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使用三维非绝热朗格朗日轨迹模式OFFLINE3,对春末夏初东亚地区的切断低压所主导的双向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E)进行定量计算。通过对10个东亚地区切断低压的识别、计算、分析,发现切断低压附近发生平流层向对流层质量通量(STT)与对流层向平流层质量通量(TST)量级相当,但是分布范围不同:STT出现在低压中心西南部,最大通量位置出现在低压中心东南,TST最大值出现在槽前,并且从低压中心向外S
【出 处】
: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使用三维非绝热朗格朗日轨迹模式OFFLINE3,对春末夏初东亚地区的切断低压所主导的双向平流层-对流层交换(STE)进行定量计算。通过对10个东亚地区切断低压的识别、计算、分析,发现切断低压附近发生平流层向对流层质量通量(STT)与对流层向平流层质量通量(TST)量级相当,但是分布范围不同:STT出现在低压中心西南部,最大通量位置出现在低压中心东南,TST最大值出现在槽前,并且从低压中心向外STT与TST交替分布。从本文所取的切断低压个例而言,切断低压产生的STT质量通量量级为10-4 kg m
其他文献
针对土地利用现状图中图斑的自动综合,提出从图斑的属性及空间邻近度出发构建综合邻近度,从而对图斑邻近判断问题进行定性及定量化的探讨,并利用景观评价指数来对综合邻近度应用于图斑自动综合的效果进行评价。以蕲春县彭思镇土地利用现状图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地保持了土地利用图中综合前后各地类的结构布局,证明了运用综合邻近度的方法来综合对象是可行的。
地球信息科学是进入全球化、网络化与知识经济的21世纪之新兴学科。它是一门融合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信息科学、全球信息网络,乃至多维可视化等的应用基础科学,是综合研究地球科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的新学科、新领域。它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融合与高新技术交叉发展的产物,是面向太空以地球信息流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各种对地观测系统,需要"上天、入地、下海"采集数据进行挖
针对利用重力场模型方法计算地球外空间扰动引力的精度时,模型截断误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这一问题,该文利用重力场模型阶方差分析地球外部空间扰动引力截断误差,并与用重力异常阶方差Rapp模型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低阶低空部分,Rapp模型与实际重力异常阶方差相差最大,达到17.1253mGal;重力场模型计算扰动引力与计算点高度有着密切联系,截断误差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迅速衰减;当计算高度为0.2km
本文针对移动终端用户特点,研究了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全球离散格网的生成算法。基于正二十面体的球面三角形格网剖分,将球面离散格网采用3种方式投影到椭球面。根据相关指标分析了球面和椭球面格网的几何变形特征,并建立了格网层次与精度间关系。相关结论如下: 球面格网和通过3种投影方式生成的椭球面格网最大/最小边长比、最大/最小面积比均收敛。球面格网单元的边长和面积变形最小,第3种投影方式的边长和面积变形最大。椭
运用landsat8影像,采用监督分类的方法得出河南3个样区的土地利用分布情况,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将景观指数应用于分析土地分类结果以及热力景观特征分析中,并且在1 km网格尺度下,将多样性方法应用于土地利用和城市热环境的研究,探究其空间分布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豫北、豫中、豫南3个不同生态环境条件样区为例,探讨3种不同土地利用模式下的热力景观空间离散性特征。研究发现:豫北样区热力景
随着点源污染不断得到控制,非点源污染在城市水污染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增大,通过建立城市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系统,可以从空间上了解城市非点源污染产生和扩散过程,为治理非点源污染提供数据依据。该研究在借鉴目前城市非点源污染模型与GIS集成应用的基础上,针对商业GIS组件开发成本较高、开放性较差、开发灵活性较弱以及SWMM模型本身空间分析能力弱和空间可视化表达效果差等问题,借助开源GIS组件DotSpatia
运用GIS技术中的加权叠加法对震后都江堰市紫坪埔水库区域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土地质量和水体干扰等因子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东向与北向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南向与西向水土流失量较多,植被分布量较少,干扰较重。坡度15°以下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少,植被分布量较多,干扰较轻;坡度在15°~30°地区水土流失量逐渐增多,植被分布量逐渐减少,干扰适中;坡度大于30°地区水土流失量较多,植
为促进我国地理学创新与发展,推动地理科技书刊编辑出版工作及经验交流,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建设最新进展,发布地理学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最新成果,更好地服务地理学研究与学科建设,经中国地理学会批准,定于2016年4月22-24日在(重庆)西南大学举办"2016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编辑出版工作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承办,重庆市地理学会协办。本次年会是开放性会议,不仅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