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成绩是衡量数学学习效果的主要指标,而在学生的家庭生活中,有许多因素在影响着他们的数学学习,数学成绩与家庭中的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农村地区的初中生家庭条件较差,家长中也不乏落后的教育观念和消极的教育态度,优等生在这样的环境影响下,学习能力也将逐渐下降。因此,本文就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数学优等生的培养策略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农村;数学优等生;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83-01
引言: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教育改革如一缕春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基本目的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更优化了农村贫困地区优等生的培养环境。
1.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大部分数学优等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一个数学思维品质灵活性高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思维技巧,掌握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能做到随机应变。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选取科学正确的思考方向和解题思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情况发生变化时能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思路。自卑心理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导致学优生在思考时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准确地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之前的思路和方法,影响了数学思维品质灵活性的发展。
1.2 学习动机的自主性缺乏
某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每天主动学习的习惯,都是老师布置任务才去完成,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根本不会主动的去读些课外书,上课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讲解,不会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下,缺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只有10%的同学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并不是很强烈,自主学习意识不高。
1.3 追求多种算法,影响优等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
针对同样的题目采取多样化的算法,是新课改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计算方法的量,要求有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却忽略了质的提升。这就使得有部分学生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迎合老师的意图,会想尽办法用一些原始的、价值不高的方法滥竿充数,而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在一个题目中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另外,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往往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很多学生对此感觉无所适从。
2.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培养策略研究
2.1 基于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中用“成功教育”使数学优等生的自信心得到激发,让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产生成就感。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信心。根据知识掌握情况,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指定优等生来回答,当他回答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成就感。或者在对他们提问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题目时,可以给问题设置几个分层小问题,这样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一点小提示,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他们可以通过第一问的解答得出第二问的思路,通过第二问的解答得出最终的解题思路,一步一步下来,学生自己完成之前在自己看来完全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由然而产生一种成就感。
2.2 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的引导极其关键,教师的表现可以影响到每一位学生,要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做法,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独立做到的,教师绝对不能插手,要学会“袖手旁观”,适时引导和点拨。
2.3 注重基础训练,帮助学生理清算理与运算顺序
数学教师要在此环节说明算理。学生的思维中存在较多的形象思维因素,教师在说明算理的时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必要时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通过实际的演示操作,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积极探究算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对学习有着内驱动作用,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才会把学习数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当学生遇到难题而一筹莫展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让优等生养成在自主探索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張晓薇,许红梅.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8):91-91.
[2]陈文明.对如何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86-87.
本文属于2018年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C类课题《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学优生”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80668)研究成果之一。
关键词:农村;数学优等生;培养;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7-0283-01
引言:传统的灌输教育模式,以教师为中心,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课堂上“满堂灌”,学生很少有机会参与到课堂中来。教育改革如一缕春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基本目的就是把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救出来,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学会学习、乐于学习,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同时,更优化了农村贫困地区优等生的培养环境。
1.当前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1.1 大部分数学优等生都有一定的自卑心理
一个数学思维品质灵活性高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思维技巧,掌握多种思考问题的角度,能做到随机应变。可以针对具体情况,选取科学正确的思考方向和解题思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技能、方法解决问题。情况发生变化时能根据变化及时调整思路。自卑心理在面对问题时表现出的无所适从,导致学优生在思考时不能灵活运用知识,当情况发生变化时,不能及时准确地根据情况的变化调整之前的思路和方法,影响了数学思维品质灵活性的发展。
1.2 学习动机的自主性缺乏
某项权威调查结果显示,在农村贫困地区,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每天主动学习的习惯,都是老师布置任务才去完成,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根本不会主动的去读些课外书,上课完全依赖于老师的讲解,不会去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比较低下,缺乏学好数学的勇气和信心,只有10%的同学总是相信自己可以学好数学。上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并不是很强烈,自主学习意识不高。
1.3 追求多种算法,影响优等生对基本计算方法的掌握
针对同样的题目采取多样化的算法,是新课改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也是新课标中的一个亮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只是片面地追求计算方法的量,要求有尽可能多的计算方法,却忽略了质的提升。这就使得有部分学生为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迎合老师的意图,会想尽办法用一些原始的、价值不高的方法滥竿充数,而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在一个题目中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讨论;另外,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如果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计算方法,往往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很多学生对此感觉无所适从。
2.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培养策略研究
2.1 基于数学思维品质提高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课堂中用“成功教育”使数学优等生的自信心得到激发,让农村贫困地区数学优等生产生成就感。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有助于确立学生的自信心。根据知识掌握情况,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指定优等生来回答,当他回答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成就感。或者在对他们提问一些比较难理解的题目时,可以给问题设置几个分层小问题,这样相当于给他们提供一点小提示,降低了问题的难度。他们可以通过第一问的解答得出第二问的思路,通过第二问的解答得出最终的解题思路,一步一步下来,学生自己完成之前在自己看来完全不能解决的问题,就会由然而产生一种成就感。
2.2 自身做起,转变教学观念
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老师的引导极其关键,教师的表现可以影响到每一位学生,要实现新课标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首先教师自己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在课堂上“一讲到底”做法,要留给学生充足的讨论、交流的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能独立做到的,教师绝对不能插手,要学会“袖手旁观”,适时引导和点拨。
2.3 注重基础训练,帮助学生理清算理与运算顺序
数学教师要在此环节说明算理。学生的思维中存在较多的形象思维因素,教师在说明算理的时候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必要时可以创设相应的情景,通过实际的演示操作,引导和启发学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积极探究算理。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要求教师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知识的探索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3.结语
综上所述,兴趣是学习的良师益友,对学习有着内驱动作用,所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要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才会主动去探索、去发现,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才会把学习数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当学生遇到难题而一筹莫展时,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要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让优等生养成在自主探索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張晓薇,许红梅.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7(8):91-91.
[2]陈文明.对如何促使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实现“生活化”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0):86-87.
本文属于2018年南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C类课题《贫困地区农村学校“学优生”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编号20180668)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