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新媒介使用对其就医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公共卫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osteelpo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和就医行为现状,探讨患者新媒介依赖行为影响其就医行为的机制和路径.方法 于2018年1月随机抽取上海市区526例患者进行新媒介使用行为与就医行为间的关系网络问卷调查,依据媒介依赖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关系模型,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新媒介依赖度一般,就医行为良好.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标良好,模型结果显示,新媒介依赖与其个人就医态度呈正向相关(β=0.50,P<0.01)、就医态度正向影响(β=0.78,P<0.01)就医行为意向并间接影响(β=0.50,P<0.01)就医行为,但新媒介依赖与自我效能(β=-0,19,P=0.07)和社会支持(β=0.15,P=0.26)不相关.另外,自我效能感正向影响(β=0.14,P=0.03)就医行为意向并直接和间接影响就医行为.结论 新媒介作为健康传播工具与渠道,在患者就医行为干预方面,不仅潜力显著,而且具有现实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各种灾难频发,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和财产安全均面临着巨大威胁,提高社区对灾害的应对以及抵御能力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出发,以复杂系统分析为依据提出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抗逆力系统的构成要素,并对社区抗逆力的社会资本子系统、社区基础特征子系统、灾害管理子系统和社区发展能力子系统4个子系统进行整体特征分析以及主回路逻辑分析,构建了面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社区抗逆力系统逻辑模型,以此为开展社区抗逆力建设提供政策模拟工具.其中,社会资本子系统包括居民参与、社区规范、关系网络和信任
目的 了解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与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制定适宜的高血压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0-11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抽取12092名≥18周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家族史和行为危险因素聚集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 南通市崇川区最终纳入分析的12064名≥18周岁常住居民中,患高血压者4042例,高血压患病率为33.5%,标化患病率为27.0%.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
目的 基于政策工具视角,对中国现有遏制细菌耐药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中国目前遏制细菌耐药相关国家级政策的结构和特征,为今后政策完善提供思路.方法 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利用Nvivo12程序对2004年1月-2020年7月的75份国家级政策进行文本量化分析,并以表格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和对比.结果 75份政策共编码316条.以涉及领域区分,卫生领域合计175条,农业领域合计130条,环境领域合计11条;以干预方法区分,强制类合计155条,能力类合计86条,价值类合计17条,激励类合计49条,创新类合计9条.结论
目的 分析“二孩政策”下辽宁省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造成辽宁省超低生育率的潜在原因,为完善鼓励生育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2017年的面板数据,从中抽取618名18~49岁辽宁省城市居民相关数据,重点分析“二孩政策”下辽宁省城市居民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结果 辽宁省18 ~ 49岁城市居民2013-2017年总体理想生育子女数量为1.71孩次.理想生育性别男孩为0.84孩次,女孩为0.89孩次;理想生育数量为2个孩子的比例最大(57.0%).从不同特征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