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三农问题

来源 :求学·文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b6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这在当今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在近年的高考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出现的几率都是很高。因此,本专题的内容在专题复习阶段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背景材料】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谋划“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发展,重点研究加快水利改革发展问题,全面部署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毫不放松抓好农业生产,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大力改善农产品流通和市场调控,努力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等。
  【备考指南】三农问题既是一个历史学科内的问题,也是一个跨学科的热点问题。历史教材有众多的知识点与其有密切联系,如:中国历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及对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政策;历代统治阶级是如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世界史上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时采取的土地政策;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负担(在古代主要是赋役负担)的情况,以及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和调整情况;中国历代推行重农政策的原因、措施及影响等。2011年的高考可能结合热点对教材中有关三农问题的重点、易错易混点等进行考查,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可能出现。复习时注意从中外联系的角度全方位聚焦“三农”问题;历史学科与政治、地理有关三农的知识交叉点要重点掌握;注意将我国当代重视农业的发展、重视增加农民的收入、减轻农民的负担等现实问题进行联系;关注2010年的中央经济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村医疗等社会保障、“十二五”及2011年有关“三农”的热点问题等。复习时应注意如下知识:
  
  【知识梳理】
  1.先秦到明清时期
  (1)农具、耕作技术。
  ①先秦:原始社会使用石器,刀耕火种;商周仅有少量青铜农具;春秋已在农业中开始使用铁制农具,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得到推广。②秦汉:汉代发明耧车,耕犁开始安装犁壁。③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④明清:施用饼肥,采用套耕。(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
  (2)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①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等推广到长江流域。②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等作物被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三季稻。作物新品种如玉米等引入我国。③清朝: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3)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演变。
  A.土地制度:①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②夏商周:井田制;③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土地国有制。
  B.赋税制度:鲁实行初税亩;秦朝按亩纳税,按人口征收户赋,捐税;两汉按资产承担赋税、徭役、兵役等;隋唐租庸调制和唐的两税法;北宋青苗法等;明朝按人丁和田亩分担;清朝丁税摊入田赋中,人头税废除。
  2.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
  (1)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由于主、客观上的局限,基本没有实施。(2)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规定“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全国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是资本主义的土地纲领。
  (3)1931年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调动一切反封建的因素,保证了土地革命的胜利,同时使广大贫雇农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到土地,生活上得到保证,积极参军参战,努力发展生产。
  (4)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双减双交政策。
  (5)1947年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制订《中国土地法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农民获得土地;翻身农民踊跃参军,积极支援前线。
  3.新中国成立后
  (1)1950~1952年底的土地改革。
  (2)1953年起:开展农业合作化,建立合作社,变农民土地私有为集体、国家公有。
  (3)1985年大跃进片面强调生产发展高速度,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公有化程度,农村经济走向高度集中。
  (4)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4.世界史
  (1)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有关的农业政策。
  (2)英国:通过圈地运动,消灭小农经济,建立大农、牧场资本主义经营方式。
  (3)罗斯福新政: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4)苏俄和前苏联:①颁布《土地法令》。②1919年实行余粮收集制。③1921年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④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⑤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农业改革的内容。
  
  【跟踪练习】
  1.2010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将水利建设摆在了空前重要的地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古代社会上历代封建统治者大多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其原因不包括()
  A.农民是国家赋税和兵役、徭役的主要来源
  B.小农经济的稳定与否关系到国家对外贸易的地位
  C.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广大农民对政权的人心向背
  D.小农经济的稳定关系到封建经济的繁荣和政权稳定
  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1年六项任务之一是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党关注“民生”,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在“民生”问题上,孙中山先生曾作过的贡献是()
  ①“平均地权,家给人足”②“三民主义”必须落实“民生主义”
  ③“平均地权,节制资本”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8年提出的“十五年超过英国、赶上美国”、“高举三面红旗,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成为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的著名口号。
  材料二:“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能富。”这是上世纪70年代末广州郊区的宣传标语。
  材料三: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会议提出了明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继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2010年12月21日至22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1)材料一中的口号反映在实践中出现了哪些失误?
  (2)材料二中的口号反映出农村生产关系将要发生怎样的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参考答案】
  1.B对于统治者来说,稳定小农经济主要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古代中国经济属于内向型,对外贸易只是处于从属地位,且与工商业联系密切。
  2.C本题考查了孙中山的三大政策和民生主义。“④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是三大政策,不属于“民生主义”的范畴。
  3.(1)失误: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变化: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影响:全国农村经济大发展;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3)不能照搬别国模式,应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要注意国民经济按比例协调发展。
  
其他文献
“白天服白片,不瞌睡;晚上服黑片,睡得香”,1995年,“白加黑”上市仅180天销售额就突破1.6亿元,在拥挤的感冒药市场上分割了15%的份额,登上了行业第二品牌的地位,在营销界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一件产品或一项服务从研发、生产到进入市场,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看似一个简单的过程,实际上要经过一系列繁琐的环节。从最初的产品策划、市场调查与预测、顾客定位到品牌战略、市场推广、产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
期刊
人在焦急、恐慌、匆忙或是紧张的时候,大脑多半会出现一片空白的情形。越是着急,那些要快点出现的念头,就越像是在跟自己藏猫腻似的隐匿不见。在这种局面下,实在让人倍觉无奈,又很是难堪。于是,众人便将之称为“大脑短路”,即脑袋瓜子因紧张而突然出现思维暂时停滞的局面。  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是在高中二年级。那一回,学校为了给我们上一节名曰“地道”的英语课,专程从一家留学机构邀来了一位美国的女老师。当这位金发
期刊
对一个太信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人来说,肯定认为我们的学科没什么用。认为学经济,乃至于学广告、学会计、学工程更有用。我记得有一年五四,好像是八九十年代之交,那时候我还不是北大的教师,北大学生会把我请来,参加一个座谈会。我记得站出来一个学生,慷慨陈词,说学校应该为社会服务,学校学的东西应该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学的东西要有用处,我们有很多没用的课程学它干什么?因此学校要改革。我有些听不下去,就接着他发了言
期刊
“泸沽湖畔的纳西族人至今沿袭着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传统,家庭形态仍以母系为主……”、“《周易》中八卦的八个卦象是:乾、坤、震、艮、离、坎、兑、巽,而与之对应的八种基本自然现象为:天、地、雷、山、火、水、泽、风……”、“位于法国巴黎的罗浮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美术博物馆,古希腊雕像《胜利女神》、至今没人能够复原断臂的雕像《维纳斯》、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这三幅作品是其镇馆之宝……”,翻开从前的笔记,我正在
期刊
看人第一眼是外貌,看专业的第一眼,也往往从名称去理解。我也曾经给社会学贴过“标签”——我曾将社会学研究的内容等同于社会道德观察、社会事件分析以及社会工作者。但是,经过四年的学习,社会学让我上演了一出“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戏码,选择它,让我的思维得到一次蜕变。社会学究竟是什么,想了解它就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社会学需要想象力  伯格(PeterBerger)说:“社会学给我们的首要启示是,万事都不
期刊
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仅是单纯地去学习和工作,无论多么繁重,并不会轻易让人感到疲劳。这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然而,科学家们通过实验的确证明:当大脑运作时,血液通过,人丝毫不会有疲劳现象的发生!  截至目前,我们知道,人的脑子可以连续工作大概24个小时以上,而情况依然完好如初。“脑机器”是全然不懂得“罢工”的。只是,很多时候,我们为什么会感到疲劳不堪呢?到底又是什么使得我们觉得如此劳累难挡呢? 
期刊
高考过去快半年了,在这半年里,我写过很多各式各样的学习经验,可是,对于那段每个高中生注定一生铭记的青葱岁月,却从未下笔写过。不是不会写,不是不想写,只是很多时候,在面对高三时,我发现自己忽然变成了一个刚出生的婴儿,竟然不知该如何去描绘自己的感受,那么多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复杂而浓烈……    “高三,我们好好努力吧!”  2008年,因为实验班的缘故,按照惯例,我们班被安排为高考场地。只不过是短短的
期刊
那年,我在县数学竞赛中荣获了第一名,一个学期后,很快便被推荐到县里最好的一个实验中学念书。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整晚都睡不着觉,千叮万嘱,希望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争一口气,以后努力考上好大学。当时,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骑着家里头那辆旧得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条件再怎么艰苦,我都不怕。只是,学校里的同学几乎都是来自县城的孩子,父母都是非农户口,尤其在我的那个班里,有好几个都是大领导的孩
期刊
学生在解答《经济生活》中的图表类的题目时常常会出现漏答或搞错图表的范围、描述无序而且混乱不清、分析不出表项间的关系、缺少现象到理论的升华、忽略图表中的时政背景等错误,针对这些错误,考生可以从明确答题的大范围,完整表达图表内容、分析表项间的关系、阐明其差异与联系,整合图表中的现象、升华成相应的理论等方面加以纠正和改进。  图表题属于基础题,但有些学生却失分较多。为此,笔者以下面的这条带有两张简单而典
期刊
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地理学习要综合运用地理学科各部分知识的整体性和关联性进行思维,尤其是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更要有一套合理的思维模式,考生若能自如运用,此模式则有公式般效果。  一、解综合题的学习准备  高考地理综合题的解答是建立在对地理学科有效的综合复习基础上,才能顺利完成。综合复习时,应在对高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基本理论知识学习并掌握的基础上,去探究各地区的实际地理问题。如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