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杭州区域河道通过多年努力建设,尤其最近几年大力改造整治,河道景观和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同时还需加强法制建设和执行力度,细化管理,提升河道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河道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Abstract: the hangzhou area through many years of efforts to channel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o transform the river landscape and urban grade gets great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and enforcement, fine management, improve river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riv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tific.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杭州是因水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由古至今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河道在区域内密集分布。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 它具有供水、防洪、排涝、景观、运输等功能属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自然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实体形态构成要素中的自然要素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的功能属性需求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 综合考虑城市河道的多重功能需求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杭州市河道整治概况
2007 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计划用5 年时间完成绕城公路内长度1 公里以上291条、873公里河道,分四个整治等级和不同标准进行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由此兴起了新一轮河道建设、整治高峰期:2008年,运河—余杭塘河—西溪湿地,运河—钱塘江,运河—上塘河—余杭天都城3 条水上黄金旅游线精彩亮相;2009年完成47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包括半山地区“一纵两横”三条一级河道在内的30条河道等,通过一系列的河道及涉河工程建设和整治,有效改善了杭州市内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功能。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不够规范,给河道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部门角色定位不明晰
当下GDP数字是看得见的硬政绩,和个人升迁联系最紧密,当地官员自然喜闻乐见;环境等属于软性政绩,轻易被遺忘。一些大的企业虽然污染较大,但税收对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贡献比较大,使得当地政府很难担当起独立的管理者角色,反而容易沦为企业违法违规的保护伞。此外,资金上的治污腐败恐也难辞其咎。深圳福田河3年花5亿效果仍不好;太湖治污16年投资逾百亿功败垂成;福州70亿治理内河,效果仍有待观察……南京大学刘志礼教授曾表示,治水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有些被其他国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利益集团推动下仍强行开展。
2)部分基层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管理混乱
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河道管理规章及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等有关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但是仍有一部分基层主管部门,对法律法规重视不足,管理上所依据的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
3)对河道功能性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各区相对重视工程性管理, 而对河道的功能性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对河道长效管理的积极性不一, 在河道长效管理进展上存在很大差异。
4)缺少环保意识和监管不到位
虽然现在加强了在各类媒体上的环保宣传,但仍有部分群众和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丢弃动物尸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河道沿岸一些工业及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偷偷排放工业污水及对污染物处理不当,致使河道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类似江苏太湖蓝藻水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水污染及广西镉污染等等,严重危害到居民饮水健康。
加强河道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深化改革, 建立责权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深化政企、政事、管办三分开改革, 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划分事权, 落实各级河道管理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积极推动各区水务体制、河道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法规认识
随着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河道建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各级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法律法规,有效指导河道项目的建设,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企业则要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让他们明确施工的条件、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样能够促进河道部门加强河道管理,有效地规范建设行为,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
3)强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企业进行科学规范的施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及后评价中,更要加强服务与指导,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其次要统一技术标准,对于河道的防洪能力、项目的可行性都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对项目工程的防洪影响进行科学论证,客观评价,明确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以日常管理为基础,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一些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处罚力度,保证河道功能的发挥和水利工程安全。
4)专业化养护, 市场化运作
河道维修养护遵循“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 将河道维修养护分为工程性养护(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护岸、挡墙、河床、道路、排水设施养护, 以及河道保洁、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的养护)和非工程性养护(包括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养护措施开展的水体人工增氧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等)两方面。将河道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机构、人员、经费分离,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推向市场,维修养护形式由分散化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
5)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首先, 根据“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建立河道水闸行业的GIS 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 打造“数字河道”;其次, 转变管理手段, 制定管理方案, 落实管理措施, 在改善河道生态上下功夫, 综合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 恢复和建设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组成的河流生态系统, 为构建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最后,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河道整治与管理理念的同时, 联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大对河道整治、管理中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力度,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河道整治与管理工作,实现三位一体养护:水质养护、闸站养护、设施养护。
参考文献:
[1]张有俊.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2007
[2]杨凯. 加大河道执法力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J].山西水利,2007
关键词:河道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Abstract: the hangzhou area through many years of efforts to channel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o transform the river landscape and urban grade gets great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and enforcement, fine management, improve river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riv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tific.
中图分类号:TV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杭州是因水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由古至今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河道在区域内密集分布。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 它具有供水、防洪、排涝、景观、运输等功能属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自然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实体形态构成要素中的自然要素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的功能属性需求也越来越受重视。因此, 综合考虑城市河道的多重功能需求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杭州市河道整治概况
2007 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计划用5 年时间完成绕城公路内长度1 公里以上291条、873公里河道,分四个整治等级和不同标准进行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由此兴起了新一轮河道建设、整治高峰期:2008年,运河—余杭塘河—西溪湿地,运河—钱塘江,运河—上塘河—余杭天都城3 条水上黄金旅游线精彩亮相;2009年完成47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包括半山地区“一纵两横”三条一级河道在内的30条河道等,通过一系列的河道及涉河工程建设和整治,有效改善了杭州市内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功能。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不够规范,给河道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部门角色定位不明晰
当下GDP数字是看得见的硬政绩,和个人升迁联系最紧密,当地官员自然喜闻乐见;环境等属于软性政绩,轻易被遺忘。一些大的企业虽然污染较大,但税收对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贡献比较大,使得当地政府很难担当起独立的管理者角色,反而容易沦为企业违法违规的保护伞。此外,资金上的治污腐败恐也难辞其咎。深圳福田河3年花5亿效果仍不好;太湖治污16年投资逾百亿功败垂成;福州70亿治理内河,效果仍有待观察……南京大学刘志礼教授曾表示,治水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有些被其他国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利益集团推动下仍强行开展。
2)部分基层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管理混乱
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河道管理规章及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等有关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但是仍有一部分基层主管部门,对法律法规重视不足,管理上所依据的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
3)对河道功能性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各区相对重视工程性管理, 而对河道的功能性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对河道长效管理的积极性不一, 在河道长效管理进展上存在很大差异。
4)缺少环保意识和监管不到位
虽然现在加强了在各类媒体上的环保宣传,但仍有部分群众和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丢弃动物尸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河道沿岸一些工业及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偷偷排放工业污水及对污染物处理不当,致使河道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类似江苏太湖蓝藻水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水污染及广西镉污染等等,严重危害到居民饮水健康。
加强河道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深化改革, 建立责权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深化政企、政事、管办三分开改革, 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划分事权, 落实各级河道管理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积极推动各区水务体制、河道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法规认识
随着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河道建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各级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法律法规,有效指导河道项目的建设,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企业则要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让他们明确施工的条件、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样能够促进河道部门加强河道管理,有效地规范建设行为,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
3)强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企业进行科学规范的施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及后评价中,更要加强服务与指导,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其次要统一技术标准,对于河道的防洪能力、项目的可行性都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对项目工程的防洪影响进行科学论证,客观评价,明确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以日常管理为基础,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一些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处罚力度,保证河道功能的发挥和水利工程安全。
4)专业化养护, 市场化运作
河道维修养护遵循“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 将河道维修养护分为工程性养护(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护岸、挡墙、河床、道路、排水设施养护, 以及河道保洁、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的养护)和非工程性养护(包括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养护措施开展的水体人工增氧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等)两方面。将河道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机构、人员、经费分离,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推向市场,维修养护形式由分散化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
5)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首先, 根据“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建立河道水闸行业的GIS 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 打造“数字河道”;其次, 转变管理手段, 制定管理方案, 落实管理措施, 在改善河道生态上下功夫, 综合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 恢复和建设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组成的河流生态系统, 为构建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最后,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河道整治与管理理念的同时, 联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大对河道整治、管理中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力度,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河道整治与管理工作,实现三位一体养护:水质养护、闸站养护、设施养护。
参考文献:
[1]张有俊.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2007
[2]杨凯. 加大河道执法力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J].山西水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