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逐步成为世界性制造业大国,机械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及应用日益增多,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因为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是高职类院校培养机电类人才的一门基础课程,所以对于高职院校一些如机制、模具、数控技术专业的学生,掌握液压与气动技术更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结合我国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特点,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提出了一些改革的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37-4;TH138-4
1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偏重
在传统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照本宣科,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过分强调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知识,而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缺乏,学生对所学专业也难以产生兴趣。另外,由于教师在教授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融合,导致课程内容学习上的重复。还有一些教师教授时,在内容安排上衔接不当,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一些难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该部分的讲述都比较简略,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好学习的重点内容。
1.2课程内容与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液壓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主要是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方面知识,课时总数较少,从课时分配看,液压泵的拆装、液压阀的拆装、液压基本回路实验、气动基本回路等实践性环节只存在于8个课时4个实验项目,这些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内容也较为陈旧,在基本技能培养与操作方面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
1.3与社会企业难衔接
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基本上仍是以知识体系为顺序组织的,前半部分集中介绍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具体实例。由于学生在以往的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液压及气动技术,普遍对《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专业性不强,甚至难以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等。
1.4教学实践的培养力度不够
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生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要求学生机械性的在实验台上选择液压元件组装液压回路。另外,实践教学平台液压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大多已被事先设计好,学生的创新性毫无发挥之地,只是把数据单纯的记录下来而已。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2关于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2.1教学方法上
2.1.1多媒体教学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涉及到许多液压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的液压回路图,有的图形比较抽象、复杂。过去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要么通过课本上的图进行分析,要么通过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挂图的幅面有限,一些复杂的结构图和系统图效果更差,而且典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分析等内容很难在黑板上讲解和描述清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得到普遍重视。教师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关知识的幻灯片,工作原理及液压回路的视频和动态演示图,搜集一些液压系统工作的视频等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动画、图像、文字、声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学生理解起来变得十分容易。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阀的操纵以及位置变换和通、断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液压回路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元件的动作及状态,油液的进油和回油路线等。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的辅助时间,弥补了教学学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紧张等教学上的缺陷,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1.2理论联系实际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行业标准、员工的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分析实例来锻炼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时,通过分析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传动系统,升压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回路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巩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当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对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对于液压传动技术,教师应当在尽量减少理论推导及数学公式的计算的前提下,讲清传动系统的概念性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液压转动技术的教授内容包括液体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教师在讲授时应当适当调整以上内容的学时,对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所,注意事项等等与实际应用关联较大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另外,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等,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讲解。考虑到气压转动部分的元器件工作原理与液压元件类似,对于气压传动技术,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气压与液压的不同之处,讲清楚关键知识点。总之,教授的目标是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通过多分析实例,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的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2.3考核方式上
一般高职院校这类课程主要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平时表现和课后作业等成绩为辅的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学生实际操做能力只能够从平时表现反映出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特点,做到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建议如下:增加实训成绩的比重,除了把考勤,作业纳入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的考核也不容忽视。
3结束语
《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不仅理论性较深,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所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实施面向实践型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李琴,常海平,赵翠萍. 基于工作过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J]. 职业技术,2013,02:23-24.
关键词: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37-4;TH138-4
1液压传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对传统教学模式过于偏重
在传统专业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视应用能力的培养,照本宣科,沿用传统的灌输方式,过分强调流体力学等理论基础知识,而缺乏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式,造成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缺乏,学生对所学专业也难以产生兴趣。另外,由于教师在教授时以自我为中心,不注意和后续专业课之间的融合,导致课程内容学习上的重复。还有一些教师教授时,在内容安排上衔接不当,对于液压与气压传动的一些难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对该部分的讲述都比较简略,造成学生难以掌握好学习的重点内容。
1.2课程内容与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在液壓方面的课程设置较为单一,课程内容主要是流体力学和液压传动两方面知识,课时总数较少,从课时分配看,液压泵的拆装、液压阀的拆装、液压基本回路实验、气动基本回路等实践性环节只存在于8个课时4个实验项目,这些认知性和验证性实验的内容也较为陈旧,在基本技能培养与操作方面远远达不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不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培养目标。
1.3与社会企业难衔接
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方式基本上仍是以知识体系为顺序组织的,前半部分集中介绍基础理论,后半部分重点介绍具体实例。由于学生在以往的课程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很少能够接触到液压及气动技术,普遍对《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许多高职院校在实践培养环节上出现诸多问题,如:与相应的企业联系不够紧密,致使学生不仅对基础设备、工艺装备技术及国家行业标准也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且在工作过程中专业性不强,甚至难以明确区分课堂教学和企业生产、制造、检验和调试的不同等。
1.4教学实践的培养力度不够
多年来,实践教学平台依然选用专用的本科教,学生实验根据实验指导书,按照实验要求学生机械性的在实验台上选择液压元件组装液压回路。另外,实践教学平台液压试验台的液压回路大多已被事先设计好,学生的创新性毫无发挥之地,只是把数据单纯的记录下来而已。目前绝大多数毕业生在面临实际的工程项目问题时,多表现为动手能力差,不能独立思考,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和应有的工程意识及能力。
2关于教学课程改革的建议
2.1教学方法上
2.1.1多媒体教学法
《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涉及到许多液压元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基本的液压回路图,有的图形比较抽象、复杂。过去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教学手段比较单一,要么通过课本上的图进行分析,要么通过教学挂图、教学模型等辅助教学。挂图的幅面有限,一些复杂的结构图和系统图效果更差,而且典型元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系统分析等内容很难在黑板上讲解和描述清楚。在现代教学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得到普遍重视。教师在授课前,准备好相关知识的幻灯片,工作原理及液压回路的视频和动态演示图,搜集一些液压系统工作的视频等教学素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动画、图像、文字、声音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呈现给学生,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生动,学生理解起来变得十分容易。通过应用多媒体课件,还可以把液压系统中油液的流动,阀的操纵以及位置变换和通、断关系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液压回路系统处于不同工作状态时各元件的动作及状态,油液的进油和回油路线等。总之,采用多媒体教学,大大缩短了教学内容的辅助时间,弥补了教学学时少、内容多,教学任务紧张等教学上的缺陷,最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1.2理论联系实际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中指出:探索建立“厂中校”“校中厂”实习实训基地,将企业的行业标准、员工的职业素养融入课堂教学中。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分析实例来锻炼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工作的能力。例如:在分析典型液压传动系统时,通过分析起重机液压传动系统,组合机床动力滑台液压传动系统,升压机液压传动系统的回路组成,工作原理及系统特点,巩固运用以往所学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2教学内容上
教学内容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所以在对《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时,应当本着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专业特色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对于液压与气动技术课程内容做出调整。对于液压传动技术,教师应当在尽量减少理论推导及数学公式的计算的前提下,讲清传动系统的概念性知识点,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液压转动技术的教授内容包括液体流体力学、液压元件、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分析,教师在讲授时应当适当调整以上内容的学时,对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液压控制阀等的工作原理,应用场所,注意事项等等与实际应用关联较大的内容进行重点介绍。另外,在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液压基本回路及典型液压传动系统等,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讲解。考虑到气压转动部分的元器件工作原理与液压元件类似,对于气压传动技术,教师可以采取针对性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理清气压与液压的不同之处,讲清楚关键知识点。总之,教授的目标是在保证理论知识够用的基础上,通过多分析实例,增强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的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
2.3考核方式上
一般高职院校这类课程主要以期末考试笔试成绩为主,平时表现和课后作业等成绩为辅的传统的考核方式不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学生实际操做能力只能够从平时表现反映出来。为了提高教学效果,结合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课程特点,做到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又注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的建议如下:增加实训成绩的比重,除了把考勤,作业纳入平时成绩,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的考核也不容忽视。
3结束语
《液压与气动传动》课程不仅理论性较深,而且有很强的实践性。高职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人才,所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课程体系实施面向实践型教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李琴,常海平,赵翠萍. 基于工作过程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改革[J]. 职业技术,2013,0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