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高辛血药浓度的测定方法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免疫测定法、液相-质谱联用法、毛细管电泳分析法等.通过调查近年来国内外地高辛相关文献并分析整理地高辛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认为利用免疫学原理的测定方法是目前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的主要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治疗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 对62例(73眼)鼻泪管阻塞患者行逆行性鼻泪管支架植入术,分析其手术成功率、术后各个时间段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73眼均一次性成功植入鼻泪管支架.拔管后3、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8.6%、95.9%、98.6%、98.6%、93.2%,所有支架均顺利取出,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活动性出血及术后支架阻塞.结论 经改良的鼻泪管支架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
目的 探讨重建接骨板在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32例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例,采用外侧锁定钢板联合内侧重建接骨板固定,对照组16例,采用单纯外侧锁定钢板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建接骨板联合外侧锁定钢板是治疗股骨远端C2、C3型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符合率及临床意义.方法 已做了手术及病理,术前临床疑为急性阑尾炎且进行了超声检查的患者54例,对比其超声及病理结果,分析急性炎症状态下阑尾声像图特征.结果 超声诊断符合率为89%,其中单纯性阑尾炎为75%,化脓性阑尾炎为94%,坏疽性阑尾炎为100%,阑尾周围脓肿为100%.结论 超声对急性阑尾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应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方法。
目的 探讨徒手旋转胎头术在干预头位难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90例产程进入活跃期的异常胎头位置者实施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术.结果 阴道徒手旋转成功并以枕前位经阴分娩70例,成功率77.8%.结论 徒手旋转胎头位置异常,可缓解头位难产,缩短产程,提高自然分娩率。
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规律和临床特征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分析146例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规律.结果 1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以皮疹、发热起病,所有病例热程均>36 h,热程在96 h以内者142例,在120 h以内者4例;体温37.8~40.5℃.早期的临床表现有惊跳、肢体抖动、头痛、便秘等.所有患儿均接受甘露醇、静脉用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下面部整形手术镇静的可行性,并寻找达到满意镇静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e50).方法 面部整形患者40例,在咪达唑仑和芬太尼镇静镇痛下,以血浆靶浓度为1 μg/ml开始TCI丙泊酚,使改良镇静/警醒评分(OAA/S评分)达到2~3分为满意镇静标准,相邻靶浓度比率为1∶2观察局部浸润麻醉时、切皮时、手术30 min时患者OAA/S评分变化及术后患者
目的 探讨影响宫颈癌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98例有完整病史资料和随访记录的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因素Cox比例风险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临床分期较晚,癌分化程度低,盆腔淋巴结阳性,深肌层浸润和无辅助治疗是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盆腔淋巴结状态(RR=2.457),肌层浸润程度(RR=1.962),临床分期(RR
目的 探讨氯霉素在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中的疗效.方法 对11例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惠儿应用氯霉素治疗,就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1例患儿中,好转10例,占90.9%,死亡0例,放弃1例,占9.1%,其中好转的10例患儿中仅有1例存在神经系统后遗症.结论 应用氯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化脓性脑膜炎疗效确切,价格便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的 观察帕瑞昔布钠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50例,年龄20 ~ 50岁,体质量45~ 70 kg,ASA 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双盲对照观察.术毕前20 min静脉用帕瑞昔布钠40 mg为P组、术毕前20 min静脉用生理盐水2 ml为C组.观察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1 h(T1)、术后4 h(T2)、术后12 h(T
目的 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黛力新、培菲康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黛力新和培菲康.结果 两组治疗4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和93.0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腹胀症状评分及SAS、SDS评分下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