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统编本教材自问世以来,专家学者和一线的小学教师对其的关注度很高。与人教版教材相比,笔者围绕一个基础、两条线索和四大板块对比分析两册在拼音部分编写的异同,为统编本教材在教学中的使用提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统编本;拼音编写;异同
拼音难教是一线教师的共鸣。统编本的问世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就是拼音编写部分的变化。笔者将从拼音教材编写的一个基础、两条线索和四大板块这三个角度对比统编本和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的异同。
一、 单元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一个基础:“一个基础”指单元,每册语文教材都由多个单元组成。对比发现,第一,统编本的拼音教材只有两个单元,相比于人教版的四个单元中声母与韵母混合划分单元,统编本的拼音单元知识体系更为整合:分别是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形成了一个单元;8个复韵母加一个单韵母er和9个鼻韵母形成了第二个单元(见表1)。从教师用教材的角度而言,这样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师更为明确地梳理,同时方便为学生系统地进行声母分别与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等设置拼读练习,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学。第二,统编本强调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将常见生字学习前置,再系统学习拼音,降低学习难度,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二、 知识线索和能力线索并驾齐驱
两条线索:指知识线索和能力线索,即学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比发现,两册教材都在知识线索上呈现板块化,分别是认读板块、拼读板块、助读板块和书写板块,依次对应的是学生的识读、拼读和书写拼音的能力。但是在这四大板块上,两册教材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三、 知识板块化差异明显
首先在认读板块中,人教版教材中插图多以单独的形式呈现,均与所学的拼音字母外形相勾联,旨在帮助学生具象化地识记字母外形。统编本的图画不但画面精美、完整,而且有其独特的功能——提供有趣的故事情境,故称为情境图。与单图相比,将字母融入情境的图片,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境,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看图说话,将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就不至于在集中学习拼音的阶段,使学生的发展失调。其次,整合的情境图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图中有更多的线索给学生观察,和生活链接。如“jxq”一课,情境图所构成的一幅画是夏日田园生活图景。教学中,结合本课内容,给图中的小姑娘取名为吉祥,以创设“吉祥的暑假生活”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帮助学生说出“母鸡”“气球”“西瓜”等词语。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声母j、q、x的发音,尝试按一定的顺序说话。拼音部分单张图片向整合的转变,更有利于融入情境故事,使得汉语拼音教学有趣味。
再者是拼读板块的不同。首先是统编本的音节全部带音调出现这就使得每个音节在拼读环节可以和学生熟悉的各种事物进行意义的链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组词。例如学生在学“kǎ”“kě”时,可以口头组词“kǎ chē”“kǒu kě”等。再者是呈现的音节数量增加。声母单元,教材呈现了本课所学声母与单韵母组成的所有音节。复韵母单元,编者在每个复韵母学习之后,也安排了6~8个音节提供给学生进行大量拼读练习。最后是声母单元的音节呈现都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排列的。横向是同一声母和不同单韵母组成的一组音节,纵向则是同一单韵母与不同声母组成的一组音节。这样的呈现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梳理,一目了然地辨别声、韵母哪些可拼,哪些不可拼。例如在“b、p、m、f”这一课中拼读系统中出现了这四个每一个声母分别与“a、o、i、u”的组合拼读,同时没有出现i和声母f组成拼读,一目了然告知学生i与声母f是不可拼的。
第三是助读板块。两册的助读板块都是借助诗歌和谜语等符合儿童心理趣味的载体,充满智慧。不同的是统编本中删去了复韵母部分例如“小猫爱吃鱼”之类的助读短句。直接加入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长篇阅读代替短句阅读,增加了拼音与识字认读、识读的有效性。
最后一个板块是书写板块。人教版在编写韵母的部分中,除了第一部分对ai ei ui中的拼音进行了书写,其他部分都没有书写的要求。统编本对每一部分的拼音书写都有示范和要求。可见,统编本更重视学生拼音书写的规范。
四、 对统编教材的再思考
新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前进,统编本相对于人教版的变化也值得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思考:一是形近的拼音做比较。真正的学习中,因字母形状相似而导致学生区分不清的声母一直以来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和疑惑点。字母形状易混淆的声母有b、d、p、q和f、t两组,韵母部分主要是ui和iu。统编教材对它们的区分还不体系。二是强化书写指导。拼音书写进行书写顺序的指导与示范很有必要,如l、z、c、s等。三是设置可操作的游戏。教材应设计一些可操作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展开练习,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使学生在游戏中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张维.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拼音的编写特点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
[2]胡小丽.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拼音材料解读及教学策略[J].小学語文教学,2016(11):13-15.
作者简介:
冯晓倩,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人教版;统编本;拼音编写;异同
拼音难教是一线教师的共鸣。统编本的问世一个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就是拼音编写部分的变化。笔者将从拼音教材编写的一个基础、两条线索和四大板块这三个角度对比统编本和人教版教材在编写上存在的异同。
一、 单元基础形成知识体系
一个基础:“一个基础”指单元,每册语文教材都由多个单元组成。对比发现,第一,统编本的拼音教材只有两个单元,相比于人教版的四个单元中声母与韵母混合划分单元,统编本的拼音单元知识体系更为整合:分别是6个单韵母和23个声母形成了一个单元;8个复韵母加一个单韵母er和9个鼻韵母形成了第二个单元(见表1)。从教师用教材的角度而言,这样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帮助教师更为明确地梳理,同时方便为学生系统地进行声母分别与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等设置拼读练习,从而方便学生更好地学。第二,统编本强调了拼音为识字服务的定位。将常见生字学习前置,再系统学习拼音,降低学习难度,增强了学习自信心。
二、 知识线索和能力线索并驾齐驱
两条线索:指知识线索和能力线索,即学生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比发现,两册教材都在知识线索上呈现板块化,分别是认读板块、拼读板块、助读板块和书写板块,依次对应的是学生的识读、拼读和书写拼音的能力。但是在这四大板块上,两册教材出现比较大的差异。
三、 知识板块化差异明显
首先在认读板块中,人教版教材中插图多以单独的形式呈现,均与所学的拼音字母外形相勾联,旨在帮助学生具象化地识记字母外形。统编本的图画不但画面精美、完整,而且有其独特的功能——提供有趣的故事情境,故称为情境图。与单图相比,将字母融入情境的图片,包含着丰富的故事情境,学生通过观察图画、看图说话,将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与学习拼音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样就不至于在集中学习拼音的阶段,使学生的发展失调。其次,整合的情境图可以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图中有更多的线索给学生观察,和生活链接。如“jxq”一课,情境图所构成的一幅画是夏日田园生活图景。教学中,结合本课内容,给图中的小姑娘取名为吉祥,以创设“吉祥的暑假生活”为情境,引导学生观察说话,帮助学生说出“母鸡”“气球”“西瓜”等词语。引导学生初步感悟声母j、q、x的发音,尝试按一定的顺序说话。拼音部分单张图片向整合的转变,更有利于融入情境故事,使得汉语拼音教学有趣味。
再者是拼读板块的不同。首先是统编本的音节全部带音调出现这就使得每个音节在拼读环节可以和学生熟悉的各种事物进行意义的链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组词。例如学生在学“kǎ”“kě”时,可以口头组词“kǎ chē”“kǒu kě”等。再者是呈现的音节数量增加。声母单元,教材呈现了本课所学声母与单韵母组成的所有音节。复韵母单元,编者在每个复韵母学习之后,也安排了6~8个音节提供给学生进行大量拼读练习。最后是声母单元的音节呈现都是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排列的。横向是同一声母和不同单韵母组成的一组音节,纵向则是同一单韵母与不同声母组成的一组音节。这样的呈现更有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系统梳理,一目了然地辨别声、韵母哪些可拼,哪些不可拼。例如在“b、p、m、f”这一课中拼读系统中出现了这四个每一个声母分别与“a、o、i、u”的组合拼读,同时没有出现i和声母f组成拼读,一目了然告知学生i与声母f是不可拼的。
第三是助读板块。两册的助读板块都是借助诗歌和谜语等符合儿童心理趣味的载体,充满智慧。不同的是统编本中删去了复韵母部分例如“小猫爱吃鱼”之类的助读短句。直接加入了《和大人一起读》板块。长篇阅读代替短句阅读,增加了拼音与识字认读、识读的有效性。
最后一个板块是书写板块。人教版在编写韵母的部分中,除了第一部分对ai ei ui中的拼音进行了书写,其他部分都没有书写的要求。统编本对每一部分的拼音书写都有示范和要求。可见,统编本更重视学生拼音书写的规范。
四、 对统编教材的再思考
新事物总是在发展中前进,统编本相对于人教版的变化也值得一线教师在实践中思考:一是形近的拼音做比较。真正的学习中,因字母形状相似而导致学生区分不清的声母一直以来是孩子们学习的难点和疑惑点。字母形状易混淆的声母有b、d、p、q和f、t两组,韵母部分主要是ui和iu。统编教材对它们的区分还不体系。二是强化书写指导。拼音书写进行书写顺序的指导与示范很有必要,如l、z、c、s等。三是设置可操作的游戏。教材应设计一些可操作的活动和游戏,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展开练习,运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知识,使学生在游戏中乐学、好学。
参考文献:
[1]张维.小学语文教材中汉语拼音的编写特点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7.
[2]胡小丽.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拼音材料解读及教学策略[J].小学語文教学,2016(11):13-15.
作者简介:
冯晓倩,浙江省杭州市,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