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远的学生宿舍,很近的校外公寓
IUB面积很大,大到我刚来时根本分不清IUB跟布鲁明顿的区别在哪里,大到我几乎觉得IUB就是布鲁明顿,布鲁明顿就是IUB。学校的宿舍群基本集中在学校的西北方,还分布了学校的主图书馆、体育馆、商业区,以及主要院系等。
那些院系的学生基本都住在校内宿舍,因为校内宿舍离他们上课的地方会很近。而法学院却在学校的东南方,位于学校与城区的边界线上。法学院到底有多么的偏远呢?刚来时,一位老师告诉我们,IUB是无烟学校,严禁在校内吸烟,但是法学院的学生比较幸运,因为只要走到法学院对面的街道,就算是“校外”了,就可以放心吸烟了。
如果我选择住学生宿舍,我就会离法学院很远,要坐好几站校内公共汽车才能抵达学校的边界:而如果我在法学院附近租一个校外的房子,反而会离法学院很近,步行不超过10分钟。
因为是初次出国,多少有些忐忑,加之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一直都比较弱,所以,当时我决定跟几名法学院的中国同学一起住在离学校很近的campus walk,这样就可以每天步行去上学,免去等公共汽车的苦恼。
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每天从法学院下课后就从学校的边界直接步行回家;而每天去上学时,从校外刚走到学校的边界,就到法学院了。也就是说,我基本上就没有走进学校的必要!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我每天都在上学,却几乎没怎么去过学校里面,对学校的其他建筑也都感到很陌生,对其他院系的认同感也不强。我会觉得自己是IUB法学院的学生,但不会觉得自己其实也是IUB这所大学的一份子。
我的整个大一,几乎都用来适应新环境了,心态也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大二才从心理上真正进入大学。我的很多同学,几天之内就可以生龙活虎地以美国人心态开始新生活,开通银行账户,办理电话卡,找寻中国餐馆,把学校的地理构造、公交路线都搞得一清二楚,而我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反正是跟中国人一起住,有什么问题都问别人。
留学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职业律师
平时偶尔跟一些其他院系的同学聊天,他们都觉得很难在学校的公众活动中看到法学院学生的身影,这和法学院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有关,注定了我们在无意识中与其他院系相隔离。当然,还有种可能是因为法学院没有本科生,而研究生和博士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意识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法学院的学生几乎都集中居住在campus walk,对校内那几个著名的学生公寓,如Tulip tree、BBHN、Evermann、Redbud、Campus view等,很少有搞得非常清楚的。另一方面,其他院系以住校内宿舍为主的同学,则是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居住了大量法学院学生的campuswalk。
一学期之后,我觉得如果再这样自我隔离下去,我就要变得“去IUB化”了。这对于我这种来美国就纯粹是为了提升自我修养,而不是为了考BAR以后去当律师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损失!
要知道,我读的可不是“印第安纳政法学院”,我读的是一所几乎所有文科专业都排名全美前二十,涵盖了超高水平的新闻学院,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音乐和公共事务管理都位居全美前三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我希望能跟学艺术,学音乐,学历史,学文学,学新闻,学广电的人接触,去深刻地感受美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而不是来美国接受职业教育把自己培养成为职业法律。
何况,我很不喜欢法学院那种随时随地都弥漫着竞争的硝烟的感觉。
美国的法律教育是高层次教育。不设本科,必须修完其它专业的本科才能修法学。本科时代就闲云野鹤的人,基本不会选择来修法学的,来的都是喜欢挑战、喜欢竞争的那一批基因。所以,周围的好多同学(主要是美国同学)都在卯足了劲拼学习成绩,拼GPA排名,拼司考通过率,计算自己毕业后能拿多少年薪,人人都想着global pay(全球统一标准的薪资待遇,比如你就职于总部在美国的外企,工作安排在印度分部,但是你的薪资待遇标准仍然等同于美国总部同等职位的同事)。
美国的法学院是职业学院,以培养律师,培养实务人才为主要目的,所以在授课形式上都是以案例教学实务为主,课堂气氛真的是剑拔弩张。这与我的本性是违背的,我天生放荡爱自由,向往着人文色彩的世界,逃离这个学霸聚集的campus walk势在必行。
我是印第安那大学的学生,而不仅仅只是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对于印第安那大学而不仅仅只是对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的认同感。在形形色色的各大院系学生公寓里,我才能感知到我渴望的人文艺术风情,而不是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搬到了位于IUB学生宿舍群西北方的Evermann。(未完待续)
IUB面积很大,大到我刚来时根本分不清IUB跟布鲁明顿的区别在哪里,大到我几乎觉得IUB就是布鲁明顿,布鲁明顿就是IUB。学校的宿舍群基本集中在学校的西北方,还分布了学校的主图书馆、体育馆、商业区,以及主要院系等。
那些院系的学生基本都住在校内宿舍,因为校内宿舍离他们上课的地方会很近。而法学院却在学校的东南方,位于学校与城区的边界线上。法学院到底有多么的偏远呢?刚来时,一位老师告诉我们,IUB是无烟学校,严禁在校内吸烟,但是法学院的学生比较幸运,因为只要走到法学院对面的街道,就算是“校外”了,就可以放心吸烟了。
如果我选择住学生宿舍,我就会离法学院很远,要坐好几站校内公共汽车才能抵达学校的边界:而如果我在法学院附近租一个校外的房子,反而会离法学院很近,步行不超过10分钟。
因为是初次出国,多少有些忐忑,加之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一直都比较弱,所以,当时我决定跟几名法学院的中国同学一起住在离学校很近的campus walk,这样就可以每天步行去上学,免去等公共汽车的苦恼。
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另外一个问题,我每天从法学院下课后就从学校的边界直接步行回家;而每天去上学时,从校外刚走到学校的边界,就到法学院了。也就是说,我基本上就没有走进学校的必要!
就这样,一年过去了,我每天都在上学,却几乎没怎么去过学校里面,对学校的其他建筑也都感到很陌生,对其他院系的认同感也不强。我会觉得自己是IUB法学院的学生,但不会觉得自己其实也是IUB这所大学的一份子。
我的整个大一,几乎都用来适应新环境了,心态也还停留在高中阶段,大二才从心理上真正进入大学。我的很多同学,几天之内就可以生龙活虎地以美国人心态开始新生活,开通银行账户,办理电话卡,找寻中国餐馆,把学校的地理构造、公交路线都搞得一清二楚,而我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反正是跟中国人一起住,有什么问题都问别人。
留学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个职业律师
平时偶尔跟一些其他院系的同学聊天,他们都觉得很难在学校的公众活动中看到法学院学生的身影,这和法学院偏安一隅的地理位置有关,注定了我们在无意识中与其他院系相隔离。当然,还有种可能是因为法学院没有本科生,而研究生和博士生对学校活动的参与意识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
法学院的学生几乎都集中居住在campus walk,对校内那几个著名的学生公寓,如Tulip tree、BBHN、Evermann、Redbud、Campus view等,很少有搞得非常清楚的。另一方面,其他院系以住校内宿舍为主的同学,则是基本上都没有听说过居住了大量法学院学生的campuswalk。
一学期之后,我觉得如果再这样自我隔离下去,我就要变得“去IUB化”了。这对于我这种来美国就纯粹是为了提升自我修养,而不是为了考BAR以后去当律师的人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精神损失!
要知道,我读的可不是“印第安纳政法学院”,我读的是一所几乎所有文科专业都排名全美前二十,涵盖了超高水平的新闻学院,戏剧学院和电影学院,音乐和公共事务管理都位居全美前三的综合性公立大学。我希望能跟学艺术,学音乐,学历史,学文学,学新闻,学广电的人接触,去深刻地感受美国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而不是来美国接受职业教育把自己培养成为职业法律。
何况,我很不喜欢法学院那种随时随地都弥漫着竞争的硝烟的感觉。
美国的法律教育是高层次教育。不设本科,必须修完其它专业的本科才能修法学。本科时代就闲云野鹤的人,基本不会选择来修法学的,来的都是喜欢挑战、喜欢竞争的那一批基因。所以,周围的好多同学(主要是美国同学)都在卯足了劲拼学习成绩,拼GPA排名,拼司考通过率,计算自己毕业后能拿多少年薪,人人都想着global pay(全球统一标准的薪资待遇,比如你就职于总部在美国的外企,工作安排在印度分部,但是你的薪资待遇标准仍然等同于美国总部同等职位的同事)。
美国的法学院是职业学院,以培养律师,培养实务人才为主要目的,所以在授课形式上都是以案例教学实务为主,课堂气氛真的是剑拔弩张。这与我的本性是违背的,我天生放荡爱自由,向往着人文色彩的世界,逃离这个学霸聚集的campus walk势在必行。
我是印第安那大学的学生,而不仅仅只是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的学生,一定要培养自己对于印第安那大学而不仅仅只是对印第安那大学法学院的认同感。在形形色色的各大院系学生公寓里,我才能感知到我渴望的人文艺术风情,而不是针锋相对的唇枪舌剑。
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搬到了位于IUB学生宿舍群西北方的Evermann。(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