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内部审计是确保单位正常运行和良好发展的基础管理工作,通过有效的内部控制审计,可以提高单位整体内部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完善管理模式。现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问题。文章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了论述,即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内部控制审计在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应用
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控制中,大都重购置而轻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等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得固定资产不能合理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并且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也不够重视,使固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不能很好的实现内部控制。事实上,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点:
1.固定资产的预算不合理,会计核算方法不够科学
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中,一些单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估预算,以确定是否应该购置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过于随意,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内部控制。另外,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与采购严重脱节,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影响到单位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于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是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现状的重要手段,也是唯一了解固定资产现有价值的途径。但当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却并没有真正反应出资产价值,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实际资产状况与账面显示不符。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弱,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规范
由于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而轻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关于固定资产的验收制度、盘点方法都不够合理,甚至一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却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出来,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这些都是因为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而造成的。另外,有些固定资产因为更新或损害不得进行报废处理,这时候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就成为一个问题。而目前很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并不能够按照合理的会计核算计算其价值,并作出最佳的处理决定。这就使得资产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并且也很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二、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
1.对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并由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应将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以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当造成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或者资源浪费。固定资产取得、处置等业务应当由经授权的机构或者人员进行办理,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经办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2.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内部控制审计
在安排年度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应充分结合同级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和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使固定资产购置和决策预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单位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部门或单位应该设立专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提高其使用效率,及时消除风险;同时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上报授权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3.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的投资转出、报废、出售、调拨转出等处置都需要符合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并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办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报批程序是否合理,有否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其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执行是否有效等,以防止固定资产处置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三、固定资产保管控制
(一)授权控制
固定资产的领用需要交由企业相关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批示,在领用前必须办理好领用的相关手续,仔细对应认领资产的外观等信息进行一一确认,确认完毕后需要填写认领的基本信息,登记在册。
(二)资产保管的控制
明确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卡片账(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按信息系统要求处理),在卡片账上明确资产的使用人、存放地、購买日期、使用寿命等内容;对固定资产应当帖上标签,内容与卡片账类似。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与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对有故障的固定资产备案在册,进行及时的维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运转;同时应加大技改投入,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设备,切实做到保持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技术的优进性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建立也不可忽视,可以细化到小组人员各负其责,包括保管,账目,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互相协调,保证清查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帐实相符。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于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妥善处理。
(三)创新奖惩制度
可引进相关奖励制度来促进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控制。如通过详细的清查工作后,核实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资产使用状况保持良好的部门可以进行通报表扬,也可以适度的增加来年的预算额度,对于具体的工作人员,管理突出的,或者没有出现较大的工作失误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展开工作的,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神以及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发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效率,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态势。但是对于使用状况出现问题的部门,情节较为严重的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必要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赔偿。所以,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建立内部管理控制机制。 权限批准后,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燕波: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年14期.
[2]贾明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固定资产;管理;应用
当前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目前我国的企业单位在资产管理控制中,大都重购置而轻管理。对于固定资产的成本、计提、折旧等不能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使得固定资产不能合理发挥应用的经济效益,并且管理层对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工作也不够重视,使固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不能很好的实现内部控制。事实上,当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还存在着其他的问题,大致有以下两点:
1.固定资产的预算不合理,会计核算方法不够科学
在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中,一些单位并没有进行全面的评估预算,以确定是否应该购置固定资产,使得固定资产的采购过于随意,从而影响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内部控制。另外,单位的内部控制审计监督力度不够,造成了固定资产管理与采购严重脱节,造成了大量的资金浪费,影响到单位的健康发展。另外,对于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是明确单位固定资产现状的重要手段,也是唯一了解固定资产现有价值的途径。但当前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却并没有真正反应出资产价值,使得会计信息失真,实际资产状况与账面显示不符。
2.固定资产内部控制执行力度较弱,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规范
由于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重购置而轻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关于固定资产的验收制度、盘点方法都不够合理,甚至一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却没有在账面上反映出来,使得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这些都是因为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其内部控制执行不力而造成的。另外,有些固定资产因为更新或损害不得进行报废处理,这时候对固定资产的处置方式就成为一个问题。而目前很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并不能够按照合理的会计核算计算其价值,并作出最佳的处理决定。这就使得资产出现一定程度的流失,并且也很容易出现腐败现象。
二、内部控制审计在企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科学、规范、合理并行之有效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制度,单位领导应充分重视固定资产内部控制与管理,营造良好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环境。
1.对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管理要坚持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对固定资产的取得、记录、保管、使用、维修、处置等,均应明确划分责任,并由专职部门和专人负责。应将固定资产处置的审批与执行、固定资产的取得与处置业务的执行与相关会计记录进行分离,以防止固定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当造成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资产损失或者资源浪费。固定资产取得、处置等业务应当由经授权的机构或者人员进行办理,审批人应当根据固定资产业务授权批准制度的规定,在其授权范围内进行审批,不得越权;经办人在其职责范围内,按照审批人的批准意见办理固定资产业务。
2.对固定资产预算编制的内部控制审计
在安排年度固定资产采购预算时,应充分结合同级财政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和本单位财务部门的年度预算编制,使固定资产购置和决策预算科学合理、合法合规,对于重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可以聘请独立的中介机构或者专业人士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评价,并由单位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应加强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较大的部门或单位应该设立专职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提高其使用效率,及时消除风险;同时应建立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制度,组成固定资产盘点小组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并将盘点结果和分析结果及时上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上报授权部门批准后进行处理。
3.对固定资产处置的内部控制审计
固定资产的投资转出、报废、出售、调拨转出等处置都需要符合一定的申请报批程序,并由独立于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的其他部门或人员进行办理,内部控制审计机构和人员应当检查固定资产处置的报批程序是否合理,有否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其处置价格是否合理、处置执行是否有效等,以防止固定资产处置不当造成国有资产损失。
三、固定资产保管控制
(一)授权控制
固定资产的领用需要交由企业相关资产管理人员进行批示,在领用前必须办理好领用的相关手续,仔细对应认领资产的外观等信息进行一一确认,确认完毕后需要填写认领的基本信息,登记在册。
(二)资产保管的控制
明确固定资产使用和保管责任人,落实资产使用人在资产管理中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卡片账(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按信息系统要求处理),在卡片账上明确资产的使用人、存放地、購买日期、使用寿命等内容;对固定资产应当帖上标签,内容与卡片账类似。在日常工作中应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日常维修与大修理计划,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维护保养,对有故障的固定资产备案在册,进行及时的维修,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强化对生产线等关键设备运转的监控,严格操作流程,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许可制度,确保安全运转;同时应加大技改投入,不断促进固定资产技术升级,淘汰落后的设备,切实做到保持本企业的固定资产技术的优进性与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最后,固定资产的清查制度建立也不可忽视,可以细化到小组人员各负其责,包括保管,账目,管理人员,各司其职,互相协调,保证清查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帐实相符。企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对于固定资产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当查明原因,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妥善处理。
(三)创新奖惩制度
可引进相关奖励制度来促进对固定资产的使用控制。如通过详细的清查工作后,核实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对资产使用状况保持良好的部门可以进行通报表扬,也可以适度的增加来年的预算额度,对于具体的工作人员,管理突出的,或者没有出现较大的工作失误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展开工作的,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神以及物质上的奖励,以激发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以及效率,形成你追我赶的工作态势。但是对于使用状况出现问题的部门,情节较为严重的可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必要时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赔偿。所以,在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必须建立内部管理控制机制。 权限批准后,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起到查错防弊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燕波:内部控制审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运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1年14期.
[2]贾明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