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铺乡坪水村,是远近闻名的红色圣地,拥有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和丰富的人文自然景观。早在1933年,这里打响云霄红色革命“第一枪”,诞生云霄县第一个党支部——中共坪水乡党支部,建立第一个红色苏维埃政权——坪水乡苏维埃革命政府。它是云霄县唯一建立苏维埃政权和进行过土地改革的苏区,辉煌的壮举彪炳史册。
坪水村地处云霄县东北隅,邻平和县五寨乡,背靠仙茅洞山,是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庄。从马铺乡出发经过杨美村再前往坪水,汽车在蜿蜒曲折的路上小心绕行,左边是陡峭的山坡,树木苍翠蓊郁,右边是嶙峋的峡谷,涧水澎湃激越。远望群山,云雾飘渺,近闻水声,琴弦鸣唱,远山近水交织成一个立体的梦幻世界。 推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山林中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偶尔看到恣意绽放的花朵,给这份葱茏绿意平添一笔妩媚、明艳的色彩。
车行驶大约半个时辰,我们来到一块小盆地,山谷中矗立着一座赭红色纪念碑,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茂盛。纪念碑三层底座,白色花岗岩铺砌,碑高3.4米,右上角雕刻着铁锤镰刀,中间镌刻“一九三四年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十六个金色大字。这里就是当年铁血英豪、风云际会的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坪水。
抱着朝圣的心理来到魂牵梦绕的坪水,我们寻访拜谒几处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革命遗址。我们朝圣的第一站:大石山上的红军树。
坪水村大石自然村的山岗上,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生长着两棵同根伴生的山牡荆树,山牡荆树粗壮遒劲,枝繁叶茂,它们站在风中、雨中,静默的对视着,像两个聪慧的老者站在那里,阅尽沧海桑田。以前人们把它们称为情侣树。后来,因为其跟红军的命运连在一起,产生许多美好的故事传说,人们又称之为红军树。
战争年代,情侣树所在位置是红军游击队设立的一个哨点,在它旁边有一间茅屋作为歇息处。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红军观察大坪鞍、封门鞍两处来敌的理想地方,也是云霄县城保安大队进攻坪水村的必经之路。坪水苏维埃革命政府几次顺利召开秘密工作会议,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的情侣树前哨阵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坪水村主任何明钦告诉我们,充满灵性的山牡荆树多次庇佑过红军游击队的安全脱险。有一次,红军交通站负责人何酒容与县城地下党秘密接头,经过大石自然村已是黄昏时辰,疲惫饥饿的何酒容正想坐在田埂边喝口泉水补充体力,不料,恰巧碰上七八个搜山的伪军,狭路相逢,疯狂的敌人接连不断向何酒容开枪射击,情急之下,敏捷机智的何酒容趁势翻跃几个跟斗以后,钻进情侣树下的石洞裂缝暂且藏身,才逃脱生死劫难。站立浸染革命故事的情侣树前,不禁让我们这些虔诚寻访红色足迹的朝圣者,内心里涌溢无限的敬仰之情。
我们采访的第二站:岭鞍红军医疗所。
跟大石自然村一山之隔距离四五百米远的小山村便是弥漫神秘色彩的岭鞍村,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的一个伤病员医疗所就设在这里。层峦叠嶂,碧波荡漾的岭鞍村海拔500多米,素以山高林密、空气新鲜著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坪水红军伤病员医疗所。史料记载,此地曾经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卢胜带领红三团战士进攻横寨地主恶霸吴松枝的指挥部和休息地。如今,岭鞍山间尚留游击战壕遗址,枪眼弹孔依稀可见,80年的红色历史似乎从未走远。
在岭鞍红军医疗所采访,我们听到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据说,这个医疗所救活几百名红军伤病员。当年,老红军何照为了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让哺乳期的妻子给那位红军喂奶。垂危的红军张不开口,吮吸不了奶头。何照让妻子拿着奶头,向伤员嘴唇缝隙里挤,让奶水向嘴缝里渗透。最终,伤员的心田受到甘甜乳汁的滋润,从死亡边缘活了过来。住在岭鞍的村民何老伯回忆,在那个艰辛的战争年代,为了抢救虚弱不堪的红军战士,他的邻居何水碗,本来穷困得叮当响,全家三个大人只有两条像样的长裤轮流穿出门访亲会友,却狠心把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换油盐的老母鸡杀掉熬汤,给伤病员滋补身体。
同样发生红军医疗所的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一位红军排长为了掩护送情报的乡苏维埃军事委员,被埋伏半路的敌人击伤手臂,返回驻地时,不慎失足掉进村边水塘,被闻讯赶来的几位老乡救起。当那位伤员冻得失去知觉之际,一位年轻的女护理员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上衣和长裤脱掉,略带羞涩地把近乎赤祼的女子之身,伏贴在伤员僵冷的身上,红军排长终于慢慢恢复知觉。
岭鞍红军医疗所,曾经是伤病员穿越九死一生的阳关之门,是战地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护革命火种,奉献尘世博爱的血色舞台;是舍生忘死的英雄儿女延续他人生命的神圣殿堂。在医护人员和坪水村民夜以继日的精心照料下,红军伤病员安然隐蔽在岭鞍山,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许多恢复健康的红军毅然走上抗日前线,杀敌立功,保家衛国。
第三站:瞻仰何两花烈士墓
苏维埃政府纪念碑西北面两三百米远的山坡下,是一座新修的烈士陵园,十七岁的女英豪何两花就长眠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巾帼英雄何两花1917年11月出生在坪水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从小聪明伶俐,热心助人,深得邻里称赞。十六岁便投身革命事业的何两花热爱学习、任劳任怨,觉悟很高,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培养,在浓郁氛围的熏陶下,何两花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和红色进步书刊,认识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决心为其实现奋斗到底。平常,清秀端庄的何两花,留着齐耳短发,头戴一顶红五星八角帽,腰间系一条枣红色军用皮带,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炯炯有神。她讲话的声音洪亮、铿锵,行动敏捷、潇洒,挥手自如的姿势富有煽动性和感染力,使人一看便知她是个天生的演说者和革命家。
在烽火燃烧的战争年代,何两花积极组织群众为红军游击队捐款捐粮、织鞋绣被、传递情报、护送伤员,协助苏维埃政府领导村民斗地主、分田地、除恶霸、诛叛徒,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在群众之中,她始终宛如一团火,点燃大家斗争的烈焰。坪水巾帼女英豪何两花的芳名传遍四面八方,地主恶霸对她恨之入骨。 1934年11月,疯狂的国民党纠集数百名亡命之徒,打着还乡团的旗号,进攻红色苏区,何两花为保护红军经费被敌人包围,为了掩护战友和疏散群众,来不及撤离,身中敌人的数颗子弹,何两花光荣牺牲,壮美如歌的征程定格在十七岁的灿烂花季,不禁令人扼腕长叹,缅怀遐想。
回首坪水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征程,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往事浮上脑际,荡涤心扉。
1932年春,毛澤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城,派军事干部整编闽南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1933年11月,在红三团当战士的坪水村农民何酒容,被组织派回家乡进行秘密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当时坪水村和下庵二十多个自然村一百三十多户农民,生活在国民党的封建统治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这种暗无天日的状况。年底,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派林青有、林洛、李炎等同志来到这里,深入发动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着手组建党组织,成立一支拥有四十多人的赤卫队,对地主豪绅进行斗争,没收他们部分粮食、布匹等财产,分发给贫苦农民,极大地鼓舞群众斗争积极性。
1934年4月,坪水村成立云霄县第一个共产党基层组织——中共坪水乡支部。8月,成立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竖起我县第一面红色政权的大旗。他们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耕者有其田,第一次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坪水乡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为共产党领导的云霄人民革命斗争树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同时也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国民党政府把初生的红色政权看做眼中钉肉中刺,害怕星星之火燃烧成燎原气势,立即纠集保安队、民团等反动武装,接二连三地对坪水乡苏维埃政权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围剿,红色政权遭受敌人严重摧残,在掩护群众突围和保护革命经费过程中,赤卫队长何水泡、妇女主席何两花壮烈牺牲,几十名革命战士惨遭枪杀,一百多名群众被迫长期离乡外逃,耕牛、粮食被悉数抢走,房屋遭受铲倒焚烧,整个村庄呈现鸡吠不宁的凄凉景象。然而,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斩不绝的。坪水乡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眼泪继续战斗。在白色的恐怖中,党领导群众采取分散隐蔽的方式进行顽强抗争,他们利用地下交通站,传递情报、输送粮食,支援红军游击队,不断地给敌人应有的打击,他们冲破黑暗迎接黎明的曙光,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今天,当年的红色根据地发生巨大变化,直通县城的水泥路代替过去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坪水村民有的外出创业经商,有的留在家乡耕种养殖,日子越过越红火。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我们百倍珍惜。黄昏的时候,晚霞的余辉把整个山村涂染成一幅悲壮的画面。站在红色的烈士墓前,凉风轻拂湿润的眼帘,怀着庄重虔诚、无限敬仰的心情,我们默默地献上祭奠的花束。
坪水村地处云霄县东北隅,邻平和县五寨乡,背靠仙茅洞山,是山区一个偏僻的村庄。从马铺乡出发经过杨美村再前往坪水,汽车在蜿蜒曲折的路上小心绕行,左边是陡峭的山坡,树木苍翠蓊郁,右边是嶙峋的峡谷,涧水澎湃激越。远望群山,云雾飘渺,近闻水声,琴弦鸣唱,远山近水交织成一个立体的梦幻世界。 推开车窗,清新的空气扑鼻而来,山林中特有的清香沁人心脾,偶尔看到恣意绽放的花朵,给这份葱茏绿意平添一笔妩媚、明艳的色彩。
车行驶大约半个时辰,我们来到一块小盆地,山谷中矗立着一座赭红色纪念碑,四周群山环抱,林木茂盛。纪念碑三层底座,白色花岗岩铺砌,碑高3.4米,右上角雕刻着铁锤镰刀,中间镌刻“一九三四年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纪念碑”十六个金色大字。这里就是当年铁血英豪、风云际会的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坪水。
抱着朝圣的心理来到魂牵梦绕的坪水,我们寻访拜谒几处当年红军浴血奋战的革命遗址。我们朝圣的第一站:大石山上的红军树。
坪水村大石自然村的山岗上,在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生长着两棵同根伴生的山牡荆树,山牡荆树粗壮遒劲,枝繁叶茂,它们站在风中、雨中,静默的对视着,像两个聪慧的老者站在那里,阅尽沧海桑田。以前人们把它们称为情侣树。后来,因为其跟红军的命运连在一起,产生许多美好的故事传说,人们又称之为红军树。
战争年代,情侣树所在位置是红军游击队设立的一个哨点,在它旁边有一间茅屋作为歇息处。这里居高临下,视野开阔,是红军观察大坪鞍、封门鞍两处来敌的理想地方,也是云霄县城保安大队进攻坪水村的必经之路。坪水苏维埃革命政府几次顺利召开秘密工作会议,对敌人的动向了如指掌的情侣树前哨阵地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坪水村主任何明钦告诉我们,充满灵性的山牡荆树多次庇佑过红军游击队的安全脱险。有一次,红军交通站负责人何酒容与县城地下党秘密接头,经过大石自然村已是黄昏时辰,疲惫饥饿的何酒容正想坐在田埂边喝口泉水补充体力,不料,恰巧碰上七八个搜山的伪军,狭路相逢,疯狂的敌人接连不断向何酒容开枪射击,情急之下,敏捷机智的何酒容趁势翻跃几个跟斗以后,钻进情侣树下的石洞裂缝暂且藏身,才逃脱生死劫难。站立浸染革命故事的情侣树前,不禁让我们这些虔诚寻访红色足迹的朝圣者,内心里涌溢无限的敬仰之情。
我们采访的第二站:岭鞍红军医疗所。
跟大石自然村一山之隔距离四五百米远的小山村便是弥漫神秘色彩的岭鞍村,革命战争年代,红军的一个伤病员医疗所就设在这里。层峦叠嶂,碧波荡漾的岭鞍村海拔500多米,素以山高林密、空气新鲜著称,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成为坪水红军伤病员医疗所。史料记载,此地曾经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卢胜带领红三团战士进攻横寨地主恶霸吴松枝的指挥部和休息地。如今,岭鞍山间尚留游击战壕遗址,枪眼弹孔依稀可见,80年的红色历史似乎从未走远。
在岭鞍红军医疗所采访,我们听到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据说,这个医疗所救活几百名红军伤病员。当年,老红军何照为了抢救一位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让哺乳期的妻子给那位红军喂奶。垂危的红军张不开口,吮吸不了奶头。何照让妻子拿着奶头,向伤员嘴唇缝隙里挤,让奶水向嘴缝里渗透。最终,伤员的心田受到甘甜乳汁的滋润,从死亡边缘活了过来。住在岭鞍的村民何老伯回忆,在那个艰辛的战争年代,为了抢救虚弱不堪的红军战士,他的邻居何水碗,本来穷困得叮当响,全家三个大人只有两条像样的长裤轮流穿出门访亲会友,却狠心把家中仅有的一只下蛋换油盐的老母鸡杀掉熬汤,给伤病员滋补身体。
同样发生红军医疗所的一个故事:寒冷的冬天,一位红军排长为了掩护送情报的乡苏维埃军事委员,被埋伏半路的敌人击伤手臂,返回驻地时,不慎失足掉进村边水塘,被闻讯赶来的几位老乡救起。当那位伤员冻得失去知觉之际,一位年轻的女护理员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上衣和长裤脱掉,略带羞涩地把近乎赤祼的女子之身,伏贴在伤员僵冷的身上,红军排长终于慢慢恢复知觉。
岭鞍红军医疗所,曾经是伤病员穿越九死一生的阳关之门,是战地医护人员争分夺秒救护革命火种,奉献尘世博爱的血色舞台;是舍生忘死的英雄儿女延续他人生命的神圣殿堂。在医护人员和坪水村民夜以继日的精心照料下,红军伤病员安然隐蔽在岭鞍山,保存了革命的有生力量。许多恢复健康的红军毅然走上抗日前线,杀敌立功,保家衛国。
第三站:瞻仰何两花烈士墓
苏维埃政府纪念碑西北面两三百米远的山坡下,是一座新修的烈士陵园,十七岁的女英豪何两花就长眠在这青山绿水之中。巾帼英雄何两花1917年11月出生在坪水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她从小聪明伶俐,热心助人,深得邻里称赞。十六岁便投身革命事业的何两花热爱学习、任劳任怨,觉悟很高,不久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她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培养,在浓郁氛围的熏陶下,何两花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和红色进步书刊,认识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决心为其实现奋斗到底。平常,清秀端庄的何两花,留着齐耳短发,头戴一顶红五星八角帽,腰间系一条枣红色军用皮带,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炯炯有神。她讲话的声音洪亮、铿锵,行动敏捷、潇洒,挥手自如的姿势富有煽动性和感染力,使人一看便知她是个天生的演说者和革命家。
在烽火燃烧的战争年代,何两花积极组织群众为红军游击队捐款捐粮、织鞋绣被、传递情报、护送伤员,协助苏维埃政府领导村民斗地主、分田地、除恶霸、诛叛徒,为革命事业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在群众之中,她始终宛如一团火,点燃大家斗争的烈焰。坪水巾帼女英豪何两花的芳名传遍四面八方,地主恶霸对她恨之入骨。 1934年11月,疯狂的国民党纠集数百名亡命之徒,打着还乡团的旗号,进攻红色苏区,何两花为保护红军经费被敌人包围,为了掩护战友和疏散群众,来不及撤离,身中敌人的数颗子弹,何两花光荣牺牲,壮美如歌的征程定格在十七岁的灿烂花季,不禁令人扼腕长叹,缅怀遐想。
回首坪水村走过的波澜壮阔的光辉征程,一幕幕令人难忘的往事浮上脑际,荡涤心扉。
1932年春,毛澤东同志率领中央红军东路军攻占漳州城,派军事干部整编闽南游击队为中国工农红军闽南独立第三团。1933年11月,在红三团当战士的坪水村农民何酒容,被组织派回家乡进行秘密活动,宣传党的政策。当时坪水村和下庵二十多个自然村一百三十多户农民,生活在国民党的封建统治之下,过着水深火热的生活,盼望有朝一日能够改变这种暗无天日的状况。年底,中共漳州中心县委派林青有、林洛、李炎等同志来到这里,深入发动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着手组建党组织,成立一支拥有四十多人的赤卫队,对地主豪绅进行斗争,没收他们部分粮食、布匹等财产,分发给贫苦农民,极大地鼓舞群众斗争积极性。
1934年4月,坪水村成立云霄县第一个共产党基层组织——中共坪水乡支部。8月,成立坪水乡苏维埃政府。竖起我县第一面红色政权的大旗。他们进行土地改革,让农民耕者有其田,第一次消灭几千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坪水乡轰轰烈烈的革命行动,为共产党领导的云霄人民革命斗争树起一面鲜明的旗帜,同时也引起国民党反动派的极大恐慌。国民党政府把初生的红色政权看做眼中钉肉中刺,害怕星星之火燃烧成燎原气势,立即纠集保安队、民团等反动武装,接二连三地对坪水乡苏维埃政权和革命群众进行疯狂围剿,红色政权遭受敌人严重摧残,在掩护群众突围和保护革命经费过程中,赤卫队长何水泡、妇女主席何两花壮烈牺牲,几十名革命战士惨遭枪杀,一百多名群众被迫长期离乡外逃,耕牛、粮食被悉数抢走,房屋遭受铲倒焚烧,整个村庄呈现鸡吠不宁的凄凉景象。然而,革命的火种是扑不灭斩不绝的。坪水乡的党员和人民群众没有被吓倒,他们擦干眼泪继续战斗。在白色的恐怖中,党领导群众采取分散隐蔽的方式进行顽强抗争,他们利用地下交通站,传递情报、输送粮食,支援红军游击队,不断地给敌人应有的打击,他们冲破黑暗迎接黎明的曙光,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巨大贡献和牺牲。
今天,当年的红色根据地发生巨大变化,直通县城的水泥路代替过去崎岖坎坷的羊肠小道,坪水村民有的外出创业经商,有的留在家乡耕种养殖,日子越过越红火。无数革命先烈前仆后继、不怕牺牲,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值得我们百倍珍惜。黄昏的时候,晚霞的余辉把整个山村涂染成一幅悲壮的画面。站在红色的烈士墓前,凉风轻拂湿润的眼帘,怀着庄重虔诚、无限敬仰的心情,我们默默地献上祭奠的花束。