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分析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19900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我国对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的研究也比较少,尤其在我国西部落后地区。政府购买科技服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政府以政策与资金奖励的方式鼓励某些科技领域的创新及补贴事业单位购买科技服务三个方面。通过对贵州省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分析,可以为贵州省接下来如何进行公共服务采购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科技支出
  一、引言
  地方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是政府深度整体改革的一种很好地实现手段。随着我国采购体制的不断完善,采购公共科技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大,政府采购公共科技服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十八大”对地方政府购买科技服务做出了科学指导和要求,将地方政府采购科学技术服务划归为地方政府的采购计划中去。因此,通过对贵州省政府采购对公共科技服务水平的影响分析,探索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与社会需求多样化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政府更好的扮演经济管理者的角色,发挥政府的作用,提高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水平,促进我省科技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西方发达国家在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这方面的研究相比我国而言,理论研究、实践运作与技术路线已经相对完善,同时也构建了良好的运行与监督机制。然而在国内,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研究起步较晚,国内的大部分学者处在对其理论研究的探索阶段,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也很少,尤其以贵州省这种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为案例对象的研究则更少。因此,客观、正确地分析我省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的发展状况以及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在借鉴其它地区先进的经验上,寻找一种适合贵州发展,具有贵州特色的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的模式,对改善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具有重大意义。
  二、贵州省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的现状分析
  (一)贵州省政府购买的现状
  在2016年政府购买中,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占了绝大比例,科学技术和国防的支出比例较小,这和贵州省目前的经济发展趋势不匹配。通过贵州省近十年政府购买情况的分析,贵州省政府购买性支出的力度不断加大,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政府购买组成上看,在公共安全上的比例偏大,科学技术等方面的支出不足,不利于贵州省经济的发展,政府购买的结构有待进一步趋于合理。
  (二)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的现状
  下面分别从“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综合科技实力、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人才队伍、科技创新平台等4个方面来对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一是综合科技实力不断增强。全省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末的39.8%提高到45.4%,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由36.4%提高到44.7%。二是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专利授权4万余件,年均增长35.5%;有效发明专利5428件,年均增长27.4%;全社会技术交易额达到418.4亿元,年均增长52.1%。获国家和省科学技术奖447项。在航空发动机、无人机、绿色农药、生物医药、桥梁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三是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技活动人员由5.6万人增加到7.5万人,其中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由2.3万人增加到4.1万人。人才总量由205万人增加到367万人。四是科技创新平台不断完善。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由35家增加到53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由57家增加到102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5家增加到28家、企业技术中心由135家增加到193家,院士工作站达到59家,科研院所达到117家。建成平塘大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获批建设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国家11个部委和10多个行业、20多个企业集团的数据中心和30个大数据科研机构落户贵州。成立贵州技术市场交易中心,打造了25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
  贵州省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能力还不够强,集中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成果较少;创新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不多;创新机制不活,产学研结合还不紧密等方面。
  三、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影响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数据来源说明
  (一)指标体系的构建
  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分別设置开放度、服务绩效(服务数量)、服务支撑(基础设施、人力支撑、政策资金鼓励)3个维度(4个一级指标),并结合11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贵州省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具体指标体系见表1。


  通过以上指标体系的构建,本次实证研究将贵州省的科技支出作为自变量来衡量政府购买,分别把衡量公共科技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研究与实验发展(R&D单位数、R&D人员、R&D项目课题数)三个方面、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专利授权数)、相关科技活动(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三个部分作为因变量。
  (二)数据来源说明
  鉴于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的相关数据指标一直处于完善和修整的过程,本着时间周期的相对稳定性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次实证研究将衡量公共科技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包括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科技活动三个部分。第一,研究与实验发展的时间跨度选择2010~2015年,共6年;第二,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的时间跨度选择1996~2015年,共20年的数据。第三,由于数据的缺失,相关的科技活动选择的时间跨度为2013~2015年,共3年的数据。政府公共科技支出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万德数据库,研究与实验发展、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活动等相关数据来源于《贵州统计年鉴》。
  四、实证分析
  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水平主要体现在政府主导及支持引导下的各种科技活动,所以科技活动的数量及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公公科技服务水平的高低,而科技活动可以分为研究与实验发展(R&D),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及相关的科技服务三类活动,本文将以科技活动的以上三个方面作为衡量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来分析贵州省政府购买与公共科技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   (一)政府购买与研究与实验发展(R&D)的对比分析
  研究与实验发展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三类活动,反应研究与实验发展水平的指标主要有研究与实验发展(R&D)单位数量、研究与实验发展(R&D)人员、及研究与实验发展(R&D)项目课题三个方面。
  通过分析2010~2015年共6年政府购买与研究与实验发展的情况可得知,政府公共科技支出与R&D单位、R&D人员及R&D项目课题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即:随着政府公共科技支出的增加,实验与发展水平的各个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通过计算增长速度,可知只有R&D单位的年增速与公共科技的年增速呈现趋同的趋势,表明公共科技支出的增加对R&D单位的影响明显强于R&D人员和R&D项目课题。


  (二)政府购买与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的实证分析
  实验与发展应用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产出上,科技产出主要包括专利申请数和专利授权数两个方面,相对于专利申请数,专利授权数更能准确的反应实验与发展应用的水平,所以,为了更好的分析政府购买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之间的关系,这一部分采取了回归分析的方法,以专利授权数代替科技成果产出为因变量,以政府科技支出为自变量,建立了以下模型:
  Yi=β0+β1Xi+μi(1)
  其中,Yi是专利授权数,Xi是政府公共科技支出,μi是残差项。(本部分的专利授权数和政府公共科技支出都是经过差分后的数据)。
  根据回归分析统计可得知,专利授权数与政府公共科技支持的关系可以表述为:Y=0.024059X,专利授权数与政府的科技支出呈现出了正相关的关系,即:随着政府科技支出投入的增加,专利授权数呈现出逐步增长的情况,政府科技支出的增大将会有利于提高科技成果的产出,促进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的普及应用,提高公共科技服务水平。
  (三)政府购买与相关的科技服务的对比分析
  政府所提供的相关科技服务主要是通过科协系统进行科學技术普及。主要包括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和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两个方面。
  1. 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是科协系统科学技术普及的具体表现,主要包括举办科普宣讲活动次数、宣讲活动受众人数和参加活动科技人员三个方面。定期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有利于增强企业和公众对政府提供的最新科技成果的了解,同时,能及时有效地了解的他们的具体的公共科技服务需求状况,有利于政府更好地提供相适应的公共科技服务。
  通过2013~2015年贵州省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情况,可知近年来随着政府公共科技支出的逐年增加,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表明政府公共科技的投入能够有效的促进科学技术普及活动的增多,有利于提高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水平。但是,举办科普宣讲活动次数和宣讲活动受众人数的增长速度都呈现下降的趋势,表明贵州省科技普及活动数量及受益人群的比例不足,需要增加举办科普宣讲活动的次数,扩大宣讲活动受众人群的范围。
  2. 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科普基础设施是科协系统科学技术得以普及的基本保障,主要包括科技馆、科普画廊建筑面积和科普画廊展示面积等三个方面。科普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及参观科技人数的增多是某一地区公共科技服务水平提升的重要体现。
  由表2可知,随着政府公共科技支出的增加,贵州省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科技馆个数一直保持3个不变的个数,参观科技馆人数及科普画廊建筑面积等方面甚至出现下降的趋势。可见,政府公共科技支出在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方面的支出明显不足,有待加大政府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同时,从参观科技馆人数来看,无论是总体还是少年的参观人数,都出现下降的趋势,这与贵州省建立大数据高科技产业园区省份的目标不相符合,需要在完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加大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宣传力度,使政府提供的公共科技服务能够真正的受惠于民,发挥公共科技服务的最大效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加大公共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从政府购买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对比分析中,本文分别从公共科技服务支撑(基础实施、人力支撑)、服务绩效(R&D项目课题数)来分析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分析,从分析结果可知,公共科技支出对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最大,这和贵州省的省情很相符,贵州省属于落后地区,要提高公共科技服务的发展,第一步必须加大其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RD科研经费的投入
  在政府购买与研究与实验发展成果应用的实证分析,专利授权数与政府公共科技支出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根据其回归方程,Y=0.024059X,说明公共科技支出对贵州省的公共科技服务绩效影响较大,通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公共科技专利数的数量,促进贵州省科技事业的发展。
  (三)增强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
  但在政府购买与相关的科技服务的对比分析中,分别从公共科技服务的开放度和服务支撑中的科普基础设施建设两个维度来考量政府购买对公共科技服务的影响,可以发现公共科技支出的增加对开放度的作用很明显,随着贵州省公共科技支出的增加,科普活动举办的次数以及人员也随着增长,但真正受益的人群并不多,尤其是少儿人群参观科技馆的次数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所以,有必要增强科普活动的宣传力度,提升贵州省公共科技服务的开放度。
  (四)完善政府购买公共科技服务的市场机制
  政府购买在公共科技服务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随着贵州省政府购买服务在科技领域的推广,政府购买科技服务需要趋向多元化,进一步突出市场在政府购买科技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增强政府对市场的培育与监管,完善购买流程和购买制度,明确科技服务机构准入条件,支持各类型科技服务参与竞争,建立有序开放的科技服务购买市场机制。
  参考文献:
  [1]魏静.中国地方政府购买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魏中龙.政府购买服务的运作与效率[D].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2011.
  [3]李璐.我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问题研究[J].中国物价,2011(04).
  [4]刘凤朝,马荣康.公共科技政策对创新产品的影响——基于印度的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2(05).
  [5]王春婷.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深圳市与南京市的调查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黔科合R字[2015]2020-2号];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经济学院。蒋雪梅为通讯作者)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的大背景,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给传统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和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分析来解决目前银行利润零增长的危机,为银行的改革提供思路。
通过建立VAR模型,以江苏省为例,研究农业源污染物排放总量与其影响因素的长期动态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进一步考察江苏省1996~2014年间3类污染物影响因素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