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髂腹股沟入路结合螺钉技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n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采用单一髂腹股沟入路及结合螺钉技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骨科治疗的26例复合髋臼骨折患者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31~69岁,平均54岁;髋臼骨折Judet-Letournel分型:前方伴后半横骨折9例,双柱骨折13例,T型骨折4例。术前CT+重建制定预手术方案,手术时选择漂浮体位备后路,单一髂腹沟入路,标准复位,术中采取拉力螺钉、后柱螺钉及髋臼下螺钉等固定技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采用改进的Matta X线分级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末次随访时使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患髋功能。

结果

26例患者术后获6~24个月(平均11个月)随访。手术时间平均为21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600 mL。术后改进的Matta X线分级标准评定骨折复位质量:解剖复位(优)14例,良9例,差1例,关节轮廓复位2例,优良率为88.5%(23/26)。26例患者骨折均获愈合,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0~86分,平均80分;其中优13例,良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为73.1%(19/26)。术后3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5例出现股外侧皮神经损伤,1例患者发生切口并发症,无一例患者发生骨折再次移位。

结论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结合螺钉技术治疗复合髋臼骨折,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优良率高,并发症出现少,移位风险低,临床可取得良好疗效。

其他文献
低钠血症是目前癌症患者中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症状,其发病机制与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SIADH)密切相关。低钠血症极少危及患者生命,但会延长住院时间、推迟化疗计划、降低疗效,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临床上根据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时间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高渗氯化钠溶液适用于SIADH引起的急性症状性低钠血症患者,而慢性无症状性低钠血症则首选液体限制进行纠正。当液体限制不能达到治疗目的
目的研究泛素连接酶FBW7在影响胶质瘤对替莫唑胺敏感性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构建FBW7过表达慢病毒,设对照组、替莫唑胺组、FBW7过表达组、FBW7过表达+替莫唑胺组,不同干预方法处理细胞株U251后,分别于36、72 h用相差显微镜及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结果两个时间点各组U251细胞存活数量均较对照组增加,与对照
目的探讨乳腺三维断层成像(DBT)对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FFDM)阴性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31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钼靶图像,FFDM结合DBT的临床诊断依据美国放射学会推荐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312例乳腺病变患者中23例FFDM阴性而DBT阳性,其中15例为结构扭曲,8例为结节性病变;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增加软点旁辅助入路治疗肘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采取肘关节镜下治疗20例肘关节僵硬患者资料,男13例,女7例;年龄18~46岁,平均30.8岁。肘关节僵硬时间6~14个月(平均8.4个月)。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予以肘关节镜下松解。术后即刻予以镇痛及分期康复锻炼。末次随访时采取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肘关节评分及Mayo评分系
目的观察关节软骨细胞随传代细胞骨架(CSK)及糖胺多糖(GAG)合成量的变化,并探讨两者关系。方法雄性8月龄新西兰白兔8只,空气栓塞处死,无菌酶解法分离双膝关节软骨细胞并行单层培养,取原代(P0)及传1、2代(P1、P2)的软骨细胞,分别接种于底部置有圆形盖玻片的24孔板中爬片并于细胞贴附后固定。以免疫荧光抗体对各代软骨细胞CSK染色,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各代软骨细胞CSK形态并分别测定其
目的探讨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们采用自主研制的新型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23例急性劈裂型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10例;年龄25~81岁,平均52.8岁。其中年龄≥60岁患者6例、粉碎性骨折12例、合并盂肱关节脱位10例、合并肩袖损伤患者12例。末次随访时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
目的结合骨科损伤控制(DCO)理念,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8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应用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15例胫腓骨远端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患者资料,男12例,女3例;年龄27~62岁,平均46.5岁。骨折Gustilo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A型7例,ⅢB型2例,ⅢC型1例。所有患者给予急诊彻底清创、胫骨
目的评价关节造影辅助治疗儿童骨折移位≤2 mm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小儿骨科收治的21例肱骨外髁骨折患儿资料。男14例,女7例;年龄5~12岁,平均8.6岁;初诊时间均在受伤1周内,骨折移位≤2 mm。所有患儿均在术中使用关节造影,其中2例患儿术中关节造影发现关节软骨未断裂,行石膏固定(A组),11例患儿发现关节软骨断裂
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也是临床医生所面临的难题之一。Ilizarov技术已被证明是治疗感染性骨不连或伴有骨缺损的有效方法,然而,依然存在着患者带架时间长、依从性差等缺点。为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学者提出Ilizarov技术联合内置物治疗骨不连,极大缩短患者带架时间,允许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Ilizarov技术的牵张成骨机制及Ilizarov技术联合内置物治疗骨不连的应用进展
目的探讨存在内置物的早期感染界面的定义和分型,指导内置物的存留及治疗方案确定。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6年4月郑州市骨科医院骨肿瘤骨病科收治的存在内置物感染的197例患者资料,男147例,女50例;年龄12~63岁,平均47.3岁;入院后均行多次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按感染界面分3型:Ⅰ型89例(感染局限于软组织内,仅和内置物部分相通);Ⅱ型75例(感染波及内固定物,局限于内置物和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