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认同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对于国家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存在着跨文化交际学习过度偏重中对外来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习者母语文化教育缺失,导致部分学习者在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和世界观都受到了严重西化,缺乏本族语文化认同,对国家文化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本文从国家文化安全角度出发,研究高校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探讨外语教育中引导学生提高本族语文化自觉以及树立文化认同的策略。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于子倩(1982.4- ),女,汉族,成都人,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6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校外语文化教学与学习者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6CQ0032B。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一步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社会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而是转向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全球化语境。
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越发青睐利用语言教学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推广其本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在这种带有文化输出性质的语言教育中,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学生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重点目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振兴。因此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对于抵御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母语文化认同
母语文化认同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主体对本民族或本国的文化认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认同提出了自己见解。赵剑英(2005)认为,所谓的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建立在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相对一致的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崔新建(2004)将文化认同看作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人类各种认同的核心;邓海龙(2012)从行为者主体角度指出,文化认同既可以表现在心理上,也可以表现在行为上,或者两者兼具。
这些有关文化认同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指出了文化认同于群体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行为主体很容易因为共同的情感而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归属感也是行为个体对于自身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所在。由因此母语文化认同本身对于维系行为主体所在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
“社會心理模式”提出者Lambert曾指出外语学习会影响学习者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变化。他指出,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从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在这种文化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认同也在经历着改变。如果学习者无法抵御外来语言文化的侵袭,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疏远本族文化的现象。一旦学习中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冲突加剧,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学习者自身文化身份混乱,出现文化认同危机。这种文化认同危机对于学习者在本民族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具有破坏作用。一旦这种危机扩大开来,形成群体性的文化身份混乱或文化认同危机,甚至导致整个集体精神信仰丧失,从而对国家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因此,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习者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讲,认同本身是行为主体对某个人(包括主体本身以及他人)或某事所持的支持态度。这种产生于内部的态度包含有鲜明的价值判断与期待,所以会对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取舍时产生影响,并能够成为行为主体进行某项行为的驱动力并且具有一定持久性。由此可见只有拥有了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外语学习者才能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自觉维护本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预防和抵制外语文化入侵学习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本的是要培养学习者对本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文化自觉。
1.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从内容来说包括国家语言文字安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安全、生活方式安全等。一些西方国家极力鼓吹“文化全球化”,企图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该国人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削弱该民族对自身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这种文化渗透的本质是带有殖民性质的“文化霸权”。
文化作为区别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根本之所在,一旦失去其固有的自我性就意味着民族生存所依赖的根本受到了本质性威胁。在我国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文化安全被视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保障。
随着文化霸权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识到了母语文化认同在整个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文化安全对于保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胡惠林(2011)曾指出了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是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就丧失了必需的凝聚力。”由此可见,增强人们对于本族文化认同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胡惠林本人也认为文化认同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文化霸权”的对抗。
2.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曾针对全球一体化趋势所提出的文化策略。所谓文化自觉,便是对自身文化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很多外语学习者乃至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于本族文化都没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外语人才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无法为母语文化发声。 2000年,针对这种现象南京大学教授从丛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忽视了对学习者母语文化教学。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多是将目的语文化放在了教学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高校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知识的欠缺,使得我国外语人才在跨文化交际中“集体失声”现象的发生。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指明确指出要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拓展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相互培养高层次语言人才。机遇的背后也蕴藏着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的合作,而外语教育在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时更是要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弘扬中国文化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对于生养自己的母语文化一无所知,又何谈用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母语文化,才能够使得外语学习者提高自身文化自觉,增强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认知危机,从而在与他文化的交往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文化立场,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文化与符号权利-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3]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4).
[4]邓海龙.外语教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困境[J].教育与管理,2012:9.
[5]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蒋旭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论纲[J].理论与现代化,2002:11(63).
[7]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會主义(双月刊),2008: 6(90).
[8]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文化安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9]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08:6(174).
[10]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2.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认同;文化自觉
【作者简介】于子倩(1982.4- ),女,汉族,成都人,重庆医科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基金项目】2016年度全国高校外语教学科研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高校外语文化教学与学习者自身文化身份认同研究,项目编号:2016CQ0032B。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进一步合作,进一步加强了中国社会的全球化进程。随着时代发展,全球化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经济领域,而是转向了包括文化在内的各个领域,形成了多层次的全球化语境。
在这样的全球化语境下,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越发青睐利用语言教学进行文化渗透,以达到推广其本国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目的。在这种带有文化输出性质的语言教育中,青年一代尤其是高校学生成为了这些国家的重点目标。
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以实现中华民族和国家的振兴。因此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对于抵御西方发达国家和平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母语文化认同
母语文化认同简单来说就是行为主体对本民族或本国的文化认同。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认同提出了自己见解。赵剑英(2005)认为,所谓的文化认同是由共同的语言、民族血统、宗教信仰、价值观、伦理道德体系,历史地理、经济环境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建立在国家利益、文化传统和相对一致的社会道德观念基础之上的;崔新建(2004)将文化认同看作是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是人类各种认同的核心;邓海龙(2012)从行为者主体角度指出,文化认同既可以表现在心理上,也可以表现在行为上,或者两者兼具。
这些有关文化认同的定义虽然不尽相同,但都指出了文化认同于群体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的作用。换句话说,具有相同文化认同的行为主体很容易因为共同的情感而自发地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归属感也是行为个体对于自身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基础所在。由因此母语文化认同本身对于维系行为主体所在民族和国家的存在和发展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外语学习者的母语文化认同
“社會心理模式”提出者Lambert曾指出外语学习会影响学习者对自身文化认同的变化。他指出,随着语言学习的深入,外语学习者的文化身份从单一性向多元性转变,在这种文化身份转变的过程中,外语学习者自身的文化认同也在经历着改变。如果学习者无法抵御外来语言文化的侵袭,在学习过程中就可能出现疏远本族文化的现象。一旦学习中外语文化与母语文化冲突加剧,就可能进一步导致学习者自身文化身份混乱,出现文化认同危机。这种文化认同危机对于学习者在本民族群体生活中所形成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具有破坏作用。一旦这种危机扩大开来,形成群体性的文化身份混乱或文化认同危机,甚至导致整个集体精神信仰丧失,从而对国家文化安全乃至国家安全造成根本性的伤害。因此,在高校外语教育中,加强学习者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事实上从心理学角度讲,认同本身是行为主体对某个人(包括主体本身以及他人)或某事所持的支持态度。这种产生于内部的态度包含有鲜明的价值判断与期待,所以会对行为主体在进行决策取舍时产生影响,并能够成为行为主体进行某项行为的驱动力并且具有一定持久性。由此可见只有拥有了对于母语文化的认同,外语学习者才能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自觉维护本族文化,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因此在外语教学的过程中预防和抵制外语文化入侵学习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根本的是要培养学习者对本族文化的文化认同感,提高学习者对母语文化的文化自觉。
1.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与国家文化安全。国家文化安全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从内容来说包括国家语言文字安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安全、生活方式安全等。一些西方国家极力鼓吹“文化全球化”,企图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改变该国人民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削弱该民族对自身母语文化的认同感。这种文化渗透的本质是带有殖民性质的“文化霸权”。
文化作为区别一个民族和其他民族的根本之所在,一旦失去其固有的自我性就意味着民族生存所依赖的根本受到了本质性威胁。在我国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文化安全被视为“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保障。
随着文化霸权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认识到了母语文化认同在整个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文化安全对于保证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胡惠林(2011)曾指出了文化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一个民族之所以存在和发展,共同的文化认同是他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共同的文化认同,一个民族的存在与发展就丧失了必需的凝聚力。”由此可见,增强人们对于本族文化认同对于提高民族文化凝聚力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胡惠林本人也认为文化认同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对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文化霸权”的对抗。
2.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认同与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1997年费孝通先生曾针对全球一体化趋势所提出的文化策略。所谓文化自觉,便是对自身文化具有自知之明,知道自身文化的来龙去脉。令人遗憾的是我国很多外语学习者乃至外语教育工作者对于本族文化都没有具备足够的文化自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外语人才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无法为母语文化发声。 2000年,针对这种现象南京大学教授从丛提出了“中国文化失语症”这一概念,指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高校外语教育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案上忽视了对学习者母语文化教学。涉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也多是将目的语文化放在了教学的主导地位。这样的教学安排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了高校外语学习者母语文化知识的欠缺,使得我国外语人才在跨文化交际中“集体失声”现象的发生。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行,外语人才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教育部颁布的《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中指明确指出要促进沿线国家语言互通,拓展语言学习交换项目,联合培养、相互培养高层次语言人才。机遇的背后也蕴藏着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的合作,而外语教育在培养外语人才的同时更是要培养在跨文化交际中能够弘扬中国文化和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对于生养自己的母语文化一无所知,又何谈用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安全。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母语文化,才能够使得外语学习者提高自身文化自觉,增强母语文化的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认知危机,从而在与他文化的交往过程中能够保持自身文化立场,自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布尔迪厄.文化与符号权利-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 2000-10-19.
[3]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4).
[4]邓海龙.外语教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困境[J].教育与管理,2012:9.
[5]费孝通.中国文化的重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6]蒋旭东.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安全战略论纲[J].理论与现代化,2002:11(63).
[7]韩源.国家文化安全引论[J].当代世界与社會主义(双月刊),2008: 6(90).
[8]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文化安全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9]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08:6(174).
[10]赵剑英.文化认同危机与建构社会基本价值观的紧迫性[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