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是美的化身,是文化的精华所在。诗歌不仅包含强烈的感情,具有扣人心弦的力量,能激起读者的共鸣;而且语言形象生动、凝练,富有色彩、韵味和语感,能陶冶情操,给人美的享受。
【关键词】:诗歌语言 品味 方法
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它是诗人高度锤炼的个性化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诗歌语言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因此诗歌教学要注重语言品位,才能达到美的教学效果。
一、理解字面意思,品味诗歌内涵
诗歌的语言美,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诗歌用字最少,容量最大,意在言外。在理解字面意的同时,还应进一层探究和发掘它的内涵,才能把握诗表达感情。如辛弃疾的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动描绘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一词贬义词褒用,包含了诗人对小儿无比喜爱之情,用得极妙 ,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跃然纸上,所谓一词千金 。又如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作者抓住富于特征的春景来设色和渲染,让景物着“红”披“绿”,使诗意生趣盎然,使诗境自成一幅浓墨重彩的图画。这些诗词既有诗的韵味美,更有画的色彩美,如同善于调色的丹青能手一般,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意趣盎然的画面,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享受。
二、揣摩关键词语,品味诗的形象
关键词语对展示诗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在欣赏中要对这些词语重锤敲击 ,反复品味。
1、品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词。
毛泽东的诗句“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争”、“击”、“翔”、“竞”是四个关键性词语,这四个动词各具其妙。“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鱼游而言“翔”,见鱼自如轻快活泼;鹰飞而言“击”,见鹰迅猛矫健英武;“竞”字则对大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在这清寒空阔的深秋季节里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人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也是诗眼,可引发我们美好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也许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惊”字作用不同凡响,耐人品味。
2、品味“疏通文气,活跃情韵”的虚词。
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可见虚词在诗中的作用。
三、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具有很强的结构美和音韵美,它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对仗使诗歌章法整齐,具有形式上的建筑美,而押韵和平仄,则在听觉上造成诗的音韵美。此外,诗词中双声、叠韵、叠字的恰当运用,也能求得音韵的美感,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了十四个叠字,错落有致,声调和谐,它虽并不描塑某种具体形象,但它为表现诗人愁怨孤苦的情绪,提供了先于一切形象的、感人至深的音韵效果,被人们称为“绝唱”。《诗经》中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也构成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音韵美,给人听觉上的美感享受。
四、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欣赏古诗,其实通过语言,去感受作品中的鲜明形象,结合诗歌的情景美,进而品味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人的作品是与诗人的经历、人生、阅历相关联的,像孟郊就写不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品味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对于“弹琴复长啸”这一句的默写,“啸”常误为“箫”,其原因就是不懂诗的意境。诗中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普普通通,并无新意可言。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更是平淡无奇。但就是这几个平淡无奇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达到了空明澄清的月夜竹林之境,以及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宁静、淡泊之情。读懂意境,就明白那是人物动作,就不会误为乐器。
总之,诗歌语言或平淡质朴、或自然轻灵、或奔放飘逸、或雅正醇俨、或含蓄蕴藉、或沉郁苍凉。体会妙境的功夫一在多见多识,二在仔细揣摩,才能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关键词】:诗歌语言 品味 方法
诗歌语言富有表现力,它是诗人高度锤炼的个性化语言,是最富有文学性的语言。诗歌语言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因此诗歌教学要注重语言品位,才能达到美的教学效果。
一、理解字面意思,品味诗歌内涵
诗歌的语言美,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炼美。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凝炼含蓄,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如李白的《望天门山》,诗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水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一句中的“出”和“来”化静为动,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地势的险要,给人以动态美。
诗歌用字最少,容量最大,意在言外。在理解字面意的同时,还应进一层探究和发掘它的内涵,才能把握诗表达感情。如辛弃疾的诗句“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生动描绘了小儿无拘无束地剥莲蓬吃的那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可谓是神来之笔,古今一绝!“无赖”一词贬义词褒用,包含了诗人对小儿无比喜爱之情,用得极妙 ,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农村生活跃然纸上,所谓一词千金 。又如王维的“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作者抓住富于特征的春景来设色和渲染,让景物着“红”披“绿”,使诗意生趣盎然,使诗境自成一幅浓墨重彩的图画。这些诗词既有诗的韵味美,更有画的色彩美,如同善于调色的丹青能手一般,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意趣盎然的画面,给我们带来赏心悦目的视觉美感享受。
二、揣摩关键词语,品味诗的形象
关键词语对展示诗歌形象起着重要作用,在欣赏中要对这些词语重锤敲击 ,反复品味。
1、品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实词。
毛泽东的诗句“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争”、“击”、“翔”、“竞”是四个关键性词语,这四个动词各具其妙。“争”字给碧绿无尘的江面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活现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鱼游而言“翔”,见鱼自如轻快活泼;鹰飞而言“击”,见鹰迅猛矫健英武;“竞”字则对大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在这清寒空阔的深秋季节里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作了富于哲理性的概括。王维的《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这句虽平白如话且寥寥五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颇耐人寻味的深山月夜图:月儿在山嘴边露了脸,如水的月光泻满了深山幽谷,它冲淡了笼罩山谷的夜色,也惊起了栖息窝巢的鸟鹊。其中的“惊”字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词语,也是诗眼,可引发我们美好的联想--也许是月光大亮了,使鸟儿感到分外的惊讶,也许是这皎洁的银辉来得过于突然了,引起了山鸟惊惶,再不就是今晚的月儿圆得有些异样,不由得使鸟儿莫名的惊恐,也许是鸟儿们为能依偎在暖融融的“家里”,借助今晚格外明亮的月色欣赏它们白天无法领略的美景而惊喜呢!“惊”字作用不同凡响,耐人品味。
2、品味“疏通文气,活跃情韵”的虚词。
杜甫有诗云:“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叶梦得评道:“远近数百里,上下数千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呑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可见虚词在诗中的作用。
三、品味语言的音韵美
古典诗词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这种形式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具有很强的结构美和音韵美,它讲究平仄、押韵、对仗。对仗使诗歌章法整齐,具有形式上的建筑美,而押韵和平仄,则在听觉上造成诗的音韵美。此外,诗词中双声、叠韵、叠字的恰当运用,也能求得音韵的美感,如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连用了十四个叠字,错落有致,声调和谐,它虽并不描塑某种具体形象,但它为表现诗人愁怨孤苦的情绪,提供了先于一切形象的、感人至深的音韵效果,被人们称为“绝唱”。《诗经》中重章复沓的章法结构,也构成琅琅上口、悦耳动听的音韵美,给人听觉上的美感享受。
四、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欣赏古诗,其实通过语言,去感受作品中的鲜明形象,结合诗歌的情景美,进而品味诗歌的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境界,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诗人的作品是与诗人的经历、人生、阅历相关联的,像孟郊就写不出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品味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对于“弹琴复长啸”这一句的默写,“啸”常误为“箫”,其原因就是不懂诗的意境。诗中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普普通通,并无新意可言。人物活动“独坐”、“弹琴”、“长啸”,更是平淡无奇。但就是这几个平淡无奇的词语组合在一起,却达到了空明澄清的月夜竹林之境,以及在其间弹琴长啸之人宁静、淡泊之情。读懂意境,就明白那是人物动作,就不会误为乐器。
总之,诗歌语言或平淡质朴、或自然轻灵、或奔放飘逸、或雅正醇俨、或含蓄蕴藉、或沉郁苍凉。体会妙境的功夫一在多见多识,二在仔细揣摩,才能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