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在每一个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可以说父母把一切的一切都给了孩子,所以造成了每一个孩子都很自私,不愿意去把自己的东西分享给周围的好朋友,只想让别人去关心她,而不去关心别人,总是认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周围的阿姨叔叔关心我是应该的,其实,分享是孩子品德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懂得去与别人分享的孩子,他必定是一个懂得关心别人的孩子,不去与别人分享的孩子,他必定是一个自私的孩子,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不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些自私的孩子慢慢的转化为懂得去与别人分享的孩子,让孩子学会分享,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
关键词:如何学会分享;关爱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我每天都能听到无数次孩子的告状,“老师,今天我忘了带幼儿成长册,那个小朋友不跟我一起看。”“老师,有两个小朋友打架,谁把谁的油画棒拿走了,”其实听完孩子的告状,你再去看一下原因的时候,多半都是因为别人不给自己借东西,所以就抢别人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在进行美术活动,那节课是让每个孩子画自己的梦想,一开始每个小朋友都画得很认真,可是该涂色的时候,有很多的孩子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我就说,有水彩笔的孩子给没有的小朋友借一下,可是只有少部分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水彩笔借给别人,大部分都不愿意,所以我就在想班上的孩子怎么都成了这样,于是在家长会的时候我就针对于这个问题与家长进行了交谈,一部分家长给我反馈的意见都是家里面把孩子看的特别重,即使家长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的严重,但是也没办法,因为孩子还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老人都比较贯孩子,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有时也不敢在老人面前打孩子,因为老人都护自己的孙子,还有些家长也流露出很伤脑筋的问题,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表想得很自私,他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全都给予满足,在家里以孩子为中心,故造成孩子不会与别人分享,不懂得与别人交换、不会关心他人等种种不良的品格。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关爱他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呢?
记得前几年,由于自己刚刚上班,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也没有多少经验,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关心他人,这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带班以来想得最多的问题,当时因为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是一个“良心活”,我们要为人师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因为刚好幼儿成长册上有一课是社会、语言《谁最棒》,刚好主题就是让孩子进行分享,谁是最棒的小朋友,于是我根据班上孩子的这一特点和成长册的内容,我特地的在班上组织了这一次活动,请小朋友把家里好吃的零食带到幼儿园来,让他们互相交换零食,共同分享快乐,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轻松有趣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创设良好的情景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所以要不断的创设良好的情景,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
就是为幼儿创设情景,让孩子认识到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当然也要经常的鼓励幼儿,只有看到她的进步就应该给予幼儿肯定。不如说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系列活动:如好东西大家尝、新玩具大家玩、新图书大家看、开展各种爱心教育的活动等,创设有爱心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爱惜意识,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心人、谦让人、有团队精神,有共享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提供良好的榜样
幼儿好模仿,教师家长应积极地为他们树立“模仿”的榜样,如“孔融让梨”、情景表演“大苹果分给谁”。比如说今天那个小朋友关心别人了,哪怕是一点点我们老师都应该给有幼儿鼓励,“你最棒”!“你最能干”!等要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形成全班关爱的氛围,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幸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爱心,关心他人,让幼儿耳濡目染,感受同伴间互相关心的亲情,分享同伴间团结友爱的快乐。在平时工作中利用吃饭前的时间和中午散步的时间,我会给孩子每天讲一个有关于分享或是关爱的小故事,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幸福,潜移默化得让他们不断学会关心、学会与他人分享。有一次,班上在进行区角活动时,在建构区中,有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男孩子说:“我也想玩你的积木,咱们两个换着玩好吗?另外一个孩子说:“好,那你和我坐在一起吧,在们两个把玩具都放在一起,咱们一起玩,好吧!于是两个男孩子有说有笑的玩他们的玩具,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当天我就表扬了这两个小朋友,并在全班树立起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说:“小朋友们就应该向他们一样懂的和别人分享,这样你会感到很快乐,而且他们两个小伙伴在进行分享的时候还在互相的关心,真棒!小朋友们加油了,老师相信咱们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你们说是不是呀?”
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因为行为习惯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所以教师要让幼儿反复操作练习,使幼儿在反复实践中,强化群体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让爱的教育贯穿幼儿日常生活所有环节之中。
四、家园配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提供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如:好吃的东西向敬长辈、什么东西都不要让幼儿独占,应全家分享,家庭教育要配合、跟上幼儿园教育的步伐,否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甚至前功尽弃的作用。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关爱他人,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这种好的品德在孩子将来的发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梁亚珠.园长工作十万个怎么办(下)[M].北京少儿出版社.
关键词:如何学会分享;关爱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我每天都能听到无数次孩子的告状,“老师,今天我忘了带幼儿成长册,那个小朋友不跟我一起看。”“老师,有两个小朋友打架,谁把谁的油画棒拿走了,”其实听完孩子的告状,你再去看一下原因的时候,多半都是因为别人不给自己借东西,所以就抢别人的东西,记得有一次,我们班上在进行美术活动,那节课是让每个孩子画自己的梦想,一开始每个小朋友都画得很认真,可是该涂色的时候,有很多的孩子水彩笔没有水了,于是我就说,有水彩笔的孩子给没有的小朋友借一下,可是只有少部分的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水彩笔借给别人,大部分都不愿意,所以我就在想班上的孩子怎么都成了这样,于是在家长会的时候我就针对于这个问题与家长进行了交谈,一部分家长给我反馈的意见都是家里面把孩子看的特别重,即使家长意识到了这样的问题的严重,但是也没办法,因为孩子还有姥姥姥爷、爷爷奶奶,老人都比较贯孩子,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有时也不敢在老人面前打孩子,因为老人都护自己的孙子,还有些家长也流露出很伤脑筋的问题,自己的孩子不愿意与别人分享,表想得很自私,他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是呀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全都给予满足,在家里以孩子为中心,故造成孩子不会与别人分享,不懂得与别人交换、不会关心他人等种种不良的品格。因此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来说,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关爱他人,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呢?
记得前几年,由于自己刚刚上班,很多东西都不知道,也没有多少经验,不知道如何去帮助孩子,让他们学会分享、学会关心他人,这是我一直在工作中思考的问题,也是我带班以来想得最多的问题,当时因为我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我觉得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来说,是一个“良心活”,我们要为人师表,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因为刚好幼儿成长册上有一课是社会、语言《谁最棒》,刚好主题就是让孩子进行分享,谁是最棒的小朋友,于是我根据班上孩子的这一特点和成长册的内容,我特地的在班上组织了这一次活动,请小朋友把家里好吃的零食带到幼儿园来,让他们互相交换零食,共同分享快乐,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件非常轻松有趣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一、创设良好的情景
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着他们情绪的不稳定性,所以要不断的创设良好的情景,形成良好的氛围,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
就是为幼儿创设情景,让孩子认识到如何做才是正确的,当然也要经常的鼓励幼儿,只有看到她的进步就应该给予幼儿肯定。不如说幼儿园还可以开展一些系列活动:如好东西大家尝、新玩具大家玩、新图书大家看、开展各种爱心教育的活动等,创设有爱心的环境,增强幼儿的爱惜意识,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关心人、谦让人、有团队精神,有共享意识、让幼儿在活动中逐步体验分享的快乐。
二、提供良好的榜样
幼儿好模仿,教师家长应积极地为他们树立“模仿”的榜样,如“孔融让梨”、情景表演“大苹果分给谁”。比如说今天那个小朋友关心别人了,哪怕是一点点我们老师都应该给有幼儿鼓励,“你最棒”!“你最能干”!等要抓住教育契机,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形成全班关爱的氛围,让每个幼儿都能体验到关爱他人的幸福。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爱心,关心他人,让幼儿耳濡目染,感受同伴间互相关心的亲情,分享同伴间团结友爱的快乐。在平时工作中利用吃饭前的时间和中午散步的时间,我会给孩子每天讲一个有关于分享或是关爱的小故事,让孩子在生活中处处感受到幸福,潜移默化得让他们不断学会关心、学会与他人分享。有一次,班上在进行区角活动时,在建构区中,有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起了我的注意,男孩子说:“我也想玩你的积木,咱们两个换着玩好吗?另外一个孩子说:“好,那你和我坐在一起吧,在们两个把玩具都放在一起,咱们一起玩,好吧!于是两个男孩子有说有笑的玩他们的玩具,听了他们之间的对话,我觉得我的付出没有白费,当天我就表扬了这两个小朋友,并在全班树立起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我说:“小朋友们就应该向他们一样懂的和别人分享,这样你会感到很快乐,而且他们两个小伙伴在进行分享的时候还在互相的关心,真棒!小朋友们加油了,老师相信咱们班上每个小朋友都是最棒的,你们说是不是呀?”
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正因为行为习惯的形成非一朝一夕,所以教师要让幼儿反复操作练习,使幼儿在反复实践中,强化群体意识,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让爱的教育贯穿幼儿日常生活所有环节之中。
四、家园配合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也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情景,提供良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如:好吃的东西向敬长辈、什么东西都不要让幼儿独占,应全家分享,家庭教育要配合、跟上幼儿园教育的步伐,否则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甚至前功尽弃的作用。
分享行为是一种综合性的行为,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学会关爱他人,充分体验给予和被给予的快乐和满足,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爱,有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品德,这种好的品德在孩子将来的发展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参考文献
[1]梁亚珠.园长工作十万个怎么办(下)[M].北京少儿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