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才叫有语文味?”青年语文教师经常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尊重文本,针对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他们去探索文章的真意。”他们认为我的回答有些抽象,让我用上述理论联系课例来谈谈。下面用三个课例来谈我对“语文味”的理解。
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语。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斑羚飞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这样引入的:
师: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个双休日,张先生带着母亲、妻子、六岁的儿子一家四口到某水乡去玩,他们租用了一条小木船,划进了碧波荡漾的湖中,母亲、妻子都安静地坐在船头,儿子蹦蹦跳跳十分高兴,大人们多次劝阻他都不听,最后不慎跌入湖中。三个大人一起涌到儿子落水的船弦,没想到由于重心的偏移,造成小船侧翻,三个大人也一起落入水中。一家人当中只有张先生会水,你们替张先生拿个主意,他应该先救谁?
(学生窃窃私语)
生:我认为应该先救母亲,因为母亲年迈,对他有养育之恩。先救母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心”。
生:我认为先救孩子。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突发事情应变能力差,经不起在水中长时间折腾。大人应变能力强。
生:我认为张先生谁也不救。他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把翻了的木船推到大人身边然后全力去救儿子,这样三人或许都能得救。
师:你们给张先生出了不少主意。从发言情况看,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这节课我们学习《斑羚飞渡》,(板书课题)看看大自然中的斑羚们面对绝境,为了种群的生存,是怎样处理该救谁这一问题的。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源头的细流,好的导语能使这涓涓细流汇集成汹涌澎湃的河流,它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孕育出奇思妙想。并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其次,紧扣重点词语,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载入语文教课书多年而不衰的佳作,下面我列举本人指导学生学习该文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把“父亲买桔子”的片段默读一遍,边读边把表现父亲买桔子时动作的动词划出来。
(生读书后发言)
生:我划的词有“穿过、跳下、爬上、走、探、缩、倾、拭干、抱、放在”等。
生:我给他纠正一下。“穿过、跳下、爬上”是文章叙述性语言中的动词,“拭干”是我擦眼泪的动词。
师:你纠正的非常好。出现这种问题的人可能不止一个吧!有些同学光知道划动词,而忽略了动作的对象。现在大家想一下,文中的这些动词在表达什么?
生:在叙述父亲买桔子时的困难,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也是细节描写。
师:你回答的很对。同学们发现没有,“走、探、倾”的前面作者都用了什么词性的词和动词组合?
生:形容词
师:请大家揣摩一下这三个动词和前面的形容词组合,蕴含了怎样的深意呢?
(生面面相舰)
师:那好,请四人小组讨论以后再发言。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3分钟后有人举手发言)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蹒跚地走”蹒跚一词在课文中的解释是:走路左右摇摆,缓慢的样子。这个词告诉我们父亲年纪大,腿脚不灵便,但在这种状况下仍坚持去给儿子买桔子,可见父爱的伟大。这种爱不用心是感觉不到的。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慢慢探身下去”。“慢慢”和“探”搭配。最形象不过了。如果当时是作者本人去买桔子,完全可以跳下去,但父亲年迈无法实现跳的动作。作者在这里用“慢慢”来修饰“探”也表达了他自责的心理:当时不懂得关爱父亲。
生:我们小组探究的是“微倾”。“微倾”再现了父亲向上爬的身影,同时也告诉我们父亲要做完这些动作,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微倾”既点出了当时父亲的形象在作者脑海中记忆之深。又表达了作者的惭愧。
师:看来大家在解读这些短语时,注意了课文的整体内容,不然就不会感悟到作者的自責。这种读书方法我们要保持下去。
师:大家都说“给天边镶上了一条银边”写得很形象,到底形象在哪?
(同桌开始商议)
生:当我读到这个“镶”字时,就想起了我家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相框,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生:这句中的“镶”字用得逼真。山尖覆盖着白雪,蓝天衬托着山尖,啊!好一幅雪后山景图,真让人陶醉。
生:我认为老舍先生这句话有问题。(师心中一怔)山尖是什么形状?是锥形。一座锥形的山尖怎能给蓝天镶上一条银边呢?我怎么也想象不出锥形和银边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生:我也有同感。所谓的银边是呈带状分布,锥形的山尖怎么会分布成带状呢?
师:我们看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整体。大家不仿再认真读读“阳光下的小城”看能不能解开心中的疑问。
(生自由地朗读)
生:老舍先生说的山尖,不是指一个山尖。课文第二段第三行这样写到: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说明济南四面环山,一个“点”字说明缺口很小,一圈小山有无数的山尖组成,这无数的山尖全白了,远远望去不就像在天边镶上了一道圆形的银边吗?
师:你解释的很对。当你读书产生疑问时,不仿认真地读读前后文的内容,再仔细想想,或许你的疑难就解决了。
语文课堂教学要允许有疑有异。在质疑探异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即不挫伤学生积极性,又要把疑弄明白,特别是不能让疑、异变成误解。每个疑问产生后,要引导学生在注重文本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去学习,不要把“疑”孤立起来,使之成了“异”。如果天长日久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就等于打开了学生智慧的窗口。
总之,“语文味”就是要语文教师立足于文本进行母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要去紧抓各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放,而淡化了语文的内涵。
首先要精心设计导语。我在指导学生学习《斑羚飞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这样引入的:
师:同学们,我给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
生:想
师:—个双休日,张先生带着母亲、妻子、六岁的儿子一家四口到某水乡去玩,他们租用了一条小木船,划进了碧波荡漾的湖中,母亲、妻子都安静地坐在船头,儿子蹦蹦跳跳十分高兴,大人们多次劝阻他都不听,最后不慎跌入湖中。三个大人一起涌到儿子落水的船弦,没想到由于重心的偏移,造成小船侧翻,三个大人也一起落入水中。一家人当中只有张先生会水,你们替张先生拿个主意,他应该先救谁?
(学生窃窃私语)
生:我认为应该先救母亲,因为母亲年迈,对他有养育之恩。先救母亲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孝心”。
生:我认为先救孩子。因为孩子年龄小对突发事情应变能力差,经不起在水中长时间折腾。大人应变能力强。
生:我认为张先生谁也不救。他应该用最快的速度把翻了的木船推到大人身边然后全力去救儿子,这样三人或许都能得救。
师:你们给张先生出了不少主意。从发言情况看,同学们的思维很活跃。这节课我们学习《斑羚飞渡》,(板书课题)看看大自然中的斑羚们面对绝境,为了种群的生存,是怎样处理该救谁这一问题的。
导语是语文课堂教学源头的细流,好的导语能使这涓涓细流汇集成汹涌澎湃的河流,它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孕育出奇思妙想。并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知识的欲望。
其次,紧扣重点词语,探究人物内心世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是载入语文教课书多年而不衰的佳作,下面我列举本人指导学生学习该文的片断:
师:请同学们把“父亲买桔子”的片段默读一遍,边读边把表现父亲买桔子时动作的动词划出来。
(生读书后发言)
生:我划的词有“穿过、跳下、爬上、走、探、缩、倾、拭干、抱、放在”等。
生:我给他纠正一下。“穿过、跳下、爬上”是文章叙述性语言中的动词,“拭干”是我擦眼泪的动词。
师:你纠正的非常好。出现这种问题的人可能不止一个吧!有些同学光知道划动词,而忽略了动作的对象。现在大家想一下,文中的这些动词在表达什么?
生:在叙述父亲买桔子时的困难,表达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也是细节描写。
师:你回答的很对。同学们发现没有,“走、探、倾”的前面作者都用了什么词性的词和动词组合?
生:形容词
师:请大家揣摩一下这三个动词和前面的形容词组合,蕴含了怎样的深意呢?
(生面面相舰)
师:那好,请四人小组讨论以后再发言。
(课堂顿时热闹起来,3分钟后有人举手发言)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蹒跚地走”蹒跚一词在课文中的解释是:走路左右摇摆,缓慢的样子。这个词告诉我们父亲年纪大,腿脚不灵便,但在这种状况下仍坚持去给儿子买桔子,可见父爱的伟大。这种爱不用心是感觉不到的。
生:我们小组讨论的是“慢慢探身下去”。“慢慢”和“探”搭配。最形象不过了。如果当时是作者本人去买桔子,完全可以跳下去,但父亲年迈无法实现跳的动作。作者在这里用“慢慢”来修饰“探”也表达了他自责的心理:当时不懂得关爱父亲。
生:我们小组探究的是“微倾”。“微倾”再现了父亲向上爬的身影,同时也告诉我们父亲要做完这些动作,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微倾”既点出了当时父亲的形象在作者脑海中记忆之深。又表达了作者的惭愧。
师:看来大家在解读这些短语时,注意了课文的整体内容,不然就不会感悟到作者的自責。这种读书方法我们要保持下去。
师:大家都说“给天边镶上了一条银边”写得很形象,到底形象在哪?
(同桌开始商议)
生:当我读到这个“镶”字时,就想起了我家墙上挂着的全家福相框,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
生:这句中的“镶”字用得逼真。山尖覆盖着白雪,蓝天衬托着山尖,啊!好一幅雪后山景图,真让人陶醉。
生:我认为老舍先生这句话有问题。(师心中一怔)山尖是什么形状?是锥形。一座锥形的山尖怎能给蓝天镶上一条银边呢?我怎么也想象不出锥形和银边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
生:我也有同感。所谓的银边是呈带状分布,锥形的山尖怎么会分布成带状呢?
师:我们看看问题不能孤立地看,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整体。大家不仿再认真读读“阳光下的小城”看能不能解开心中的疑问。
(生自由地朗读)
生:老舍先生说的山尖,不是指一个山尖。课文第二段第三行这样写到: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说明济南四面环山,一个“点”字说明缺口很小,一圈小山有无数的山尖组成,这无数的山尖全白了,远远望去不就像在天边镶上了一道圆形的银边吗?
师:你解释的很对。当你读书产生疑问时,不仿认真地读读前后文的内容,再仔细想想,或许你的疑难就解决了。
语文课堂教学要允许有疑有异。在质疑探异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即不挫伤学生积极性,又要把疑弄明白,特别是不能让疑、异变成误解。每个疑问产生后,要引导学生在注重文本整体内容的前提下去学习,不要把“疑”孤立起来,使之成了“异”。如果天长日久地培养学生这种习惯,就等于打开了学生智慧的窗口。
总之,“语文味”就是要语文教师立足于文本进行母语教学,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要去紧抓各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放,而淡化了语文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