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诞生

来源 :电影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uicuiCUICU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0年的墨西哥影片《少女》真可堪称“禁忌之花”——原著是美国小说家彼得·马修森(Peter Matthiessen)写于五十年代的种族短篇小说《旅行者》,制片人是在麦卡锡恐怖时期被当作共党,拒绝当众宣誓而流亡墨西哥的好莱坞剧作家兼民权人士乔治·帕博(George Pepper),剧本改编是麦卡锡“黑名单”上的另一位剧作家雨果·巴特勒(Hugo Butler),而导演则是一贯以反抗政治和宗教权威著称的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电影大师路易斯·布努艾尔。
  电影的内容,即使搬到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也依然处于政治、宗教和伦理道德的前沿。马修森的《旅行者》发表于1957年,正值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公交车系统解除种族隔离制的一个月之后。故事写的是一位罪行累累的黑人在北卡罗莱纳地区被追捕,逃至海岸边某座孤岛,与守岛的孤身白种男人针锋相对、两败俱伤的暴力抗争。布努艾尔和巴特勒给这个故事加入了性与宗教元素,使矛盾更为多元,人物个性更为复杂。改编后的故事在保留黑白对立种族纷争的基础上引入了少女艾薇这个关键人物,她就像试金石一样让彼此对立的两位主人公——她在岛上的监护人米勒,和她越来越喜欢的黑人逃犯、爵士乐手特拉弗——逐渐展现各自性格中的黑白双面。就像布努艾尔在采访中所说:“《少女》力图打破那个年代的]陈腔滥调;电影中的黑人既是好人,也是坏人,白人也一样。”
  要理解这个触及多个敏感话题的故事,我觉得把片中人物的性格从保守到自由梳理排序是个不错的方法。最保守的是米勒的同事兼酒友杰克森,他死到临头也不相信黑人特拉弗无罪。他是典型的白人至上论的代表,但他并非缺乏怜悯之心——他在羞辱黑人没有灵魂之后,坦诚他可怜被绑在沙地上的特拉弗,还问对方是否口渴要水;他只是绝对不能把黑人当作白人的等同平视对待,一旦察觉有任何细节侵犯到了白人的高尚地位,他就要抓狂。
  次保守的是守岛人米勒。比较杰克森有关种族的强烈信仰,米勒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发现特拉弗人品不错、又善劳作之后,便引诱他在岛上给自己帮工;即使知道了特拉弗因强奸被追捕,也不像杰克森那样非要置对方于死地。与此同时,他也是个虚伪又小气的任性家伙——他发现艾薇喜欢听特拉弗吹黑管,嫉妒得发疯;他让特拉弗帮工的同时,以安全为借口把艾薇的小床搬进了自己的木屋;他听说特拉弗强奸了位白人太太,义愤填膺,却全然不顾自己刚刚染指才13岁的少女!
  与杰克森和米勒针锋相对的是黑人乐手特拉弗。他被污强奸,无奈逃至荒岛,遇到天真无邪的少女艾薇,虽强掠物资,但主动付钱;尽管被艾薇刚开始性发育的少女躯体吸引,但强抑欲望彬彬有礼。特拉弗的品格可比自诩优越人种的杰克森和米勒高出不少。但他的自持,并非全部发自内心,其中有相当部分的考虑是出于自卑和自保。片中有两个细节体现了这一点。一是特拉弗拒绝把猎枪还给米勒,因为“他杀我很容易,我杀他却很难,”有了枪,特拉弗才认为二人“几乎平等”。但即使武器在手,在特拉弗与杰克森的打斗一场,他还是没胆量狠心杀掉不顾一切要取自己性命的杰克森。
  对于宣扬激进社会变革的布努艾尔来说,特拉弗缺乏勇气,暴力对抗他的压迫者一节是一种阶级弱点,但这个致命弱点并没如剧本第一稿一样被强化、突出,而是弱化、和解了,这使结局向着与小说情节相反的方向发展。在我看来,这个结尾的突发基调变化并不像某些评论认为的是因为布努艾尔对美国的民权运动存有乐观信念,而更可能是一种纯粹的商业发行考量——从创作班组到整个故事情节,《少女》已经触碰了太多敏感点,如果再加入一个黑暗暴力的结尾,电影发行将更困难重重。别忘了,布努艾尔流亡墨西哥时期反应残酷社会现实的代表作《被遗忘的人》(1950)也拍摄了一个光明结尾,以备发行的不时之需。尽管我个人觉得这是《少女》最大的败笔,却不得不承认,这个结尾确实是去政治化的,是一种更加平稳的观察视角,和布努艾尔所宣称的拍摄意图相符。
  电影中代表了社会自由改良派的是白人牧师弗里特伍德。他相信特拉弗无罪,却对杰克森对特拉弗的非人道虐待无能为力;他信奉天主,厌恶种族歧视,却不肯睡特拉弗睡过的床垫,非要翻个面才安心;他对13岁的艾薇被米勒占有一事深恶痛绝,但听米勒说深爱艾薇,要娶她为妻,便获得了良心安稳。牧师这个角色使布努艾尔得以延续他作品中对教会与教士一贯的辛辣讽刺,再加上几处充满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动物细节——艾薇踩死大蜘蛛、浣熊夜入鸡舍咬死鸡等,都使电影烙上了鲜明的布努艾尔印记。
  由凯·米尔斯曼(Key Meersman)饰演的少女艾薇是全片真正最为自由纯真的线索人物。《少女》是米尔斯曼的第一部电影,她当时根本搞不懂演戏,全靠硬背台词过关。但这样的业余表现却正吻合了孤岛上一个没受过教育与社会习俗熏陶的男孩子气女孩的天性。米尔斯曼不加雕琢的纯朴笨拙增加了艾薇的可信度,使这个在50年代险恶环境下成长起来,却完全没有继承上一代人狭隘、伪善、猥琐之气的少女人物越发可爱,更映衬出米勒性格起点的粗鄙低贱。
  这五个人物排排站,提纲挈领承载主题的当然是米勒和特拉弗,但这二人相比,我觉得还是米勒的地位更为突出,因为他是全片唯一一个性格动态发展变化的人物。从最开始的糙与燥,到获得艾薇之后的柔,再到目送小船离去的平静,他简直像变了个人——一个人性化的米勒取代了最初那个暴力种族分子。究竟是什么使他产生了这样的变化?性?爱情?凌驾于特拉弗之上的权威?亦或禁忌的打破即意味着精神世界的解放?不管是如影片中的乐观展望还是遵循剧本一稿的暴力结局,米勒这个人物的转变都是统一的,是体制格局激烈变革的成果。【责编/九月】
其他文献
我的小狗波波已经一岁了,它长得特别强壮,也很机灵,最喜欢抓老鼠了。我想把它训(xùn)练成一条懂事的狗。  第一项是陆地训练。我向远处丢了块小石头,波波见了就飞快地跑去捡(jiǎn),有时找到,有时没找到。没找到我也不会打它,因为我很爱它,而且它也在刻苦地训练。训练考试时,波波捡(jiǎn)回了我扔(rēng)出的石头,通关了。  第二项是水中训练。我把波波带到池塘边,想把它赶进水里,但它不愿意,
有人喊“着火了!”你是会一听见着火就立即紧张得从六楼跳下来,还是会“视火不见”被火烧伤?你肯定都不会! Someone shouted “Fire!” You will immediately hear the fire i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