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9年1月16日,一个老爷子走了。
这个老人叫于敏,今年93岁了。
他的名字并非如雷贯耳,然而他的事业却举世瞩目。
这个名字,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于敏出生于1926年,父母是普通的小职员,一家人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过活。
日寇横行、军阀混战,内外交困,兵荒马乱。侵略者的暴行在生活中一幕幕上演,他的童年阴云密布。
12岁那年,他骑着自行车在准备回家,一辆日本人开的吉普车却不怀好意地迎面冲来。恐惧、愤怒、不甘……种种滋味涌上心头。“亡国奴”的身份屈辱再一次让他热血奔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既没有怒发冲冠的岳飞收复山河,也没有夙兴夜寐的诸葛亮平定战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了他救国唯一的途径。1944年,于敏如愿以偿考上北大工学院。他没日没夜地学习,家里穷没路费,暑假不回家。跑到景山顶,迎着凉风,拿着课本,做着习题。
1945年,日本广岛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核武器的危害,举世震惊。于敏立刻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自己积贫积弱的祖国,未来将何去何从。于是,他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
他马上转到理学院物理专业,开启了疯狂学习的模式。3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物理系研究生。为了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于敏专门去研究生僻和复杂的课题。在一次平均得分只有20分的极难的代数测试中,于敏100分的成绩,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就连院长都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1951年的一天,还在北大当助教的于敏,被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迎接他的还有邓稼先、黄祖洽、金兴南等8位科学家。
王淦昌曾留学德国,邓稼先和朱光亚曾留学美国。与其他人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他是真正的“国产专家”。但就是这个土生土长,没喝过半点洋墨水的“土专家”,全凭自己钻研,成了中国原子弹领域的领军人物。
短短数年间,他在大国核垄断的前提下,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写了多篇重量级学术论文,让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于不曾留学这件事,于敏有些许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科学无国界,但是祖国有血脉。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再次震惊全世界,当时在核武器研究所的于敏,又被任命去研究氢弹。一边是自己研究了10年十分热爱的即将有重大突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另一半是未知的巨大挑战。“爱国主义超过我的兴趣”,于敏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安排。
在50年代,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曾赤裸裸地講: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美国甚至还带着核武器来到中国的近海,以此示威。
于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出氢弹来!
然而,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高原生活条件艰苦。
很多研究员一年四季营养不良,吃的是沙子馒头,喝的是苦碱水。缺乏新鲜的蔬菜,科学家们浑身上下肿得不成样子。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
科研条件简陋,于敏和同事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所里唯一一台计算机,95%的时间要用于原子弹,留给氢弹的时间只有5%,且时间通常在夜晚。对此,于敏说:比起美国、苏联来说,我们是穷人,穷人就要有穷办法。没有先进的工具,就用最原始的算盘、计算尺……大量用计算机做的运算,于敏凭借自己的直觉解决,而且和计算机一样精确。
毛主席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实验压力巨大。
氢弹试验前,他们正襟危坐。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两位科学家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唯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1967年6月17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绽放,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爆炸当量竟然是330万吨,举世瞩目。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87个月,苏联用了75个月,英国用了66个月,法国用了102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6个月。赶超法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
核武器进入新阶段,每个国家都还在继续研发,而中国更不能放弃。于敏继续带着团队,投入到二代氢弹的研究中。夜以继日的高强度研究工作,压弯了他的腰,高辐射的放射性物质,一点点侵害着他的身体。
1971年10月,幸亏上级考虑于敏身体状况,特许妻子照顾他,才不至于深夜休克无人发现,终于被医生抢救过来。
1973年,他在回京车上便血,在医院输液时又一次休克。
一次重要的核试验中,于敏已经行动不便,走路都需要靠搀扶,同事们都劝他去休息。他还是执意到现场观察,每上一个台阶,都得缓慢抬着腿上去,在几近休克的状态下,指导工作。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
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又过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样的日子于敏过了30年。
儿子于辛小时候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
女儿于元亦很难觅寻对儿时父亲的记忆,因为父女俩不曾亲昵过。
当妻子得知他的真实工作后惊讶地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其实男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妻子的温存和子女的环绕,而于敏几乎没有机会体会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于敏深爱自己的妻子孩子,却为了国家,流失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即便是回家也立刻躲进书房。于敏爱家但更爱国,他把这份寂寞紧紧藏在心里,满怀对妻子的愧疚,只想等研究完成后再回归家庭。只是这无穷无尽的一腔报国热血,却让他几十年都投身于国家的怀抱。
他说:我这一生亏欠了妻子,亏欠了子女,却唯独没有亏欠国家。
妻子无怨无悔,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整整55年,就是这份深情给了于敏为国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在妻子走后,于敏总会睹物思人,独自咽下内疚的泪水。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于敏和诸葛亮一样,为了伟大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何为英雄?
英雄不过是身披铠甲的凡胎肉骨,忍着剧痛把自己打造成了铁血金刚。
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之脊梁,我们才能挺直腰板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他不是明星,没有流量,但是他的付出足以维护你的生命安全,捍卫祖国的尊严。
国之脊梁,于敏院士,您当之无愧!
这个老人叫于敏,今年93岁了。
他的名字并非如雷贯耳,然而他的事业却举世瞩目。
这个名字,值得每个中国人铭记。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于敏出生于1926年,父母是普通的小职员,一家人靠着微薄的收入,勉强过活。
日寇横行、军阀混战,内外交困,兵荒马乱。侵略者的暴行在生活中一幕幕上演,他的童年阴云密布。
12岁那年,他骑着自行车在准备回家,一辆日本人开的吉普车却不怀好意地迎面冲来。恐惧、愤怒、不甘……种种滋味涌上心头。“亡国奴”的身份屈辱再一次让他热血奔涌。“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
既没有怒发冲冠的岳飞收复山河,也没有夙兴夜寐的诸葛亮平定战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成了他救国唯一的途径。1944年,于敏如愿以偿考上北大工学院。他没日没夜地学习,家里穷没路费,暑假不回家。跑到景山顶,迎着凉风,拿着课本,做着习题。
1945年,日本广岛上空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核武器的危害,举世震惊。于敏立刻产生强烈的危机感,自己积贫积弱的祖国,未来将何去何从。于是,他走上了科学救国之路。
他马上转到理学院物理专业,开启了疯狂学习的模式。3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物理系研究生。为了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于敏专门去研究生僻和复杂的课题。在一次平均得分只有20分的极难的代数测试中,于敏100分的成绩,轰动了整个北大校园。就连院长都无比欣慰地说:“我教学一辈子从未见过于敏这么好的学生!”
孰知不向边庭苦
纵死犹闻侠骨香
1951年的一天,还在北大当助教的于敏,被带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迎接他的还有邓稼先、黄祖洽、金兴南等8位科学家。
王淦昌曾留学德国,邓稼先和朱光亚曾留学美国。与其他人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他是真正的“国产专家”。但就是这个土生土长,没喝过半点洋墨水的“土专家”,全凭自己钻研,成了中国原子弹领域的领军人物。
短短数年间,他在大国核垄断的前提下,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写了多篇重量级学术论文,让中国的核武器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195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访华,对于敏的才华和研究成果大为惊叹。回日本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对于不曾留学这件事,于敏有些许遗憾,“如果生在现在,重新上大学,我当然会留学。‘土专家’不足为法,科学需要开放交流和广阔视野,但留学后须‘回国再给国家做点事儿’,而且‘不要到老了才回来。落叶归根只能起点肥料作用,应该开花结果的时候回来”。
科学无国界,但是祖国有血脉。
1961年,苏联试爆氢弹再次震惊全世界,当时在核武器研究所的于敏,又被任命去研究氢弹。一边是自己研究了10年十分热爱的即将有重大突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另一半是未知的巨大挑战。“爱国主义超过我的兴趣”,于敏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安排。
在50年代,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曾赤裸裸地講: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美国甚至还带着核武器来到中国的近海,以此示威。
于敏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一定要全力以赴研制出氢弹来!
然而,遇到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高原生活条件艰苦。
很多研究员一年四季营养不良,吃的是沙子馒头,喝的是苦碱水。缺乏新鲜的蔬菜,科学家们浑身上下肿得不成样子。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零下30℃,道路冻得像搓板……
科研条件简陋,于敏和同事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当时所里唯一一台计算机,95%的时间要用于原子弹,留给氢弹的时间只有5%,且时间通常在夜晚。对此,于敏说:比起美国、苏联来说,我们是穷人,穷人就要有穷办法。没有先进的工具,就用最原始的算盘、计算尺……大量用计算机做的运算,于敏凭借自己的直觉解决,而且和计算机一样精确。
毛主席指示: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
实验压力巨大。
氢弹试验前,他们正襟危坐。
“先帝深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两位科学家们,你一句我一句地将诸葛亮《出师表》背诵到底。
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被感动得泪流满面……
唯将终夜长开眼
报答平生未展眉
1967年6月17日,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上空绽放,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爆炸当量竟然是330万吨,举世瞩目。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87个月,苏联用了75个月,英国用了66个月,法国用了102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6个月。赶超法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哪有什么一夜成名,不过是百炼成钢。
核武器进入新阶段,每个国家都还在继续研发,而中国更不能放弃。于敏继续带着团队,投入到二代氢弹的研究中。夜以继日的高强度研究工作,压弯了他的腰,高辐射的放射性物质,一点点侵害着他的身体。
1971年10月,幸亏上级考虑于敏身体状况,特许妻子照顾他,才不至于深夜休克无人发现,终于被医生抢救过来。
1973年,他在回京车上便血,在医院输液时又一次休克。
一次重要的核试验中,于敏已经行动不便,走路都需要靠搀扶,同事们都劝他去休息。他还是执意到现场观察,每上一个台阶,都得缓慢抬着腿上去,在几近休克的状态下,指导工作。
成功的喜悦只能藏在心里,出于保密的需要,哪怕是对最亲近的家人,于敏也不能透露自己是做什么的。
1999年,于敏才第一次公开露面,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
又过了16年,2015年1月9日,他第二次公开露面,摘得国家最高科技奖桂冠。
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样的日子于敏过了30年。
儿子于辛小时候对父亲的唯一记忆就是一个字:忙。
女儿于元亦很难觅寻对儿时父亲的记忆,因为父女俩不曾亲昵过。
当妻子得知他的真实工作后惊讶地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其实男人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妻子的温存和子女的环绕,而于敏几乎没有机会体会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于敏深爱自己的妻子孩子,却为了国家,流失了陪伴家人的时间,即便是回家也立刻躲进书房。于敏爱家但更爱国,他把这份寂寞紧紧藏在心里,满怀对妻子的愧疚,只想等研究完成后再回归家庭。只是这无穷无尽的一腔报国热血,却让他几十年都投身于国家的怀抱。
他说:我这一生亏欠了妻子,亏欠了子女,却唯独没有亏欠国家。
妻子无怨无悔,承担了照顾家庭的责任整整55年,就是这份深情给了于敏为国奋斗的勇气和力量!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在妻子走后,于敏总会睹物思人,独自咽下内疚的泪水。
事了拂衣去
深藏功与名
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本人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
于敏和诸葛亮一样,为了伟大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何为英雄?
英雄不过是身披铠甲的凡胎肉骨,忍着剧痛把自己打造成了铁血金刚。
鲁迅说:“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国之脊梁,我们才能挺直腰板做一个大写的中国人。
他不是明星,没有流量,但是他的付出足以维护你的生命安全,捍卫祖国的尊严。
国之脊梁,于敏院士,您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