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主流媒体具有“议程设置”的重要功能,新闻报道的体裁、主题、话语方式等直接影响了公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年来,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树立了明珠服装商贸城、北京现代沧州工厂、大运河生态文化带等特色城市品牌。为提升沧州城市形象的知名度需要深度挖掘、上下联动、做足内功,全方位提高沧州形象传播效果,助力沧州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城市形象;主流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沧州
城市形象是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的息体印象和综合评价。[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沧州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沧州现象”。《人民日报》对沧州予以大量报道,对沧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主流媒体在地方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从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角度还是从拟态环境角度,都认为大众媒介对城市形象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呈现在受众面前。因此,“大众传媒既是构建、传播城市形象的核心载体,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构建城市形象所依赖、所争夺的核心场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还代表着城市形象本身。”[2]处于城市生活空间内容的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等生活体验来获得对城市形象的各方认知,城市外部的公众,则主要依赖于大众媒介所反映出来的拟态环境。可见,主流媒体不仅是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而且是城市形象的权威传播者。
二、《人民日报》对沧州形象报道的内容分析
1.类目构建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2月-2019年2月為时间节点。基于新闻框架理论,试图从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报道体裁、报道呈现方式、版面布局等五个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在沧州城市形象建构传播过程中的影响。
报道主题是指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最主要的内容,关于城市形象的指标体系,基本涵盖政府、经济、文化、环境、市民等几个维度。因此,本文将主题内容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几个主要类目。报道倾向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态度,根据标题和内容,划分为正面、负面、中立三类。报道体裁主要指报道内容的分类方式,分为通讯、消息、评论、特写、访谈以及其他。报道呈现方式主要指报道内容在版面上的形式,分为文字、图片、文字+图片三类。版面设计主要指版面上布局,往往体现报道的重要与否,本文主要从是否位于要闻版、刊登在头版的数量、单独或综合报道三方面考量。
2.统计描述
基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共检索到沧州报道427篇。从主题来看,政治类报道94篇,经济类报道83篇,社会生活类报道82篇,文化类报道76篇,生态环境类报道61篇,其他主题报道31篇。可见对政府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较多,对经济、文化、环境形象的建构传播较为均衡。从体裁来看,消息类142篇,通讯类80篇,新闻特写78篇,评论62篇,访谈54篇,其他11篇。报道呈现中文字类186篇,图片+文字151篇,图片类90篇。版面设计上,综合性334篇,独立性93篇,位于要闻版的有113篇,位于头版的共6篇。从报道倾向来看,正面146篇,负面27篇,中立151篇,总体呈现积极认可态度。
三、《人民日报》对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特点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人民日报》对沧报道大致经历了定位谋划阶段、初探实施阶段、全面推进与深入解读阶段、全面发展与成果展示阶段。对沧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在政治形象中,肯定了沧州政府在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明确自身定位,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如头版综合报道《科学谋划全面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独立报道《理论自习室 学习常态化》等。在经济形象中重点展示沧州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成果,通过通讯、访谈、专题、图片等多种形报道了沧州在整体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企业、引进北京现代工厂等方面的成就,如专题报道《携手行进在春天里》《北京大红门商户抱团落户河北沧州》等。在文化形象中,主要以图片特写为主,展示“非遗”,如图文报道《吴桥学艺》《非遗年集·舞狮》等。在生态环境形象中,以“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如《人民眼·京杭大运河》系列图片报道。在城市生活报道中,主要宣传京津冀一体化给市民带来的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便利,如消息《航空急救》《返程》等。负面形象主要体现在污染防治和个别廉政腐败中,如评论类《网络学习岂能靠“刷”》《污染预警岂能“响”而不“应”》。
四、提升沧州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效果路径
分析发现,《人民日报》“他塑”的沧州城市形象与沧州本地媒体的“自塑”的形象基本一致。但是仍存在片段化、表面化、通俗化的现象,为建造和传播更加内涵丰富、生动立体、特色鲜明的形象,应深度挖掘、上下联动、做足内功。
首先,应避免程式化报道,力戒官话套话,加强专题策划和深度报道,利用融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城市立体形象。其次,加强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邻区域媒体间的合作,凝聚传媒合力,拓展城市形象的宣传影响力。在注重权威引导的同时,打通民间舆论场,吸引市民百姓参与城市形象宣传,从生动鲜活的故事中侧面宣传城市形象。再次,继续发挥沧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成绩优势,擦亮已有名片,同时直面问题,持续发展,做足内功。
参考文献:
[1]禹露.媒体报道与城市形象塑造——以三家媒体对重庆的报道为例[D].武汉大学,2017:4.
[2]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24.
课题项目:
2019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国内主流媒体对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课题编号:2019089)
关键词:城市形象;主流媒体;京津冀协同发展;沧州
城市形象是人们通过媒介获得的,对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产生的息体印象和综合评价。[1]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沧州市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性窗口期,形成了备受关注的“沧州现象”。《人民日报》对沧州予以大量报道,对沧州城市形象的构建和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主流媒体在地方形象建构与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无论是从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角度还是从拟态环境角度,都认为大众媒介对城市形象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呈现在受众面前。因此,“大众传媒既是构建、传播城市形象的核心载体,是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社会权力构建城市形象所依赖、所争夺的核心场域,某种程度上它甚至还代表着城市形象本身。”[2]处于城市生活空间内容的居民,可以通过自己的经历感受等生活体验来获得对城市形象的各方认知,城市外部的公众,则主要依赖于大众媒介所反映出来的拟态环境。可见,主流媒体不仅是城市形象建构的重要参与者,而且是城市形象的权威传播者。
二、《人民日报》对沧州形象报道的内容分析
1.类目构建
本文以《人民日报》为研究对象,以2014年2月-2019年2月為时间节点。基于新闻框架理论,试图从报道主题、报道倾向、报道体裁、报道呈现方式、版面布局等五个方面,分析《人民日报》在沧州城市形象建构传播过程中的影响。
报道主题是指新闻报道中所涉及的最主要的内容,关于城市形象的指标体系,基本涵盖政府、经济、文化、环境、市民等几个维度。因此,本文将主题内容划分为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社会生活几个主要类目。报道倾向是指新闻报道中的态度,根据标题和内容,划分为正面、负面、中立三类。报道体裁主要指报道内容的分类方式,分为通讯、消息、评论、特写、访谈以及其他。报道呈现方式主要指报道内容在版面上的形式,分为文字、图片、文字+图片三类。版面设计主要指版面上布局,往往体现报道的重要与否,本文主要从是否位于要闻版、刊登在头版的数量、单独或综合报道三方面考量。
2.统计描述
基于《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共检索到沧州报道427篇。从主题来看,政治类报道94篇,经济类报道83篇,社会生活类报道82篇,文化类报道76篇,生态环境类报道61篇,其他主题报道31篇。可见对政府形象和社会形象的建构与传播较多,对经济、文化、环境形象的建构传播较为均衡。从体裁来看,消息类142篇,通讯类80篇,新闻特写78篇,评论62篇,访谈54篇,其他11篇。报道呈现中文字类186篇,图片+文字151篇,图片类90篇。版面设计上,综合性334篇,独立性93篇,位于要闻版的有113篇,位于头版的共6篇。从报道倾向来看,正面146篇,负面27篇,中立151篇,总体呈现积极认可态度。
三、《人民日报》对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特点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背景下,《人民日报》对沧报道大致经历了定位谋划阶段、初探实施阶段、全面推进与深入解读阶段、全面发展与成果展示阶段。对沧形象的建构和传播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几个方面。在政治形象中,肯定了沧州政府在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明确自身定位,深化改革等方面的积极作为。如头版综合报道《科学谋划全面部署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独立报道《理论自习室 学习常态化》等。在经济形象中重点展示沧州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中的成果,通过通讯、访谈、专题、图片等多种形报道了沧州在整体承接北京大红门服装企业、引进北京现代工厂等方面的成就,如专题报道《携手行进在春天里》《北京大红门商户抱团落户河北沧州》等。在文化形象中,主要以图片特写为主,展示“非遗”,如图文报道《吴桥学艺》《非遗年集·舞狮》等。在生态环境形象中,以“大运河生态环境”建设为主,如《人民眼·京杭大运河》系列图片报道。在城市生活报道中,主要宣传京津冀一体化给市民带来的交通、医疗等方面的便利,如消息《航空急救》《返程》等。负面形象主要体现在污染防治和个别廉政腐败中,如评论类《网络学习岂能靠“刷”》《污染预警岂能“响”而不“应”》。
四、提升沧州城市形象塑造与传播效果路径
分析发现,《人民日报》“他塑”的沧州城市形象与沧州本地媒体的“自塑”的形象基本一致。但是仍存在片段化、表面化、通俗化的现象,为建造和传播更加内涵丰富、生动立体、特色鲜明的形象,应深度挖掘、上下联动、做足内功。
首先,应避免程式化报道,力戒官话套话,加强专题策划和深度报道,利用融媒体技术,全面展现城市立体形象。其次,加强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相邻区域媒体间的合作,凝聚传媒合力,拓展城市形象的宣传影响力。在注重权威引导的同时,打通民间舆论场,吸引市民百姓参与城市形象宣传,从生动鲜活的故事中侧面宣传城市形象。再次,继续发挥沧州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成绩优势,擦亮已有名片,同时直面问题,持续发展,做足内功。
参考文献:
[1]禹露.媒体报道与城市形象塑造——以三家媒体对重庆的报道为例[D].武汉大学,2017:4.
[2]叶晓滨.大众传媒与城市形象传播研究[D].武汉大学,2012:24.
课题项目:
2019年度沧州市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下国内主流媒体对沧州城市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研究 (课题编号:2019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