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是相对于精确而言的,模糊与精确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模糊是绝对的,客观存在的,而精确是相对的,是模糊范畴中的一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又可以相互转化:当模糊达到一定精确度时,模糊就转化为精确,达不到一定精确度,精确也就成为模糊。
而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随着人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模糊到清晰而不断发展的,体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不精确到逐步精确。现在化学这门学科已包含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它是复杂的,在不断地被创新、研究、拓展,并且还有很多领域我们无法预测,因此很多问题只能依靠模糊思想来解决才比较客观。
一、模糊思想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课备得越仔细、越精细,课就能上得越成功,但事实上却是相反:有的老师课备得井井有条,备课笔记的内容一字不漏地都在整堂课上演示了,但课堂效果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师中经常可以听到:“我课备得越完美,上起来就是缺乏激情。”这是因为上课的过程是由师生双方所共同决定的,并非是教师一厢情愿就可完成的。
备课越完整,则上课全被你一方制约着,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余地和弹性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指出: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气氛。所以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上就应模糊处理一下,在备课过程中留下足够的拓展空间,然后在创设了这样的环境之下 ,学生就能更好地求异创新。
二、模糊思想在教学语言中的应用
模糊语言主要是使用不能严格划定范围的词语,如高和低、热和冷、浓和稀、难和易、深和浅。它具有凝炼、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
对于描述反应现象、物质的物理性质,这些感性基础上的问题,运用模糊思想则能更好地体现其直观生动的形象。如描述氯气的毒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的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若改为氯气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这样就更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因为一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都有毒; 对于化学量的修饰时,无法或没有必要知道严格界限则用模糊语言。
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反应速率、酸碱性、热稳定性、活泼性、氧化还原性等;对于溶液颜色问题常用模糊语言。如溶液颜色与浓度有关,当未指明浓度时,对溶液的颜色就不能机械记忆,如高一《卤素》中CuCl2的颜色,观察到出现蓝、绿、蓝绿等不同颜色。卤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特别是溴水和碘水,随浓度不同可能出现各种颜色;对于溶液的浓度问题,高中经常接触硫酸和硝酸。
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性质,而稀硫酸没有,但多大浓度为浓稀的界限,却不容易确定,只能定性处理。硝酸随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浓度界限也不易确定,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还在不断变化。
有机中的定位效应不能过分强调产物的类别,因为有机反应一般副反应比较多,在这里只能用模糊语言。如:它的卤代反应只能说以邻对位为主,而不能说只有邻对位,因为实际反应中间位也有只是量很少罢了。
三、模糊思想在教学信息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有时给人的印象是书上的理论是完美的,让人觉得是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这样学生容易将其当做万能的教条,认为无需加以改变。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人为强调过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机械,不易形成怀疑批判精神,即缺乏创新精神,一旦升入高一级学校,发现原来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些理论不灵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他们未看到任一理论的发展性与一定适用范围,太习惯于按步就班,于是当发现不能绝对化时,就认为化学毫无定规无法学习,于是便转向死记硬背,而不能辨证地、动态地看待问题。所以在化学中在输出信息时既要有清晰的,又要有模糊的。当然,模糊并不是讲得含混不清,而是“引而不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初高中、中学与大学内容的衍接。
1、初中与高中内容衍接中的问题。学生不理解工业上为什么可用Na制K(Na+KCl=NaCl+K↑),在学生看来,K比Na活泼,按理应是K置换出Na,Na不可能置换出K。再如,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初中学习时,认为此规律是一陈不变的,到高一学习了《硫》一章后,对于反应H2S+CuSO4=CuS↓+H2SO4为什么可以发生就不理解。这两个例子究其原因是头脑中只死记硬背某些判断依据,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强调过死,使学生误以为它们是绝对正确的判据,而在此中应该应用模糊思想。
2、高中与大学内容衍接中的问题。硝酸浓稀与氧化 性强弱关系的问题,中学教师常从反应快慢来解释此问题,这实际是错误的。因为进入大学可知:反应快慢是动力学问题,而氧化剂还原剂强弱与电极电势有关,是热力学问题。在实际反应中主要考虑热力学因素,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动力学因素,故需要模糊思想来处理。可见需要模糊的绝不要过于精确,否则反而易造成学生的认识误区。象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开放性题目的设置,这些都体现了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模糊思想。
对于酸碱的分类问题,有多种理论,在中学中学习的只是酸碱分类的一种理论,它对于象NH4+是酸CO32-是碱就不适用了,但运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则就适用了。
所以,在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运用模糊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在处理时应把握好尺度,该模糊时则没有必要精确,该精确时就不能模糊,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如果能正确使用模糊思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川省盐源县职业中学)
而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是随着人的认识由浅到深,由模糊到清晰而不断发展的,体现在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不精确到逐步精确。现在化学这门学科已包含了相当多的知识,但它是复杂的,在不断地被创新、研究、拓展,并且还有很多领域我们无法预测,因此很多问题只能依靠模糊思想来解决才比较客观。
一、模糊思想在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一般认为课备得越仔细、越精细,课就能上得越成功,但事实上却是相反:有的老师课备得井井有条,备课笔记的内容一字不漏地都在整堂课上演示了,但课堂效果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师中经常可以听到:“我课备得越完美,上起来就是缺乏激情。”这是因为上课的过程是由师生双方所共同决定的,并非是教师一厢情愿就可完成的。
备课越完整,则上课全被你一方制约着,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就没有余地和弹性了。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家罗杰斯曾指出:教师不应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造促进经验学习的气氛。所以在备课这一教学环节上就应模糊处理一下,在备课过程中留下足够的拓展空间,然后在创设了这样的环境之下 ,学生就能更好地求异创新。
二、模糊思想在教学语言中的应用
模糊语言主要是使用不能严格划定范围的词语,如高和低、热和冷、浓和稀、难和易、深和浅。它具有凝炼、生动、形象的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被广泛的使用。
对于描述反应现象、物质的物理性质,这些感性基础上的问题,运用模糊思想则能更好地体现其直观生动的形象。如描述氯气的毒性:吸入少量氯气会使鼻和喉头的粘膜受到刺激,引起胸部的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氯气会中毒致死。若改为氯气有毒,具有刺激性气味,这样就更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因为一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都有毒; 对于化学量的修饰时,无法或没有必要知道严格界限则用模糊语言。
如:金属性、非金属性、反应速率、酸碱性、热稳定性、活泼性、氧化还原性等;对于溶液颜色问题常用模糊语言。如溶液颜色与浓度有关,当未指明浓度时,对溶液的颜色就不能机械记忆,如高一《卤素》中CuCl2的颜色,观察到出现蓝、绿、蓝绿等不同颜色。卤素单质水溶液的颜色特别是溴水和碘水,随浓度不同可能出现各种颜色;对于溶液的浓度问题,高中经常接触硫酸和硝酸。
硫酸中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性质,而稀硫酸没有,但多大浓度为浓稀的界限,却不容易确定,只能定性处理。硝酸随浓度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硝酸浓度界限也不易确定,而且随着反应的进行,浓度还在不断变化。
有机中的定位效应不能过分强调产物的类别,因为有机反应一般副反应比较多,在这里只能用模糊语言。如:它的卤代反应只能说以邻对位为主,而不能说只有邻对位,因为实际反应中间位也有只是量很少罢了。
三、模糊思想在教学信息中的应用
教材内容有时给人的印象是书上的理论是完美的,让人觉得是权威的,不容置疑的,这样学生容易将其当做万能的教条,认为无需加以改变。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人为强调过死。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学习起来比较机械,不易形成怀疑批判精神,即缺乏创新精神,一旦升入高一级学校,发现原来奉为金科玉律的一些理论不灵了,有些甚至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他们未看到任一理论的发展性与一定适用范围,太习惯于按步就班,于是当发现不能绝对化时,就认为化学毫无定规无法学习,于是便转向死记硬背,而不能辨证地、动态地看待问题。所以在化学中在输出信息时既要有清晰的,又要有模糊的。当然,模糊并不是讲得含混不清,而是“引而不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从而更好地体现出化学学科的科学性,以及初高中、中学与大学内容的衍接。
1、初中与高中内容衍接中的问题。学生不理解工业上为什么可用Na制K(Na+KCl=NaCl+K↑),在学生看来,K比Na活泼,按理应是K置换出Na,Na不可能置换出K。再如,强酸制弱酸原理的应用,初中学习时,认为此规律是一陈不变的,到高一学习了《硫》一章后,对于反应H2S+CuSO4=CuS↓+H2SO4为什么可以发生就不理解。这两个例子究其原因是头脑中只死记硬背某些判断依据,没有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另外在教学中,教师也强调过死,使学生误以为它们是绝对正确的判据,而在此中应该应用模糊思想。
2、高中与大学内容衍接中的问题。硝酸浓稀与氧化 性强弱关系的问题,中学教师常从反应快慢来解释此问题,这实际是错误的。因为进入大学可知:反应快慢是动力学问题,而氧化剂还原剂强弱与电极电势有关,是热力学问题。在实际反应中主要考虑热力学因素,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动力学因素,故需要模糊思想来处理。可见需要模糊的绝不要过于精确,否则反而易造成学生的认识误区。象发散性问题的设计,开放性题目的设置,这些都体现了处理化学问题的一种模糊思想。
对于酸碱的分类问题,有多种理论,在中学中学习的只是酸碱分类的一种理论,它对于象NH4+是酸CO32-是碱就不适用了,但运用20世纪20年代创立的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分子或离子都是碱,则就适用了。
所以,在化学学科的教育教学中,运用模糊思想是普遍存在的,在处理时应把握好尺度,该模糊时则没有必要精确,该精确时就不能模糊,否则效果适得其反,在教学中如果能正确使用模糊思想,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川省盐源县职业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