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比较分析皮埃尔·布迪厄的文化生产场理论、帕斯卡尔·卡桑诺瓦的国际文学空间理论以及两种文学场研究模式的异同。理论基础、研究对象、文学民族主义政治立场、破解文学本体论的侧重点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了两种模式的差异。相同之处主要包括:全面颠覆文学本体论,确立基于差异原则的文学关联认知模式;将审美现代性确立为绝对的参照标准;肯定文学场与经济领域、政治权力场剥离意义上的自律;揭示获取文学合法性的认可和声誉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