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团队成员 如何分身有术

来源 :商业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p37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团队已经成为组织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尽管有关最佳团队结构、优先事项排序与相互合作的研究已经多如牛毛,但大部分研究都假定人们在同一时间内只是一个团队的成员,能够把所有精力全部投入到这个团队的任务中去,而不会为其他任何事情分散精力。但实际情况是,人们通常不会只是一个团队的成员。
  我们用“多团队成员”(MTM)来描述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同时服务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团队的情形。个人、团队和组织必须学会管理MTM带来的各种挑战和收益。随着组织结构日趋扁平化、以项目为导向、在地域上更加分散,MTM的情形也变得日益普遍。MTM提供了在组织内部促进学习、提高生产力的可能,但前提是必须实行有效的管理。随着MTM越来越常见,经理人也必须更加注重提高团队效能。
  那么,MTM到底有多风靡?在美国和欧洲的许多行业和职业里,至少有65%的知识型员工参加了多个团队。据某些研究估计,在有些行业,这个比例甚至接近95%。尽管MTM在IT、软件开发、新产品研发和咨询行业尤为普遍,但在其他领域似乎也很常见,比如教育、汽车修理和医疗保健行业。鉴于MTM如此普遍,我们提出了一种模型,帮助经理人更深刻地理解MTM的挑战和收益,从而提升它在组织中的效能。
  挑战和收益
  MTM将在个人、团队和组织的不同层面给职场的各个方面造成影响,带来许多重大挑战、风险和收益。
  在个人层面,除了要求成员具备完成任务所需的专长之外,MTM还要求高度的自律和人际交往能力。个人必须能够同时承担多项任务,并很好地协调它们的时间安排,而这并非易事。我们采访过的一个人就说:“我经常被不同项目的领导催促着要多花点时间在他们的项目上……这种感觉很不好,我不得不想方设法再多挤出几个小时来。”
  尽管存在着这样的挑战,MTM也的确给员工提供了打造自己职业生涯的机会。他们可以借此发挥自身专长或培养新的专长。我们采访过的另外一个人说:“在项目中,很多时候你都必须是一个自主的人,一个组织内部的创业家,能充分发挥其他人的作用。现在我正开始做的一些项目有可能成为种子,为组织带来新东西。”
  团队层面的情形有些类似,MTM通常需要协调各项安排,管理好时间。各种互相冲突的要求意味着各个团队总是在争夺时间和注意力。
  不过这也存在有利的一面。MTM可以通过交叉项目学习的方式让团队受益。我们的一个受访者说:“我认为,成员如果能够带来其他项目的最佳实践和经验教训,帮助团队解决问题,团队就会因此受益。”此外,在MTM环境中运作的项目也会因为获得一些特别的专长而受益。这样的专长如果是从外部获得或需要为此专门分配一个全职的成员,成本将会很高。
  对组织来说,MTM的协调难度很大,不仅需要估计总的工作量、确定每个员工应承担的工作量,而且还要在各个项目之间协调工作时间。一个项目的延误可能引发多米诺效应,因为其他项目的工作需要针对这些意外拖延而做出调整。在这种环境下,确保经理人扮演合理的角色是一个挑战。经理人都有宝贵的知识和专长,他们往往不能满足于仅仅是管理,而是想自己也有所贡献。结果造成管理职能失灵,个人承担了过多的义务。一位经理人就曾经这样抱怨:“既要参与多个团队又要承担管理职责的结果就是,工作质量和家庭生活都受到了影响。你会感到压力很大,时间不够用。”
  不过,在重视学习、正式提升机会又不多的环境下,MTM能够丰富社交网络,同时也是一个有价值的激励工具。一位受访者说:“到了我这个位置,在公司里已经不可能再升了……而且我也不想在不喜欢的事情、不喜欢的人上浪费时间……我只干自己喜欢干的项目。”
  生产力与学习水平
  若要MTM发挥积极作用,就必须有所节制。否则,一个人同时参加的项目太少或太多,都会影响生产力和学习水平。
  在个人层面,频繁地从一个团队跳到另一个团队的成员对MTM的影响感受最深。对团队来说,MTM对生产力和学习水平的影响在“时间错位”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所谓“时间错位”是指,团队成员没有重合的工作安排或缺少连续的大块时间,这使得他们无法专心完成任务,或即时产生创意、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在组织层面,各团队由于共享成员而彼此关联,MTM的影响随关联程度而变化。
  MTM使情境转换、时间错位和组织内关联的情形增加,而这些又反过来影响了生产力与学习水平。通常而言,MTM对生产力与学习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模式,在MTM为中等水平时,生产力和学习水平达到最大值。(参见副栏“MTM对生产力与学习水平的影响”)
  情境转换 随着一个人同时参与的团队数量增加,他必须在不同团队情境中切换的情形也就增多。团队情境包括任务、技术、角色、地理位置和惯例等。无论这些团队有多么相似,它们的情境都是不同的。管理者必须认识到团队情境的多元化,了解情境转换的动态和频率。
  研究表明,情境转换和个人生产力之间存在着倒U型关系。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平衡工作量和追求效率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以及转换注意力会带来成本。如果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只属于一个团队,那么团队工作量的自然变动会导致个人要么太空闲,要么花在任务上的时间过多。MTM使得个人在项目空余时间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如果一个团队的工作量减少,成员可以去做另一个团队的工作,保持工作量的平衡。
  不过,转换太频繁或转换的情境差别太大也是不利的。个人参加的团队数量越多,情境转换成本——包括时间成本、脑力成本以及最终的生产力成本——就越高。对个人而言,若要达到最佳的生产力水平,就必须在适度变化的团队情境中找到定期切换的“最佳结合点”。
  情境转换对个人学习水平的影响也是倒U型的。如果个人参加了多个团队,而且团队之间存在着适度的差异,个人就会从每个团队的实践和信息中都学到东西。这类似于轮岗带来的收益,只不过MTM的收益能更快兑现。反过来,如果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只是一个团队的成员,那么他在团队之间实时学习的潜力就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另一方面,如果个人的MTM水平过高,他们就会为管理不同团队之间的转换而焦头烂额,也就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整合信息和从信息中学习。
  时间错位 团队的时间错位是指团队成员:(1)没有重合的工作安排,因而该成员同步工作的能力受到了限制,造成项目延误;(2)没有连续的大块时间可以投入到团队工作之中,这样团队成员就无法从其他成员那里接手相关工作,毫不耽搁地开始自己承担的那部分任务。
  随着MTM情形的增加,时间错位现象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团队成员在任何一个团队中都不能把100%的时间用在工作上,生产力就可能面临挑战。团队协调流程非常脆弱,如果出现严重的时间错位,生产力就会迅速下降。
  不过,MTM也会对生产力产生正面影响,主要原因是如果团队采纳并借鉴了成员从其他团队获得的成功实践,团队效率就会提升。
  MTM可以提升团队学习水平,因为MTM允许团队成员保留某种经验不与他人分享,并且可以定期拥有与他人分开的时间,这就增强了他们信息的独特性。
  不过,成员参与的团队数量过多会带来一个问题——时间错位将妨碍团队整合多元化知识的能力。再重复一遍,节制非常重要。控制成员参与的团队数量可以帮助团队达到最高的生产力和学习水平。
  组织内关联 MTM不仅会影响到个人和团队的学习及生产力水平,还会影响整个组织。因为有共同的成员,组织内团队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这样组织也能够更便捷地在团队之间自由调配员工,而不必像一般的公司重组或资源调配那样耗费巨大成本。员工共享时间段,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组织冗余,使资源利用最优化。当团队成员在做某项工作时,可能会发现另一团队也在做同样的工作,这时组织内关联就可以阻止项目间的重复工作,从而提高生产力。
  不过,随着成员参与的团队数量增加,这种收益也开始递减。协调成本将增加,一个项目的延误和困境可能影响其他项目,而团队成员的注意力和时间都被转移到解决这类问题上。
  至于学习水平方面,随着组织内关联程度的增加,组织将拥有更多的信息通路。这就增加了两项互补信息被放到一起的可能,而降低了有价值的信息被埋没或遗落的可能。人们会记住从不同部门学到的经验教训。高级经理人会拥有更多关于不同项目和员工的信息源。理念在组织内传播的机会也就更多。
  不过,尽管组织内关联可以让信息传播得更快,但也可能降低信息的多元化程度。无数学者声称,任何两个实体间的关联越密切、复合程度越高,这两个实体的信息就可能越同质、越冗赘。
  这种情况可通过一系列因素加以调节。比如,个人对自己的时间安排要有一定的控制权,他能够明智地决定自己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在团队之间切换。除此之外,个人如果不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切换团队,问题似乎就要小一些。不过对于那些高调的团队项目来说,个人可能别无选择,只能把注意力转移到这个项目上来。但对于那些可以控制自己时间安排的人来说,切换频率对生产力和学习水平造成的影响可能就要弱一些。
  多多益善?
  MTM会对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生产力及学习水平产生影响,而由于反馈回路的存在,这些影响又提升了MTM的整体水平。反馈回路会推动每一层级生产力及学习收益和成本的上升。
  在个人层面,生产力和学习水平都会带来MTM的提升。生产力水平反映出个人完成任务的能力,而学习水平则关系到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被视为专家。那些在多个团队中高效工作的明星成员更可能被人注意到,更可能被网罗到更多的团队中,从而提升MTM。
  相反,在团队层面,生产力损失会导致MTM提升,因为当团队遇到困难时,管理层的第一反应就是增加更多人手来解决问题。
  在组织层面,生产力不足也会导致MTM提升,不过这时候MTM是作为一种拓展现有资源、提升资源整体利用率的手段。
  到底加入多少团队才会达到收益和成本的临界点,确切数字因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但个人、团队和组织的确可以做一些事情,使得MTM的收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
  成功的条件
  对个人、团队和组织而言,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可以提高MTM取得好结果的可能性。
  成员 招到拥有良好社交技能和任务管理技能的员工至关重要。有了合适的人,业绩标准就可以保持在高水平,因为这些人都能为做好自己的工作负责。对每个MTM项目来说,这些人都能有效发挥作用。
  结构 任务和团队结构都必须经得起MTM的检验。适合MTM的项目一般都有如下特征:较为成熟(不是处于初期阶段);模块化,个人可以分别完成各自的任务,然后重新组合在一起;截止日期和工作进度可以预测,定期召开会议,定期检查工作。如果任务和团队结构有效,身在其中的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我们都知道该干什么……预期相当明确,产品也相当清楚。我们有一个留言系统,如果由我来接着做别人没有完成的工作,我知道该从哪里开始。整个系统考虑周详,协调得也不错。”
  信任 团队成员之间、团队与客户之间必须非常熟悉,相互信任。一名受访者说:“提前了解相关人员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如果我们把一群从未合作过的人拼凑在一起,就不可能成功完成那个项目。”
  沟通 合适的组织信息和沟通系统不可或缺。一名受访者指出:“大多数时间,人们同时参加两三个项目……这样一来,要把人凑齐在一个房间里开会都成问题。如果你在客户的场所工作,或在做另一个项目,很多协作技术都不具备,那你如何能最有效地利用技术?我们得想方设法,拿出创意,确保每个人都能参加。”
  比如,集中规划软件可以协调不同项目成员的工作量。一些企业在工作场所外也能使用电子邮件、内网和文件服务器系统,并为员工提供笔记本电脑帮助他们完成分派的工作。   文化 成功的MTM有赖于这样的组织氛围:允许人们获得项目与个人技能的匹配信息。公开的项目讨论、联络群组、主题导向的邮件列表管理程序和内网门户(员工可在上面发布简历或项目信息)都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一位受访者解释说:“我们公司有社交午餐会。为了找项目和找人参加项目,我跟很多人进行了联络。”
  系统 如果有一个能解决工作量平衡问题的系统,就可以确保MTM运行顺畅。经理人或许可以每周与成员或其他经理人会面,评估项目工作量和预期的困难。这一机制有助于员工避免MTM情形下通常都会感受到的压力,确保项目得到所需的投入和关注。
  给经理人的建议
  经理人的行动对MTM的工作成效有很大的影响。为了使MTM的正面效应最大化,负面效应最小化,经理人需要记住以下几点建议。
  了解你的员工 经理人要了解员工在团队中的分工,这便于在项目最后期限发生冲突时合理安排工作顺序。
  制订有效的进度计划 经理人可以帮助员工和团队制订进度计划和相关措施,确保情境转换和时间错位都保持在适度的水平。若能提供工具和系统,将日常管理任务自动化,就可以帮助调节情境转换和时间错位的水平。
  明确职责 经理人要明确界定团队成员的不同职责,这样可以帮助员工合理安排时间,并为出席会议留出时间。
  知道什么有效 了解最适合MTM环境的个人特征和项目结构特性是什么,这样可以提高成功概率。自律、组织技能和对模糊性的高度包容在MTM环境下尤为可贵。
  避免分派过多任务 尽管积极分子可能参加了过多的团队,对个人起到了负面的影响,但自愿选择MTM总比强制分派要好。
  鼓励对话 了解每位成员的投入程度和目标,并尽早开展频繁的诚实对话可能会提升MTM的效果。团队若要有效安排成员的时间,有效协调进度,信息透明度就非常重要。这在组织层面、个人层面和团队层面都同样重要。
  这最后一点至关重要。是的,要让MTM发挥最大效用,你必须制定好系统和流程。但是如果缺乏透明度和准确的信息,前面所提到的反馈回路和倒U型关系就可能导致多个层面的失败。MTM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而经理人必须力争摆脱这种恶性循环。当员工不再因在多个团队效力而焦头烂额时,经理人就知道自己成功了。
  观点概要
  “多团队成员”(MTM)在当今的职场越来越普遍。所谓“多团队成员”是指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内同时服务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团队的情形。据估计,欧美至少有65%的知识型员工参加了多个团队。在有些行业,这个比例甚至接近95%。
  同时参与多个团队,无疑会带来工作协调方面的挑战,但也会带来充分利用资源、交叉项目学习的收益。通常而言,MTM对生产力与学习水平的影响呈“倒U型”模式。在MTM为中等水平时,生产力和学习水平达到最大值。到底加入多少团队才会达到
  收益和成本的临界点,确切数字因工作环境的不同而不同。不过,若能做好在成员、结构、信任、沟通、文化、系统这六个方面的工作,MTM就会发挥最大的正面效应。
其他文献
人们对于社会企业的认识可以说是相当混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所以我们有必要做一些解释,帮助大家正确理解何为社会企业。我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虽然我给出的答案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希望能让大家对社会企业形成一个总体概念。  企业的营利性和公益性  所有企业都必须创造财富。怎么创造财富?那就是要赚钱,一个企业如果赔钱,是不创造财富的。企业为社会生产产品,但是它最后的目的是要
期刊
最近一家非常成功的公司找到我,希望我为公司注入新的活力,指点他们开启新产品开发的大门。换言之,帮助他们创新。  我给高管团队讲述了创新的战略,并对整个公司宣讲了创新的重要性。我还辅导中层经理如何鼓励大家提出奇思妙想、勇于冒险。但是,在经过数月的努力之后,创新的火车仍未驶离站台,更不用说到达终点了。  管理层似乎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他们也表达了衷心希望公司更具创新精神的意愿。但最终他们还是不能跨过
期刊
玛雅人预言2012年末将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我认为这个新纪元将是互联网真正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时代。在12月12日CCTV年度经济人物颁奖仪式上,代表互联网新经济的马云和代表实体商业的王健林设下了一个亿元赌局:到2020年,中国的电子商务市场能否占据全国零售市场的半壁江山。  双方愿设下这个赌局都是有依据的。马云旗下的淘宝和天猫在2012年“双十一”的销售总额达191亿元,占当月全国日均零售总额的3
期刊
在国内某著名商学院的EMBA课堂上,一位来自美国的大牌教授正在讲授“生产管理”,讲到兴起时,他说道:我不认为当前很时髦的“零库存”能行得通。他的话音刚落,一位来自国内某大型公司的学员立马站起身来反驳道:教授,我们公司运用“零库存”就非常成功,极大改善了现金流,降低了成本。教授追问道:那么实行了零库存,你的库存去哪儿了?学员答道:在我的供应商那儿。教授又问:那么你的成本降低了,你的供应商的成本是不是
期刊
郭剑涛是浙江威武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作为公司的主心骨,郭剑涛已在行业内打拼了数十年,经验丰富,技术出众,并已获得了高级工程师和建造师等多个重要的技术证书。在他的带领下,浙江威武已获得多项资格认证,包括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消防设施工程专业承包一级,浙江威武也是AA级诚信经营单位、AA级企业信用单位,AAA级质量、服务诚信单位。  郭剑涛主持的工程项目质量过硬,在其领导下,浙江威武的年均建筑
期刊
“红五月要想生存,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进行转型是公司必然选择。”  曾经辉煌的老国企在新形势下如何转型?红五月钢铁集团面临的问题在国内钢铁行业颇具代表性,要我说它十年前就应该动手了,现在转型的最佳时机虽然已经错过,但转了还有希望,不转肯定没出路。  不锈钢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个:一是产能过剩严重。2011年我国不锈钢年产量1,259万吨,实际产能超过1,700万吨,自2000年以来年均增
期刊
如今许多工作都错综复杂、充满风险,比如交付一项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重大灾难后的应急工作,在战场上提供医疗服务,等等。这类工作需要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并经常涉及多个组织。参与其中的不同团队面临着巨大风险,包括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声誉风险等。在这种环境下,信任至关重要。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却很少深入研究来自不同组织的团队该如何学会相互信任。在本文中,我们将关注“风险信任”(risky trust)
期刊
一  六十年荣光不再求转型再铸辉煌  黑夜降临在这座北方的钢铁之城,远处四座黑黢黢的高炉犹如擎天巨柱矗立在天边。红五月钢铁集团的家属区此时万家灯火,一天下来,工人们终于能舒坦地跟家人吃顿晚饭,看看电视了。  “今天,红五月钢铁集团销毁了234吨问题不锈钢。有消息称,红五月钢铁集团在刚刚上马60万吨不锈钢生产线后,欲再投资新建100万吨生产线,打造国内不锈钢第一大生产基地。此次不锈钢出现质量问题,是
期刊
王辉:  陈小春是我多年的好朋友,现任大型家电企业财务总监,拥有良好的社会背景与市场资源。刘朝阳是陈小春的朋友,家资雄厚,有大型家装公司从业经历,目前是一家大型国企的总经理。2009年春,我们三人联合创立了一家装潢设计公司,主攻高端家装市场。公司注册资本200万元,刘朝阳占有60%的股份,我和陈小春各占20%。由于刘朝阳和陈小春在其他公司任职,所以由我出任公司总经理,负责全面运营。  我们租了50
期刊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前夕,谭远程与他的团队完成了九天八晚的“海南丝路”房车环岛红色之旅,从海南返回长沙。这次海南博鳌之旅,他们共组织了100台房车,在海南博鳌、三亚、海口等地举办了一系列主题会议、演出、房旅体验活动,满载而归。“我们的团队为了将100台房车摆成建党百年徽标的形状,坚持了12个小时,期间还下了几个小时的大雨。最后的结果证明我们的坚持很值得!”操着一口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谭远程介绍了这次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