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道德风尚和精神力量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发展观念。本文叙述了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利用班级体这个交流平台与学生更深切的互动,以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发展。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交流;互动
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和谐之地
在班级管理中,其注重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风貌和精神力量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科学理念,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师生交流,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互相发展。
1、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展示的舞台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展示的舞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目标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人”。
2、让班级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其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班主任,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其二,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影响学生。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二、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助发展、共同成长的文化家园
班级的每项活动,都应努力渗透和弥漫文化气息,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1、以情感文化教育人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集体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班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场所,而“爱”是培养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都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班主任更是班级情感文化的引导者。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核心。班主任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的无心之过,让学生在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中,我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内心世界,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2、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建立“班级分级管理制”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自主化。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三、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这种生命沟通,教育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维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自觉能力。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首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生命性,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促进自我教育。
1、培养主体意识,开展自我教育。可从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五方面来进行培养。
2、树立时代精神,养成“四个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学会自主、学会负责。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可通过班级小干部的培训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强化。
学生是一本书,教师必须读懂它。学生进入学校,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准青年,教师在一页页往后翻,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十分不容易。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童心表现本真的人性,有效的教育无不基于对人性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然而当我们做了老师,以为自己成熟了,便用一双世故的眼光看学生,往往除了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以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童心之美。所以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是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蹲下身来,走近他,了解他,我在慢慢读懂学生这本书的同时,也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从中体验到了做老师的乐趣。
关键词:班级管理;师生交流;互动
一、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快乐和谐之地
在班级管理中,其注重学生在认知能力、道德风貌和精神力量等诸方面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科学理念,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提升师生交流,推进师生个体精神生命的相互创造与互相发展。
1、班级成为学生个体展示的舞台
班级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班集体是学生成长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课堂。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说教,而是形成使人向上、向善的积极氛围。风气是无形的力量,它能引导人、陶冶人、教化人,塑造美好的人格。学生在班级里,通过集体的共同学习与生活,养成行为规范,积累社会经验,逐步培养个人在集体中的角色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班级可以成为学生个体展示的舞台,学生在班级的各种教育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为今后转换社会角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育目标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使学生由“自然人”逐步成为“社会人”。
2、让班级成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的主阵地
其一,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为师者首先是为人者,一个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育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老师,会把自己的精神融入教育事业中,与事业一起成长、成功,与学生一起提高、升华,因而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和人格榜样。作为班主任,我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值得学生尊敬、信赖与欢迎的老师,成为一位学生认可的、保持着一颗童心的朋友。亲其师而信其道,尊其师而奉其教,敬其师而效其行。这就是教育的逻辑。
其二,以班级的主题教育活动影响学生。内容丰富的主题活动往往能将抽象的道理、空洞的说教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活动的过程其实也就是教育的过程。任何班级都有形成积极班级精神的潜能,任何学生都有通过教育获得积极发展的需求。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充实学生的学习生活,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按照学校的计划,班组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大胆设想、安排,自己则以合作者的身份与他们共同商讨,提出参考意见,不过分干预,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学生,由学生自己总结活动的得失。通过活动,学生才能得到了展示,交往的品质、活动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积极进取,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得到了培养。应该说,活动有助于学生间的了解、交往与人格完善,并能促使学生尽快融入到集体这个大家庭中,活动也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让教师走近甚至走进学生心里,产生了互动发展的亲情。
二、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助发展、共同成长的文化家园
班级的每项活动,都应努力渗透和弥漫文化气息,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
1、以情感文化教育人
情感文化是良好班级文化的基础,教师的关心、同学的友谊、民主的气氛、集体的鼓励对学生的成长是一种积极的动力因素。班级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场所,而“爱”是培养班级情感文化建设的核心,班主任和学生都是构建班级情感文化的主体,班主任更是班级情感文化的引导者。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爱也是情感文化核心。班主任了解、尊重学生的情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理解、宽容学生的无心之过,让学生在感受到师爱的温暖中产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形成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在班级中,我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的“童言无忌”,保护学生的“异想天开”,理解学生的“盲目过错”,让每个学生在老师面前,都能畅所欲言,勇于展示内心世界,成为富有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
2、以制度文化规范人
建立“班级分级管理制”实行班级管理民主化、自主化。有句话说,“抓在细微处,落在实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细致入微,才能使班级管理见成效,而在细致管理基础上还应充分发挥民主。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管理,创设各种表现机会,充分调动全班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形成民主管理气氛,使学生自我表现心理得到满足,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
三、让班级成为师生互动发展、健康成长的精神乐园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充满着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往与沟通的过程,有了这种生命沟通,教育才能深刻地实现对生命发展的影响。教师面对的是具有思维能力、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学生,他们是自我的主体,具有自觉能力。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首要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他们的生命性,承认他们的差异性,培养他们的自主性与自觉性,促进自我教育。
1、培养主体意识,开展自我教育。可从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评价五方面来进行培养。
2、树立时代精神,养成“四个学会”。“四个学会”即:学会自信、学会自强、学会自主、学会负责。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形成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可通过班级小干部的培训和大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例来强化。
学生是一本书,教师必须读懂它。学生进入学校,从童年到少年,从少年到准青年,教师在一页页往后翻,但真正读懂这本书却十分不容易。教师要始终保持一颗童心。童心表现本真的人性,有效的教育无不基于对人性的正确理解和把握。然而当我们做了老师,以为自己成熟了,便用一双世故的眼光看学生,往往除了发现学生的缺点与不足以外,很难理解童心之真,鉴赏童心之美。所以以学生的眼光看学生,是为人师表最重要的原则之一。蹲下身来,走近他,了解他,我在慢慢读懂学生这本书的同时,也慢慢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从中体验到了做老师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