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语文苏教版教材(必修三)的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们学习过“完璧归赵”的故事。文中,秦昭王想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赵惠文王手中的楚国名玉——和氏璧,不禁让人感到好奇:这究竟是一块什么样的宝玉,竟能价值十五座城池?
和氏璧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这其中,和璞就是和氏璧,璞即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悲壮故事。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给楚厉王,厉王请人来鉴别,得出“只是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震怒,下令砍去卞和左脚。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也找人来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砍其右脚。
而后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在荆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了血泪。文王听说了此事,遣使询问卞和为何如此悲伤。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发现果然是块宝玉,于是将其取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到楚威王时,和氏璧被奖给伐魏有功的昭阳丞相。不久,相府被盗,宝玉被偷卖到赵国,落到赵惠文王的手里。据说,当时赵惠文王花了五百金从盗贼手中购得和氏璧。有学者估算,这五百金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约为一千二百五十万元。而楚相国昭阳更是悬赏千金——约合人民币为二千五百万元,想要找回和氏璧!
后来,赵惠文王获宝的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于是就有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也就是我们课本中“完璧归赵”的故事。
从和氏璧到“传国玺”
“完璧归赵”,并不是和氏璧的最终归属。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囊中。秦王政十年,宰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其中,“和”就是和氏璧。
从此之后,有关和氏璧的下落就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消失了。但是,有关这一稀世珍宝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
有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的陵墓内,因而至今未能重见天日。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时,项羽曾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
还有一种更普遍的看法,认为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从此,和氏璧就成了“传国玺”。唐代流传的《颜氏家训集解》中记载:“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唐末五代时人杜光庭也在《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按照这种说法,自此之后,“传国玺”的历史便是和氏璧的历史,它目睹了王朝的一代代更迭。直到公元939年,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与后妃在宫中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一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玺”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玉璧·玉瑗·玉环·玉玺
对古代玉文化稍有了解的同学可能会感到疑惑:玉璧不是一个圆形、片状、中间有孔的玉器吗?将玉璧改制成我们印象中方方正正的玉玺,能办到吗?这就要从玉璧、玉玺的形制说起。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玉器器型之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玉璧是权力等级的标志,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璧,瑞玉环也。”《尔雅·释器》对玉璧及它的两位“同胞兄弟”玉瑗、玉环的形制做了更详细的解释:“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两晋文学家郭璞注释:“肉,边;好,孔。”
简单来说就是: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叫作璧;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叫作瑗;中心孔径与边宽相等的,叫作环。
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沿用。尽管其间也出现过如玉牙璧、出廓玉璧、镂雕玉壁等等不同大小、纹饰的玉璧,但玉璧的基本形制并没有发生过改变。
先秦时期的玉璧同样如此,始终保持着圆形、片状、中間有孔的特征。罕见的大规格的玉璧如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外径22.1厘米,内径4.2厘米,厚度也仅仅只有1厘米。
玉玺,则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始出于周。在秦以前,印、玺指的是同一种东西。秦始皇登基后,为了彰显帝王之威,规定只有天子之印能称“玺”,老百姓们用的通称“印”或“章”。汉代蔡邕《独断》中就有记载:“玺者,印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从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秦代玉质玺印来看,秦代玺印多为方形,边长通常在2厘米左右,个别有的大至2.6厘米左右。同时,秦代玉印印钮多作覆斗形,钮下钻横孔,以便于绶带穿系。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森严等级制度下,秦王连一个玺印之名都斤斤计较,帝王御用的“传国玉玺”怎会小于普通人的印章?厚度不过1厘米左右的玉璧,又如何能改成“传国玉玺”?因此,不少学者对秦始皇将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和氏璧的“璧”,或许与词典中所说的“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见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而是一块仅仅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称它为“璧”,则是像诗文里那样,是一种用来形容美玉的通称,正如我们形容容貌秀美的人为“璧人”,形容像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为“璧日”。
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是何模样,有没有被秦始皇琢制成玉玺,今人已经无从得知。但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因它而起的无数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故事,早已成为一段段为人传诵的佳话。
和氏璧的由来
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这其中,和璞就是和氏璧,璞即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
这是两千多年前的悲壮故事。据《韩非子·和氏》记载,楚国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时发现一块璞玉,于是献宝给楚厉王,厉王请人来鉴别,得出“只是一块普通石头”的结论。厉王震怒,下令砍去卞和左脚。时至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携玉献宝,武王也找人来鉴别,依然给出同样结论,便怒而砍其右脚。
而后武王崩,文王立,卞和怀抱宝玉,在荆山脚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出了血泪。文王听说了此事,遣使询问卞和为何如此悲伤。卞和说:“我不是为自己所受的酷刑而悲伤,而是悲伤宝玉无人能识。”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发现果然是块宝玉,于是将其取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到楚威王时,和氏璧被奖给伐魏有功的昭阳丞相。不久,相府被盗,宝玉被偷卖到赵国,落到赵惠文王的手里。据说,当时赵惠文王花了五百金从盗贼手中购得和氏璧。有学者估算,这五百金折合成现在的人民币约为一千二百五十万元。而楚相国昭阳更是悬赏千金——约合人民币为二千五百万元,想要找回和氏璧!
后来,赵惠文王获宝的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于是就有了“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也就是我们课本中“完璧归赵”的故事。
从和氏璧到“传国玺”
“完璧归赵”,并不是和氏璧的最终归属。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囊中。秦王政十年,宰相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其中,“和”就是和氏璧。
从此之后,有关和氏璧的下落就从历史文献的记载中消失了。但是,有关这一稀世珍宝的传说,一直在民间流传。
有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的陵墓内,因而至今未能重见天日。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被项羽掠夺而去。秦末时,项羽曾率兵进攻咸阳,焚烧秦宫殿,挖掘秦陵墓,掠夺宝物,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随后而来的楚汉战争中,项羽兵败,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
还有一种更普遍的看法,认为秦始皇在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从此,和氏璧就成了“传国玺”。唐代流传的《颜氏家训集解》中记载:“卞和璧,始皇以为传国玺也。”唐末五代时人杜光庭也在《录异记》卷七“异石”中记:“岁星之精,坠于荆山,化而为玉,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卞和得之献楚王,后入赵献秦。始皇一统,琢为受命之玺,李斯小篆其文,历世传之。”
按照这种说法,自此之后,“传国玺”的历史便是和氏璧的历史,它目睹了王朝的一代代更迭。直到公元939年,石敬瑭引契丹军包围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与后妃在宫中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一并投入火中。从此,“传国玺”失踪,关于它的下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玉璧·玉瑗·玉环·玉玺
对古代玉文化稍有了解的同学可能会感到疑惑:玉璧不是一个圆形、片状、中间有孔的玉器吗?将玉璧改制成我们印象中方方正正的玉玺,能办到吗?这就要从玉璧、玉玺的形制说起。
玉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是中国已知最早的玉器器型之一,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礼器。玉璧是权力等级的标志,可用于佩戴,亦能作为随葬品。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璧,瑞玉环也。”《尔雅·释器》对玉璧及它的两位“同胞兄弟”玉瑗、玉环的形制做了更详细的解释:“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两晋文学家郭璞注释:“肉,边;好,孔。”
简单来说就是:中心孔径小于边宽的,叫作璧;中心孔径大于边宽的,叫作瑗;中心孔径与边宽相等的,叫作环。
考古发现,玉璧最早产生于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朝都有沿用。尽管其间也出现过如玉牙璧、出廓玉璧、镂雕玉壁等等不同大小、纹饰的玉璧,但玉璧的基本形制并没有发生过改变。
先秦时期的玉璧同样如此,始终保持着圆形、片状、中間有孔的特征。罕见的大规格的玉璧如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外径22.1厘米,内径4.2厘米,厚度也仅仅只有1厘米。
玉玺,则专指皇帝的玉印,是至高权力的象征,始出于周。在秦以前,印、玺指的是同一种东西。秦始皇登基后,为了彰显帝王之威,规定只有天子之印能称“玺”,老百姓们用的通称“印”或“章”。汉代蔡邕《独断》中就有记载:“玺者,印信也。天子玺白玉螭虎钮。古者尊卑共之……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也。”
从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秦代玉质玺印来看,秦代玺印多为方形,边长通常在2厘米左右,个别有的大至2.6厘米左右。同时,秦代玉印印钮多作覆斗形,钮下钻横孔,以便于绶带穿系。
那么问题来了,在这样一个皇权至上的森严等级制度下,秦王连一个玺印之名都斤斤计较,帝王御用的“传国玉玺”怎会小于普通人的印章?厚度不过1厘米左右的玉璧,又如何能改成“传国玉玺”?因此,不少学者对秦始皇将和氏璧改制成“传国玺”的说法提出了疑问。
但同时也有学者指出,和氏璧的“璧”,或许与词典中所说的“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见商务印书馆《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4版)、“古代的一种玉器,扁平,圆形,中间有小孔”(见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并不是同一种东西,而是一块仅仅经过简单粗加工的璞玉。称它为“璧”,则是像诗文里那样,是一种用来形容美玉的通称,正如我们形容容貌秀美的人为“璧人”,形容像玉一样圆而亮的太阳为“璧日”。
和氏璧已经失传,真正的和氏璧究竟是何模样,有没有被秦始皇琢制成玉玺,今人已经无从得知。但数千年来,在中华民族神州大地上,因它而起的无数充满着传奇色彩的故事,早已成为一段段为人传诵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