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对于工作的兴趣,从根本上说,是先天决定的。个性、人格特征、思维类型,决定了人的兴趣指向。后天的影响是次要的。比如说教师,一般说来,性格内向的人就不大适合做中小学教师,也不太容易有做教师的兴趣,如果他们喜欢孩子,可以去做与儿童有关的其他工作,比如儿童医生什么的。我们国家很少(基本上没有)有学生时代的职业倾向诊断,而且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不鼓励孩子了解自我(我们的教育强调的只是让孩子记住成人对他们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学生常常是直到高中毕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对什么行业有兴趣,自己究竟干什么工作能得到乐趣,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走上了社会。于是工作就成了挣钱的手段,没有多少乐趣可言。据我个人的观察,有相当一部分人直到临死也没搞清自己有什么潜能,一辈子也就过去了。也有些人退休以后才忽然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这总比糊涂到底强一点。其实这件事并不太难解决,现代心理学在职业预测方面还是挺有办法的。
我发现许多教师其实是根本不该走上讲台的,他们自己受罪,孩子也倒霉。但因为教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工作,目前对创造性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当个知识搬运工兼学习工头就行了,所以有很多人还挺留恋这份工作,其实他们本性未必喜欢做孩子王。毛泽东时代强调“干一行爱一行”,因为那时候个人职业选择的余地很小,如今讲究双向选择,教师就应该想想自己究竟是否真心愿意做这个“人之患”。我的意思,如果对教育工作的厌恶超过五成,就应该考虑改行,如果忧虑改行以后生活会更糟,那就只好硬着头皮干,但你就不要埋怨社会,因为这是你自愿的选择。干不适合你的工作,你当然要付出难受的代价。
能不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喜欢呢?这很难说。比如说我,就不喜欢当工人,这是当年我带着学生学工的时候自己检测出来的。但是我愿意当农民,因为我爱看庄稼一点点长大,觉得很有趣。这也就可见我会喜欢做教师,因为孩子也像庄稼一样天天长大。我天生喜欢孩子。所以我做教师,属于歪打正着,碰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其实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是做文学家,后来生活告诉我,我可能不是文学家的材料,或许做个诗人还凑合。人的爱好是不能光凭主观感觉的,孩子们会瞎编很多理想,还写在作文里,此事可作参考,不可当真,可靠的还是科学检测和生活实践。如果一个人想把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喜欢,你可以试一试,如果发现怎么喜欢不起来,那你最好做个心理检测(比如早期记忆),大致上就可以搞清你是否能喜欢这项工作。如果你头脑中的预设软件与你当前的职业一点都不匹配,那你没法不受罪。那等于赶着鸭子上架,违背了鸭子的本性。
请注意,人也可能因为一时取得工作成绩(比如被评为优秀教师或者长了工资)而喜欢起某个工作来,这种喜欢是浅层的、假性的。反之,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并不红火,成绩也不突出,然而你还是爱干这件事,你能从干这件事的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中得到乐趣,这才证明你真喜欢此事,这才是乐趣。当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候,工人师傅不但政治地位高,而且挣钱也比教师多,于是不少教师就纷纷改行去当领导阶级。我就从来没动过这个念头,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当工人的料,不能去滥竽充数。我就觉得我适合当老师。工资少,忍着吧,地位低,改造吧。有什么办法。我没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我打算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工资。当然,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真的这样行事,最后你挣的工资也未必少,因为只有这样钻进去,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内行。热爱是成就之母。跳来跳去的角色,最后顶多变成蜻蜓姑娘。
据我看,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所能带来的幸福感,超过出大名挣大钱。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意见,那就让他们抱着存折和奖章奖杯,好好活着吧。反正谁心里难受谁自己知道。
我发现许多教师其实是根本不该走上讲台的,他们自己受罪,孩子也倒霉。但因为教师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工作,目前对创造性的要求也不高,无非是当个知识搬运工兼学习工头就行了,所以有很多人还挺留恋这份工作,其实他们本性未必喜欢做孩子王。毛泽东时代强调“干一行爱一行”,因为那时候个人职业选择的余地很小,如今讲究双向选择,教师就应该想想自己究竟是否真心愿意做这个“人之患”。我的意思,如果对教育工作的厌恶超过五成,就应该考虑改行,如果忧虑改行以后生活会更糟,那就只好硬着头皮干,但你就不要埋怨社会,因为这是你自愿的选择。干不适合你的工作,你当然要付出难受的代价。
能不能把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喜欢呢?这很难说。比如说我,就不喜欢当工人,这是当年我带着学生学工的时候自己检测出来的。但是我愿意当农民,因为我爱看庄稼一点点长大,觉得很有趣。这也就可见我会喜欢做教师,因为孩子也像庄稼一样天天长大。我天生喜欢孩子。所以我做教师,属于歪打正着,碰上了自己喜欢的工作。其实我少年时代的理想是做文学家,后来生活告诉我,我可能不是文学家的材料,或许做个诗人还凑合。人的爱好是不能光凭主观感觉的,孩子们会瞎编很多理想,还写在作文里,此事可作参考,不可当真,可靠的还是科学检测和生活实践。如果一个人想把不喜欢的事情变成喜欢,你可以试一试,如果发现怎么喜欢不起来,那你最好做个心理检测(比如早期记忆),大致上就可以搞清你是否能喜欢这项工作。如果你头脑中的预设软件与你当前的职业一点都不匹配,那你没法不受罪。那等于赶着鸭子上架,违背了鸭子的本性。
请注意,人也可能因为一时取得工作成绩(比如被评为优秀教师或者长了工资)而喜欢起某个工作来,这种喜欢是浅层的、假性的。反之,你发现自己的工作并不红火,成绩也不突出,然而你还是爱干这件事,你能从干这件事的过程中而不是结果中得到乐趣,这才证明你真喜欢此事,这才是乐趣。当年工人阶级领导一切的时候,工人师傅不但政治地位高,而且挣钱也比教师多,于是不少教师就纷纷改行去当领导阶级。我就从来没动过这个念头,因为我知道我不是当工人的料,不能去滥竽充数。我就觉得我适合当老师。工资少,忍着吧,地位低,改造吧。有什么办法。我没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思想。我打算在自己喜欢的行业中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工资。当然,我可以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你真的这样行事,最后你挣的工资也未必少,因为只有这样钻进去,你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内行。热爱是成就之母。跳来跳去的角色,最后顶多变成蜻蜓姑娘。
据我看,找到适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所能带来的幸福感,超过出大名挣大钱。但许多人不赞成这种意见,那就让他们抱着存折和奖章奖杯,好好活着吧。反正谁心里难受谁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