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区房更重要的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berg4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现在,家家户户都舍得为孩子的教育投资。我们也为孩子报了N个兴趣班,每天忙着接送。出钱又出力,算是对孩子尽力了,有个交代。没想到,最近接连几个朋友又开始抢学区房了。我们有心追赶,可能力有限。请问,我们有必要为孩子买学区房吗?
  李文静
  答:为孩子买学区房就够了吗?这样家长的责任就尽到了吗?我看不是。
  送孩子去培训班当然不是坏事,但很多家长只是满足于形式上的尽力,至于孩子在培训班学到东西没有,他们并不关心。有的孩子对学校学习尚不能完全掌握,回家以后还需要家长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把当天所学再梳理一遍甚至两遍。但是很多家长不看实际情况,对孩子的真实学习情况不管不问,只是一味地为孩子花钱报班。这样的话,孩子的学习效果肯定不会好。
  要想教育好孩子,一个重要因素是环境。学区房大家为什么抢?又为什么那么贵?就是因为环境。良好的环境,是孩子好好学习的一个重要保证。学区房,是一个外部的环境;那么,家庭的内部环境呢?家庭环境好,其实就是另外一个学区房。为什么我们羡慕书香门第,就是因为书香门第提供给孩子的,是良好的家庭内部环境。
  很多孩子功课不好,不是天分不够,也不是学校不好,而是家庭环境不行。他在房间里写作业,门外客厅的麻将声此起彼伏,哗哗啦啦。有些父母比较贪玩,不懂得孩子回家以后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他以为自己劳累了一天,应该放松一下,打打牌没什么,关上门,让孩子学孩子的,互不干涉。其实,打牌的声音让自控力不足的孩子根本无法安心学习。要说,家长能不能辅导孩子功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引导孩子安稳地坐在书桌前学习,因为孩子的天资差别不大,学习上的差異就看他能不能坐得住。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喜欢当甩手掌柜,认为花钱送孩子上培训班,花钱买学区房,自己就尽力了,其他的全靠孩子自己了。其实,这是一种教育误区。花大价钱买学区房,不如花点时间和精力,引导和陪伴孩子,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给孩子做出学习的榜样。要知道,孩子是否成才跟家庭环境息息相关,别忘了比学区房更重要的是家庭“学区房”。
  家长挣钱的能力有大有小,在能力范围内给孩子提供较好的大环境就行,不必追求最好,更不必为了追求最好,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而提供良好的家庭小环境,则是每个家长需要做到,也是可以做到的。要记住,每个孩子的资质都差不多,为什么有些孩子出色,有些孩子一般,差别不是钱,而是环境,尤其是家庭小环境。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13年,12批。  1995年开始起步,安徽省公开选拔厅级领导干部创造了一个全国纪录——批次最多、持续性最强。  安徽虽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但安徽通过持续性努力,形成了公开选拔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成熟的运行机制,为广大基层干部脱颖而出搭建起一个大舞台,有效扩大了选人用人的视野。在公开选拔的浪潮中,干部队伍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洗礼,不仅锻炼了能力,更提高了素质。  12批次年轻、充满活力的公选干部,犹
吮手指、啃指甲是幼儿常见的不良习惯,危害甚大,程度轻的摄入细菌,严重的啃坏指甲和指甲周围的皮肤,造成感染。要纠正这个恶习,家长首先要弄明白幼儿吮手指、啃指甲的心理动因。  究竟是不是恶习  【案例1】吮指萌娃彭彭  彭彭是个1岁半的男宝宝,因为整天把大拇指含在嘴里,甚至睡着了还在吮,样子十分可爱,被爸妈亲切地称为“吮指萌娃”。有人提醒彭彭妈,说幼儿吮指不卫生,应该及时纠正。彭彭妈不以为然,说只要把
日前,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研究人员针对11000名16岁英国中学生的毕业考试成绩等指标进行了考察,这些学生均为同卵双胞胎或异卵双胞胎,前者具有100%相同的基因,后者则有约一半的基因相同。  研究发现,在英语、数学和科学等必修科目中,基因對考试成绩的直接影响超过一半,而学校、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约占36%。从学科差异来看,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成绩更容易受基因影响,遗传因素对这些学科成绩的影响可高
女儿是北京市三好学生,16岁考上清华大学;代表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畅销700万册……  尹建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育儿专家。其代表作《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荣获“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最佳家教图书奖”,畅销700万册,创造了图书市场的神话。  她熟悉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也有精深研究,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北京市“三好学生”、16岁考上清华大学。她拥有众多“妈妈级粉丝”,是妈妈们心中的“最牛母亲”
老妈挑错成癖,  害我退缩不前  我叫小珍珠,是独生女,被爸妈视为掌上明珠。爸妈给我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丰富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一点也不快乐。  我今年上初二,成绩很不理想,感觉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其实,我学习一直很努力,凭实力考上了市里的重点中学。没想到,到了初中我的成绩每况愈下,真应了老师的話:“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这不,这次月考,我的总成绩从班级的第9名下降到了第17
最开始的抱怨可能只是一种倾诉,为了减压或排解苦闷。但是抱怨得多了,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成为一种心理疾病,不可不防。  苏女士委屈难当:“她哪里像我的亲生闺女,明明是我的冤家!”  在苏女士看来,她和女儿小媖是一对冤家。大约从小媖上初中开始,家里几乎每天都充斥着母女俩的吵闹声,偶尔还能听到玻璃茶杯的碎裂声和尖叫声。  “说来惭愧,多数时候是我做出让步,才让争吵平息。”苏女士唉声叹气,“这丫头学习成绩不
语气真的很重要  我女儿今年14岁,上初二。本来,她与妈妈感情很好,什么心里话都跟妈妈讲,但是前不久,她与妈妈冷战了整整一周。  那天是周末,又是我妻子的生日,全家都在张罗中午的生日宴。上午11点半,女儿风风火火地进门,怀里抱着一大束鲜花,郑重地送到妈妈的手里。从女儿激动的表情里,我看出她期待妈妈的积极回应。可是,还没等女儿把祝词说完,妈妈就开始数落了:“这孩子!自己一分钱不挣,倒是很舍得花钱啊!
6岁那年,有一天我在屋子里玩打火机,不小心把沙发上的一捆丝绵点着了。我想用水把火浇灭,再把烧坏的部分扔掉,这样可以糊弄妈妈,因为万一被妈妈发现了,一定會狠狠地骂我一顿的。没想到,那些丝绵是易燃物,一下子全烧起来,把我家的门窗和妈妈借邻居的几个塑料凳子也烧坏了,吓得我赶快去大门外喊爸爸妈妈来救火。他们十分警觉,马上用灭火器把火扑灭了。事后,爸爸严厉地批评了我,说我的行为就是所谓的“玩火自焚”。差点做
编者按:家长唠叨孩子,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家长越唠叨,孩子越厌烦,唠叨就越没有效果,而唠叨越没有效果,家长就越觉得需要再唠叨一遍……不难发现,唠叨是无效的教育手段,甚至有可能伤害亲子关系。那么,与唠叨相反的沟通方法是什么呢?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咨询师杜伟国先生,与家长朋友们聊聊这个话题。  心理暗示对孩子是否管用,让科学家用实验来说话  周建英(9岁男孩的妈妈):我承认,我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但唠叨
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患眼疾的孩子越来越多,很多家长深为不安。此时,网上出现了一些关于孩子视力的“知识”,给这些家长带来了“希望”。殊不知,这些“知识”不仅不能给家长提供有用的帮助,还可能会误导家长。比如下面这三个关于视力的谣言,家长朋友们千万不要轻信。  谣言一:不戴眼镜,近视会慢慢变好  孩子一旦患上近视,如果不及时佩戴近视眼镜,看东西就会视野不清,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若长时间不戴近视眼镜,则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