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早期关于维生素A缺乏与表皮发育和分化障碍的研究,提示维甲酸对维持表皮内在平衡是重要的。银屑病是以表皮过度增生、分化异常为重要特征的疾病,部分可能与维生素A的代谢异常有关,有人报告在银屑病斑块中,细胞维甲酸结合蛋白明显升高,银屑病角朊细胞上维生素A结合蛋白受体表型改变,银屑病皮损中去氢视黄醇(维生素A2)的水平增高。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关于维生素A缺乏与表皮发育和分化障碍的研究,提示维甲酸对维持表皮内在平衡是重要的。银屑病是以表皮过度增生、分化异常为重要特征的疾病,部分可能与维生素A的代谢异常有关,有人报告在银屑病斑块中,细胞维甲酸结合蛋白明显升高,银屑病角朊细胞上维生素A结合蛋白受体表型改变,银屑病皮损中去氢视黄醇(维生素A2)的水平增高。
其他文献
作者应用分离酶(dispase)分离出完整的皮脂腺,并应用3T3细胞饲养层培养技术,成功地培养了来源于皮脂腺的细胞.为进一步研究皮脂腺的形成和功能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和结果:①皮脂腺的分离:从健康志愿者的胸部或背部取皮肤标本,切成35mm小块,放入分离酶(2.4U/ml)4℃20小时后,用细镊分开表皮和真皮.表皮上具有保持完好且连有皮脂腺的毛囊.
许多报告提及不少非洲国家与艾滋病(AIDS)相关的隐球菌病的发病率很高。因此,中非国家的许多学者将隐球菌感染视为AIDS的一个指征。新型隐球菌及其变种一向只能发现于户外的鸽、鸡等粪中,但室内的灰尘、空气中也可分离到。
由于N-乙酰化酶的活性可影响血浆药物浓度,因而化疗药物疗效与N-乙酰化酶的乙酰化率有密切关系。作者在麻风流行区对不同麻风病人的乙酰化作用以及其在氨苯砜(DDS)耐药的发生中可能具有的影响进行了研究。27例成年患者,16例经鼠足垫试验证明对DDS耐药,其余对DDS敏感。试验前,病人住院并停药5天,而后给DDS100mg,投药前和投药后3、6、24小时采血标本。
6例(4男、2女)脂溢性湿疹并发肩背部丘疹脓疱性毛囊炎患者,常规组织学检查示毛囊周围混合性炎症浸润,毛囊内有酵母菌存在,6例患者或口服酮康唑200mg,每日2次,或服安慰剂共3周,间隙3周后,再给予交替治疗3周.
表皮-真皮交界处的基底板(EDJ-BL)具有数种功能,包括表皮的粘附、表皮修复时框架的形成、某些大分子运动的控制以及表皮分化的调节。
刚果红是一种重氮基化合物,常用于组织学的淀粉样蛋白染色。该染料可与纤维素和几丁质紧密结合,产生强烈红色荧光,因而被作者试用于真菌检测。
作者报道,长期应用含有对氨苯甲酸(PABA)防光剂的老年人可以发生维生素D缺乏。作者对20例采用含PABA的防光剂超过1年的、平均年龄57岁的健康男性和女性老年人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尽管这组病人的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范围,但其水平明显低于20例配对对照组。另外,本研究结果不能排除皮肤癌的病人应用防光剂。
有研究提示花生酸类与银屑病的发病机理有关,因此,较少形成花生酸类的鱼油有可能使银屑病得到改善,鱼油富含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C HA)。已有一些报道应用鱼油治疗银屑病和异位性皮炎有效,但这些研究提示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本文报告应用鱼油(3.6gEPA/d)加亚红斑量UVB照射及安慰剂对20例轻至中度银屑病患者进行双盲对照研究的结果。
蒽林治疗银屑病常因皮损周围皮肤出现炎症而受到限制,而以短时接触疗法尤甚.应用蒽林后40分钟内应用氢氧化钾液可减轻蒽林所产生的炎症,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氢氧化钾促使蒽林氧化变为无活性的1,8二羟蒽醌及蒽林二聚物之故.蒽林在角质层保留24小时可产生强烈的炎症反应,而蒽林的治疗作用则只需其与皮肤短时接触.
单纯疱疹病毒(HSV)和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是常常侵犯皮肤的两种病毒。而传染性软疣病毒(MCV)是侵犯皮肤的另一种常见的病毒。目前已鉴定出有两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