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城市本质的认识
人是城市的主宰和主体,城市因人类的需要而诞生、发展,城市的建设发展归根到底要围绕人的各种需求进行,城市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创造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活动空间和人居环境。城市建设是一种手段,而人生存、发展需求的满足是目的。因此,基于城市本质的认识,城市规划应坚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为城市建设的根本目的,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创造满足人物质和精神需求的人工环境。
2城市规划模式的构建
自1960年代以来,城市规划由单纯物质规划走向社会经济综合规划,由控制性规划走向引导发展规划,由线性蓝图式规划走向弹性动态规划,提倡规划中要“公众参与和“以人为本”。城市建设本身是目的,而人成为城市建设的手段,人与城市之间是适者生存的关系,即人必须适应城市的发展需要。但实质上恰好相反,人类创造城市只是手段,目的是使人更好地生存。所以衡量城市最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满足了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否保证群体的公正、平等和平衡发展。因此,城市规划必须打破以空间组织和单项满足物质消费为主导内容的传统规划模式,建立以满足人的生存发展需要为核心的规划模式(见图1) ,构建一个展现人性回归具有特色个性和灵魂、适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人工环境。
3 城市规划模式的解析
3.1符合城市本质要求的城市规划模式出发点
3.1.1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城市规划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强调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活动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促进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动和良性循环。
图1
3.1.2城市规划要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是指城市发展要充分考虑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公平原则下使每位居民都应能享受到平等、自由的权利和轻松、安全、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城市规划的目的在于构建一个满足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人工环境,城市发展就是要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生活质量,满足其物质、精神文化发展的需求。“以人为本”已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之一。
3.2符合城市本质要求的城市规划模式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
3.2.1城市居住功能
① 设计宜人的建筑空间。建筑空间的设计目的是要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的日常活动空间和居住环境。微观层面上的“人本”设计主要考虑设计细部之间的“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与秩序”等原则。良好宜人的空间尺度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内涵,也是城市设计人性化的体现。
② 构建和谐的邻里环境。人只有生活在一个和谐、融洽的邻里环境里,才能产生认同和归属感,才会促进和谐邻里构建,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品质。
3.2.2城市就业功能
①创建多功能社区。在信息网络革命的影响下,产业通过信息化、分散化与居住环境融合,这种具备居住、就业、交通和游憩等典型城市功能的社区被称为多功能社区。多功能社区将成为网络化城市的基本空间载体。在新城市主义的影响下创建的几个美国新城镇里,大约40% ~50%的居民是在社区内部的企业中上班,不但解决了居民的就业问题,也减少了通勤交通,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环境污染,促进宜居城市环境的建设大有裨益。
②完善交通、通讯设施。合理的交通组织是城市经济效率的保障,也是居民在城市中工作便利的前提。可以通过交通调查,解居民出行习惯,并以此设计交通线路和制定一定的交通管制,是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障。通过完善通讯基础设施,在信息网路技术的支持下,逐步实现远程办公电视电话、网络会议,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心城的交通情况,也可解决居民工作的奔波之苦。
3.2.3城市交通功能
①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发展城市快速道路、轻轨、地铁、城际轨道和公交汽车,构建公共交通为主体、轨道交通为骨干、多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综合交通结构体系。真正做到城市是以“人”为本,并且要以“多数人”为本,而不是以“少数人”为本。
②发展可渗透性街道网络。可渗透性街道网络是指人们能够通过选择路线轻松穿过一个地区的便捷性与可能性。城市生活性街道的设计应该更多地尊重行人的利益,而不能仅从行车便捷考虑。
3.2.4城市游憩功能
①构建社区人行导向交通体系。在社区内构建行人导向交通体系,重视人行空间,确保人行道不被挤占。
②加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提高人均绿地水平,加强对城市河、湖、湿地、风景名胜区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严格环境污染的治理使城市居民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森林中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充分享受绿色空间,消除疲劳,身心愉悦。
③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个性。城市现状是其历史发展沉积的结果,是地方传统文化的物化形式是地方建筑风格与人文精神的完美现代城市研究结合,是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具有其特有的脉络和个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延续其发展脉络,发扬其独特个性,而不是大兴土木的贪大图洋。通过城市规划的空间布局,社区设计和建筑户型等方式延续其发展脉络,强调城市的传统风格,凸显其文化特色。
4符合城市本质要求的城市规划模式的实现
4.1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居民利益诉求
城市规划本身是一种社会运动,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参与者的多元性,才能反映出不同性别、不同阶层、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人群对城市发展的诉求。在当前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人口迁移的速度和规模不断攀升,公众参与显得尤为必要,多元参与有利于维护多方利益,维护社会安定,构建和谐社区。事实证明,凡是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实行比较好的城市,必然有较多的公众参与,从而也保证了城市建设的良性循环。
4.2延续城市文脉,打造人文城市
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变化中所具有的时空关联。要把城市规划建设成一个生态性城市、园林性城市,更是一个艺术性、地方风情性城市。城市的魅力在于生活在不同城市的人们所创造的文化差异,但目前的统一规划模式正在逐步消灭这种差异。所以,城市规划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地方文化传统,延续地方文脉。传统的才是最具特色的,也是最富有人性化和持久生命力的。
4.3 关注弱势群体,实现人际公平
城市规划是城市最重要的公共政策之一,其目标就是以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分配城市资源。公正性,就是城市规划作为引导城市发展的公共政策,就必须为实现社会公正而采取措施和对策,顾及大多数居民对城市设施需要,保证城市资源更合理、更有效的分配。城市规划必须转变理念,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人际公平,实现其公共政策职能。
4.4完善城市规划体制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城市规划体制也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尤其是市场化倾向尤为明显。城市,不仅是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场所,是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更是满足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手段。城市规划是政府公共职能,不仅主导城市公共资源分配,保护城市文化,而且更是城市居民对城市发展诉求的实现者。我国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制度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向权利阐述真理”被认为是规划师的职责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