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基本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而全面发展是基于个体差异的全面发展。学生由于种种原因, 在知识储备,行为习惯,智力水平,身体素质,自我爱好,个性品质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只有给予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尊重学生自我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个体差异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一、首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应做到:
1、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则想方设法教给她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她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我则尽可能教给他们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滿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
2、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且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里边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注意尽可能给她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要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她们,让她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不仅仅是口号,应该逐渐成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应做到:
1、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行探究的方法。
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若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则不但会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
3、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
4、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样学生的能力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如要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不仅要让学生动手,还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没有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仅在黑板上讲种子的发芽,在挂图上看蝌蚪变成青蛙,就如学游泳不亲自下水,是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能力,更能促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密切结合。
参考文献
[1]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严长杰 查永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第6期
一、首先在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方面应做到:
1、教师要多研究学生的性格、气质、意志、兴趣等个性,再根据其个性特点,施以恰当的教育方法。
如:对性格内向、认真吃苦的学生,我则想方设法教给她们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的方法,使她们变苦为巧学;对性情活泼、兴趣广泛的学生,我则尽可能教给他们深化知识、夯实基础的方法,使其变浅学为深学;对学习勤奋、成绩优异的学生,我则教给他们博学多思、扩大知识面的方法,使其变学滿为学而知不足,对基础薄弱、自卑感强的学生,我教给他们制定目标、改进策略的方法,使他们能变厌学为愿学。
2、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转变态度,转变方式。
教师过去总是被许多美丽光环包围着,如“红烛”、“园丁”“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等,戴着这些光环。教师的地位崇高了,教师的威严神圣不可侵犯了。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淡化了,他们不敢冒犯教师,不管越雷池半步,只能正襟危坐、俯首静听,唯唯诺诺,对教师敬而且畏之,任凭教师摆布。在这里边种气氛里,学生思维的火花被压制了,想象的翅膀被折断了,创新意识没有了,特长得不到发挥,个性得不到张扬,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做到及时转变自己的角色,并随时注意摒弃自己的陈规陋习,解除学生的束缚,与学生积极互动,以平等的身份面对所有的学生,以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自觉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体验性、探究性不断发展和提升。
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面对这些差异,任何整齐划一的做法都是注定要失败的。正确的选择应该是尊重差异,正确对待差异,把差异当作一种资源来开发。教师要全面观察分析每个学生,关注个体差异,保护和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善于发现和平共处开发学生潜在素质和闪光点,决不能用一种标准衡量所有学生,应允许学生和发展程度和素质结构上存在差别,因势利导,创设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张扬自己个性的学习环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使得在同一学习时间内,各层学生都有自己要解决的问题,都能在各自现有的基础上跳一跳摘取桃子,即通过思考解答问题有新收获,有所提高。对一些特殊的学生,我注意尽可能给她们更多的真诚,更多的理解,要用博大的宽容和接纳之心去温暖她们,让她们也昂起头走自己的路。
“承认差异,利用差异,发展差异”“教好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家庭负责”,不仅仅是口号,应该逐渐成我们每一个教师的自觉行动。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每个教师要有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观念,要对每个学生负责,我们应该认识到:转化一个差生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样光荣,我们一定要切实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不断完善和提高。
二、在培养学生创新方面应做到:
1、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创设一种师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创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在宽松和谐、平等民主的课堂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创造力、想象力,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2、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行探究的方法。
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得,还要重视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重视学生获到知识的探究过程。当学生对某一种感兴趣的事物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奥秘,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把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得到暂时的满足。若教师注重的是指导学生怎样去自行探索知识的方法,则不但会使学生学习的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
3、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与他人不同的即是创新的“闪光点”。正确对待学生的“傻问题、怪想法”,要通过学生的这些“幼稚”想法看到其背后的无穷创新“潜力”。
4、重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可以说一个人的想象力决定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发现和发掘学生自由想象的潜能,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异想天开的想象力。
5、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人的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同样学生的能力也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和发展。如要学生学会使用测力计,不仅要让学生动手,还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没有亲自参与实践活动,仅在黑板上讲种子的发芽,在挂图上看蝌蚪变成青蛙,就如学游泳不亲自下水,是根本谈不上能力的发展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能力,更能促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的密切结合。
参考文献
[1]郑和均,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2]严长杰 查永军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7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