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支架置入术颈动脉窦反应的危险因素:回顾病例系列研究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ad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carotid artery stenting,CAS)时颈动脉窦反应(carotid sinus reaction,CS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36例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置入术的患者资料资料,并按是否发生CSR分为CSR组和无CSR组.采用单变量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术中发生CSR的危险因素.结果 36例患者中25例发生CSR(单纯低血压7例,单纯心动过缓4例,两者共存14例).CSR组年龄≥75岁(64.00%对27.27%;x2=2.384,P=0.028)、颈内动脉狭窄程度70%~99%(76.00%对36.36%;x2=4.430,P=0.035)、有症状狭窄(72.00%对36.36%;x2=4.082,P=0.043)、钙化斑块(76.00%对36.36%;x2 =4.430,P=0.035)、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72.00%对27.27%;x2 =5.029,P=0.025)和球囊后扩(64.00%对18.18%;x2 =44.483,P=0.000)的患者构成比显著性高于无CSR组.多变量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75岁[优势比(odds ratio,OR) 1.520,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376 ~4.369;P=0.034]、狭窄距分叉处距离≤10 mm(OR 2.432,95% CI2.423 ~3.421;P=0.041)和球囊后扩(OR 3.631,95% CI1.764~4.738;P=0.003)是CAS术中发生CS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SR是CAS术中的一种常见表现,高龄、狭窄距颈动脉分叉处距离≤10mm和球囊后扩是发生CSR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是在踝部动脉和肱动脉处所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的比值.该指数由Winsor[1]于1950年最先提出,最初被提议用于下肢周围动
期刊
患者男,58岁,因右眉弓内侧斑块20 d于2010年9月28日来本院就诊。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发现右眉弓内侧出现淡红色丘疹,轻度瘙痒,无疼痛,未予重视,随后皮损增多,逐渐扩大并融合成斑块。10天前曾于外院以湿疹进行治疗(具体不详),皮损无好转,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临床初步诊断环状肉芽肿?患者既往有腮腺混合瘤病史。
睡眠是一种重要的生理现象,良好的睡眠能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旺盛,能促进疾病康复,而睡眠不足可影响机体功能恢复和延长疾病的康复,同时由于睡眠不足可导致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机会性感染,甚至使病死率升高[1].睡眠障碍是失眠症的主要表现,可表现为初段失眠(入睡困难)、中段失眠(睡眠浅、易醒)、末段失眠(早醒),也可为多梦、噩梦、无睡眠感、睡后不解乏等,上述症状可混合存在[2].现将对我科住院的124例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对颅内外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的影响.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实施脑血管支架置入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阿加曲班组(n=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是临床实际存在的一种疾病状态,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未分化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征为具有自身免疫病的症状和体征,只有一种自身抗体阳性,不符合任何结缔组织病
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素养生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习惯教育时,要注重知与行的统一,要从更广阔的视域来审视它以让其在学生内心生根.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