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lvQI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气》是教科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在依据新课程标准修订教材,改编这样经典的、成熟的内容时,必须考虑改动后是否更具合理性。我们十分谨慎地对待这次改编,关注了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年级调整后的变化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等。
  《天气》单元统整“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两个主要概念组织教学内容,这两个主要概念分别是“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新课程标准的“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3~4年级有比较多的关于“天气”的课程内容要求,而且非常具体地提出“用工具进行测量,用气温、风向、风力、云量、降水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的要求,这实际上确定了教材编写的主体内容。
  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三年级学生对天气现象已经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本单元引导学生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旨在能让他们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学生还会发现,使用科学工具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天气》单元共八课。第1课是单元起始课,明确学习的主题,调查学生前概念;第2~6课,转入对某一项天气特征的观测研究;第7课,分析和总结近一个月以来收集到的数据,对当地天气形成概括性地认识;第8课,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修订后的《天气》单元希望学生能够在概念间建立联系,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自然现象的观察上,强调“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希望学生能从整体的、联系的视角来认识天气现象。
  单元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关阐述,即:
  14地球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地核。
  14.1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15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家园。
  15.3人类生存需要防御各种灾害。
  据此,确定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目标
  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天气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天气特征主要包括云量、降水量、风和气温等。
  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台风、洪涝、干旱等天气会带来灾害。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来经常发生的天气状况的综合。
  天气预报是气象部门收集大量的数据后,分析、制作并发布的。
  2.科学探究目标
  运用感官和选择恰当的工具、仪器观察并描述天气。
  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记录、描述天气信息。
  用统计图表等工具整理天气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讲述自己的观测、记录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交流。
  3.科学态度目标
  表现出对天气现象的探究兴趣,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乐于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完成对天气特征的观测。
  初步养成记录天气日历的习惯。
  体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精确地观测天气。
  单元教学建议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5课《风的观测》、第6课《云的观测》,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灵活调整教学顺序。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及时指导、督促,同时,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使用教科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气象观测站,为学生的观察活动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通过试教和研讨,我们对本单元的教学提出三点建议:
  1.引领学生亲历天气观测活动
  本单元有较多的天气观测活动,如果教师能用心设计、充分准备、精心组织,这一单元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将会是极有意义的经历。当然,组织观测活动需要投入很多精力。
  2.统整教学时间和空间
  本单元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统整教学资源,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学习科学”理念。多项天气观测活动是长周期的,有些活动需要校内外结合,教师要统一计划时间,还要与其他任课教师协调好,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遵循儿童发展规律
  本单元教学,必须尊重“学生在学习某一核心概念的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逐渐复杂的思维路径”,必须遵循小学生技能和情感的發展水平。低估学生的潜能很可怕,高估学生的水平也行不通。我们必须明确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我们关心天气》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第一个问题“今天天气怎么样”,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描述、交流。教师可以记录学生对天气的描述,学生的回答将帮助教师了解他们对天气的初始认识。
  第41页的插图内容分别是“雪天的长城”“晴天的长城”“12月的黑龙江”“12月的海南”,与教材中“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相对应。教学中,教师可以出示更多的相关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天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教学时要注意第42页上方的大气圈插图,学生可以通过图片介绍,知道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从整体的、联系的视角来认识天气现象。
  “台风”“暴雨”插图,让学生了解台风、暴雨等天气带来的灾害,这也是课程标准的要求。此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科学家利用工具观测天气、发现规律,让我们知道天气可能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最后,教材要求学生从当天起,学着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形成自己的天气日历。这一任务将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成为单元学习的任务驱动,学生的活动过程和发展也将体现在天气日历中。
  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出示、介绍天气日历,引导学生讨论天气日历中可以记录哪些信息?并试着让学生用简单的文字、简图记录当天的天气。
  本册教材最前面的“科学家这样做”部分,介绍的是著名气象学家竺可桢坚持观测、记录天气资料的故事,教师可以在布置天气日历的任务时,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应该怎样向科学家学习。
  《认识气温计》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先直述“太阳可以使地球变热”,让学生从宏观的视角,理解太阳热量与气温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认识到:冷热不同,不同的人感受不同,要准确测量气温就要使用气温计。进而引导学生思考:用什么工具测量气温。
  “探索”部分安排了三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认识气温计。通过对气温计的观察,知道气温计一般由液泡、液柱、刻度、单位符号等组成,气温的常用单位读作“摄氏度”。需要注意的是,《水》单元使用过温度计,但没有强调掌握使用方法,本单元要求学生学会正确使用。
  第二个活动是利用气温计模型练习读数。气温计模型最好通过投影仪放大,让学生对气温计的刻度进行细致观察,认识到气温计上标出的温度往往是整十数,每两个数值之间分成5个或10个相等的小格,每个小格代表1摄氏度或2摄氏度。学习读数、记录方法:以0刻度为标准点,红色液柱向上多了几格就是几摄氏度,向下少了几格就是零下几摄氏度。
  三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到小数,测气温取值读数时,一般读到整数位,不用估读到小数点后一位。教师可以利用口诀引导学生读数:“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研讨”环节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读数中遇到的困难,教师针对学生碰到的读数困难和不规范做法提出解决办法,并归纳气温计正确的读数和记录方法。然后引导学生研讨,认识到气温计测量获得的准确数据,可以使描述的天气情况更加精准,认识到测量数据对描述天气、发现天气变化规律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是观察三种家庭常用温度计,这三种温度计结构相似,但量程不同。主要让学生观察它们量程的不同,感受不同的温度计的结构与它们的功能相匹配。
  《测量气温》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明确了这节课的主题是测量气温;第二个问题要求学生测量气温数据后要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第三个问题指向气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感觉到的气温变化,让他们讨论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通过交流,学生感受到一天中气温是变化的,而人對气温的感知是不准确的,自然引出问题:怎样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
  探索一,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建议教师先让学生阅读使用方法,对于“视线与液柱顶端保持齐平”这一点,可以由教师示范,学生学着做,并请学生相互检查纠正。在后续的实测气温活动中,要求学生相互检查、纠正。
  探索二,去室外测量气温。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要求学生注意:在教师指定的地点测气温;尽量轻声,不打扰别的班级上课;小组合作,每人参与测量、读数;按照使用方法规范测量,及时记录。
  学生把第一次测量结果记录在记录表的第一格中,教师布置课后测量任务,要求学生选择几个时间点来测量,并且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这项任务组织难度很大,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准备,还要争取其他教师的协助,每一个时间点的测量,都要加强督查,最好统一组织测量。
  柱状统计图是学生在四年级数学课上才会学到,建议教师手把手地教学生画柱状图,加强演示,提炼方法,如可以教学生口诀:“找气温,点上点;对应条,画横线;涂颜色,即完成。”
  “研讨”部分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可以结合室外实测活动来开展,也可以放在探索环节。后两个问题的研讨,实际上只能放在完成一天测量和记录后的下一节课。可以通过展示各组学生的数据和绘制的柱状图,分析室外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学生能够发现一天中早晚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气象站。最后,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天气日历里记录每天测得的气温。
  《雨的观测》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反映的是学生通过生活中的观察,对降水现象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对大气中的水循环进行初步介绍后,提出“降水量是多少”的问题,引发学生对“用什么测”“怎么测”“怎么判定等级”等问题的思考。
  “探索”部分,第47页下面插图中的几个问题涉及测量的标准,插图中的雨量器揭示了测量工具。可以让学生先讨论一下,应该怎样测量雨的大小,使他们意识到测量标准和测量工具的重要性。第48页上面的插图,介绍了简易雨量器的制作方法。制作简易雨量器和测量降水量对三年级学生是个挑战,对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要求较高,因此教师要加强指导。雨量器的制作尽可以放低要求,不建议让学生绘制刻度条,可以由教师统一绘制、复印、分发。也不建议研讨雨量器的结构,因为对于圆柱体的底面积、高与体积的关系,学生上六年级时才能初步理解,因此教师只强调必须选用直筒的容器即可。刻度条的0刻度线,要与直筒杯的内壁底部对齐。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知道降水量是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面上,假定无渗漏,不流失,也不蒸发,累积起来的水的深度,通常气象播报中的降水量是24小时的降水量。而我们课堂上模拟的是一场雨,所测得的是这场降雨的量,目的是让学生知道测量方法。而在天气日历中,教师还是要求学生记录24小时的降水量。   模拟测量降水量之前,教师要提示学生:“操作时,雨量器平放;读数时,要平视;记录时,别忘了单位是毫米。”要选择下雨天,去室外实测降水量,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活动,要尽可能让他们经历。
  出示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区分雨的等级的数据表,让学生对照,作出判断。这里,又有一个小数点的问题,建议不做详细解释,只需说明9.9比10少一点点即可。
  “研讨”部分,让学生思考自制雨量器要注意什么?测量雨量时又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复习雨量器主要的构造特点,巩固使用自制雨量器测降水量的方法。然后出示一幅装有冰块的自制雨量器照片,请学生想办法读出降水量。
  “拓展”活动需要连续10天测量当地的降水量,并要求学生用柱状图的形式进行分析。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雨量器应摆放在较开阔的地方,固定好雨量器,避免被风吹倒;每24小时记录一次降水量,做好记录,确定下雨的等级;记录后将雨量器内的水倒掉。
  此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的能力。我国不同区域天气情况的差异很大,可能一些地区较长时间没有降雨,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本地的降水情况。
  《观测风》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有三个问题:今天的风有多大?是什么方向的风?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
  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图片观察,讨论导入。以学生对风的观察与交流为基础,聚焦问题:“风是我们周围流动的空气,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风的大小和方向呢?”将学生感性的观察提升到理性的思考:风向与风速是怎么测得的?
  探索一,讨论如何通过观察地面物体来判断风。风的观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因为我们无法看到风,只能借助其他事物来感受风的变化。
  探索二,制作一面小风旗。要选择好材料,效果较佳的是采用轻、薄、柔的真丝材料,旗杆可以用小竹棒,用双面胶粘贴,简化操作,留出更多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
  风速等级可以分为无风、微风和大风三级,这样划分,以及用小风旗测风速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让学生举起小风旗,用嘴吹气,或者用电风扇分别制造微风、大风,练习小风旗的使用方法。即使是这样,学生实测风速和风向还是有很多困难,需要教师的细心指导。
  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测风向与风速,要注意先做好场地踩点、分组等准备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可用粉笔在操场上画好方位,让学生测量并记录风向。如果测量时,风旗的指向不是固定地指向一个方向,教师可指导学生做两分钟的观察,看看在这期间,风旗指向哪个方向的时间比较长,就把那个方向确定为此时的风向。观测风速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风旗,用0、1、2来表示当天的风速。教师引导学生看看各组的测量结果是否一致,达成一致后,将结果记录在当天的天气日历上。
  确定风向比较困难,教科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指导: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建议在地上或者周围,标出东南西北方向,便于学生辨认。
  “研讨”部分有两个问题,一是让学生汇报、交流怎样利用自制的风旗测量风向与风速,并說一说判断的理由,比较各组测得的数据。二是让学生将通过观察地面物体判断的风速和方向,与利用小风旗测定的风速和方向进行比较,感受工具的作用。
  “拓展”部分的制作风向标是学生喜欢的活动,因为时间关系,此部分作为拓展内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作或另外安排一节课来制作,引导学生注意风向标与小风旗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
  对于蒲福风力等级表,有兴趣的学生可以了解,甚至可以用蒲福风力等级来记录风速,但不做要求。
  《观察云》教学建议
  “聚焦”部分先介绍云是空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进而提出“怎么观测云”的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是云决定天空状况。观察云要选择晴天或云朵清晰的多云天气到室外观察。去室外观察云之前,要了解云的基本种类和云量的观测方法。教师可以通过投影或图片展示几种云,让学生试着判断它是什么云;展示几种云的图片,让学生判断云量。云量的判断具有模糊性,可以多提供几幅天空云况图,让学生在比较中了解常见的天空状况分类。
  认识云的三种基本形态。不要求学生能用十分准确的语言来描述或记住云的特点和名字,只需要他们感知天空中的云有不同形状,可以用图文结合的方法记录。再通过对比教科书上气象学家的图片,区分几种积云、层云和卷云的名称,并初步了解不同的云可能带来不同的天气,还可以让学生画一画不同种类的云。
  观测云量。在学生充分观察云的形状、认识云的形态之后,指导他们观测云量。学生能模糊地感觉天空中的少云、多云、阴云密布三种状态即可,能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教师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在阳光强烈的日子里观察云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要直视太阳。学生画云朵,可能会加上主观的想象,比如变成像动物、植物甚至人的样子,教师要强调尽可能画得真实。
  “研讨”部分有两个环节,一是可以让学生先展示记录的云图,试着给这些云进行分类。二是小组讨论:今天云量如何?属于何种天气。还可以探讨云的变化和天气变化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人们的生活又有什么样的关系?
  《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以先以小组展示或班级展览会的形式展示天气日历,让学生相互学习。对于观测、记录出色的小组和个人要给予肯定,同时鼓励其他学生更好地观测、记录。
  教师可以出示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组织学生讨论:与我们的天气日历比较,有哪些共同点?气象学家的天气日历中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展示、交流是重要的技能,学生在展示、观看同学的记录过程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
其他文献
一年级科学课是以观察、记录、交流为重点,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活动手册》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促进作用,从小培养学生的记录习惯,使他们主动记录,乐于记录。  不拘于形,培养记录兴趣  小学科学的学习往往从观察入手,再进行探究记录,交流信息,得出结论。因此,科学课中的记录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科学探究过程中,一年级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欠缺,书写速度过慢,对记录更是无从下手。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为小学的
下面一组文章是大学生参加九四昆明地区大中专学校弘扬主旋律校园文化活动中,学习《邓选》征文比赛,荣获一等奖的作品。
我科从1997年1月至2000年6月,收治脑积水病人42例,全部行脑室-腹腔分流术(V-P).其中8例属重度脑积水,术后1~3个月,6例并发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2例并发硬膜下积液,经治疗痊愈
骨料部分采用60%的锆酸钙颗粒(粒度≤0.374mm和≤0.147mm),基质部分采用30%的α-Al2O3微粉和10%的含SiO2添加剂(分别为硅灰石、熔融石英、锆英石及其复合物),成型、干燥后于1550℃3h烧
时至今日,我国改革之潮汹涌澎湃,呼科学之狂飘,挟真理之雷电,沿黄河之滨,望泰山之巅,横扫神洲,席卷赤县,载十二亿同胞四化航船,驶向繁荣、幸福的彼岸。天经地义者,改革潮!势
三年级上册《空气》单元共有8课,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二是具体研究空气的基本特征(第2~7课),三是总结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8课)。这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主题单元,既有物质科学领域的内容,又涉及了地球和宇宙科学领域的内容。  试教情况分析  试教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试教前测。为了了解学情和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试教学生有关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已有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