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改必先改课,改课的核心是课堂,如何改变课堂中学生学习的方式是重中之重。众所周知,高效课堂来源于独特教学设计,并付之于实践。下面,笔者以学生学习为主线来设计课堂,称为“学习设计”,现结合平时教学中的一些案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学习设计”加以阐述。
一、开发学习资源, 打造魅力课堂
学习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科学教学内涵更加丰富,更有魅力。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资源利用得好,挖掘得深就可能打造出对学生成长有用的优质课堂。现结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电功率》的教学实践,谈谈以八年级(下)学习资源“手摇发电机”为主线的设计思路。
【案例1】:《电功率》教学
1.让学生实验:手摇发电机,观察现象,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假若作用在摇柄上的力恒为5牛,转一圈手对摇柄做了多少功?若转1圈需要0.5秒,摇柄转动时的功率多大?
3.你能描述一下是谁对谁做功,使小灯泡获得了内能和光能吗?在这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能?(人对摇柄做功,使摇柄获得了机械能,这过程中人消耗了化学能)追问:当电流通过小灯泡时,使小灯泡获得了光能和内能,你能描述一下是谁对谁做功吗?在这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能?总结:机械能做功,电流也能做功。
4.实验中慢慢摇摇柄与快速摇摇柄,你看到了什么?(机械做功有快慢,电流做功也有快慢。电流做功的快慢用电功率来表示,电功率是判断灯亮暗的依据)
5.对照机械功率,你能给电功率下定义吗?(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6.手摇发电机工作时,我们可以用P=Fv来计算机械功率。那么,如何计算小灯泡工作时的电功率?猜想: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科书先从电能转化的实例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电流做功多少,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教科书中电能转化的实例有电视机、厨房的脱排油烟机、应急灯。这三种电器仅能说明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局限性很大。而运用手摇发电机可以顺其自然地把机械功、机械功率概念作类比,引出电功、电功率概念。这节课以“手摇发电机”为主线的学习资源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开发学习资源的魅力所在。
二、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引力课堂
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段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会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备课时笔者总在思索如何把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融合,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 寻找兴奋点,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新奇有趣,让这个情境、这些知识在他们脑海中打上烙印,多少年后仍能想起并津津乐道。
【案例2】:《物质的溶解性》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很枯燥又很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中的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笔者设置生活化情境活动——制造“死海”,引导学生经历“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并逐步到达高潮:概念完善了,制造“死海”成功了。流程如下:
1.欣赏死海图片,布置挑战任务:课堂上研究制造“死海”秘方。(夸张煽动,营造氛围)
2.引导实验,让学生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初步不完整概念: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
3.提出任务:要想使溶液更浓,底部的固体溶质全部溶解进去,你有什么好办法?得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和应用,产生新的情境,所以强调此概念必须限制的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4.利用“猜一猜:是真?是假?”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举证,得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引发新的猜想。
5.引导实验,发现溶液饱和之后为什么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思考讨论,从而完善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是不饱和溶液。”强调概念中关键词“这种溶质”。并总结出制造“死海”的有效方法,引发再思考和情景题变式训练。
本节课笔者创设了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学习情境,与新知识巧妙结合,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情境,将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并通过实验探究降低思维的难度。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快乐,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始终关注和欣赏学生,在知识关键处和学生出现迷惑时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喜悦,学生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总之,创设学习情境既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增添学习探究,呈现活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操作、探索、讨论、感受,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体验,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
【案例3】: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教学片段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的呼吸系统;呼气和吸气的原理;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这个实验平时教师都做过,但一般是教师自己演示,往下拉膈膜,观察气球的变化。但这节课笔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如右图),器材及制作方法:用两个气球模拟肺,连上玻璃管,用橡皮塞塞紧,用大可乐瓶(剪去底部粘上橡皮膜模拟膈)模拟胸腔。要求学生让气球鼓起来,学生开始实验,很多学生想到了吹,确实把气球吹起来了;也有部分学生用手捏塑料瓶(当然不会鼓起来);只有少数学生想到用手拉。有的学生解释说:“用嘴吹类似人工呼吸,不是人体自己主动呼吸。”笔者要求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然后又解释了用手拉“膈膜”的原理。课外作业设计是让学生给自己制作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并拟出一份使用说明书。笔者认为,教学的亮点就是增添探究,或把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实验,再让学生去探究。其实,我们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有时候学生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亲身动手做实验,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
一、开发学习资源, 打造魅力课堂
学习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科学教学内涵更加丰富,更有魅力。课堂教学中,对学习资源利用得好,挖掘得深就可能打造出对学生成长有用的优质课堂。现结合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电功率》的教学实践,谈谈以八年级(下)学习资源“手摇发电机”为主线的设计思路。
【案例1】:《电功率》教学
1.让学生实验:手摇发电机,观察现象,分析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假若作用在摇柄上的力恒为5牛,转一圈手对摇柄做了多少功?若转1圈需要0.5秒,摇柄转动时的功率多大?
3.你能描述一下是谁对谁做功,使小灯泡获得了内能和光能吗?在这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能?(人对摇柄做功,使摇柄获得了机械能,这过程中人消耗了化学能)追问:当电流通过小灯泡时,使小灯泡获得了光能和内能,你能描述一下是谁对谁做功吗?在这过程中消耗了什么能?总结:机械能做功,电流也能做功。
4.实验中慢慢摇摇柄与快速摇摇柄,你看到了什么?(机械做功有快慢,电流做功也有快慢。电流做功的快慢用电功率来表示,电功率是判断灯亮暗的依据)
5.对照机械功率,你能给电功率下定义吗?(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6.手摇发电机工作时,我们可以用P=Fv来计算机械功率。那么,如何计算小灯泡工作时的电功率?猜想: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科书先从电能转化的实例出发,使学生初步认识:电流做功多少,表示有多少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教科书中电能转化的实例有电视机、厨房的脱排油烟机、应急灯。这三种电器仅能说明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局限性很大。而运用手摇发电机可以顺其自然地把机械功、机械功率概念作类比,引出电功、电功率概念。这节课以“手摇发电机”为主线的学习资源创新,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开发学习资源的魅力所在。
二、创设学习情境,营造引力课堂
对于创设情境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段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会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启发学生的思维。因此备课时笔者总在思索如何把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巧妙地融合,以“大情境”为线索,串起各“环节情境”, 寻找兴奋点,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新奇有趣,让这个情境、这些知识在他们脑海中打上烙印,多少年后仍能想起并津津乐道。
【案例2】:《物质的溶解性》教学
这节课的重点是建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很枯燥又很抽象。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中的三个要点: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某种溶质。笔者设置生活化情境活动——制造“死海”,引导学生经历“形成认识——巩固认识——否定自己不正确的认识——形成新的正确认识”的科学思维过程。并逐步到达高潮:概念完善了,制造“死海”成功了。流程如下:
1.欣赏死海图片,布置挑战任务:课堂上研究制造“死海”秘方。(夸张煽动,营造氛围)
2.引导实验,让学生得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初步不完整概念: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溶质的是不饱和溶液。
3.提出任务:要想使溶液更浓,底部的固体溶质全部溶解进去,你有什么好办法?得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和应用,产生新的情境,所以强调此概念必须限制的条件:一定温度、一定量的溶剂。
4.利用“猜一猜:是真?是假?”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举证,得出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引发新的猜想。
5.引导实验,发现溶液饱和之后为什么还能继续溶解溶质?思考讨论,从而完善饱和与不饱和溶液概念:“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反之是不饱和溶液。”强调概念中关键词“这种溶质”。并总结出制造“死海”的有效方法,引发再思考和情景题变式训练。
本节课笔者创设了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有趣的学习情境,与新知识巧妙结合,让陌生材料熟悉化,把静态的信息变为动态的情境,将枯燥的概念学习变得富有趣味性和连贯性,并通过实验探究降低思维的难度。整节课学生都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进行了一个又一个动手实践活动,体验着获取知识的快乐,也切身感受到科学知识的价值。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始终关注和欣赏学生,在知识关键处和学生出现迷惑时引导实验探究,与学生共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喜悦,学生既经历知识与技能的形成过程,又能把学到的新知识作为解决新情境中问题的工具,把应用意识的培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总之,创设学习情境既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增添学习探究,呈现活力课堂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放手让学生去尝试、操作、探索、讨论、感受,使教学真正成为学生主动活动和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与体验,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
【案例3】: 《生物是怎样呼吸的》教学片段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人体的呼吸系统;呼气和吸气的原理;吸入与呼出气体的比较。这个实验平时教师都做过,但一般是教师自己演示,往下拉膈膜,观察气球的变化。但这节课笔者让学生自己制作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如右图),器材及制作方法:用两个气球模拟肺,连上玻璃管,用橡皮塞塞紧,用大可乐瓶(剪去底部粘上橡皮膜模拟膈)模拟胸腔。要求学生让气球鼓起来,学生开始实验,很多学生想到了吹,确实把气球吹起来了;也有部分学生用手捏塑料瓶(当然不会鼓起来);只有少数学生想到用手拉。有的学生解释说:“用嘴吹类似人工呼吸,不是人体自己主动呼吸。”笔者要求其他学生对他们进行评价,然后又解释了用手拉“膈膜”的原理。课外作业设计是让学生给自己制作人的呼吸模拟演示器,并拟出一份使用说明书。笔者认为,教学的亮点就是增添探究,或把演示实验设计为学生的实验,再让学生去探究。其实,我们看似理所当然的东西,有时候学生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让学生亲身动手做实验,可以让我们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