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积极配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建节约型社会。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服装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积极配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建节约型社会。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合作的三个主体,资金、技术和最终产品是合作的三个基本要素。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1906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并在实践的合作教育中产生的,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我国直到1995年11月的“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大会”召开后,才开始得到真正关注。
1 服装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服装产业多年来走的是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严重浪费,2012年仅上半年87家服装公司库存服装价值达732亿元,大量的产业资源被无效利用和浪费。《“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节能减排”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方向,是纺织服装产业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的重点,更是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提出:“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纤维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制约、全球化的风险,这一切都迫使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以降低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转变方向调整,由粗放型的产业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1912年经济学家J·A·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循环性。而我国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仅为25%,美国为80%。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国营大型服装企业多以承接国外订单出口加工外贸服装为主,造成多年来我国服装企业设计力量薄弱,不积极主动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更缺少科研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
2 高校要积极与服装产业紧密合作
2.1 高校产学研合作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更加深入服装企业内部了解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理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服装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教学要根据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坚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思想,从学校的自身师资与科研优势出发,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中。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校等很多国际服装院校,大多课程是设在工作室或实习车间里,学生对理论既能有深刻的理解,又锻炼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2.2 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实现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成立科研工作室或设计工作室、或直接参与到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中去,紧密围绕着地方服装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服装产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设备陈旧导致能耗高、碳排放高,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性能质量指数不达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绿色技术壁垒和碳关税壁垒始终不断,服装产业亟需升级与转型。纺织行业每排放1吨废水,就能污染20吨水体,且污染物大多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甲醛、卤化物等。2012年1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与现在实行的1992年颁布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明显下调,并增加了总氮、总磷、可吸附有机卤素等指标。武汉纺织大学拥有“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大批科研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美国1963年和1968年分别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和《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双方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级政府也要尽快完善现有的政策法律体系,出台法规,明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2012年东华大学将与上海市、长宁区共同打造“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聚集区将为上海产业转型,构建高端服装设计产业,进而将上海发展成为时尚之都、品牌之都。2012年北京服装设计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意项目孵化、时尚创意企业聚集、国际国内时尚创意文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的服饰时尚设计产业项目。2013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与审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分析国际纺织鞋服行业态势,交流纺织鞋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等服务;同时还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的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科研技术创新、思想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政府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政策,提供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学科研发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切实的解决生产和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潘璠.低碳服装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
[2] 刘胜利,彭赟乐.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产学研”模式的探讨[J].美术大观,2007(6).
[3] 曹雯瑜.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育;服装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节约型社会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在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前提下,高校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的积极配合,紧紧围绕资源节约和循环再利用的关键技术与企业发展相结合,调整服装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装文化创意产业、加强服装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共建节约型社会。高校、企业和政府是合作的三个主体,资金、技术和最终产品是合作的三个基本要素。产学研合作模式是美国赫尔曼·施耐德教授1906年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学提出,并在实践的合作教育中产生的,最成功的例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硅谷模式,我国直到1995年11月的“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大会”召开后,才开始得到真正关注。
1 服装产业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
我国服装产业多年来走的是粗放式经营的经济发展之路,用于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严重浪费,2012年仅上半年87家服装公司库存服装价值达732亿元,大量的产业资源被无效利用和浪费。《“十二五”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实施方案》指出“节能减排”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方向,是纺织服装产业落实建设节约型社会责任的重点,更是服装设计教育的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提出:“中国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纤维资源的日益紧张,环境的制约、全球化的风险,这一切都迫使中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以降低物质消耗为主,向主要依靠科技创新、自主品牌发展、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和管理科学的转变方向调整,由粗放型的产业向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转变。”1912年经济学家J·A·熊彼特最早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创新”是企业家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之中,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动态性和循环性。而我国企业科研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研发人员占全国研发人员仅为25%,美国为80%。上世纪90年代,外贸出口的优惠政策使我国国营大型服装企业多以承接国外订单出口加工外贸服装为主,造成多年来我国服装企业设计力量薄弱,不积极主动开展技术研发活动,更缺少科研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的能力。
2 高校要积极与服装产业紧密合作
2.1 高校产学研合作要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更加深入服装企业内部了解产业升级和转型需求及未来发展方向,为更好的理论教学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培养服装产业真正需要的人才。服装设计教学要根据建立节约型社会的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的规划,坚持生态美学的理论指导思想,从学校的自身师资与科研优势出发,调整课程结构,使学生能够参与到企业生产和市场经营实践中。日本文化服装学院、法国高级时装公会学校等很多国际服装院校,大多课程是设在工作室或实习车间里,学生对理论既能有深刻的理解,又锻炼提高了实践操作技能。
2.2 依托高校的科研力量实现服装产业的科技创新
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产学研合作鼓励教师和学生依托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合作项目,成立科研工作室或设计工作室、或直接参与到服装企业的产品设计、生产和经营中去,紧密围绕着地方服装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服装产业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
我国纺织服装产业设备陈旧导致能耗高、碳排放高,造成水环境、大气环境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工艺技术水平低、产品性能质量指数不达标,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纺织服装产品遭遇的反倾销调查、绿色技术壁垒和碳关税壁垒始终不断,服装产业亟需升级与转型。纺织行业每排放1吨废水,就能污染20吨水体,且污染物大多是难降解的染料、助剂和有毒有害的重金属、甲醛、卤化物等。2012年11月19日,环境保护部公布了新的《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与现在实行的1992年颁布的标准相比,新标准中各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均明显下调,并增加了总氮、总磷、可吸附有机卤素等指标。武汉纺织大学拥有“新型纺织材料绿色加工及其功能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纺织印染清洁生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9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在循环经济(特别是苎麻生态产业园)、水处理、纺织新型纤维材料、功能性面料、印染清洁生产、纺织服装数字化、新型纺织设备、服装数字化等方面的大批科研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 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
美国1963年和1968年分别通过了《职业教育法案》和《职业教育法修正案》,规定企业有法律义务向职业教育投资。在我国的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对校企双方的经费投入和补偿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各级政府也要尽快完善现有的政策法律体系,出台法规,明确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制定相关的激励与惩罚措施,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
2012年东华大学将与上海市、长宁区共同打造“环东华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这个聚集区将为上海产业转型,构建高端服装设计产业,进而将上海发展成为时尚之都、品牌之都。2012年北京服装设计学院和北京市政府共建的中关村科学城第四批签约项目,是集“创新人才培养、创意项目孵化、时尚创意企业聚集、国际国内时尚创意文化交流合作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园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唯一的服饰时尚设计产业项目。2013年晋江市人民政府与东华大学、北京服装学院、武汉纺织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纺织服装的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校地合作关系,共同研究与审定重大战略合作项目,分析国际纺织鞋服行业态势,交流纺织鞋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对晋江市纺织鞋服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重点工程项目等提供决策咨询、评估、论证等服务;同时还联合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设立师资的专业进修、企业人才的短期培训、非全日制学历或学位教育、实训与联合培养基地。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再生产的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中,通过健全管理机制、调整产业结构、科研技术创新、思想教育宣传等手段,提倡全社会节约和高效利用各种资源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模式。因此我国政府更应大力贯彻落实政策,提供高校与企业良好的学科研发环境,搭建产学研合作的平台,利用学校的师资优势、科研优势,切实的解决生产和营销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潘璠.低碳服装产学研创新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科技,2012(8).
[2] 刘胜利,彭赟乐.关于高校服装设计专业“产学研”模式的探讨[J].美术大观,2007(6).
[3] 曹雯瑜.中美产学研合作模式比较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