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春”之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像搭上了“过山车”,从此前的晴暖干燥一下子跌入了持续的降雪严寒。对此,有网友直呼“直把冬天当夏天”,更有网友改编《蓝精灵》的歌词:“在那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中国人,他们一会儿穿衬衣,他们一会儿穿棉衣。他们开春以来穿越在那赤道与南北极,每天涨跌十度真是够刺激……”歌词尽显调侃。
从1月下旬至2月初,由于无明显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全国大部分地区温暖如春,上海、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地最高温一度高达20℃至25℃,有些地区更是达到同期历史最高记录。以宁波为例,从1月31日至2月2日,气温一直走高,2月1日当天市区气温最高达27.8℃,刷新了宁波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当大家纷纷谈论今年将是一个“暖冬”时,谁知气温陡变。以“立春”为界点,全国大部分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多地出现强降温,南方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跌至个位数。以广西为例,2月7日桂林、贺州、河池、柳州、来宾等市大部地区气温下降7℃至10℃,局地降幅达10℃至12℃,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4℃至6℃;海口市气温从2月9日近30℃骤降至最高14℃,居民和游客纷纷穿上了秋冬服装……
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多地迎来雨雪天气。北京在2月7日终结了百余天的干燥天气,迎来今冬初雪。在山东,临沂莒南县天马岛风景区的马奇山大雪封山,游人被困,渤海海冰面积由1月28日的7026平方公里,扩展到2月7日的9000平方公里。在合肥,初雪也姗姗来迟,2月7日最高气温仅有0.5℃,刷新了去年下半年来最高气温的最低纪录。
立春前温暖似初夏,立春后雪花飘飘。气温搭上“过山车”引起人们疑问:这是所谓的“倒春寒”现象还是气候异常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气温高低两重天?这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从节气来说,1月下旬已经“出九”,也就是说,三九寒冬已经过去。可是立春后全国各地大幅度的降温,俨然给人仍是严冬的感受。这是怎么回事?
网友“杯光淡影”微博表示:“近日湖南多地迎来马年初雪。长沙从1月31日到2月6日短短一周内,日最高温从26.9℃掉至1.8℃,温差足25.1℃。从温暖如春到寒气逼人,长沙提前迎来了‘倒春寒’。”此微博引发关注,部分网友纷纷表示今年各地提前进入“倒春寒”气温模式。
“此次受冷空气影响导致的降温,是将气温从前期的异常偏高拉回了正常轨道,由于前后温差过大,让人产生了不适之感。”湖南专业气象台台长邓晓春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他进一步解释,只有真正进入春季才能说“春寒”,一般“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而气象学上的春季要进入3月以后,因此现在寒冷的天气只是冬季的正常现象,严格来说这次降温过程还不算是“倒春寒”。
其实,“倒春寒”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因为各地气候不同,各地的定义也不一样。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是否进入春季为界点。
为何一年中本应最冷的1月温暖如春,气温异常偏高,到了2月立春后气温又急转直下,风雪交加?从“艳阳天”到“雪打灯”,这是气候异常的表现吗?
气象专家称,这叫“锋前增温”,多发生在冬春季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反常变暖,使人闷热难耐,甚至使人产生季节错位的感觉,这往往是冷空气到来、天气变化的前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2013年入冬以后由于大气环流长期保持一个异常的稳定状态,冷空气也不活跃,局部地区的气温一直比同期偏高,再加上“锋前增温”,故在今年春节期间出现“暖冬”。
部分地区初雪姗姗来迟也是异常稳定的大气环流所致。以北京为例,大气环流长期保持异常的稳定状态,华北缺少生成降雪天气所需的水汽和冷空气条件,使得初雪日期接近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最晚初雪日期(2011年2月10日),这属于一种区域气候异常现象。
宇如聪同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出现极端气候异常现象,但对于具体一次区域性的气候异常不能简单地将它归结于气候变化。
从相对的高温天气到冰雪天气,这是很正常的天气过程,也是降雨(雪)的一般规律。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少林说:“大家心理上可能觉得立春过后,天气就要变暖,但从气象上来看,气温不是马上就会回暖。按日历来划分,现在还是冬季。”张少林介绍,以往年的情况来看,山东省到3月份、4月份也有降雪天气出现,在2月份出现降雪也很正常。
受冷空气入侵,全国大范围出现阴雨降雪天气,给交通安全、越冬作物生长均造成一些影响。不少人质疑,气温骤降是否影响设施农业,导致大棚蔬菜、瓜果推迟栽植?除此之外,又将给人们的出行、健康带来哪些影响?
不可否认,从古至今,天气和农业的关系就十分微妙。有人担心立春后的降温降雪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对此,有专家表示,现在降温降雪对农作物不仅没有坏的影响,反而对小春作物的生长有利。
成都市农委种植业处处长姚光贵称,如果春季一直比较暖和,突然遭遇寒流而下大雪或者大降温,这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因为幼苗经不起低温的侵袭,会发生枯萎变黄的现象。“目前处在冬末,气温一直不高,农作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寒能力,这时下雪,盖在庄稼上面,起到了抗寒保温作用,雪化后又给庄稼提供水分,对春耕作物生长有利。大多数果树也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也较强。”
此外,此番大范围降温降雪天气,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旱情。以河南为例,从去年11月以来,省内近100天无大范围有效降雨。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毛凤梧介绍,这次全省大范围降雨降雪对农业特别是冬小麦总体有利,能够有效补充土壤水分,缓解局部地区旱情;降雪的同时降温,有利于抑制前期旺长苗的生长;大雪低温将降低越冬的虫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对减轻病虫害有利;低温过程有利于越冬作物的“春化”过程,形成大穗。
但此次降雪给设施农业带来影响,增加了大棚蔬菜的管理难度。 毛凤梧认为,降温、连阴天等易导致作物缺少阳光,大棚温度过低,也影响作物生长,有可能影响春季蔬菜的供应量。他建议农民加强大棚蔬菜的管理,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工作,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以提高透光率,防止设施内气温过低。他提醒菜农下雪后在掀草毡时应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全掀开,防止 “闪苗”,应注意喷施叶面肥或加1%的葡萄糖进行叶面营养补充,也应注意病害的防治。
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从5日开始,春节假期进入返程高峰期,铁路、公路、民航客流量急剧增加。然而,受强暴雪天气影响,频频出现高铁降速、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等情况,交通遭遇春运节后返程高峰与恶劣天气的双重考验。
2月5日开始,中央气象台将暴雪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这是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中央气象台6日继续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中央气象台服务室高级工程师张建忠表示,此次暴雪范围、强度都比较大,黄淮、华北南部以及江淮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可能达到15厘米至20厘米,可以说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过程。
针对这种天气状况,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关注天气变化,高度重视雨雪天气对春运造成的影响,做好预案管理,全力保障路网畅通,加强运力调度,确保春运安全。
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2月6日京沪、京广、郑西、西宝高铁部分区段继续实行限速运行,其中京广高铁的定州至武汉段、京沪高铁的保定至德州段、西宝高铁、郑西高铁限速200公里运行。
2月5日,受天气影响,山东临沂机场、河南洛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均一度关闭,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多个机场的部分进港航班均出现不同程度延误。
公路方面受暴雪天气的影响更为显著。2月5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69条高速公路实施临时关闭、间断放行。2月6日,河北、河南、陕西等多省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山东省继续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约240个收费站因降雪临时关闭,高速公路几乎全线瘫痪。
刚过完年,各大医院就迎来接诊“小高峰”,其中,前来问诊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甚多,感冒发烧的病例也不少。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呼吸内科,据相关人士介绍,春节后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占该科室每天看病人次的30%还要多,而呼吸1病区的住院人数也从节前的100多床增加到150多床,已经人满为患,静脉注射室也一座难求。
“呼吸道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骤然降温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期,所以感冒患病的人会增多。”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颜浩表示,春节后气温急剧变化,普通感冒一类的病人明显增加。此外,节前很多病人不愿去医院,而是选择过完年后才“扎堆”看病,也给医院增加不小压力。
专家特别提醒,在气温的急剧变化下,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对自己的身体提高关注,尤其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要更加提高警惕。气温下降往往会使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特别要注意保暖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本刊综合) ※
从1月下旬至2月初,由于无明显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全国大部分地区温暖如春,上海、湖北、湖南、江西、广西等地最高温一度高达20℃至25℃,有些地区更是达到同期历史最高记录。以宁波为例,从1月31日至2月2日,气温一直走高,2月1日当天市区气温最高达27.8℃,刷新了宁波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历史最高纪录。
当大家纷纷谈论今年将是一个“暖冬”时,谁知气温陡变。以“立春”为界点,全国大部分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多地出现强降温,南方部分地区最高气温普遍跌至个位数。以广西为例,2月7日桂林、贺州、河池、柳州、来宾等市大部地区气温下降7℃至10℃,局地降幅达10℃至12℃,较常年同期明显偏低4℃至6℃;海口市气温从2月9日近30℃骤降至最高14℃,居民和游客纷纷穿上了秋冬服装……
在强冷空气影响下,多地迎来雨雪天气。北京在2月7日终结了百余天的干燥天气,迎来今冬初雪。在山东,临沂莒南县天马岛风景区的马奇山大雪封山,游人被困,渤海海冰面积由1月28日的7026平方公里,扩展到2月7日的9000平方公里。在合肥,初雪也姗姗来迟,2月7日最高气温仅有0.5℃,刷新了去年下半年来最高气温的最低纪录。
立春前温暖似初夏,立春后雪花飘飘。气温搭上“过山车”引起人们疑问:这是所谓的“倒春寒”现象还是气候异常的表现?是什么原因导致气温高低两重天?这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从节气来说,1月下旬已经“出九”,也就是说,三九寒冬已经过去。可是立春后全国各地大幅度的降温,俨然给人仍是严冬的感受。这是怎么回事?
网友“杯光淡影”微博表示:“近日湖南多地迎来马年初雪。长沙从1月31日到2月6日短短一周内,日最高温从26.9℃掉至1.8℃,温差足25.1℃。从温暖如春到寒气逼人,长沙提前迎来了‘倒春寒’。”此微博引发关注,部分网友纷纷表示今年各地提前进入“倒春寒”气温模式。
“此次受冷空气影响导致的降温,是将气温从前期的异常偏高拉回了正常轨道,由于前后温差过大,让人产生了不适之感。”湖南专业气象台台长邓晓春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他进一步解释,只有真正进入春季才能说“春寒”,一般“前春暖,后春寒”的天气称为倒春寒,而气象学上的春季要进入3月以后,因此现在寒冷的天气只是冬季的正常现象,严格来说这次降温过程还不算是“倒春寒”。
其实,“倒春寒”是一个相对灵活的概念。因为各地气候不同,各地的定义也不一样。但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是否进入春季为界点。
为何一年中本应最冷的1月温暖如春,气温异常偏高,到了2月立春后气温又急转直下,风雪交加?从“艳阳天”到“雪打灯”,这是气候异常的表现吗?
气象专家称,这叫“锋前增温”,多发生在冬春季冷空气来临之前,气温反常变暖,使人闷热难耐,甚至使人产生季节错位的感觉,这往往是冷空气到来、天气变化的前兆。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表示,2013年入冬以后由于大气环流长期保持一个异常的稳定状态,冷空气也不活跃,局部地区的气温一直比同期偏高,再加上“锋前增温”,故在今年春节期间出现“暖冬”。
部分地区初雪姗姗来迟也是异常稳定的大气环流所致。以北京为例,大气环流长期保持异常的稳定状态,华北缺少生成降雪天气所需的水汽和冷空气条件,使得初雪日期接近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最晚初雪日期(2011年2月10日),这属于一种区域气候异常现象。
宇如聪同时指出,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容易出现极端气候异常现象,但对于具体一次区域性的气候异常不能简单地将它归结于气候变化。
从相对的高温天气到冰雪天气,这是很正常的天气过程,也是降雨(雪)的一般规律。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少林说:“大家心理上可能觉得立春过后,天气就要变暖,但从气象上来看,气温不是马上就会回暖。按日历来划分,现在还是冬季。”张少林介绍,以往年的情况来看,山东省到3月份、4月份也有降雪天气出现,在2月份出现降雪也很正常。
受冷空气入侵,全国大范围出现阴雨降雪天气,给交通安全、越冬作物生长均造成一些影响。不少人质疑,气温骤降是否影响设施农业,导致大棚蔬菜、瓜果推迟栽植?除此之外,又将给人们的出行、健康带来哪些影响?
不可否认,从古至今,天气和农业的关系就十分微妙。有人担心立春后的降温降雪会对农作物生长不利。对此,有专家表示,现在降温降雪对农作物不仅没有坏的影响,反而对小春作物的生长有利。
成都市农委种植业处处长姚光贵称,如果春季一直比较暖和,突然遭遇寒流而下大雪或者大降温,这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因为幼苗经不起低温的侵袭,会发生枯萎变黄的现象。“目前处在冬末,气温一直不高,农作物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抗寒能力,这时下雪,盖在庄稼上面,起到了抗寒保温作用,雪化后又给庄稼提供水分,对春耕作物生长有利。大多数果树也还未进入开花授粉期,对外界环境条件适应能力也较强。”
此外,此番大范围降温降雪天气,有效地缓解了部分地区的旱情。以河南为例,从去年11月以来,省内近100天无大范围有效降雨。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毛凤梧介绍,这次全省大范围降雨降雪对农业特别是冬小麦总体有利,能够有效补充土壤水分,缓解局部地区旱情;降雪的同时降温,有利于抑制前期旺长苗的生长;大雪低温将降低越冬的虫口密度,抑制病害蔓延,对减轻病虫害有利;低温过程有利于越冬作物的“春化”过程,形成大穗。
但此次降雪给设施农业带来影响,增加了大棚蔬菜的管理难度。 毛凤梧认为,降温、连阴天等易导致作物缺少阳光,大棚温度过低,也影响作物生长,有可能影响春季蔬菜的供应量。他建议农民加强大棚蔬菜的管理,做好大棚的防风加固工作,及时清除棚膜上的积雪,以提高透光率,防止设施内气温过低。他提醒菜农下雪后在掀草毡时应循序渐进,不要一下子全掀开,防止 “闪苗”,应注意喷施叶面肥或加1%的葡萄糖进行叶面营养补充,也应注意病害的防治。
2月7日是春节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从5日开始,春节假期进入返程高峰期,铁路、公路、民航客流量急剧增加。然而,受强暴雪天气影响,频频出现高铁降速、航班延误、高速公路封闭等情况,交通遭遇春运节后返程高峰与恶劣天气的双重考验。
2月5日开始,中央气象台将暴雪蓝色预警升级为黄色预警,这是2014年以来中央气象台首次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中央气象台6日继续发布暴雪黄色预警。中央气象台服务室高级工程师张建忠表示,此次暴雪范围、强度都比较大,黄淮、华北南部以及江淮部分地区积雪深度可能达到15厘米至20厘米,可以说这是今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过程。
针对这种天气状况,交通运输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关注天气变化,高度重视雨雪天气对春运造成的影响,做好预案管理,全力保障路网畅通,加强运力调度,确保春运安全。
为确保列车运行安全,2月6日京沪、京广、郑西、西宝高铁部分区段继续实行限速运行,其中京广高铁的定州至武汉段、京沪高铁的保定至德州段、西宝高铁、郑西高铁限速200公里运行。
2月5日,受天气影响,山东临沂机场、河南洛阳机场、郑州新郑机场均一度关闭,广州白云机场、深圳机场等多个机场的部分进港航班均出现不同程度延误。
公路方面受暴雪天气的影响更为显著。2月5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陕西等地69条高速公路实施临时关闭、间断放行。2月6日,河北、河南、陕西等多省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山东省继续发布道路结冰橙色预警信号,约240个收费站因降雪临时关闭,高速公路几乎全线瘫痪。
刚过完年,各大医院就迎来接诊“小高峰”,其中,前来问诊急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甚多,感冒发烧的病例也不少。
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呼吸内科,据相关人士介绍,春节后到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呼吸道疾病病例,占该科室每天看病人次的30%还要多,而呼吸1病区的住院人数也从节前的100多床增加到150多床,已经人满为患,静脉注射室也一座难求。
“呼吸道疾病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骤然降温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期,所以感冒患病的人会增多。”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颜浩表示,春节后气温急剧变化,普通感冒一类的病人明显增加。此外,节前很多病人不愿去医院,而是选择过完年后才“扎堆”看病,也给医院增加不小压力。
专家特别提醒,在气温的急剧变化下,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要对自己的身体提高关注,尤其是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人,要更加提高警惕。气温下降往往会使慢阻肺病人病情加重,特别要注意保暖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本刊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