都有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教师成为他们的“引导者”。
  所以,学生身体特质的“百花齐放”是需要内外兼修,全面发展的。在全面发展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健全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尽管一枝独秀很厉害,厉害得与鹤立鸡群颇为相似,但是,百花齐放才能让自己变得完整,而不至于头是鹤的头,身体是鸡的身体,百花齐放总好过一枝独秀。
其他文献
摘要:从现实观察的角度来看,我们实际上正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峻的空间问题。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情都与空间有关,如就业,表面上仅仅是提供劳动并获得报酬的过程,然而,联系到空间来看,它就是一个生存空间的开辟、占据、维持的漫长经历。高昂的房价看起来只是开发商的诡计,但实际上它是城市的空间密度、拥挤程度的“正常”指标。社会分层虽然与职业、收入、声望等因素有关,但在很大程度上,它又是按照复杂的差异化的空
期刊
摘要:在新旧动能转化的背景下,济南市区域经济更开始适应经济的转型发展,人才作为经济发展的的重要支撑力量,只有将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教育的作用,而只有不断反馈经济对人才的需要方向,才能不断培养创新型、适应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此背景下,本文立足于济南市经济发展的状况,从新旧动能转化的视角,思考高校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成长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期刊
摘要:因材施教是一条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重点从学生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和志向等方面对《论语》中的“因材施教”实例进行了较详细分析,以期对教育教学有所启示,促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论语;因材施教;孔子  《论语》中蕴含了孔子丰富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育智慧,如教学相长、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温故知新等,特别是主张在统一的培养目标之
期刊
摘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外语教育尤其是外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融合不断加强。相比以前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简直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海量信息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当前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外语课堂教学;外语课堂教学有效性  1 引言  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是由教育部在2004
期刊
摘要:英美文学具有展示西方文化、语言语法、精神品质的作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英美文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在文学情境中掌握词汇和语法的应用方法,进而实现学习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本文分析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对英美文学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强化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英美文学;大学英语;应用价值  引言  受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影响,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PDCA理念,总结出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计划、执行、考查、处理的持续改进过程,讨论了产教融合的培养目标制定、培養计划落实、课程体系开发、导师团队优化及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模式与对策。  关键词:PDCA;专业硕士生;全过程  Summary:This paper summed up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cess of planning, implem
期刊
摘要: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在培养的过程中,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全面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以此来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准,这样就能够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高级人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管理模式  思想政治管理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教育工作者来讲,掌握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采用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愉快、轻松地度过大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在《日本概况》这门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的教学实践过程,阐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指出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大学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桥梁。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日本概况;人才培养  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
期刊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是党组织的建设活动深入到高校教师和学生当中去的必由之路,承担着宣传学习党的理论和实践精神,引领教师和学生学习生活新风尚,激励全体师生奋发向上的重要功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传统党组织文化建设活动难以有效发挥其功能。因而在信息网络技术背景下,探索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的新路径成为必要。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文化建设;实现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基层组
期刊
摘要:张拉整体结构是由不连续的受压构件与连续的受拉构件组成的自应力、自平衡结构[1],结构中的杆件由于只承受压力和拉力,无多余的剪力和弯矩,使得其材料的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本文主要介绍在“张拉整体结构初探”开放实验中模型的制作过程,对张拉整体结构性能的探索,包括刚度、稳定性分析以及相关的体会。  关键词:张拉整体结构;结构模型;性能;刚度分析;稳定性分析  1绪论  1.1引言  张拉整体这一概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