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密度测量的体位选择与质量控制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髋部不同体位的骨密度值(BMD)、骨矿含量(BMC)的测量,了解体位变化对髋部骨密度测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观察患者15例,在下肢中立位、内旋15°、内旋30°状态下分别测量髋部BMD、BMC,比较不同体位下髋部BMD、BMC的变化.结果 随着下肢旋转角度的改变,髋部BMD、BMC测量值均有变化,从中立位到15°及30°内旋时,股骨头BMD值逐渐升高,而BMC仅轻微升高.结论 髋部BMD、BMC测量受体位变化的影响,其中BMD受体位变化影响较明显,一致的扫描体位对髋部骨密度测量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中草药运动.作为迎合时代需要的全国性运动,既有国家政策的保证,又有财政上的支持,还有<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和<红旗杂志>的宣传.该运动具有合作医疗、巡回医疗队、科研小分队、三土(土方、土医、土药)四自(白种、自采、自制、自用)、中草药展览、编写中草药手册等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对于现行的医疗体制而言,该运动仍有其可资借鉴之处。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6例(29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随访3~36个月,依Harris系统评分,依分区法进行股骨柄和臼杯x线分析.结果 术后患者髋关节疼痛消失,屈曲挛缩畸形基本矫正,患者X线平片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未出现异位骨化,无切口及关节内感染.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改善,屈伸平均60°~125°,外展内旋10°~50°,内外
目的 探讨膦甲酸钠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123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1例,给予治疗常规治疗加拉米夫定100 mg,1次/d;治疗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膦甲酸钠和阿德福韦酯,膦甲酸钠注射液3.0 g 250 ml,静脉滴注,2次/d,阿德福韦酯胶囊10 mg,1次/d,疗程28 d.结果 肝功能复常率、HBV-DNA的阴转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