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石首确定为湖北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何把握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重要机遇,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石首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湖北长江经济带 节点城市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
一、坚持交通先行,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是长期以来制约石首发展的最大瓶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要树立“大交通”观念,坚持交通先行的原则,以南北运输大通道为重点,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整体交通布局,加大港口、铁路、公路的联合建设力度,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的“无缝对接”,努力把石首建成为鄂南湘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一)加强港口航道建设。
抓住被列入全省重点港口的机遇,以荆州组合港为依托,加快石首港建设,推动港口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方向发展。按照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思路,加快推进专业港区建设,重点加强绣林综合港区、天鹅洲旅游港区、调关散货港区、新厂物流港区建设。要抢抓国家投资长江中游航道整治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长江石首段碾子湾、新厂向家洲、调关矶头航道治理,提高通航能力。
(二)加强公路网建设。
要全面谋划建设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快速通道”,在积极配合江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主动与交通部、湖北省交通厅、湖南省交通厅、常德市等方面沟通联系,突出抓好后石高速(含石首长江大桥)、武洪监高速公路延伸至石首、湖南澧水高速延伸至石首、太深高速石首段等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使石首与岳宜高速、襄荆高速、杭瑞高速等出市出省的快速通道相连接。同时积极抓好公石线一级公路的申报和建设,搞好通乡、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完善市内路网结构,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公路网。
(三)加强铁路建设。
一方面,全力配合抓好荆岳铁路石首段的建设,搞好站场及仓储等方面的配套;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月(山)益(阳)铁路通过石首,将石首长江大桥建成公铁两用桥,更大程度上提高石首综合交通能力。
二、坚持产业兴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一)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要从思想行动上更加重视工业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投入更多资金、出台更多政策发展工业,不断优化医药化工产业、林产品加工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棉花纺织产业、白酒酿造业、钢铁冶炼业、电子产业、机械铸造业、船舶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工业产业结构,培育骨干企业群体,整体提升工业经济实力。
(二)加快发展农业经济。
要以争创全省林业大市、水产大市、油菜大市、畜牧大市、粮食大市为目标,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理念,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把石首建成长江经济带中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继续推进种植业、速生丰产林、名特优水产、优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三大养殖板块建设,扶持建设桃花山标准化养猪小区示范镇和东升镇养殖示范小区,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壮大劲牌酒业、鑫盛农牧、圣迪乐村禽业、富泽牧业等龙头企业,鼓励沿江有实力的企业在石首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参与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三)加快发展流通经济。
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功能,以及鄂南湘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石首建设成为鄂南湘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加强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主体,逐步形成以城区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级为基础的商业流通网络。按照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快客货运中心建设、火车站仓储物流园、临港物流园、建宁大道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商品市场和专业物流市场建设,引进大型商业集团入驻石首,重点建设红星商贸城摩配建材市场、衣铺街小商品市场、小新口省际边贸市场、鄂南林产品交易市场、鄂南水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
(四)加快发展旅游经济。
要抢抓长江生态旅游观光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以推出石首在整个长江流域独有的长江故道旅游资源为重点,抓紧编制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推进湿地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度假休闲游,形成以天鹅洲为主体、桃花山和中心城区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抓好走马岭古文化遗址、“绣林十景”三国文化、滨江公园、易龙湾民俗文化村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组建涵盖旅游景点、旅行社、星级宾馆、农家乐、旅游商品的旅游公司,整合景区及周边资源,抓好交通、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整体功能。狠抓石首“中国麋鹿之乡”、天鹅洲“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桃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品牌的包装和策划,积极推进旅游促销,抓好笔架鱼肚、桃花山鸡蛋、清水荻笋、绣林玉液酒等特色餐饮宣传,加强以麋鹿、白暨豚、江豚为原型的系列工艺品开发,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要加强与长江沿线岳阳、荆州、宜昌等城市的旅游合作,将石首旅游资源与岳阳楼、荆州古城、长江三峡、黄鹤楼、庐山等长江沿线重点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加快建设以天鹅洲生态湿地旅游为重点的长江故道生态观光旅游带,打通长江旅游观光带与洞庭湖旅游观光带的通道,推进石首旅游的大发展。
(五)加快发展沿江经济。
要按照发展沿江产业带的思路,明确产业分布的总体框架,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在思想上不能将沿江开发狭隘地理解为沿岸开发,对不依赖岸线的产业、不需要很长岸线的企业、岸线利用效率低下的项目、可共用岸线的园区,都尽量向腹地延伸,增强沿江开发的辐射带动效应。坚持产业链招商、产业群招商,推进沿江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根据长江沿线乡镇在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引导沿江乡镇错位发展。在发展沿江经济的同时,要把好环境监督关口,强化沿江产业发展空间的管制,化工、农药等高排放、高环境风险行业应按照“沿江不临江”的原则,在距岸边1000米范围外布设,制定、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要加强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尽快制定《石首市长江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探索征收岸线资源使用费,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港口岸线资源;成立代表市政府的专门协调机构,加强交通、水利、河道、海事等有关涉水涉港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联合保护、合力开发、合理利用长江岸线的有效管理机制。
(六)加快发展能源经济。
要加快城区管道天然气建设,将川气东送线路从荆州接过来。推进粤能(石首)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利用丰富的生物秸秆和废弃木料等资源,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因天鹅洲故道特殊地理条件而形成的、难得的东升南碾垸长江沿岸风力资源,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建设风电厂。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力度,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一批“一池三改”示范乡镇。
三、坚持城乡一体,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前,在长江荆江河段,由湖南岳阳、益阳、常德、津市和我省荆州组成了马蹄形中等城市群,五市均分布在马蹄形曲线部分,而在其广阔的中心地带为中等城市空白区,从城市发展的的规律看,50—80公里之间必须有中等城市,石首恰好位于这一空白区。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石首市城市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将石首建设成为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 万人、城镇化率达52%的中等规模城市。
(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要按照“东进南扩”的发展思路,推动城东新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框架。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功能,重点抓好沿江大道、滨江公园、建宁大道行政办公区、新客运中心、新人民医院、新一中、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区天然气管道等工程建设,加强陈家湖、山底湖、廖家渊等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抓好南岳山、马鞍山、笔架山等山体绿化,提升城市品位与档次,努力把石首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城市资本营运,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综合执法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
要发挥新厂、东升等乡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规划建设好江北农副产品加工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建设,提升城镇产业发展层次。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水、电、路、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城镇房地产开发力度,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镇建房和购房,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城镇建设特色,重点推进新厂、东升、调关等沿江重点镇建设,形成以星罗棋布的小集镇和中心村庄为基础的“一点四级”(中心城区——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小集镇——中心村庄)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全方位提高石首城镇化水平。
(三)加快防汛抗灾体系建设。
石首“北靠江汉,南临洞庭”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争取上级政策项目支持,加快境内防汛减灾体系建设,加快荆南四河堤防建设,巩固和提高长江干堤防汛标准,全力争取石首市260公里长江民垸堤防进入国家和省投资规划项目,使其综合防洪能力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要加强对沿江堤防内外特别是长江堤防内530米外至水域,所有建设项目的防洪审查,确保堤防安全。要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和涵闸泵站更新改造,抓紧实施人民大垸河道、藕池河、调弦河水利血防工程,提高防汛抗灾能力,努力做到“防汛保安全,抗灾保丰收”。
四、坚持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石首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宜荆荆城市群,积极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实现自我独立发展与区域合作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推进思想接轨。
面对当前区域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石首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开放开发的大突破。石首加快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潜力,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机遇,也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要站在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下谋划石首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与湖北长江沿线城市的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做到“点”、“线”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将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紧紧抓牢省委省政府实施圈带战略的机遇,形成“一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科学制定规划。
沿江要开发,规划要先行,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非常关键。要按照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整体部署和荆州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高标准、管长远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科学编制石首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岸线保护与利用等专项规划,并立足全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合理确定石首开放开发近期目标和2020年远景奋斗目标。要注重规划衔接,加强与省“两圈”建设规划、长江水资源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以及沿江县市发展规划的“ 无缝衔接”。要跳出石首谋规划,在规划上不仅要与我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对接,还要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战略对接,确保几十年不落后。要加快编制沿江开放开发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要用规划引导岸线纵深开发,通盘考虑沿岸与腹地的产业发展。要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科学的开放开发。
(三)重视产业融合。
要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资源禀赋,主动与沿江经济带上的产业项目对接,着力引进产业链上的空白环节或薄弱环节。要重视武汉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同武汉的产业对接,围绕武汉的龙头产业,延伸产业及产业配套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加速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和资金,借力实现产业横向配套和纵向对接。
(四)优化投资环境。
好的环境是石首开放开发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调整完善“一区四园”发展规划,严格实行园区准入制,确保在规划的指导下引领园区产业的发展。在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赋予经济开发区更大的权力,使经济开发区逐步由“虚”到“实”。加强园区土地储备,要保证工业存量资产盘活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工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要积极开展信用县市、信用乡镇和信用企业创建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要完善市领导联系企业和项目、市直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制度,深入开展绩效考核活动,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营造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环境。要加强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工业经济部门干部这三支队伍建设,营造重视人才、重视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制定更加开明的政策,清除政策障碍,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市场壁垒,吸聚长江经济带内外各类生产要素流向石首。
(五)加强联合协作。
首先,在政府层面,要经常与沿江城市开展高层互访,密切联系,协商解决基础建设、产业合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为市内企业与长江经济带内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构建良好的合作、协调、互动机制。其次,在行业层面,积极推动组建区域性的行业联盟或行业协会,构建企业跨地区合作平台,加快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跨地区产业合作与转移。第三,在企业层面,要利用招商引资、节会活动等经贸合作平台,组织商务考察,开展项目对接,推动区域产业互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提高石首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中共湖北省石首市委副书记)
关键词 湖北长江经济带 节点城市措施
中图分类号:F302文献标识码:A
一、坚持交通先行,构建立体交通网络
交通是长期以来制约石首发展的最大瓶颈。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要树立“大交通”观念,坚持交通先行的原则,以南北运输大通道为重点,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整体交通布局,加大港口、铁路、公路的联合建设力度,实现铁路、公路、水路的“无缝对接”,努力把石首建成为鄂南湘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
(一)加强港口航道建设。
抓住被列入全省重点港口的机遇,以荆州组合港为依托,加快石首港建设,推动港口向专业化、大型化、集装箱化方向发展。按照分工明确、功能互补的思路,加快推进专业港区建设,重点加强绣林综合港区、天鹅洲旅游港区、调关散货港区、新厂物流港区建设。要抢抓国家投资长江中游航道整治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加快长江石首段碾子湾、新厂向家洲、调关矶头航道治理,提高通航能力。
(二)加强公路网建设。
要全面谋划建设东西走向、南北走向“快速通道”,在积极配合江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基础上,主动与交通部、湖北省交通厅、湖南省交通厅、常德市等方面沟通联系,突出抓好后石高速(含石首长江大桥)、武洪监高速公路延伸至石首、湖南澧水高速延伸至石首、太深高速石首段等项目的申报和建设,使石首与岳宜高速、襄荆高速、杭瑞高速等出市出省的快速通道相连接。同时积极抓好公石线一级公路的申报和建设,搞好通乡、通村公路升级改造,完善市内路网结构,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公路网。
(三)加强铁路建设。
一方面,全力配合抓好荆岳铁路石首段的建设,搞好站场及仓储等方面的配套;另一方面积极争取月(山)益(阳)铁路通过石首,将石首长江大桥建成公铁两用桥,更大程度上提高石首综合交通能力。
二、坚持产业兴城,建设现代产业园区
(一)加快发展工业经济。
要从思想行动上更加重视工业发展,强力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投入更多资金、出台更多政策发展工业,不断优化医药化工产业、林产品加工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棉花纺织产业、白酒酿造业、钢铁冶炼业、电子产业、机械铸造业、船舶制造业、新型建材业等工业产业结构,培育骨干企业群体,整体提升工业经济实力。
(二)加快发展农业经济。
要以争创全省林业大市、水产大市、油菜大市、畜牧大市、粮食大市为目标,按照“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理念,实施“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把石首建成长江经济带中的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发展“一村一品”、“多村一业”的专业化生产经营,继续推进种植业、速生丰产林、名特优水产、优质畜牧养殖基地建设,重点抓好三大养殖板块建设,扶持建设桃花山标准化养猪小区示范镇和东升镇养殖示范小区,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建立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突破性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壮大劲牌酒业、鑫盛农牧、圣迪乐村禽业、富泽牧业等龙头企业,鼓励沿江有实力的企业在石首建立农产品生产及加工基地,提升农业产业化的规模、档次和水平。引导农民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方式参与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农业品牌培育和认证工作,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推广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装备水平。
(三)加快发展流通经济。
要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航运功能,以及鄂南湘北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将石首建设成为鄂南湘北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加强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现代营销方式,积极引进和培育现代物流主体,逐步形成以城区为龙头,乡镇为骨干,村级为基础的商业流通网络。按照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快客货运中心建设、火车站仓储物流园、临港物流园、建宁大道配送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快商品市场和专业物流市场建设,引进大型商业集团入驻石首,重点建设红星商贸城摩配建材市场、衣铺街小商品市场、小新口省际边贸市场、鄂南林产品交易市场、鄂南水产品交易市场等项目。
(四)加快发展旅游经济。
要抢抓长江生态旅游观光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以推出石首在整个长江流域独有的长江故道旅游资源为重点,抓紧编制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推进湿地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度假休闲游,形成以天鹅洲为主体、桃花山和中心城区为两翼的旅游发展格局。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抓好走马岭古文化遗址、“绣林十景”三国文化、滨江公园、易龙湾民俗文化村等景区景点开发建设。组建涵盖旅游景点、旅行社、星级宾馆、农家乐、旅游商品的旅游公司,整合景区及周边资源,抓好交通、餐饮等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增强旅游整体功能。狠抓石首“中国麋鹿之乡”、天鹅洲“中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和桃花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品牌的包装和策划,积极推进旅游促销,抓好笔架鱼肚、桃花山鸡蛋、清水荻笋、绣林玉液酒等特色餐饮宣传,加强以麋鹿、白暨豚、江豚为原型的系列工艺品开发,提升旅游产业综合效益。要加强与长江沿线岳阳、荆州、宜昌等城市的旅游合作,将石首旅游资源与岳阳楼、荆州古城、长江三峡、黄鹤楼、庐山等长江沿线重点景区景点串联起来,加快建设以天鹅洲生态湿地旅游为重点的长江故道生态观光旅游带,打通长江旅游观光带与洞庭湖旅游观光带的通道,推进石首旅游的大发展。
(五)加快发展沿江经济。
要按照发展沿江产业带的思路,明确产业分布的总体框架,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在思想上不能将沿江开发狭隘地理解为沿岸开发,对不依赖岸线的产业、不需要很长岸线的企业、岸线利用效率低下的项目、可共用岸线的园区,都尽量向腹地延伸,增强沿江开发的辐射带动效应。坚持产业链招商、产业群招商,推进沿江企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化发展。根据长江沿线乡镇在基础设施、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性,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引导沿江乡镇错位发展。在发展沿江经济的同时,要把好环境监督关口,强化沿江产业发展空间的管制,化工、农药等高排放、高环境风险行业应按照“沿江不临江”的原则,在距岸边1000米范围外布设,制定、落实环境风险应急预案。要加强岸线资源利用与保护,尽快制定《石首市长江岸线利用管理规划》,探索征收岸线资源使用费,坚决制止和纠正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和利用好港口岸线资源;成立代表市政府的专门协调机构,加强交通、水利、河道、海事等有关涉水涉港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联合保护、合力开发、合理利用长江岸线的有效管理机制。
(六)加快发展能源经济。
要加快城区管道天然气建设,将川气东送线路从荆州接过来。推进粤能(石首)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工建设,利用丰富的生物秸秆和废弃木料等资源,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充分利用因天鹅洲故道特殊地理条件而形成的、难得的东升南碾垸长江沿岸风力资源,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建设风电厂。加大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力度,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工程,建设一批“一池三改”示范乡镇。
三、坚持城乡一体,完善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当前,在长江荆江河段,由湖南岳阳、益阳、常德、津市和我省荆州组成了马蹄形中等城市群,五市均分布在马蹄形曲线部分,而在其广阔的中心地带为中等城市空白区,从城市发展的的规律看,50—80公里之间必须有中等城市,石首恰好位于这一空白区。因此, 要进一步完善《石首市城市总体规划》,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效率管理,完善城市功能,努力将石首建设成为城区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0 万人、城镇化率达52%的中等规模城市。
(一)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步伐。
要按照“东进南扩”的发展思路,推动城东新区开发,拓展城市发展框架。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不断完善城区功能,重点抓好沿江大道、滨江公园、建宁大道行政办公区、新客运中心、新人民医院、新一中、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城区天然气管道等工程建设,加强陈家湖、山底湖、廖家渊等城市水体综合治理,抓好南岳山、马鞍山、笔架山等山体绿化,提升城市品位与档次,努力把石首建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山水园林城市。加快城市资本营运,盘活城镇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综合执法体系,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
要发挥新厂、东升等乡镇的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重点规划建设好江北农副产品加工园、东升林产品加工园建设,提升城镇产业发展层次。加大城镇建设管理力度,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加快水、电、路、通讯、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城镇辐射带动能力。加大城镇房地产开发力度,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民在城镇建房和购房,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因地制宜的原则,突出城镇建设特色,重点推进新厂、东升、调关等沿江重点镇建设,形成以星罗棋布的小集镇和中心村庄为基础的“一点四级”(中心城区——重点中心镇——一般建制镇——小集镇——中心村庄)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全方位提高石首城镇化水平。
(三)加快防汛抗灾体系建设。
石首“北靠江汉,南临洞庭”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防汛抗洪工作的重要性。要进一步争取上级政策项目支持,加快境内防汛减灾体系建设,加快荆南四河堤防建设,巩固和提高长江干堤防汛标准,全力争取石首市260公里长江民垸堤防进入国家和省投资规划项目,使其综合防洪能力逐步达到国家标准。要加强对沿江堤防内外特别是长江堤防内530米外至水域,所有建设项目的防洪审查,确保堤防安全。要加快大中型灌区改造和涵闸泵站更新改造,抓紧实施人民大垸河道、藕池河、调弦河水利血防工程,提高防汛抗灾能力,努力做到“防汛保安全,抗灾保丰收”。
四、坚持融合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石首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的建设,打破狭隘的地域观念,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宜荆荆城市群,积极建立合作共赢的发展平台,实现自我独立发展与区域合作发展的有机统一。
(一)推进思想接轨。
面对当前区域经济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石首必须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开放开发的大突破。石首加快建设湖北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和潜力,实现弯道超越的重要机遇,也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要站在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下谋划石首的发展,一方面,要加强与湖北长江沿线城市的区域互动、协调发展,做到“点”、“线”融为一体;另一方面,要将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建设结合起来,紧紧抓牢省委省政府实施圈带战略的机遇,形成“一圈一带,双轮驱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科学制定规划。
沿江要开发,规划要先行,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非常关键。要按照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整体部署和荆州长江经济带总体规划的要求,坚持高标准、管长远的原则,邀请专家学者科学编制石首开放开发总体规划,以及交通建设、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岸线保护与利用等专项规划,并立足全市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现状,合理确定石首开放开发近期目标和2020年远景奋斗目标。要注重规划衔接,加强与省“两圈”建设规划、长江水资源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以及沿江县市发展规划的“ 无缝衔接”。要跳出石首谋规划,在规划上不仅要与我省“两圈一带”发展战略对接,还要与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环洞庭湖经济圈发展战略对接,确保几十年不落后。要加快编制沿江开放开发项目库,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支持。要用规划引导岸线纵深开发,通盘考虑沿岸与腹地的产业发展。要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真正做到以科学的规划引领科学的开放开发。
(三)重视产业融合。
要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和资源禀赋,主动与沿江经济带上的产业项目对接,着力引进产业链上的空白环节或薄弱环节。要重视武汉对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强同武汉的产业对接,围绕武汉的龙头产业,延伸产业及产业配套链,发展特色产业,构建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要把招商引资作为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加速产业融合的重中之重来抓,通过引进外地客商和资金,借力实现产业横向配套和纵向对接。
(四)优化投资环境。
好的环境是石首开放开发的重要保障。要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建设,调整完善“一区四园”发展规划,严格实行园区准入制,确保在规划的指导下引领园区产业的发展。在进一步理顺园区管理体制,赋予经济开发区更大的权力,使经济开发区逐步由“虚”到“实”。加强园区土地储备,要保证工业存量资产盘活资金主要用于工业发展,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工业经济发展,不断完善投融资体制。要积极开展信用县市、信用乡镇和信用企业创建活动,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要完善市领导联系企业和项目、市直机关干部到企业挂职等制度,深入开展绩效考核活动,继续清理行政审批项目和优化审批程序,营造方便快捷的行政服务环境。要加强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工业经济部门干部这三支队伍建设,营造重视人才、重视创业的良好氛围。要制定更加开明的政策,清除政策障碍,减少行政干预,打破市场壁垒,吸聚长江经济带内外各类生产要素流向石首。
(五)加强联合协作。
首先,在政府层面,要经常与沿江城市开展高层互访,密切联系,协商解决基础建设、产业合作中的重大问题,积极为市内企业与长江经济带内企业合作牵线搭桥,构建良好的合作、协调、互动机制。其次,在行业层面,积极推动组建区域性的行业联盟或行业协会,构建企业跨地区合作平台,加快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跨地区产业合作与转移。第三,在企业层面,要利用招商引资、节会活动等经贸合作平台,组织商务考察,开展项目对接,推动区域产业互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从而提高石首优势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作者:中共湖北省石首市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