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欣赏过程中的心理调用

来源 :艺术评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ykeaichen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舞蹈欣赏是人们观看舞蹈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欣赏者通过调用知觉、共情、移情等心理过程与能力以提取、整合、体验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并通过建立和调整对于作品的心理距离与心理预期以增强舞蹈欣赏的效果。在包括上述在内的诸多心理过程、能力和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欣赏者得以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感知舞蹈作品的形式,理解其内容,并体验其中所蕴藏的情感。
  关键词:舞蹈欣赏  知觉  共情与移情  心理距离  心理预期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76-03
  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舞蹈与人类心理活动的关系可谓十分密切。明代乐舞研究专著《乐律全书》中有言:“盖乐心而发,感物而动,不知手足自运,欢之至也,此舞之所由气也”。舞蹈因其以人体本身作为物质载体,以身体动作语言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特性,几乎成为了人的心理活动在艺术中最直接、最强烈的表现方式。每一个舞蹈作品都凝结了舞蹈创作者大量的心理活动,是创作者心理状态的反映,包括性格、气质,以及情感、意志,甚至是对事物的认知等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活动过程都可以在舞蹈中体现。而在舞蹈欣赏过程中,观众也需要对接受到的舞蹈意象进行一系列的心理加工,才能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以及舞蹈要传达的情感意蕴加以理解。
  观众对作品的心理加工,是舞蹈欣赏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若是缺少该环节将导致观众无法对作品中的情感与观念进行体会和理解。受到个人经验、认知模式、气质性格、心理预期,甚至在作品欣赏时自身情绪和心境等因素的影响,在舞蹈欣赏过程中,不同观众会根据自身的心理加工,对同一部舞蹈作品产生出各不相同的解读,即“一千个观众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虽然解读各有不同,但在舞蹈欣赏的心理加工环节中,绝大部分观众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调用包括自身知觉系统、共情、移情以及心理距离和心理预期等心理过程、能力和要素,以保证加工环节的顺利进行。
  一、知觉系统
  在杨治良、郝兴昌主编的《心理学辞典》中,知觉被定义为“人脑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或属性的整体反映”。与大多数人印象不同的是,知觉并非简单的将感官感受到的事物特征进行拼接,而是在诸如眼、耳、鼻等感受器官对事物的感觉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整理、组织与加工,从而对来自各个感受器官的感觉要素进行整合与解释。经过知觉的整合后,各项感觉被赋予意义,如耳中听到的声波是广播中的音乐,眼中看到的光线是绿树和蓝天等等。这些被组织且赋予意义的感觉信息为我们接下来的心理活动提供了准备条件。知觉系统在感觉和思维之间架起了一座连接的桥梁,具有承接上下的作用。而在舞蹈欣赏过程中,正是因为知觉具有如此功能,使得观众能够几近自动化的对正在欣赏的舞蹈作品加以初步解释,为之后各项心理活动打下基础。
  普通心理学对于知觉的性质、特征以及其在外部环境到内部心理之间的位置进行了研究界定。整体而言,知觉具有整体性、理解性、选择性和恒常性的特征。即在同时接收到多种感觉时,人的知觉系统普遍倾向于将来自单个事物的不同感觉要素视为一个整体,并对于同时存在的多个整体进行有选择的反映,同时针对一些持续变化的事物,知觉系统在收到变化的感觉信号时仍然倾向于将其解释为同一个整体。举例而言,当一个人身处舞蹈剧场的观众席,其眼、耳等一众感觉器官将收到大量来源不同的要素。而经过具有整体性、恒常性与理解性特征的知觉整合,观众能够将正在连续舞动的主角视作一个具有意义的整体,并将其与同样在舞动但动作不同的群舞演员,或者是舞美布景之类的事物相区分。同时由于知觉具有选择性,让观众能够对于处在焦点的主角给予更多的注意。在不断整合感觉要素,为思维和高级心理活动提供材料的同时,知觉也受到知识、记忆、经验,甚至是动机、期望和假设等心理过程自上而下的影响。这种自下而上的加工和自上而下的影响共同塑造了人的知觉组织,也让知觉在心理活动中的相对位置和功能得到展示。
  在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基础上,格式塔心理学家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知觉的工作方式与组织规律。格式塔心理学理论认为,人的知觉系统在组织感觉材料的过程中遵守接近律、相似律、连续律、共同命运律和完型趋向律等普遍规律。所谓接近律和相似律,指的是直觉倾向于将距离更近或轮廓更为相似的事物组合成一个整体,如紧密排列的相似图案。连续律,意为知觉倾向将碎片化的部分拼接成连续的整体,如在纸上的虚线和在耳中的旋律。共同命运律,即所有视觉元素共同运动时,知觉倾向于将其归结为一个运动的整体,如舞蹈中动作整齐划一的舞者群体。而所谓完型趋向律,作为知觉规律中更为一般的原则,指的是人的知觉普遍倾向于用更为简单的模式对于接收到的感觉进行组织和解释。遵循上述规律,知觉系统将视觉、听觉、触觉以及味觉等感觉要素进行拆分、整合、提取、选择,为人的思维和其它高级心理活动提供完整且被赋予意义的材料,让人不管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还是在欣赏艺术作品时,都能清楚地知觉到事物意象的属性。
  众所周知,舞蹈是一门存在于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的艺术,并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具有音乐伴奏,可以被视为是一门视听艺术。就艺术接受的角度而言,在舞蹈欣赏过程中,包括舞者的舞蹈调度、舞姿造型,舞台上的灯光明暗、舞美布景,还有由音响设备发出的舞蹈音乐、声响念白等舞蹈作品中的各个部分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感覺元素。此时,知觉系统在识别与解释这些元素的工作中,如上文所言,同时进行着上行和下行两个过程。在感觉要素自下而上进入观众的知觉系统时,通过特征区分、近似整合、连续一体、选择注意等知觉过程,舞者持续的动作被区分于舞台背景,与音乐、舞美等其它要素共同组合成一个既成整体又有层次的意象。在上行整合的过程中,受到观众自身的经验、观念、文化和思维习惯的影响,观众的知觉系统都会依据这些对经过整合的意象进行适合的解释。这种解释基于知觉意象本身,但在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经历和思维观念下的观众会自上而下地对意象进行赋值,从而得到不同的理解和感受。而意象和理解在知觉系统中的整合与产生,为观众在心理层面上的情感体验提供了品味的材料。   二、共情与移情
  从观众的角度而言,舞蹈欣赏实际上是一个将舞蹈作品进行接收、分析、理解和品味的过程。在知觉系统将接收到的感觉元素进行整合和解释,得到一个相对完整且被赋予含义的意象后,后续心理活动便可以从中进行作品意义和情感的理解。在提取与品味舞蹈作品情感的阶段,共情与移情成为两种必要的心理能力。
  共情,是一种在人的内心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能力。在心理学中,共情又称作同感、同理心,具体含义是通过深入他人内心去体验其情感与思维,从而了解和体会对方的心理,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从而通过内心的理解影响他人、取得反馈。共情可以被看做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能力,在包括日常沟通、情感表达等许多生活场合中人们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用到它。也正是因为对这种能力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有高有低,不同的人在生活中展现出对他人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差异。更加直观的说,是否掌握这种心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对其他人是“钢铁耿直”还是“善解人意”。
  共情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观众在舞蹈欣赏中对于作品情感的体验和理解程度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舞蹈作品、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关系,观众只能利用自身的共情能力对于自己接收到的意象进行理解,通过舞蹈作品的形式去理解作品形象的内在情感,并以此为基础,试图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值得注意的是,正如“世上不存在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般,没有两个人有着完全一样的气质、性格和情感经历。因此很多时候观众所理解到的情感与创作者想表达的情感以及作品本身的情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别。
  与共情相类似,移情也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艺术欣赏当中都较为常见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将移情解釋为个人将先前对某人或某事的某种情感转移到其他新对象上的潜意识心理过程。作为一种心理机制,移情能力在人出生以来的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其以个人的情感经验为基础,通过情感对象的转移、投放与随之进行的反应作为该机制的实现过程。而在与艺术有着紧密关联的美学领域,这种心理过程也被美学理论家引入,并形成一套以此为中心的学说。“移情说”认为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审美欣赏中,艺术家和观众都存在将自己的性格情感移注到外物,使本无生命和情趣的外物仿佛具有生命活动,达到“物我相忘”“物我同一”的境界。
  在舞蹈欣赏过程中,作为一种心理能力的移情,是对于欣赏过程本身与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得到的情感体验产生影响的因素之一。在很多情况下,在对于舞蹈作品的知觉意象进行感受和品味的阶段,观众会在心理层面将一些自身的现实与情感经验套入其中。而这一过程,如前文所述,是在潜意识中自动化完成的。这种主观经验注入的直观结果会让观众产生出似曾相识的感觉或强烈的情感反应冲动。观众在舞蹈作品欣赏过程中产生适当的移情有利于观众对作品情感和内涵的深入体验,但如果观众对作品的移情过于强烈,非但不会进一步让观众获得良好的欣赏感受,反而会引起过激的心理反应,影响到作品的欣赏效果。
  三、心理距离与预期
  如前所述,观众自身的知觉系统和共情、移情等心理能力为其对于舞蹈作品内容与情感的解读提供了保障。而除此之外,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还有许多心理要素对于增强欣赏的效果起到不容忽视的影响,其中两个较为重要的增效要素便是心理距离与预期。
  所谓心理距离,是指审美主体通过某种力量,在心理层面将审美客体与客观现实进行区分。作为一个概念,心理距离最早由20世纪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布罗提出。他将心理距离定性为一种心理态度,并说道“人对艺术和现实产生审美活动的基本前提是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即审美主体与对象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心理态度,通过对对象的感受与个体的自我相分离,助于客体摆脱人本身的实际需求与目的而获得此心理态度”。在舞蹈欣赏层面,心理距离既涵盖了观众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感,更包括观众心理认为的作品意象与客观现实之间的距离。对于提高舞蹈作品的欣赏效果而言,心理距离的建立与维护诚然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增效要素。
  在舞蹈欣赏的过程中,观众与作品之间要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确保观众能够正常的对作品产生移情与共情。过远的心理距离将导致观众无法完全感受舞蹈作品的形式美和情感内容,从而限制了对于作品的共情,使得观众缺乏对于作品的情感共鸣。而过近的心理距离将引起观众对于作品的过度移情,即观众在心理层面过多地将舞蹈作品代入到现实生活当中,甚至抹去作品与现实的界限,将舞蹈作品与现实生活相重叠。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作品的观赏效果,更可能会引起观众的应激反应,产生演出意料之外的状况。
  同样作为舞蹈欣赏过程中的增效要素,观众对于舞蹈作品的心理预期也对舞蹈欣赏的效果有着很大影响。通常,观众在接到第一条关于作品的信息时,就会产生一个对于作品的预期。而随着作品信息的传入,观众的预期也在不断地调整。对于作品预期调整的过程直到作品演出开始之前,有时甚至会延伸到作品的开场。随着舞蹈作品欣赏过程的不断推进,观众的预期将逐渐得到验证。
  从舞蹈欣赏的角度而言,观众的预期对于舞蹈欣赏效果的影响应分情况讨论。当作品欣赏符合观众的预期方向,且超出了观众的预期,让其感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时候,观众的预期对舞蹈欣赏效果展现出有利的影响。而当作品欣赏与观众预期具有较大的偏差,且明显低于观众预期时,预期对欣赏效果展现出不利的影响。同时,由于心理预期具有自我验证效应,观众的预期本身也对舞蹈欣赏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无论是一个正面、适当的预期,或是负面、过低的预期,都能够使得观众产生相应的态度和情绪,从而对于作品欣赏的效果产生正向或负向的影响。
  四、结语
  实际上,舞蹈欣赏作为一种精神活动,观众在此过程中会进行大量的心理调用,以充分理解与感受作品的形式、内容和情感。参与其中的,不仅包括上述的知觉系统、共情与移情能力,还有心理距离和预期,还涉及到心理过程、心理特征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众多元素。这些元素在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过程的同时,它们之间还具有错综复杂的联动关系,共同影响了舞蹈欣赏的效果以及观众对舞蹈作品的评价。而若想完整揭示出舞蹈欣赏过程中的全部心理活动,则需要舞蹈研究者们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
  参考文献:
  [1]杨治良,郝兴昌.心理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2]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王垒,王甦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105.
  [3]菲利普·津巴多,罗伯特·约翰逊,薇薇安·麦卡恩.津巴多普通心理学[M].邹志敏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88.
  [4]李丕显.谈“移情”和“共鸣”[J].文艺理论研究,1982(02):31-36.
  [5]郑碧松.舞蹈审美活动的“角色”——距离[J].艺术评鉴,2019(17):80-81.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资助成果,项目名称:民族舞蹈批评理论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19034。
其他文献
摘要:动画短片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主要是因为它提供了高质量的计算机网络娱乐,但其他方面也有局限性,我们的动画只是冰山一角。动画片本身,无论在题材的选择、制作技巧,还是对表现形式的要求,都是千差万别的。动画片将成为近期的主流产品,能够主动适应市场的需求。  关键词:动画片色彩搭配 人物造型色彩分析运用 二维动画设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
摘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正是由于儒家美学、道家美学以及禅宗美学等为首的三大美学思想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从而对中国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下中国的舞蹈编创离不开中国文化独有的艺术性、思想性,中国的舞蹈编导家们在发掘中国文化底蕴这一条道路上从未停下过脚步。由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的舞剧《孔子》分别从形式和内容上体现了儒家美学的核心思想,由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编创的舞蹈《雀之灵》将中国民间舞蹈推向时代的前端,
摘要: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人们通过理解文化来学习音乐,通过学习音乐而更好的理解文化。音乐教育观念影响着音乐教育实践,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在面对具有综合经验的人时,既需要回归生活实践,也需要深度融合的综合学科教学。  关键词:文化理解 音乐教育观念 教育实践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14-0173-03  
某次书展,我看到一家简约淡雅的宣紙摊位。工作人员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详细介绍宣纸的由来、技艺与特点。末了,塞给我一个小册子。小册子又瘦又长,整齐洁白,封面上斜过一道墨迹,墨迹里是一枚圆圆的印章。打开册子,从头至尾竟然空无一字——每一页都是一种不同的宣纸,可以欣赏、可以触摸、可以比较、可以静静体会其中的不同。  这是多么好的留白,留出了精神世界的位置,留出了对美的珍重与爱惜。貌似平凡的宣传册页,却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