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措施的效果分析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zway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最主要病害。选择无病树种、晾晒种根、幼树药剂防治、修剪病枝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于减轻病害,降低发病率有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2-90-02
  泡桐在河南省分布广泛,是生长适应性较强的乡土树种之一,在林产品外贸出口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的最主要病害,俗称泡桐扫帚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一旦染病,在全株各个部位均可表现出受害症状。染病的幼苗、幼树常于当年枯死,大树感病后,常引起树势衰退,材积生长量大幅度下降,甚至死亡。
  1 鹿邑县气候、土壤概况
  鹿邑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北纬33°43′至34°51′,东经115°25′至115°37′之间,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2.4°C,生长期年均283d,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土壤有潮土、砂疆土地两个土类,降水量年均900mm,降雨日数年均98.6d,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属暖温带半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四季分明,无霜期年均222d,日照时数年均2 252.5h,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
  2 试验情况及结果
  2.1 不同发病程度对泡桐生长的影响 泡桐丛枝病对泡桐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在苗木、幼树期、中后期都有较大影响。以下是通过对未进行丛枝病防治的5a生兰考泡桐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1看出,由于泡桐丛枝病的发病级数的增加,使胸径生长量减小,丛枝病发病程度越严重,胸径生长越小。因此,对丛枝病进行综合防治,减轻泡桐丛枝病的危害,是实现泡桐速生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
  2.2 修剪病枝对减轻病害效果 在病枝中,类菌质体的分布较多,修剪大树上的病枝,可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减轻丛枝病的危害。在泡桐试验基地,对2a生兰考泡桐进行修病枝和不修病枝对比试验,每年6、7、8月份分别修病枝1次,5a生时,对修病枝和不修病枝的兰考泡桐进行调查,结果见表2。
  从表2看出,通过每年进行3次修剪病枝后,丛枝病发病率只有56.4%,发病指数只有0.2106;而不修病枝的5a生兰考泡桐丛枝病发病率高达76.98%,感病指数也达0.4033。可见修剪丛枝病枝是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
  2.3 药物不同注射时间对泡桐苗期丛枝病的治愈效果 泡桐丛枝病由一种比病毒大的微生物--类菌原体(MLO)引起的,因而对四环素、土霉素等药物反应很敏感。在1~2a生幼树期间,由于髓心较大、木质部较薄,药液便于输送到发病部位,因此对1~2a生泡桐幼树,用盐酸四环素等进行注射,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剂配制是每片25万单位的四环素70片加30%~38%的浓盐酸50g加水4.25kg,这样配得的药液每mL含1万单位的四环素,每株泡桐幼苗大约注射25mL左右。但防治的时期不同,其效果是不同的。一般发病初期和中期药剂防治效果最好,而发病后期防治效果较差。据调查,一般6月上旬以前,为丛枝病发病初期,在不同时间对泡桐幼苗用盐酸四环素进行髓心注射试验,结果见表3。
  3 防治方法
  3.1 选择优质抗病树种 不同种类的泡桐,对丛枝病的抗病能力有一定差异,用不同种类的泡桐进行埋土育苗试验,其发病率明显不同,其中山明泡桐和揪叶泡桐发病率较高;白花泡桐、毛泡桐、川泡桐发病率较低。
  3.2 选择无病壮苗 不同植株间的相对抗病力大小是不同的,选择无病或抗病能力强的泡桐树进行育苗造林,可以减轻丛枝病的危害程度。在兰考泡桐中进行抗病优树的选择,并利用优树种根进行育苗试验,结果证明,用一般兰考泡桐树培育的苗木,丛枝病发病率较高,而选用无病兰考泡桐树种根培育的苗木,发病率较低。
  3.3 晾晒种根降低发病率 泡桐种根含水量较高,剪根后如不晾晒,直接埋根育苗,往往引起剪口腐烂,使丛枝病发病率提高。用揪叶泡桐种根进行不晾根和晾根试验,并对苗木进行发病率调查,结果是:不晾根的苗木丛枝病发病率为14.3%,晾根6h发病为6.5%,晾根1d发病率为6.3%,晾根2d发病率是3%,晾根3d发病率是2%。以不晾根发病率最高。
  3.4 幼树药剂防治 对1~2a生泡桐幼树,用盐酸四环素等进行注射,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的初期和中期药剂防治效果较好,发病后期防治效果较差
  3.5 修剪病枝对减轻病害效果 在病枝中,类菌质体的分布较多,修剪大树上的病枝,可以减少病原的传播,减轻丛枝病的危害。
  4 结论
  进行泡桐丛枝病综合防治是实现泡桐速生丰产的重要措施。通过试验总结出选择抗病树种、选择无病壮苗栽培、晾晒种根、修剪病枝、幼树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于减轻病害,降低发病率有显著的作用。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红芯4号”胡萝卜为材料,利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施用钾肥对胡萝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指导当地胡萝卜合理施用钾肥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K225处理(施钾量为225kg/hm2)胡萝卜产量最高,为99.8t/hm2;施钾量在75~150kg/hm2范围内,可以显著提高胡萝卜的全糖含量和Vc含量;K150处理的全糖含量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处理增加了26.7%和54.8%;K150处理和K22
在通讯工作中,短波天线具有着定向通讯以及广播的作用,在方向等方面具有着较高的需求,而为了对其方向等参数进行良好的把握,就需要做好其防护工作。在本文中,将就短波天线防
摘 要:烟蚜防治应采用“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控制虫害,减少损失。该文综述了烟蚜的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等综合防治策略。  关键词:烟蚜;危害;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 S435.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20-59-03  烟蚜Myzus persicae(Sulzer),亦称桃蚜、温室蚜、烟蚜、菜蚜、波斯蚜,隶属昆虫纲、同翅目、蚜科、瘤蚜
电子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电子通信工程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要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本文主要从加强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行业的不断完善,针对电网问题的研究也变得越加深化,构建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经济性的智能电网运用已成为现在国家电网方面重点的研究方向
现如今,绝大多数医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建设信息化服务体系,而信息化服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无线网络技术。本文主要通过对无线网络技术概念与特点的介绍,着重探讨了无线
自2009年以来,苍南县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项目区的冬闲田上连续种植绿肥紫云英,鲜草翻压还田。经5a的紫云英连续还田,项目区地力提升明显,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27.6%,有效磷提高2
摘 要:西瓜长季节栽培模式是一种高效农业模式,将原来的西瓜生产周期由5~6个月延长到9~10个月,西瓜的采收由1~2茬增加至5~6茬。该种植模式在增强西瓜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对西瓜栽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病虫害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介绍了长季节西瓜栽培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虫害,并提高了综合防治技术,为西瓜长季节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保护地;西瓜;长季节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  中
以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新鲜嫩叶为材料提取总DNA,并以其为模板,根据已报道的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Toc33基因的编码序列,设计一对PCR引物,扩增诸葛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