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就学就业,一畅一旺,二者并蒂,同兴同荣,是职业教育的理想状态。旺则保证入读职校的学生长兴不衰,畅则职校毕业的学生就职畅达稳定。
一、现实与现状
当前,在低迷中徘徊了近十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在因企业技工荒而生发的对技工的千呼万唤中,在国家日渐完善的“持证”准入的制度下,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已形成了一条畅达的绿色通道,然而入读职校的学生却没现长兴不衰之态。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月接到的企业求职电话可谓纷至沓来,部分专业的学生入校刚刚一年,便被用人单位选聘上岗。一边是企业对技工的求贤若渴,一边却是职业学校无生可供、有生难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社会、政策措施和家庭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外,笔者认为上岗的学生就业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只把学生“送出去”,却没能让学生“稳定住”,这种短时间持岗产生的“负效应”导致了学生和家长的犹疑。学校在2004年初,对2003年上岗的人造板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各企业中,见习期内均有学生离岗,持岗比例最高的也只达85%。企业的环境、工作环境、相对劳动强度、福利待遇等不是不好,学生离职最重要的原因是就业能力差。
二、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教育的使命绝不仅仅是为学生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所学用得上、所能留得下、所求稳得住。
有科研成果显示,人的职业能力中70%是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更早、更快、更多地接触、熟悉以至最后适应工作岗位,达到与企业联合搞好实践教学和“出口”环节的质量。这对于职业学校落实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这一培养目标而言,对于高度流水作业的现代化岗位目标要求的实践性严格,或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应用性却很强的某些专业而言,对于让企业积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实现真正融合而言,都显得极为重要。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人造板工艺与制造和餐旅服务两个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一根本目标出发,围绕着把握“三个特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特点和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把学校办到企业里、把教室设在车间、把技师请上讲台、把教师下到岗位,为培养学生更充分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就业的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200余名毕业生,不仅实现了100%留用到所办学的企业,且两年间无一人流失和辞岗,首次实现了100%的稳岗比例。到目前为此,在吉林省某木业有限公司就业的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200余名学生中,有的已提为车间副主任,有多人被提为段长、班长。“把学校办到企业,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上手快、技能熟、素质高、综合适应力强”,这种共识已植根于学校、企业的每一名教工、职工和每一名受益于这一培训模式的学生心中。
三、在不断深化的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人造板制造企业大都是高度现代化的流水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流水作业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就每一道工序或者说每一个岗位而言,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含量不是很高,但技能要求却很强,且不同工序的操作差异也很大。每一道工序执行的结果都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影响整个流水作业的效率,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决定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效益。“前道工序是后道工序的产品,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客户”,这是学校订单的人造板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其操作技能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
人造板制造企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订单”企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更多的是强化专业思想,增加实训时间,培养学生熟练、高质的动手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在过去的办学中,学校忽视了这类专业的特点,教学安排千篇一律,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和校内实习、实训,仅把最后一个学期安排为企业顶岗实习,而在这一个学期内分解到每一道工序的实训时间少之又少。这种教学安排显然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教育学生与员工零距离对接的“产品”目标,与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
学校从2004年起,对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安排进行了全面调整。把学生在学校与在企业的时间分配从原来的“三、一分段”调整为现在的“一、三分段”,即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的三个学期改为现在的一个学期,而将在企业的一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把学习与实训变原来的“两个集中”为现在的“工学交替”,变集中学习和集中实训为依据实训进程,适时学习和适时实训;把教育者的身份变原来的“两个单一”为现在的相互兼容,改变单一的教师、单一的师傅这一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而是把师傅请上讲台,师傅即教师,把教师下到岗位,教师即师傅;把生产车间变原来的“单一职能”为现在的“双重职能”,车间的单一生产职能为车间的生产和教育双重职能。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把原有的在校学习的理论教学课程除保留计算机操作、语文、数学、政策法规类课程、木材学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将专业课及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尤其是学生的就业教育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都安排到企业进行。按工艺流程实行定岗轮训,每一道工序在轮岗前,各车间都要安排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职称的专门技术人员集中对学生进行《操作规程》得教育。同时,为每一个实习学生指定师傅,以“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实训指导;在学生对人造板制造工艺有了充分的认识,对现代流水作业、各工序机械设备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定期派教师到企业结合实际和实训进程,讲授对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有关课程。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有较熟练的技能和较充分的适应岗位能力。而技能和适应岗位的能力的养成,更需要一个真实的生产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以确定的员工身份、确定的师徒关系,跟班顶岗,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实训方式。能够更直接地培养学生对产品的质量意识、创效意识和节约爱厂的主人翁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专业与岗位的无距离融合。这种实训方式使师生交流便捷,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学生对技能、对适岗能力提升的进程,其效果远比以技能提高为目的的单一实训好得多。同时由于实习学生与职业环境的融合,对其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从课堂到岗位、从学生到员工的社会角色的自然过渡奠定基础。
四、几点体会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毕业生的就职适应和岗位稳定
综上所言我们不难看出,就学期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如何,对毕业生的就职适应和岗位稳定程度至关重要。可见,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对学生就业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对职业教育之必须、之重要。对于有些难于找到与专业对接的实习企业的专业,上岗前也需参加足够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走近企业、走上岗位,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企业、对就业的心理认知,加深对自身适应力、耐劳力、创业力等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自然过渡,以带动职业学校就学、就业的一旺一畅。
2. 持久的在岗时间,稳定的工作岗位
在就业意识上,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岗位,但能否持岗以恒,这不仅是技能的因素,也是一种心理的因素——肯不肯、愿不愿上岗。要保证这一点,学校就必须在教授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就业、创业、吃苦耐劳的意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增进对现今企业的理解、认知和感受,增进对就业、创业、耐劳的经历和心理承受的准备,以避免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中缺少适应和过渡,导致在短期内离岗的情况。
持久的在岗时间,稳定的工作岗位,其正面效应必然会使那些犹疑在职校门外的学生跨入校门。反之,则会让这个人群离职校的大门渐行渐远、渐走渐多,且其负面影响远非正面效应所能及。因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持岗以恒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选取专业的一种参照。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招生的旺和就职的畅有着密不能分的联系。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一、现实与现状
当前,在低迷中徘徊了近十年的中国职业教育,在因企业技工荒而生发的对技工的千呼万唤中,在国家日渐完善的“持证”准入的制度下,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已形成了一条畅达的绿色通道,然而入读职校的学生却没现长兴不衰之态。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每月接到的企业求职电话可谓纷至沓来,部分专业的学生入校刚刚一年,便被用人单位选聘上岗。一边是企业对技工的求贤若渴,一边却是职业学校无生可供、有生难招。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除了来自社会、政策措施和家庭个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外,笔者认为上岗的学生就业能力差,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学校只把学生“送出去”,却没能让学生“稳定住”,这种短时间持岗产生的“负效应”导致了学生和家长的犹疑。学校在2004年初,对2003年上岗的人造板专业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跟踪调查,发现在所调查的各企业中,见习期内均有学生离岗,持岗比例最高的也只达85%。企业的环境、工作环境、相对劳动强度、福利待遇等不是不好,学生离职最重要的原因是就业能力差。
二、问题的提出
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但职业教育的使命绝不仅仅是为学生找一个饭碗,而是要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保证学生所学用得上、所能留得下、所求稳得住。
有科研成果显示,人的职业能力中70%是在工作岗位上形成的。要培养出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就必须深化校企合作,真正实现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方式,使学生更早、更快、更多地接触、熟悉以至最后适应工作岗位,达到与企业联合搞好实践教学和“出口”环节的质量。这对于职业学校落实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作为当前与未来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出重点”这一培养目标而言,对于高度流水作业的现代化岗位目标要求的实践性严格,或技术含量不是很高,但应用性却很强的某些专业而言,对于让企业积极深度参与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使“学校教育”与“企业教育”实现真正融合而言,都显得极为重要。
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人造板工艺与制造和餐旅服务两个专业的建设过程中,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这一根本目标出发,围绕着把握“三个特点”:职业学校学生特点、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特点和不同专业的专业特点,把学校办到企业里、把教室设在车间、把技师请上讲台、把教师下到岗位,为培养学生更充分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006年就业的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200余名毕业生,不仅实现了100%留用到所办学的企业,且两年间无一人流失和辞岗,首次实现了100%的稳岗比例。到目前为此,在吉林省某木业有限公司就业的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200余名学生中,有的已提为车间副主任,有多人被提为段长、班长。“把学校办到企业,以这种方式培养出的学生上手快、技能熟、素质高、综合适应力强”,这种共识已植根于学校、企业的每一名教工、职工和每一名受益于这一培训模式的学生心中。
三、在不断深化的校企合作中强化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众所周知,人造板制造企业大都是高度现代化的流水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其流水作业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就每一道工序或者说每一个岗位而言,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含量不是很高,但技能要求却很强,且不同工序的操作差异也很大。每一道工序执行的结果都会影响到下一道工序,影响整个流水作业的效率,最终影响产品质量,决定资源利用率和企业效益。“前道工序是后道工序的产品,后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客户”,这是学校订单的人造板企业中的每一名员工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其操作技能在产品质量中的重要地位。
人造板制造企业的这一特点决定了“订单”企业的学生在掌握了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后,更多的是强化专业思想,增加实训时间,培养学生熟练、高质的动手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在过去的办学中,学校忽视了这类专业的特点,教学安排千篇一律,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和校内实习、实训,仅把最后一个学期安排为企业顶岗实习,而在这一个学期内分解到每一道工序的实训时间少之又少。这种教学安排显然与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与职业教育学生与员工零距离对接的“产品”目标,与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特点是不相符合的。
学校从2004年起,对人造板工艺与制造专业的教学安排进行了全面调整。把学生在学校与在企业的时间分配从原来的“三、一分段”调整为现在的“一、三分段”,即学生在校时间由原来的三个学期改为现在的一个学期,而将在企业的一个学期改为三个学期;把学习与实训变原来的“两个集中”为现在的“工学交替”,变集中学习和集中实训为依据实训进程,适时学习和适时实训;把教育者的身份变原来的“两个单一”为现在的相互兼容,改变单一的教师、单一的师傅这一教育者的角色定位,而是把师傅请上讲台,师傅即教师,把教师下到岗位,教师即师傅;把生产车间变原来的“单一职能”为现在的“双重职能”,车间的单一生产职能为车间的生产和教育双重职能。
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进行了实质性的调整。把原有的在校学习的理论教学课程除保留计算机操作、语文、数学、政策法规类课程、木材学等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外,将专业课及与专业课密切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尤其是学生的就业教育及就业能力的培养都安排到企业进行。按工艺流程实行定岗轮训,每一道工序在轮岗前,各车间都要安排具有高级技工以上职称的专门技术人员集中对学生进行《操作规程》得教育。同时,为每一个实习学生指定师傅,以“师带徒”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实训指导;在学生对人造板制造工艺有了充分的认识,对现代流水作业、各工序机械设备有了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定期派教师到企业结合实际和实训进程,讲授对学生未来发展所需的有关课程。
职业学校毕业生的优势在于,有较熟练的技能和较充分的适应岗位能力。而技能和适应岗位的能力的养成,更需要一个真实的生产情景,在这样的情景中学生以确定的员工身份、确定的师徒关系,跟班顶岗,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实训方式。能够更直接地培养学生对产品的质量意识、创效意识和节约爱厂的主人翁意识,能够更有效地实现专业与岗位的无距离融合。这种实训方式使师生交流便捷,也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探究,这在很大程度上又促进了学生对技能、对适岗能力提升的进程,其效果远比以技能提高为目的的单一实训好得多。同时由于实习学生与职业环境的融合,对其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和从课堂到岗位、从学生到员工的社会角色的自然过渡奠定基础。
四、几点体会
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有利于毕业生的就职适应和岗位稳定
综上所言我们不难看出,就学期间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程度如何,对毕业生的就职适应和岗位稳定程度至关重要。可见,在深化校企合作中对学生就业教育、就业能力的培养,对职业教育之必须、之重要。对于有些难于找到与专业对接的实习企业的专业,上岗前也需参加足够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走近企业、走上岗位,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企业、对就业的心理认知,加深对自身适应力、耐劳力、创业力等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从而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自然过渡,以带动职业学校就学、就业的一旺一畅。
2. 持久的在岗时间,稳定的工作岗位
在就业意识上,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岗位,但能否持岗以恒,这不仅是技能的因素,也是一种心理的因素——肯不肯、愿不愿上岗。要保证这一点,学校就必须在教授学生就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就业、创业、吃苦耐劳的意识。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增进对现今企业的理解、认知和感受,增进对就业、创业、耐劳的经历和心理承受的准备,以避免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学校到企业、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中缺少适应和过渡,导致在短期内离岗的情况。
持久的在岗时间,稳定的工作岗位,其正面效应必然会使那些犹疑在职校门外的学生跨入校门。反之,则会让这个人群离职校的大门渐行渐远、渐走渐多,且其负面影响远非正面效应所能及。因而职业学校的毕业生能否持岗以恒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选择学校、选取专业的一种参照。由此可见,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能力对招生的旺和就职的畅有着密不能分的联系。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