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熊的明天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ight2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冰上的北极熊
  它们注定灭绝还是存续下去?少有动物能够像北极熊那样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意见分歧。
  2063年8月的一天,北极熊保护部队的一名飞行员正在进行飞行准备。一架载有12吨北极熊口粮的直升机将从加拿大高北极省份努纳武特地区的伊魁特市出发,飞往荒芜的巴芬岛东海岸,然后在那里将这些粮食卸下来,用以饲喂饥饿的北极熊——那里大约有100头正忍饥挨饿的北极熊。根据海冰融化记录,应该是从2月份开始,它们就已被困在浮冰上了。海冰是海水变冷时结成的冰。由于海水不是纯净的水,海水结冰的温度是-1.8℃,海冰对高纬度地区以至极地地区的水文、热力循环、洋流和生态系统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北极熊保护部队的其他飞行员也正准备飞往高北极地区的某些指定地点。“补充性喂饲”这一由加拿大和芬兰(最后两个存有北极熊活动的国家)发起的协作行动,现已成为惯例,并运作良好,目的是帮助世界上仅存的2500多只北极熊,在一无所有的北极浮冰上支撑着渡过越来越长的无冰期,直到它们再一次获得自己最爱的食物——格陵兰海豹。
  是现状还是耸人听闻?
  在未来的某一天,以上预言真的会成为现实吗?世界上最大的陆地食肉动物——北极熊真的会在50年内就只能依靠人类的干预才能继续生存繁衍吗?有人一定会说: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危言耸听,充其量是气候学家们歇斯底里的狂想结果罢了。
  然而,不管你怎样看待上述预言,这个问题的确不能再被忽视了。就连世界顶尖的北极熊研究专家都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有一天,真的有100头被困的北极熊出现在一些国家的海岸线上,这些国家的政府应该怎么办?喂养它们?采取其他措施?或什么都不做?
  与此同时,世界自然基金会(其宗旨是制止并最终扭转地球自然环境的加速恶化,帮助创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未来)也专门开展了一项名为“北极家园”的活动,旨在唤起人们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对北极熊的威胁的关注。该组织的相关研究也已经开始,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是:在当地人的帮助下,找到冰期保持最长的区域,并确保人类的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不会使其变得不适宜北极熊栖息。
  考虑到一些高北极地区极有可能蕴藏天然气资源,有关专家指出,我们应该及早介入,以保证将来在开发这些资源时,尽量避免损坏依赖冰原气候生存的物种的生存环境。
  冰上的北极熊
  今天,全世界究竟有多少只北极熊?它们的生存状况怎么样?关于这些问题,还存在很多数据上的空白。例如,在北极盆地以及俄罗斯沿海地区,北极熊数量被记为“0”,但人们对这些地区其实一无所知。
  从很多方面来说,“北极熊”这个名字取得可真不好。从活动范围来说,北极熊的活动范围南至詹姆斯湾,也就是哈德孙湾的最南端,和伦敦在同一个纬度上,离北极圈还远得很;而在2012年,一只北极熊在纽芬兰的格林斯庞德被猎杀,那里与巴黎处在同一纬度上。从名字来说,北极熊的拉丁学名是“Ursus maritimes”,直译为“海熊”;而在挪威语中,北极熊的名字是“isbjorn”,直译为“冰熊”。“海熊”或“冰熊”应该更适合北极熊,毕竟这个物种是依赖着冰原寻找食物的。海豹是它们主要的猎食目标,包括环海豹、髯海豹和冠海豹等。再想想北极熊的捕猎行为,一切就都说得通了:它们有的在冰上的换气孔旁守株待兔;有的跨越冰原不懈跟踪海豹;有的激流勇进一路追到海豹栖身的浮冰上;还有的依靠嗅闻冰下温暖气息,专逮里面蜷缩着的海豹宝宝……
  北极熊保护行动
  在过去的40年中,在动物保护方面,北极熊是一个极其成功的范例。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贸易与狩猎活动愈演愈烈,以致让北极熊种群濒临不可持续的危机边缘。20世纪50年代,猎人们要么在阿拉斯加的平原上持续追踪北极熊,要么在斯瓦尔巴特群岛从船上朝北极熊开枪。一个被叫作“枪之陷阱”的可怕发明是:猎人们把高火力的来复枪安装在木制支架上,然后在旁边绑上诱饵;一旦北极熊为获取食物触碰到机关时,来复枪就会开火,将其射杀。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全世界北极熊总数一度减少到10000~15000头(也许更少)。这一情况引起了有关国家的重视,并展开保护行动。加拿大、丹麦、挪威、美国以及苏联共同签署了北极熊保护协议。虽然该协议并没有完全禁止捕杀北极熊,但却大大地规范了狩猎北极熊的活动。40年过去了,如今北极熊的数量已回升至20000~25000头。而在同一时期,其他大型食肉动物如狮子、老虎等的境遇却糟糕得多。据说,北极熊是现今世界上唯一还维持着历史活动区域的大型食肉动物。
  然而,由于北极熊对海冰的依赖,全球变暖对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全球变暖的影响
  气候问题一直被一些政治家、活动家以及少数科学家争论不休。有人说,起码从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北极熊种群数量统计结果来看,北极熊并非濒临灭绝。而美国某网站也在一个新闻头条中称:“一个麻烦的真相是:今天活着的北极熊可比40年前多。”
  如此说法似乎不无道理,因为至今没有北极熊研究专家预测在未来50到60年间北极熊会灭亡,相反还有很多专家认为,北极熊数量的下降反而会使其种群延续至本世纪末。
  那么,气候变化究竟会不会影响北极熊呢?下面的一些事实或许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全世界19个北极熊亚群体中,有1个的数量在增长,有8个在下降,有3个保持稳定,剩下的不清楚。
  ●在哈德孙湾以西地区,成年雄性北极熊的平均体重从1980年的290千克下降到2004年的230千克。体重低于189千克的雌性北极熊将很难进行繁殖。
  ●2011年针对哈德孙湾西部北极熊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幼崽及一岁小熊的比例非常低,只占7%和3%。研究者认为这表明幼崽的存活率极低。
  ●由于海冰融化过早,北极熊不得不加大游泳距离,而这会让它们消耗更多的能量。在2004~2009年间,共有50次北极熊远距离游泳被记录,距离为54~687千米。   ●2010年,一名因纽特猎人发现了一头北极熊,被认为是被记录下的第一头北极熊和灰熊的杂交后代。科学家认为气候变化导致灰熊向北迁徙,造成了异种交配。
  对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舆论的共识是,气候变化确实对一些特定的北极熊群体产生了不利影响。比如,如数据所显示的,海冰的融化时间大大早于30年前,这令北极熊捕猎海豹的时间大大缩短,它们被困陆地,直到海冰重新凝结。而专家指出,北极熊在岸上最多能待180天,超过这一时间,就会出现成年个体数量减少和繁殖失败。换句话说,北极熊如果不能获取它们喜爱的食物,最多只能存活6个月。
  北极熊真的要挨饿了
  有人或许会说:北极熊是一种足智多谋、聪明且适应性很强的动物,在未来的温暖气候下,在持续的无冰期困境中,它们能不能换换脑子,从被困的陆地上找点别的东西充饥?可惜,情况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一些北极熊的确会以鲸尸、其他大型哺乳动物甚至鸟蛋作为食物不足的补充,但这并不能维持它们的生存。
  《北极熊,一个被威胁物种的博物志》的作者斯特灵(此人常被称作“北极熊圣经”)认为,北极熊也许偶尔会在斯瓦尔巴特群岛猎取一头驯鹿,或者在动物尸体上“打扫战场”,但那并不能够说明什么,北极熊的食性并没有改变。如此来看,那些暗示北极熊也许能够像棕熊一样靠吃果子存活的人应该消停了——北极熊是一种大型动物,它们长那么大靠的是吃海豹,而不是果子。
  还是把注意力转回到冰上吧,要说北极熊就必须得回到这上面来。一个争论焦点是,一些人认为气候变化带来的危机被夸大了。他们认为,在温暖的气候下,北极熊的活动领域是可以往北移的。的确,有专家指出,根据几十年来掌握的数据,生活在北部的北极熊或许反而会在变暖的情况下受益——哪里的冰薄,哪里就会获得更多的阳光穿透,哪里的海产就会更加丰富,所以温暖的世界或许会使得一些地区的海豹和北极熊的数量一起增加。
  然而,对这种说法持否定态度的人指出:首先,如果随着这样“改良的生存环境”往北迁徙,北极熊最终会到达北极盆地,但那里的深海的产出不及浅海大陆架,不会带来海豹数量的增加,这就抵消了高气温带来的好处。这也被认为是为什么北极熊总喜欢聚集在季节性海冰围绕的地区,而不去厚实的极北地区的原因。其次,如果温度持续上升,北极熊还可能面临无更北的地区可以迁徙的窘境。
  还有一些人说,不管气候模型显示出怎样的状况,我们都不应该对未来会发生什么做出预测。他们认为,从北极熊的至少10万年的生存历史,以及其间海冰覆盖程度来看,认为北极熊注定灭亡的人简直太低估了它们的求生能力。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认真做过关于气候与北极熊的相关研究吗?一位曾经长期生活在北极的前北极向导说,当他刚踏入这个行当时,从没听说过北极熊会吃驯鹿。但是,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他发现了一些被北极熊“扫荡”过的兽类尸体。其中一次,他目睹了17头北极熊啃食一头抹香鲸尸体。(当时这一事件还带来了一个奇怪的讨论:杀鲸鱼以拯救北极熊,这道德还是不道德?)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一事实看作是北极熊应对海冰融化得越来越早所带来的压力的一种生存策略?
  不过,专家们描述了一个有希望的前景:通过人为干预,帮助北极熊维持足够的种群数量,在少数的避难所里,如高北极地区、挪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和俄罗斯东北部的弗兰格尔岛等,坚持着生存下去,直到气候变化的“巨轮”调转方向。不过,真等到那时候,不管身上有没有带着给北极熊的口粮,我们人类也该都住到那里去了吧?!
  努力求生的北极熊
  气候变暖,海冰融化,海豹减少,北极熊将何去何从?让我们听听专家的观点。
  未来命运
  根据统计资料,近几十年来,夏季北极浮冰面积呈现波浪式逐年减小趋势。而在最近十年(2004~2013)中,北极浮冰面积达到最小值,这十年浮冰面积平均值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与历史上北极浮冰面积最大的1984年相比,仅为77%。其中,2011年为历史最低值,与历史最高值比,仅为72%。科学家认为,北极浮冰面积的波浪式减少应该与北极气温变化有关——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逐年波浪式地升高,这与北极地区浮冰面积逐年波浪式地减少正好呈负相关关系。
  气候变暖,浮冰减少,北极熊的未来如何呢?
  我们知道,北极熊的主要食物是幼年北极海豹——成年北极海豹在休息时总是待在浮冰的边缘,一看见北极熊,它们就跳入海中,而北极熊的潜水能力相对较差,它们在海水中是很难抓到海豹的,所以被北极熊捕食的往往都是那些待在浮冰上的没有经验的幼海豹。然而,随着气候变暖,浮冰面积减小,浮冰之间的距离变大,体弱的幼海豹很难从一块浮冰游到另一块浮冰,被淹死的幼海豹增多,导致幼海豹数量减少。还有研究认为,北极熊的寿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冬眠时间的长短:冬眠时间长,北极熊的寿命长,冬眠时间短,北极熊的寿命短;而冬眠时间的长短则取决于北极熊夏季觅食的多少:夏季食物丰富,北极熊储存的脂肪充足,冬眠时间就长,夏季食物短缺,北极熊储存的脂肪不足,冬眠时间就短。所以,北极熊只有在夏天多觅食,才有可能维持较长的寿命。
  如果北极地区未来的气候继续变暖,浮冰继续减少,幼海豹的数量也将继续减少,这不仅会导致北极熊的食物短缺,也会影响到北极熊的寿命,造成北极熊的生存危机。再加上加拿大、日本等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限制地捕杀北极海豹,使得北极海豹急剧减少,北极熊捕食海豹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这将进一步加重北极熊的生存危机。
  历史借鉴
  根据北极气候环境变化历史,近几十年来北极气候变暖和浮冰面积减少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次。以北极地区气温变化来看:在20世纪20至40年代,气温曾经出现过一次明显的升高,20年内升高了2℃左右;以北冰洋浮冰变化来看:有研究指出,北极海冰在过去的10000年中并不是稳定的,几千年前,北极海冰面积曾有过更少的时期,大约是现有冰量的一半,尤其是在夏季;以格陵兰冰盖变化为例:有研究指出,20世纪30年代冰川融化得比今天快,而20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冷却期,这期间形成了新的冰层,但从2000年起冰川又开始加速融化。   根据冰芯研究可知格陵兰更长时期的历史气候变化:从公元800年到1300年,格陵兰的气候相对温暖,和现在的温度相差不多,甚至还更暖和一点。自1300年,北大西洋的气候越来越冷,渐渐进入寒冷的小冰河期,一直持续到19世纪。1420年前后是小冰河期威力最强的时候,夏季的格陵兰、冰岛和挪威附近海域都是浮冰,格陵兰通往外界的水路因此中断。
  上述北极气候环境变化给人类在北极的活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公元前2500年,气候波动造成猎物减少,因纽特人来到格陵兰,建立了第一个人类在格陵兰的聚居部落;自公元前1300年起,进入冰河时期的格陵兰不适合人类居住,到公元前500年,因纽特人在格陵兰失去踪迹;公元980年前后,随着格陵兰气候逐渐变暖,来自挪威的维京人踏上格陵兰,当时的气候适合牧草生长、饲养牲畜;随着北极气候变暖,加拿大北部诸岛在冰封了几个世纪后,开始在夏季融化,水路畅通,因纽特人又从白令海峡迅速向东扩张,并大肆捕猎北极鲸,并最终在公元1200年前后又来到格陵兰西北部,给维京人带来冲击。
  可见,原住北极的因纽特人和维京人,随着北极气候环境变化,他们也在不断改变自己生活居住的地方,以适应北极的气候环境变化。
  人类能如此适应气候环境变化而求得生存和发展,那北极熊呢?
  何去何从
  面对日益变暖的世界,北极熊能否像其他一些动物那样通过改变自我,主动积极地适应北极气候环境的变化?
  2010年到2013年夏天,我在环绕斯瓦尔巴特群岛的科普考察过程中,多次看到北极熊精细地、节约地吃很难抓到的海豹的场景,还目睹了北极熊一改祖辈捕食海豹的习惯,学习捕食鱼类,甚至吃鸟蛋、海带和青草的有趣场面。显而易见,北极熊正在努力适应北极气候环境变化,以求得自身的生存和繁衍。正如达尔文所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由此可见,未来北极熊的命运决定于三个方面。第一,决定于北极气候环境变化,过分变暖则不利,适当变冷则有利;第二,决定于人类的行为,人类如果像限制捕杀北极熊一样限制捕杀海豹,则有利于北极熊捕食海豹,反之,则不利;第三,决定于北极熊自身适应北极气候环境变化的能力,积极适应,改变自我,则有利,反之,则不利。
  北极熊食性调整案例
  2010年7月23日下午,我在北极斯匹次卑尔根岛的西北海岸,目睹了北极熊捕食鱼的有趣场面。
  这是一头年轻的雌性北极熊。雌熊刚刚下水,还没有开始捕鱼,两只北极海鸥就飞到雌熊身边,把嘴伸到它的嘴边,好像是在与它谈判:“抓到鱼大家有份。”不一会儿,雌熊终于抓到鱼了,一群海鸥见状飞过来抢食,它只好匆忙吞食。
  雌熊又抓到了一条大鱼,准备上岸慢慢享用。海鸥们又追过来轮流抢食。雌熊一边躲避海鸥的进攻,一边慌忙地叼着自己捕获的大鱼,向着海岸逃去。
  这时,另外一头在山坡上休息的雌熊带着一头小熊朝这边走来,与雌熊在岸边相会。
  雌熊高高跃起后一个倒栽葱潜入水中捕鱼。
  雌熊抓到鱼了,正当雌熊吞食鱼的时候,讨厌的海鸥又围上来抢食。年轻雌熊赶紧上前保护,轰走了气焰嚣张的海鸥。
  雌熊吃饱了,在年轻雌熊的掩护下口含大鱼喂养自己的宝宝。
  此情此景,令我万分感动:聪明的北极熊面对北极环境变化,改变自己历来捕食海豹的习惯,尝试捕食鱼,以求生存!
其他文献
海豚被誉为地球上仅次于人的第二聪明的动物。当一切证据似乎都在指向海豚的高智商时,有科学家又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海豚或许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聪明?那么,海豚的智力到底如何呢?  让我们来猜一下这是什么动物:这种生物拥有复杂的社群结构,它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种群。当看到其中一个家族成员正在遭受痛苦时,其他个体的心跳会加速;当它们发现食物或者有潜在的威胁时,会发出警报。  你猜到了么?你或许
到了大约50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晚期或铜器时代初期,LP等位基因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大部分地区都已很常见,养牛变成了这些地区经济的主要部分。布格尔说,不仅欧洲人发现了养牛这一生活方式,而且一旦他们真的从牛身上得到了营养性的好处,他们就会增加牛的养殖规模。事实上,在欧洲中北部许多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早期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头中,多达2/3以上都是牛骨。  究竟为什么能消化牛奶会给予这些欧洲地区一个如此
许多人认为,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色彩,颜色只是各种不同波长的光。许多人也都见过牛顿的光谱,一道白色日光被分解成如彩虹般的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特定波长的光。所以人们会说:“哦,颜色就是我们周围世界的光的波长,不同的物体反射不同波长的光,因此我们看到这些物体拥有不同的颜色。”但这并非是全部事实。  如果你看到的是反射红色物体或者蓝色物体的波长,它们也并不会是我们所认为的“哦,这是蓝光
“百慕大三角”这个说法,最早是由美国作者加迪斯在1964年的美国《大商船》杂志中的一篇文章里提出的。加迪斯在该文中称,在这个神秘地带,大量船只和飞机离奇失踪,无法解释。但加迪斯并非是第一个得到此结论的人。早在1952年,美国作者山兹就在美国《命运》杂志上撰文说,这个区域看来发生了异常多的离奇事件。魔鬼三角”与海底“超文明”有关?  1969年,美国作者斯潘塞以百慕大三角为题材,写了一本叫作《失落的
在植物下面我们看不到的土壤里,有一个被称为“根围”(围绕植物根系的区域)的地方,那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只有深入探究地底下的生态,才能从植物的视角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与植物的健康。  植物的每一条根系或根毛都拥有自己的根围,根围延伸的范围可从几毫米到1米左右,在这个特殊范围内生存着特殊的根系微生物群落。在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中,根围单位面积所含的生命数量比土壤中其他地方多得多,有人甚至认为比地球上
黑洞坐落在每个大质量星系的中心。科学家现在相信,星系的这颗黑暗心脏是由它周围的暗物质云塑造的。科学家通过观测椭圆星系,来调查黑洞与暗物质云之间关系。椭圆星系是在较小的星系合并成一个橄榄球形状的星系时形成的,它们的暗物质也合并在一起。目前尚不清楚暗物质怎样控制黑洞生长,但新发现表明:一个星系包含的暗物质越多,它中心的黑洞也越大。
字母蜗牛与数字瓢虫纷纷爬上矮墙,它们兴高采烈地出发啦!矮墙迷宫线路错综复杂,只有两只蜗牛和一只瓢虫相遇了。它们究竟是谁呢?  脑筋大转盘  你的脑筋会“转弯”吗?请迅速回答右面的问题。  哪种动物不爱打扮?  哪只豹子用两条腿走路?  为什么一个人吃瓜子不吐壳?  打一字:比4个嘴巴大一点。
白茫茫的大雪覆盖了奇幻森林,冰雪精灵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一年一度的冰球大战就要开始啦!瞧,黑熊和棕熊这两位球员正在球门前交锋,它们追赶,挥杆……离比赛结束还剩10分钟了,究竟谁能取得胜利呢?
美国音乐治疗协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让音乐成为一种有科学证据的治疗方法。虽然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较,音乐疗法可能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音乐对于我们的健康有着许多令人惊讶的意义。  我们知道,音乐会对我们的大脑产生一些十分有趣的影响。大量研究显示,倾听我们喜爱的音乐——无论什么形式的音乐——能够刺激大脑的奖赏中心,从而让人感觉心情愉悦。部分原因是因为音乐能刺激大脑释放更多的多巴胺
1.天气预报分类  一般说来,天气预报按时间长短来分,可以分为:临近天气预报(1天内)、短期天气预报(1~3天)、中期天气预报(4~10天)和长期天气预报(一月内);  按照空间尺度来分,可以分为:全球天气预报、半球天气预报、国家天气预报和局地天气预报;按照需求来分,可以分为登山、热气球、航空、航天等天气预报。  由于各种天气预报的要求不同,因此它们的预报思路和方法也不同。  对于大范围的专业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